中國骨髓奇缺捐獻率萬分之一 白血病人求生艱難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中國骨髓奇缺捐獻率萬分之一 白血病人求生艱難 2004年08月16日 14:34

  中新網8月16日電 金羊網—新快報報導,在廣州,由於骨髓短缺,不少白血病人只能等死。據了解,平均一萬人當中才有一人捐獻骨髓。

  阿華是一位剛做媽媽的白血病患者,今年2月經檢查需要做骨髓移植,5月,在國內骨髓庫找到與她的骨髓有4個位點相符的骨髓捐獻者的資料,這意味著只要獲得這名捐獻者的骨髓,阿華就可重燃生命的希望。但直到8月,她仍沒有得到確切答覆,她能做的只有等待。

  像阿華這樣的人,在中國不在少數。據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血液科主任王玲博士介紹,中國目前有將近100萬等待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患者,每年的白血病患者還以4萬人的速度遞增,這些新增的病人大多都需要做骨髓移植才能維持生命,但真正能找到骨髓的只有幾百人。原因是在13億人口中,平均一萬人才有一人捐獻骨髓,這遠遠無法滿足白血病人的需要。

  人們普遍都不願意捐獻骨髓是骨髓短缺的最主要原因。王博士說,許多人認為捐獻骨髓對身體傷害很大,這是一種誤解。

  捐獻者捐獻骨髓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如果配型配得好,就只需抽取捐獻者的血液,這個過程和獻血沒有區別;另一種是當配型不太好時需要抽取捐獻者的骨髓,這對一個健康的捐獻者的身體是沒有傷害的。(林靖峻 楊衛國 宋忠雷)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 1024*768 解析度

