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比自曝為何老當益壯:自律是關鍵 要控制飲食

2020-11-27 搜狐網

科比自曝為何老當益壯:自律是關鍵 要控制飲食

2013年03月05日13:3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 [科比自曝為何老當益壯:自律是關鍵 要控制飲食]

  中新網3月5日電 據臺灣「今日新聞」消息,科比對亞特蘭大鷹隊的比賽上,關鍵時刻一記在大前鋒約什史密斯頭上的爆扣技驚四座。針對記者提問,為什麼自己在這樣的年紀上,還可以保有如此優異的體能狀態,科比把功勞歸給了飲食控制。

  科比指出:「飲食控制一向都是最難做到的事情。我們想吃東西的時候,就會拿出我們最愛的食物來。久而久之,這就成為了習慣。所以當你要進行飲食控制時,這種改變是影響到你整個生活的型態,所以這真的是很不容易的。」

  科比在去年暑假期間,成功減重了16磅,他使用的方法不是別的,就是透過飲食上的控制來達成。他拒吃甜食和快餐,改把蔬菜和瘦肉當作主食。

  科比的自律態度不僅是實踐在飲食控制上,他更進一步表示:為了要最佳化他的場上表現,他對於體能訓練的專注力,從未有絲毫的動搖。

  為了這些體能訓練,他甚至要犧牲掉陪伴家人的寶貴時間。先前就有消息傳出,他在休季期間到世界各地,參加各式活動或是代言時,都會隨身帶著專屬體能訓練師,不難想像他認真嚴謹的自我要求。

  「職業球員必須這麼做的時間可能長達好幾年,其中有些人很容易就會失去了專注力,不過我把這些都視為是對我的挑戰,而我自認每天都為各項挑戰作足了準備。」

  昨天的那記雷霆萬鈞的扣籃,讓伊戈達拉在微博留言驚呼道:這可能就是年度最佳扣籃了!接著他又補上了一則:「這傢伙到底是吃了什麼東西啊!」

  現在科比親自現身說法:持續不懈的訓練配合上飲食控制,就是他可以保持顛峰體能狀態的不二法門。或許秘訣看似簡單,不過實際上要長期付諸行動,背後卻是需要非常堅強的意志力來驅動。

