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爾文一次遠行成就一生(圖)

2020-12-05 搜狐網

  列印 關閉

航行中的「貝格爾」號資料圖片

  1831年,剛從劍橋大學畢業的達爾文得到了一個機會,英國海軍部「貝格爾」號軍艦執行海洋測量任務,需要一位博物學者隨船出行。這種難得的機會,要是拿今天的情形打比方,就好比給一個大學剛畢業的年輕人一個機會,去南極科考。在劍橋求學的最後一年,達爾文曾饒有興味地讀了德國學者洪堡的《南美旅行記》,對書中描寫的海洋風光心嚮往之,對此自然求之不得。

  有意思的是,這份說起來算是一趟官差的機會,人員的推選卻基本是私人性的。

推薦他的人,是劍橋大學的亨斯羅教授。不過,達爾文的父親卻反對他出行。同古往今來的大多數家長一樣,達爾文的父親希望兒子能夠按照老爸設想好的路線生活。作為醫生,老達爾文希望兒子將來也做一名醫生,或者當牧師。老達爾文擔心,隨「貝格爾」號探險遠行,會造成達爾文人生志向的轉變。此外,他對遠洋探險之於年輕人有多少益處也表示懷疑。「貝格爾」號的艦長,貴族出身的菲茨·羅伊相當八卦,迷信相面術,他見到達爾文以後,竟然認為達爾文的鼻子不好,註定不會完成這次航行。

  好在達爾文的舅舅喬賽亞支持他,並說服了他父親同意達爾文出行;菲茨·羅伊也改變初衷,接納了達爾文。其實,菲茨·羅伊那年也不過23歲,但已具有相當的航海經驗。

  這一趟遠行,一走就是5年。它使年輕的達爾文獲得了一生受用不盡的航海、旅遊、科考和探險經歷,並在20多年後孕育出了影響世界的《物種起源》。

  「貝格爾」號大多在南半球的陸海之間走走停停。5年間,達爾文實際上有很大一部分時間是在陸上旅行與考察。他曾深入南美洲腹地,也登過安第斯山脈。無論在海上,還是在陸地,達爾文的博物學觀察與收集的成果奠定了他一生的學術研究基礎。有趣的是,達爾文其實對地質學情有獨鍾。他的科考過程,有很大一部分是地質考察。亨斯羅教授推薦達爾文在旅行中帶上了當時剛剛出版的萊伊爾所著《地質學原理》第一卷。考察途中,亨斯羅又寄給他《地質學原理》的第二卷。正是萊伊爾的《地質學原理》中的論述,對達爾文探討物種與進化問題起到了特殊的作用。赫胥黎曾說,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乃是把進化的觀念這一指導思想以及《地質學原理》的論述方法堅定不移地應用於生物學所產生的結果。達爾文在自己著作的獻辭中,就閱讀萊伊爾著作對自己的重大意義,也有明言。實際上,達爾文航海結束後最初發表的學術成果,也是有關地質學的。

  「貝格爾」的英文意譯是「小獵犬」,是一艘排水量僅為235噸的三桅小軍艦,共有六門炮。因為剛剛完成了一次5年的航行,已破爛不堪,經過重修。船隊的人員,大約有70人。那時,船隻的航行速度大約是每小時15公裡。整個航程從英國出發,經加那利、維德角群島穿越大西洋南下,在巴西、阿根廷、火地島做了長時間的逗留。再繞過合恩角進入太平洋,一路西行到達紐西蘭與澳大利亞,再繞過南部非洲,沿大西洋北返英國。如今,在火地島上還有一座以達爾文名字命名的山峰。那是艦長菲茨·羅伊為了紀念自己的旅伴命名的。達爾文曾在那裡和其他水手不懼驚濤駭浪,保住了差點兒被巨浪捲走的登陸小船。

  在智利,正在海邊的達爾文趕上了當地的強烈地震,目睹了地震造成的海嘯引發的巨大災難;在阿根廷沿海,達爾文親歷了英國搶在他人之前,將福克蘭群島據為己有的事件;在巴西,他看到了奴隸制度的黑暗並表示憤慨,因此與贊成蓄奴的菲茨·羅伊當面衝突起來。達爾文在自傳中特別提到這件事。

