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控制了我們的生命長度?這7點是關鍵

2020-10-31 鹿人甲的愛好小屋

生命終有盡頭,是世間萬物無法逃脫的規律。梟雄曹操也會在晚年發出「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的感慨。幾千年來,人們一直希望可以將自己的壽命延長下去,例如秦始皇派徐福出訪仙山,唐太宗李世民為求長生吃丹藥。雖然沒成功,多數吃丹藥延壽的皇帝還都因為重金屬中毒早早死亡,但說明了這份願望確實足夠強烈。

根據科學家對近一個世紀的人均壽命調查統計後,他們發現最近一個世紀隨著醫療水平的上升,糧食短缺問題的改善,不同地區人們的平均壽命上升了15-30年。目前大致的平均壽命在80歲左右,而根據目前的生物學研究,人類生物學理論壽命應當在120-130左右。那麼是什麼導致了這40年的差異,成為了科學家研究的重點。


平均壽命與最大壽命的差異


是什麼因素控制了人類的自然壽命。

目前關於自然壽命控制因素,比較流行的學說是「自由基氧化學說」,該學說認為:在我們新陳代謝的同時所產生的氧自由基會因為其具有強氧化性而對細胞產生損傷,隨著年齡的增大,這些損傷變得難以修復,最終導致死亡。這決定了我們人類的理論壽命在120-130之間。

但是,人不是在一天突然變老的。衰老是一個緩慢的過程,而目前的研究表明,以下7個要素是控制衰老的主要條件。正是這些條件決定了我們的平均年齡無法達到理論值。

  • 應激適應

氧自由基對於身體的損傷作為一種刺激,它會激活身體的抗氧化機制,身體會試圖將氧化應激水平恢復至正常水平,防止氧化損傷的積累。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該功能會逐漸衰退,從而導致了氧化損傷的積累,進而傷害我們的身體。

  • 炎症反應

炎症是對於細胞損傷的正常生理反應,隨著年齡的增加,慢性損傷逐漸積累,使得全身會長期處於慢性炎症狀態,長時間的炎症狀態會影響正常細胞的功能與穩定。

  • 新陳代謝

隨年齡增長,最顯著的代謝變化是營養感知失調和線粒體功能障礙。營養感覺失調意味著對胰島素等激素的敏感性降低。通常被稱為胰島素抵抗,是二類糖尿病的主要原因。線粒體功能障礙會增加氧化應激反應以及代謝廢物的積累

  • 大分子損傷

大分子損傷是指蛋白質、DNA、脂質等生物大分子的組分改變,因為這些大分子是我們身體功能的承擔者,所以必須要對其進行修復。而這樣的修復會使我們的身體消耗更多的能量,從而增加氧化應激反應。

  • 蛋白質穩態

蛋白質穩定是指通過蛋白質合成與多肽摺疊的協調、蛋白質結構的保存和降解來實現蛋白質代謝的穩態。隨著年齡的增長,蛋白質穩態失衡會導致錯誤摺疊以及錯誤蛋白的積累,這對細胞的分裂和分化有著重要影響。

  • 表觀遺傳修飾

表觀遺傳變化包括DNA甲基化模式的改變、組蛋白翻譯後的修飾和染色質重塑。簡單的說就是我們基因的表達方式發生了改變。當年齡增長之後,與這些過程相關的酶的產生受到了影響,從而抑制了細胞內穩態的關鍵途徑。同時,環境因素對於表觀遺傳修飾也起到了重要的影響作用,比如輻射,汙染等因素都可能引起改變。

  • 幹細胞再生

幹細胞是組織生長或修復的細胞來源。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突變和端粒縮短,幹細胞總量逐漸下降。幹細胞的枯竭限制了適應性免疫細胞、造血細胞和肌細胞的產生。引起幹細胞衰竭的表觀遺傳變化不可避免地是細胞分裂的結果,但它們也可能被外部應激源以及由此產生的炎症和氧化應激所加速。


人們受這些因子影響一步步衰老


以上7個因素會從分子、細胞、組織、器官各個水平給我們的身體帶來改變,導致我們生理功能的下降,也就是說,讓我們衰老。不同的生活方式,習慣都會影響以上這些要素。這也就是為什麼有的人未老先衰,而有的人老當益壯的原因。