相關焦點

  • 揭秘科比賽場不老之謎 除訓練外需苛刻控制飲食
    那麼就在科比邁入到進入職業生涯末期時,他為何卻能重新煥發青春呢?在接受《每日新聞報》的採訪時,科比將狀態的保持歸功於健康的飲食習慣以及無比瘋狂的訓練。  如今的科比已經進入聯盟的第17個賽季,但本賽季依然場均能轟下27.3分,在聯盟得分榜排名第三,僅次於杜蘭特和安東尼。而最近的五場比賽裡「飛俠」更是狂暴,場均可以拿下35分和6個助攻,而且命中率高達恐怖的57%。
  • 別了科比,我們不會忘記
    據美國媒體消息,當地時間26日,NBA名宿科比·布萊恩特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縣卡拉巴薩斯的一場直升機墜機事故中遇難,年僅41歲,他13歲的女兒gigi也在事故中遇難。曾經叱吒籃壇的「黑曼巴」科比,以這樣一種任何人都難以接受的意外方式離去,以至於都不及道一聲告別。
  • 碳循環飲食法飲食重點整理
    減肥飲食法基本介紹你這樣說碳循環飲食太難懂了啦,真正要減肥減重的朋友都知道,除了飲食控制外更要配合運動,避免好不容易減下去的體重變成更可怕的脂肪回到你身上,簡單來說這個飲食法目的是兼顧飲食與運動強度的方式,一般飲食控制與運動是分離的,並沒有那麼直接相關,但這個卻不一樣。
  • 他是NBA中的「怪人」,每天都要騎行40英裡,努力成就地位
    有人告訴他,科比在這裡,每一天晚上都要到沙漠之中去騎行40英裡,也就是說騎行將近65公裡!這是一段不短的距離,但科比卻堅持了整整一個休賽期。 格裡芬對此十分震驚,科比的自律早就被人們所熟知,但在自律的情況之下,如此嚴苛的訓練項目
  • 自律和不自律之間,差的是整個人生
    而是每天堅持合理控制飲食,而不是暴飲暴食。堅持每天做瑜伽,舉槓鈴、練馬甲線,而不是徹底放縱自己。記得我曾在知乎上,看過一個提問:為什麼要小心,過年也吃不胖和長不胖的人?有個高贊回答是,他們不是不容易發胖,而是不允許自己發胖。他們也不是對自己的身體嚴苛,而是對自己嚴苛。
  • 是什麼控制了我們的生命長度?這7點是關鍵
    目前關於自然壽命控制因素,比較流行的學說是「自由基氧化學說」,該學說認為:在我們新陳代謝的同時所產生的氧自由基會因為其具有強氧化性而對細胞產生損傷,隨著年齡的增大,這些損傷變得難以修復,最終導致死亡。這決定了我們人類的理論壽命在120-130之間。但是,人不是在一天突然變老的。衰老是一個緩慢的過程,而目前的研究表明,以下7個要素是控制衰老的主要條件。
  • 一位教師堅守奮鬥的自律人生,自律是讓孩子值得擁有的優秀品質
    大家都會看到一些學霸,他們的生活和學習都是非常有計劃和規律的,這種自律正是他們成功的關鍵。我們可愛的女排運員們,在飲食方面非常自律,都是一群喜歡美食的姑娘,可是在女排世界盃備戰和比賽期間,郎導一律禁止她們吃甜食。正是這樣科學的飲食讓女排姑娘們保持著最佳運動狀態。正是這樣的自律成就了女排的這次世界盃的最後成功。姑娘們嚴格遵守郎導的要求,沒有人會偷著叫外賣,偷吃零食。因為她們心中有一個更偉大的目標,那就是為祖國奪冠,讓五星紅旗在比賽場上升起。
  • NBA飲食大有講究 年入千萬的巨星們都吃啥?
    因此在聯盟中,總會出現一些不注意控制飲食而導致身體狀況下降的例子。比如馬刺的迪奧,每次休賽季都體重暴漲,為了控制迪奧的體重,馬刺不得不在迪奧的合同中加入限制體重的條款。只有迪奧將體重控制在一定範圍之內,才能拿到全額工資。再比如被凱爾特人放棄,加盟猛龍的薩林傑。職業生涯一路走低,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無法合理飲食,控制自己的體重。
  • 科比復活!自曝跟腱已康復 將加大訓練量
    科比缺席揭幕戰   湖人對快船的揭幕戰即將打響,雖然科比-布萊恩特確定不會出戰
  • 科比球場上的單打手勢,現在已經看不到了,給我讓開,我要一打五