  歸途中,在聖赫倫那島上,達爾文注意到,這裡的森林被16世紀初運來的並且繁殖得很快的山羊和野豬徹底毀滅。英國向島上運來大批動植物,這種人為因素嚴重破壞了當地的生態平衡。據記載,「貝格爾」號後來被英國人送給了日本,在橫須賀作為訓練船隻使用。作為紀念,達爾文的兒子收藏了一個箱子,它的材料,用的就是「貝格爾」號主桅頂橫杆。

  有報導說,英國正在建造「貝格爾」號的複製船,紀念達爾文誕辰200周年,並將做新一輪的科考之旅。

相關焦點

  • 是什麼成就了達爾文?《物種起源》至今還在影響著我們
    1809年,達爾文來到了這個世界。恍若天外來客,他在自己70餘年的生命裡,創造了震古爍今的成就。其在生物學領域所取得的成就,令我等「凡人」只能頂禮膜拜。提到生物學的著作,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物種起源》。有人問了,他這麼優秀,是不是天分碾壓眾生?是不是智商狂虐普通人?
  • 帶你走進一個低顏值的達爾文
    在劍橋大學讀書期間、達爾文偶然結識了著名的植物學家享斯洛教授。初次見面,達爾文給亨斯洛留下的深刻印象中,除了擁有豐富的動植物學知識和對動植物學有濃厚的興趣之外,就是他那張低顏值的臉了。不過,作為科學家,享斯洛同樣認為這不是問題。1831年,剛從劍橋大學畢業的達爾文得到了改變他人生軌跡的機會一一乘坐「貝格爾」號軍艦遠行。
  • 《達爾文與物種起源》:偉人的一生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發?
    ,意在向小讀者們展示達爾文有趣的一生和不按常理出牌的思考方式,讓我們懂得一位偉大的科學家是如何思考,用自己的一生揭開生命的奧秘的。一、達爾文的一生達爾文出生在英國倫敦北部小城什魯斯伯裡的一個富裕家庭,他有5個兄弟姐妹。從很小的時候超,達爾文就對大自然著迷,他對自己觀察到的一切,尤其是昆蟲,都做了非常詳細的筆記,並收集了許多標本。
  • 走進曠世偉人達爾文,學習科學的思維方式,輕鬆閱讀偉人的一生
    在達爾文那個時代,進行考察旅行的人有很多,為什麼只有達爾文這麼出名呢?科學家和我們普通人又有什麼不一樣呢?這些問題的答案,就在《科學家如何思考:達爾文與物種起源》這本書裡。為了不錯過任何一隻金龜子,達爾文竟然把其中一隻金龜子含在了嘴裡,不料被金龜子噴出的酸液弄傷了舌頭。雖然達爾文這種行為不值得學習,但他這種勇於探索大自然的精神還是很值得敬佩的。 達爾文上大學後,一次偶然的機會他離開了大學,踏上了貝格爾號,並由此開始了長達五年的探索。他坐著船遍遊太平洋、印度洋及大西洋上散落的島嶼。
  • 走進曠世偉人達爾文,學習科學的思維方式,輕鬆閱讀偉人的一生
    這些問題的答案,就在《科學家如何思考:達爾文與物種起源》這本書裡。《科學家如何思考:達爾文與物種起源》一書介紹了達爾文年輕時的求學和旅行經歷,從中我們可以了解到達爾文的一些研究,如種子的傳播方式、花朵的傳粉機制、植物的運動機制、人和動物的表情、蚯蚓的行為等。更重要的是本書將告訴我們,達爾文是如何思考和研究一些我們常見卻視而不見的問題,以及他是如何成為一名有名的科學家的。
  • 新書稱反奴隸制觀點成就達爾文進化論
    北京時間2月4日消息,據美國《探索》雜誌報導,一本新書稱,英國傑出生物學家、進化論奠基人查爾斯·達爾文對奴隸制的深惡痛絕以及對加斯帕戈斯群島雀類的細緻觀察可能成就他完成了著名的進化論。阿德裡安·德斯蒙德和詹姆斯·摩爾所著的《達爾文神聖事業》(Darwin's Sacred Cause)提到,當時支持奴隸制的宣傳經常稱,不同的種族屬於不同的物種,達爾文的著作中絲毫沒有這種說法的痕跡。《達爾文神聖事業》稱,反奴隸制思想可能孕育了達爾文有關進化論的獨特方法——將所有種族和物種同「共同祖先」建立了關係。今年是達爾文誕辰200周年,《物種起源》發表150周年。