相關焦點

  • 溫州一白血病患兒骨髓移植 急需治療費
    白炳壕生病前             白炳壕生病後  溫州網7月13日訊(記者 白倩倩)近日,記者收到一封求助信,信中這樣寫道:「我的父母都傷心欲絕,不知所措,看著父母、祖父祖母一天天消瘦,我的心承受著比疾病更為痛苦的煎熬
  • 白血病都需要骨髓移植?
    近年來,白血病患者苦尋合適的骨髓捐獻志願者,或因高額的移植費用而無法手術的消息不時見諸報端,於是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白血病和骨髓移植緊密聯繫起來,認為若沒有合適的骨髓移植患者就只能等死,甚至有的家屬在病人確診白血病後,對醫生所要求的馬上進行化療的做法並不認同,並且會質疑為什麼不做骨髓移植
  • 2歲女童將為患白血病姐姐捐骨髓[圖]
    在接下來的一天裡,悅悅將禁水禁食,因為下午1點半,她要接受全麻手術,醫生抽取她體內的「種子骨髓」,注入患白血病的姐姐沁沁體內。據了解,悅悅是迄今為止中國年齡最小的骨髓捐獻者。  今天早上,沁沁和悅悅的爸爸也給大女兒捐出救命骨髓。六一兒童節前,沁沁收到了兩份珍貴的「生命禮物」。
  • 德醫生創造奇蹟 骨髓移植同時治癒白血病和愛滋病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據美國媒體11月12日報導,一個德國醫療小組11日表示,一名同時患有白血病和愛滋病的患者在接受幹細胞骨髓移植手術後,不但白血病治好了,他體內的愛滋病病毒居然也全部消失了。但研究人員表示人們對這一結果不能過於樂觀。
  • 女孩患白血病,4年花160萬3次復發,骨髓移植產生排斥讓人心疼
    女孩患白血病,4年花160萬3次復發,骨髓移植產生排斥讓人心疼女孩患白血病,4年花160萬3次復發,骨髓移植產生排斥讓人心疼。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白血病,雖然近幾年來醫學方面也進步不少,以前對於人們而言白血病幾乎可以說是沒有跟治癒的希望的,但是近幾年來卻有了一些希望。
  • 為救陌生白血病人捐骨髓 捐骨髓對身體有害嗎
    人間到處都有大愛,一位捐獻幹細胞的女士,在四年後配對成功,當她得知這個消息也非常的開心,因為幹細胞陌生人配對的成功率很低,這次是為了挽救一個陌生的白血病的患者,而且,為了捐獻骨髓,這位陳女士還停掉了自己的生意,她很深情的說到:大千世界茫茫人海,是幹細胞將我們聯繫在一起,這也是一種緣分,而且,還給患病的人送去祝福。
  • 捷克改進白血病治療方法 大大降低骨髓移植風險
    捷克改進白血病治療方法 大大降低骨髓移植風險 2008年07月03日 14:08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布拉格7月3日電 據捷新社報導,位於捷克布爾諾市的馬薩裡克大學的科研人員研究出一種治療白血病的新方法,它可以大大降低患者接受骨髓移植手術之後異體骨髓不僅摧毀腫瘤,也同時摧毀健康組織的風險。
  • 白血病與骨髓移植有關
    白血病是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又稱「血癌」,是嚴重危機人類生命的疾病。我國白血病發病率為2.76/10萬,全國每年約有4萬人患白血病,其中80%是青壯年。隨著工業的發展,汙染嚴重,尤其是苯和放射性物質汙染的增加,生存環境惡化,白血病發病會越來越多。   白血病傳統的治療方法是化學藥物治療。
  • 白血病骨髓移植的風險
    骨髓移植是近年來治療白血病的一項突破性進展。白血病患者,因造血組織惡變,產生異常的白細胞,抑制了正常血細胞的功能。傳統的治療方法僅用化療來摧毀白血病細胞,大部分患者的白血病會復發。而骨髓移植是指將他人骨髓移植病人的體內,使其生長繁殖,重建免疫和造血的一種治療方法。目前骨髓移植還是首選異體的骨髓進行移植。
  • 什麼是骨髓移植?骨髓移植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你的血液病適合骨髓移植嗎?
    正常人的造血幹細胞通過靜脈輸注到患者體內,重建患者的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達到治療某些疾病的目的,此 一過程既為造血幹細胞移植。骨髓通常分為三大類:  由患者自己提供骨髓。供髓的前提是腫瘤患者經治療後,瘤細胞在體內明顯減少甚至基本消失或瘤細胞未侵犯骨髓時可取自身骨髓移植。
  • 哪些人不能骨髓移植?白血病移植能活多久?
    核心提示:骨髓移植是指將他人的骨髓移植到患者的體內,並使其生長繁殖,重建免疫和造血功能的一種治療方法。骨髓移植是當今治療白血病、再障等嚴重血液病的比較有效的治療方案,因為一旦骨髓移植不成功,患者幾乎失去了其他的治療機會。下面來看哪些人不能骨髓移植,如果白血病患者進行了骨髓移植,他們又能夠活多久。
  • 為捐骨髓救韓國白血病患兒瀘州女子延後備孕
    不久之後,她獲得了由四川省紅十字會和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四川分庫頒發的《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榮譽證書》,成了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  今年4月底,範姣父親突然接到四川省紅十字會的電話,說範姣的HLA與一名白血病患者儲配成功。「當時留了自己和爸爸的電話,我的電話換過一次,所以就打到他那兒去了。」範姣說,經過一番考慮和遊說之後,範姣決定捐獻自己的造血幹細胞給韓國白血病患兒。
  • 十萬分之一的機率!他捐的造血幹細胞拯救了一名白血病患者
    此前,他得知自己的幹細胞與一名白血病患者初篩配型成功時,他決定捐獻出造血幹細胞。張益星正在捐獻造血幹細胞十萬分之一選中他張益星是一名90後。2015年,他成為了宋旗鎮派出所一名輔警。捐獻後張益星獲得榮譽證書張益星了解到,自己的幹細胞將捐給一名白血病患者,而自己的幹細胞與非親緣患者配型成功概率是極低的,達到了十萬分之一。據悉,兄弟姐妹完全配型成功的概率約為25%,與父母相合的概率也僅為50%,非親緣配型成功率大概是數十萬分之一。
  • 白血病一定要做骨髓移植嗎?
    骨髓移植是白血病常見的一種治療方法,這種治療就是將他人骨髓移植病人的體內,使其生長繁殖,重建免疫和造血的一種治療方法。因為白血病就是機體自身的造血功能產生異常,抑制正常血細胞功能,而骨髓的重要功能就是產生生成各種血細胞的幹細胞,這些幹細胞通過分化再生成各種血細胞如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淋巴細胞等,簡單的說骨髓的作用就是造血功能。
  • 弟弟患白血病哥哥拒絕捐獻骨髓
    本報訊 (記者汪城) 正要為弟弟做骨髓配型檢查,但在檢查當天哥哥不辭而別。為找到哥哥捐獻骨髓,患白血病男子張成友前日在某論壇網發帖,希望能通過媒體呼籲跟哥哥見上一面。昨天,張成友哥哥稱其本人出於身體有病及家庭考慮,不得不放棄捐髓。
  • 拒絕給白血病妹妹捐骨髓的哥哥 回應的原因讓人心寒
    與你關係要好的無論是親人還是朋友,只有在你困難的時候出手相助的人才是真正對你好的人,所謂患難見真情嘛。作為一個哥哥,他的妹妹不幸患了白血病,需要他捐獻骨髓的時候,他會怎麼做?在山西有一名二十七歲的女子不幸患了白血病,需要進行骨髓移植,她的兩個親哥哥做了骨髓配型發現十分的成功,然而就在快要進行手術前,他的兩個哥哥突然反悔了。有人採訪他們,一個哥哥說自己身體不太好,而且他兩個孩子還小不能沒人照顧。另一個哥哥則是表示自己還未成家,不能讓身體出現問題。就連女子的父親也不贊同兩個哥哥給妹妹捐骨髓。女子的丈夫給他們下跪,都沒有讓他們動搖。
  • 在日中國留學生患白血病 華人呼籲為其捐獻骨髓【2】
    在日中國留學生患白血病 華人呼籲為其捐獻骨髓【2】 2013年12月16日10:09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一位在日本留學身患白血病的女孩牽動了各界在日華人的心。
  • 白血病將無需骨髓移植
    本文轉載自創新地標(ID:kejitouzi)公眾號上周,人類第一次將多功能幹細胞分化成出造血幹細胞。
  • 為救白血病兒子 父親扎100多針捐1866毫升骨髓
    他的寶貝兒子小帥年僅24歲,春節後確診為急性T淋巴細胞白血病,屬高危型白血病,進展快,生存期短,死亡率高。輾轉幾家醫院後,帥爸打聽到,武漢市第一醫院是武漢市屬醫院中目前唯一一家可以開展最高難度的單倍體移植的醫院。於是,小帥近期轉入該院血液內科病房。眾所周知,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根治白血病的唯一途徑,能達到臨床治癒。小帥在中華骨髓庫,沒找到合適的配型。
  • |白血病前期|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造血幹細胞移植...
    得到這一噩耗之後,他隨家人去在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天津血研所)找到研究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的業內「NO.1」肖志堅教授面診,被推薦來我院血液內科進行接受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MDS),過去又被稱為「白血病前期」,部分患者可以轉化為急性髓細胞白血病(AML),是一組起源於造血幹細胞,以血細胞發育異常,高風險向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轉化為特徵的難治性血細胞質、量異常的高度異質性惡性血液病。任何年齡男、女均可發病,約80%患者大於6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