如何延緩我們的衰老

那麼既然知道了控制衰老的因素,自然是要針對這幾點做出改變。當然,蛋白質的穩態和幹細胞再生我們無法幹預,但是其他幾個方面我們或多或少的都可以有一些影響。比如保持一個樂觀穩定的情緒,保持規律的飲食與作息。又或者,保持規律的運動,及時治療一些小病。這些都有助於我們體內的環境穩定,幫助我們延緩衰老。

另一方面,拒絕食用黴變的食物、在特殊工作環境下做好勞動保護、甚至在霧霾天帶上口罩等方式,我們要做好對自我的保護,減少外界環境對身體的傷害。

將康生活幫助我們延緩衰老


當然,目前的研究也僅僅是揭示了衰老的自然規律的一部分,還有更多隱藏的奧秘等待科學家的探索。雖然,我們無法違抗自然的規律。但是希望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人類可以生存到自然為我們所設定的生命周期的上限。

相關焦點

  • 醫學院李海濤課題組《自然·通訊》發文揭示中心粒/纖毛長度控制機制
    醫學院李海濤課題組《自然·通訊》發文揭示中心粒/纖毛長度控制機制 清華新聞網6月21日電 6月16日,《自然》子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長文發表了清華大學醫學院李海濤教授課題組與德國科隆大學分子醫學中心Jay Gopalakrishnan博士課題組的合作論文《CPAP-微管蛋白互作在中心粒
  • 什麼藥能讓體內的尿酸鹽結晶溶解?闢謠:做好這點是關鍵
    尿酸鹽結晶隨著血液遊走,會對血管壁健康形成影響,而且會在身體的一些軟組織、關節、腎臟等部位逐漸的形成沉積,作為一種並不應該形成堆積的化學物質,堆積的尿酸鹽結晶,就會引起關節部位發生炎性反應,誘發急性痛風,也會損傷腎臟間質健康,影響腎臟功能,還會在某些部位形成痛風石,影響組織和皮膚健康,這些危害都是值得我們注意的,也是為什麼我們總是要強調控制好高尿酸的主要原因。什麼藥能溶解尿酸鹽結晶?
  • 無刷電機的無感方案控制關鍵點剖析
    打開APP 無刷電機的無感方案控制關鍵點剖析 佚名 發表於 2017-11-21 10:08:31 無刷無感控制在實際應用中極為廣泛
  • 人體關鍵點識別重大升級,新增7個頭部關鍵點
    尊敬的百度 AI 開放平臺用戶:感謝您長期以來對人體分析服務的支持,我們將持續豐富人體分析的產品能力!本次人體關鍵點識別服務重大升級,新增7個頭部關鍵點,並全面優化模型算法和接口參數,提升識別準確率、接口應用的靈活度。
  • 生命科學和醫療行業做好營銷創意的關鍵點
    比如 2B 和 2C 的創意邏輯有差別,生命科學和 SaaS 行業的人群也不一樣,所以我們說儘量不要拋開行業特性去做創意。今天這篇文章,就結合生命科學和醫療行業來分享些觀點。這種價值的實現可以是用更低的成本去解決問題,用更友好的體驗去滿足用戶,或者用更恰當的方式去傳遞信息……歸納一下,創意的關鍵點其實落在了八個字上:營銷成本、營銷效率。如果解決不了這兩個問題當中的至少一個,創意本身就會淪為國王的新衣。
  • 電路設計常用的7個接口類型關鍵點
    打開APP 電路設計常用的7個接口類型關鍵點 麵包板社區 發表於 2020-04-04 17:25:00 下面就電路設計中7個常用的接口類型的關鍵點進行說明一下: 1、TTL電平接口 這個接口類型基本是老生常談的吧,從上大學學習模擬電路、數字電路開始,對於一般的電路設計,TTL電平接口基本就脫不了「干係」!它的速度一般限制在30MHz以內,這是由於BJT的輸入端存在幾個pF的輸入電容的緣故(構成一個LPF),輸入信號超過一定頻率的話,信號就將「丟失」。
  • 初二數學難題,求三角形內某點的軸對稱點連線長度,必須考慮內角...
    例題如圖,O為△ABC內部一點,OB=7/2,(1)分別畫出點O關於直線AB、BC的對稱點P、Q;(2)當∠ABC的度數為多少時,PQ=7;(3)請判斷當∠ABC的度數不是(2)中的度數時,PQ的長度是小於