  • 達爾文誕辰200周年 媒體總結你所不知的達爾文
    在他父親的眼裡,達爾文非常懶惰,父親曾表示,除開射擊、養狗和捉老鼠外,其它事物完全不能引起達爾文的興趣。」  3.曾經有一段時間,達爾文在他父母的堅持下,立志成為一名醫生,但是由於他害怕看到血液,因此考慮放棄。  4.最終,達爾文獲得了劍橋大學神學學位。  5.達爾文喜歡進行收集,尤其是收集甲蟲。
  • 科學巨匠達爾文的一生,研究成果驚動世界!
    1831年,達爾文畢業後,他的植物學教授推薦他作為英國海軍「小獵犬」號上的義務自然學家,參與為期五年的全球科考航行。達爾文乘坐「小獵犬」號環繞南美海岸,穿越太平洋至大洋洲,然後到達南非,最後返回英國。這次經歷讓他領略到了地球上生物的多樣性以及它們之間的異同。
  • 當達爾文遇見加拉帕戈斯群島
    提到進化論,我們首先會想到偉大的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達爾文能提出生命演化理論,離不開他最重要的一段人生經歷,那就是長達五年的環球航行。而在其中,重中之重的故事就發生在如今已經威名遐邇的加拉帕戈斯群島。正是在那裡,達爾文終於與上帝說分手,曾經自以為是萬物之靈的人類,也從此走下神壇,意識到自己不過是演化故事中的一個角色而已。
  • 達爾文生平
    環球旅行為達爾文提供了深入自然的機會,也讓他擁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思考——進化論思想便是由此成形的。 從小獵犬號回來後,達爾文已經是一位大有前途的地質學家。他的發現讓萊爾對他肅然起敬,二人也因此開始了他們的終生友誼。 1839年,達爾文出版了描述小獵犬號航行經歷和發現的《航海日誌》,很快成為19世紀最為暢銷的旅遊書籍之一。
  • 饕餮動物的達爾文
    很多年來,達爾文一直活躍在學術舞臺上,對神學他已失去了興趣,但是他從來沒有失去對美食的愛好。  解剖作研究時,他吃了貓頭鷹,就那麼一次。  達爾文的一生都受到美食、科學和好奇心的驅使。當他心不在焉地在劍橋大學神學院學習時,達爾文參加了「美食家俱樂部」。他們一周聚會一次,搜尋那些餐館中罕見的動物來品嘗。  達爾文的兒子弗蘭西斯評註他父親的信件時,提到「美食家俱樂部」曾經吃過的動物包括鷹和麻鴉,但是「一隻灰色的老貓頭鷹破壞了他們的食慾」,他們說其味道「無法描述」。
  • 1859年是達爾文一生中最光輝的年代!
    1859年,達爾文一生中最光輝的年代。《物種起源》一書出版的這一天,不僅對達爾文具有重要的意義,這一天,也是19世紀大批有知識'的人生物學觀點及人在生物界中地位觀點開始轉變的一天。這種轉變就像哥白尼在16世紀指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而發生的轉變一樣。然而,在人們的思想轉變之前,為捍衛達爾文這一進化論學說曾不得不進行了10年尖銳的鬥爭。
  • 一生要瘋狂一次 男子用3年打造自己的"世外桃源"
    人的一生總要瘋狂一次,無論是為一個人、一段情、一段旅途,或是一個夢想——他用3年打造自己的「世外桃源」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記者 梁如雪 文/圖核心提示在廣西德保縣城,經主幹道穿過一個小區,車輛短暫顛簸後進入一個小村,前行至村尾看似無路可走的當口
  • 達爾文人生的轉折點