    科比布萊恩特,作為NBA歷史上進攻能力最強的球員之一,科比的職業生涯的進攻都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無敵。在科比的職業生涯裡,尤其是在中後期,科比非常喜歡用手勢來表示自己的想法,下面讓我們來看看科比的手勢吧。
  • (深度人物)悼科比:斯人已逝,曼巴精神永存
    這般說法的背後,是對科比實力的一種肯定,以及認可。在科比短暫的41年時光裡,至少應該有38年是有籃球的陪伴的。江湖傳言顯示,科比3歲開始接觸籃球。這般說法,應該沒有問題,因為,科比的父親,也是一名專業的籃球運動員,曾混跡於美國、義大利等國家的聯賽。雖然沒有科比知名,但培養了知名的科比,也算是一種成就。
  • 6條高效建議 I 教你如何成為一個自律的人?
    正如坐在旁邊的馬爺所總結的,成功人士共有的一個特點是自律。如果能夠做到自律,就會離成功更近一步。同為作家的村上春樹,每天清晨4點起床,寫作5小時。他規定自己每天必須寫10頁稿紙,每頁400字,精力不足也要寫10頁,文思泉湧也要在10頁左右打住。每天跑步或遊泳1.5小時。花一些時間讀書、聽音樂。晚上9點就寢。30多年雷打不動地堅持著。
  • 科比生涯最經典的5大語錄!最後1個已經成為勵志名言
    今天就一起來回顧下,科比生涯的經典語錄,小編篩選出了5個,總有一天能觸動你的內心! 總有人要贏,為什麼不是我? 科比的好勝心,小編認為可以說是歷史第一,他可是帶著7根健康手指,完成單賽季7次絕殺,這得需要多大的信念完成。喬丹能高燒砍30+得分,科比能現場把手指掰回去繼續比賽,他的求勝欲戰勝了身體上的疼痛。這句話就能看出,科比想要獲勝的信念是多麼強大。
  • 科比和詹姆斯都在34歲得到了26歲的超巨幫手,為何結果大相逕庭
    今年湖人得到了NBA總冠軍,似乎是詹姆斯生涯總冠軍當中最不費力的,在季後賽裡,詹姆斯和戴維斯的雙人搭檔席捲全聯盟,不論是主打內線還是主打五小,在教練沃格爾的變陣下,這個雙人組從不掉鏈子,你要什麼效果我就打出什麼效果甚至超出你的想像。
  • 追憶科比生前勵志名言:巨星隕落傳奇永不謝幕與我們同在
    追憶科比生前勵志名言:巨星隕落傳奇永不謝幕與我們同在   文/姜詩華   昨天在湖人與76人的比賽中,詹皇在得分榜上超過了科比,有球迷調侃是一位湖人球員超過了另一位湖人球員。科比也在社交媒體發文祝賀詹姆斯:「繼續讓比賽前進@詹姆斯。
  • 曾經與科比有過私人糾紛的馬龍,為什麼要在瓦妮莎家附近買房?
    當時湖人內部存在著很多的矛盾,除了科比與奧尼爾之間的公開恩怨,科比還和馬龍有私人恩怨。其原因是因為一場比賽上,馬龍調戲了科比的妻子瓦妮莎,後者回到家中之後立馬告訴了自己的丈夫,怒火中燒的科比立馬找到了馬龍,並警告他,別想亂來。自知理虧的馬龍,也不好說些什麼,這件事情也算不了了之。
  • 你為什麼能如此成功,科比:你知道洛杉磯凌晨四點鐘是什麼樣子嗎
    自律的人總是能堅持下去,一個領域做得好,其他領域也能做得好。姐姐馬冬晗歷任精儀系桌球隊、排球隊、羽毛球隊隊長,還成為精儀系歷史上首任學生會女主席。▲馬冬昕在練習快速穿戴手套她在微信公眾號裡幽默地寫道「我終於明白讀博為什麼要五年了,這要是十年,我八成也許大概就跑進國家隊了。」
  • 自律能延長生涯與減少傷病?詹皇3人成正例?帕帥相反,哈登危險
    科比退役後自律性明顯下滑」自律「也就是自我約束,對於NBA球員來說自律相當重要,NBA球員要經歷一個漫長的賽季,若從常規賽打到季後賽要從10月份打到來年5月份,這期間球員必須嚴格按照訓練師、營養師制定的計劃進行訓練、進食,稍有不慎球員的競技狀態就會有下滑,就算到了休賽期球員們也必須安排訓練以保持自己的身體機能和球感
  • 科比飛機本可衝出雲層,卻謎一般轉向
    科比的突然離世,讓世人震驚,雖然已經過去十多天, NBA仍然沉浸在悲痛之中,球迷們無不為失去這樣一位偉大的籃球巨星而感到惋惜。當然,我們惋惜的不僅是生命的失去,還惋惜科比或許錯過了逃生的機會。但到目前為止,關於墜機事件的原因還沒有最終的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