    一言堂 達爾文人生的轉折點 □方舟子 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2009-02-11    [列印] [關閉]     有時一個偶然的事件就會影響一個人一生的選擇    當達爾文還是一名似乎很平庸的中學生的時候,他更像一個遊手好閒的紈絝子弟,而不是肩負歷史使命的天才。他的父親有一次指責他說:「你除了打獵、玩狗、抓老鼠,別的什麼都不管,你將會是你自己和整個家庭的恥辱。」為了讓達爾文儘快走上正軌,在16歲那年,他的父親讓他提前兩年從寄宿學校退學,和哥哥一起去愛丁堡大學學醫。
  • 中國古動物館舉行紀念達爾文誕辰200周年特展
    今天是達爾文誕辰200周年紀念日,中科院中國古動物館和《環球科學》雜誌在北京聯袂舉辦了主題為「你了解達爾文嗎?」特展以紀念這位偉大的進化論奠基人。特展設在中國古動物館一層展廳,步入其中,巨幅的環球航海圖首先映入眼帘,這便是英國「貝格爾號」考察艦航行的路線圖,青年時代的達爾文曾以博物學家的身份搭乘該艦進行了為期5年的環球科學考察。這次考察,用他自己的話說,是「決定一生事業的大事」。今天,科學工作者把這次偉大的航行以「科學地圖」的形式表現出來,圖上不僅在標註了航線,還將沿線各地與達爾文有關的動植物和建築物形象地描繪出來。
  • 愛因斯坦和達爾文的後代,又一次踏上祖輩的路!
    她在加拉帕戈斯島的植物園做過著名演講 ,還依據達爾文的路線環遊了世界。 2009年,莎拉 參加了一次著名且有趣的科學實驗。誰的西紅柿才長得更快。莎拉(Sarah)和九位研究人員閱讀並記錄了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的記錄。並且找到了植物生長更快的方法,她所在團隊的西紅柿比其他團隊的西紅柿高1.6釐米。
  • 當達爾文遇見加拉帕戈斯群島--中國數字科技館
    提到進化論,我們首先會想到偉大的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達爾文能提出生命演化理論,離不開他最重要的一段人生經歷,那就是長達五年的環球航行。而在其中,重中之重的故事就發生在如今已經威名遐邇的加拉帕戈斯群島。正是在那裡,達爾文終於與上帝說分手,曾經自以為是萬物之靈的人類,也從此走下神壇,意識到自己不過是演化故事中的一個角色而已。
  • 牛頓、達爾文、達文西的秘密手稿​
    他知道,如果他的任何一次舉動被當權者視為威脅,都將使他付出沉重代價。因此,他決定至少將他的一部分記錄予以掩藏。達·文西創作了大量的筆記和草圖,記錄他在藝術和自然哲學上孜孜不倦的探索。同時,他經常使用一種自己設計的特殊「反字手寫體」撰寫手稿,以掩人耳目——將竊賊、宗教裁判官和其他敵人排斥於外。他這種特別的「鏡像書寫法」也許得益於他的左撇子習慣,卻令覬覦手稿的不速之客抓狂。
  • 險些成為牧師的生物進化論創造者:達爾文與《小獵犬號航海日記》
    1.流芳百世的&34;,流芳百世的達爾文如今的人們知道&34;,幾乎都是因為達爾文。正是跟隨小獵犬號的科學考察之旅,讓達爾文完成了從一個大學畢業生到生物進化論奠基者的轉變。加拉帕戈斯群島上的象龜同樣存在著相同的現象,受此啟發,達爾文寫道:&34;在科考的過程中,達爾文的考察日記偏重於個地方的風土人情、動物植物、奇特地貌;而且作為一個博物學者,生物學家,地質學家,達爾文的文筆相當的好,對科學知識的講解深入淺出,而又充滿趣味,充分滿足了當年無法遠行的人們的好奇心,由此達爾文主筆的第三卷受歡迎程度遠遠高於其他三卷
  • 「人生贏家」達爾文
    文中有幾處非常值得有識之士們深思,尤其是這種現象並不只限於美國,而是具有普世意義的:「人們早就知道,一個人住址的郵政編碼可以很好地預測他一生的收入、學習成績,以及健康狀況。然而,我們一直忽視這一點,因為它不符合這個國家的建國神話之一:那就是,任何聰明勤奮的人都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