  • 控制漏水的關鍵是什麼?
    另一方面就是衛生間出現漏水以後如果想徹底的修復是非常麻煩的,而且容易給樓下造成一定的損失,所以我們就必須想各種各樣的辦法去把衛生間的防水做好。例如現在有朋友問這樣一個問題:衛生間怎麼樣做防水才能不漏水?衛生間防水的關鍵是什麼?第一關鍵點就是衛生間防水材料的選擇。我們要根據我們衛生間內防水的特點去選擇相應的防水材料。
  • 生命的起源|生命的本質是什麼?我們從哪裡來?
    生命是什麼?我們從哪裡來?水是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通過共同的化學鍵拉在一起,我們呼吸的空氣是無數顆粒的混合物,還有灰塵和水蒸氣。那麼是什麼組成了生命呢?是什麼構成了我們的基本本質?是什麼在40億年前將我們分隔開來,並繼續將我們與其他一切事物分隔開來?
  • 【解析】量子點膜塗布精度工藝控制
    對應於超高清藍光標準高色域的要求,量子點顯示有能力還原我們所能感知的所有顏色。目前採用量子點膜技術的光致發光技術是目前量子點顯示中成熟可靠的技術。傳統LCD顯示屏只要將背光中白色LED光源更換為藍色LED光源和添加上一層納米量子點的薄膜就可以達到卓越的色彩表達能力。
  • 歐洲出現生命長度公司:五百歐元測壽命起爭議
    它的長度決定著生物的壽命,端粒越短,生物的壽命越短;端粒越長,則生物的壽命越長。  此外科學家的研究還發現,端粒酶的活性不一樣是調控生命衰老的關鍵因素。例如,年輕時,端粒酶的活性較大,較容易維持和延長端粒,這就使得年輕人外表不顯老態。但在年老時,端粒酶活性低,就難以維持端粒的長度,端粒就會縮短,因此衰老會慢慢顯露。
  • 躍遷:控制點,讓一切盡在掌握
    今天接著聊《躍遷:成為高手的技術》這本書,這本書可以說編排很有趣。每一小節都耐人尋味,乾貨多且易於實踐。這一篇聊聊控制點。 最近的疫情想出個門就像遊戲過關似的,一道道障礙擺在面前,想去商場。小區檢測一遍,公交車檢測一遍,商場門口檢測一遍,回來又得來一圈。
  • 海報時評丨為生命長度增添尊嚴底色
    時代的偉力將每個個體的年輪半徑拉長,這是一種來自時代的成長動力,促使我們體驗不一樣的人生。這也是個人追求與時代精神相契合的必然結果。細細想來,新中國走過的70年,綜合國力的提升、國際地位的鞏固、民族復興的偉業,無一不能在百姓的衣食住行中找到與時代同頻共振的契合點。
  • 普朗克長度:多維捲縮空間的弦論如何在自然中找到現象對應
    按照現代科學文明認知,我們的生命誕生於「三維空間加一維時間的四維時空」中,空間流變必然緣起時間流變,同樣時間流變也必然緣起空間流變。這點不管在宏觀世界還是微觀量子世界都遵循的時間與空間緣起關係,如同質量與能量的緣起關係。這種緣起關係我們稱為「關於宇宙世界的自然法則」,即「緣起法」,緣起法的內在本質是萬物本身的「空性」存在。
  • 生命是什麼?生命以負「熵」為食.
    在茫茫的人海中,你能關注「地球定律」公眾號,這本身就是一種緣分!這是偶然中的必然,也是老天賜予彼此的一份厚禮!  人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因為科學的日益發展,成為了地球村;無論兩個人相距多遠,因一秒鐘繞地球七圈半速度的電磁波為我們傳遞信息而近在咫尺!
  • 7種滅絕級事件有一天可能會終結我們所知的生命
    太陽有一天會殺死我們我們所知道的生命,如果沒有太陽就不可能存在,但說實話,太陽已經為地球的滅絕做好了準備。即使這張滅絕事件名單上沒有其他災難發生,太陽也會在很久以後終結我們人類文明。像太陽這樣的恆星隨著時間的推移燃燒得會更亮更猛,因為它們把氫熔合成了氦。再過十億年,它的亮度將增加10%。
  • 量子點膜塗布精度工藝控制
    而量子點顯示在近兩年來可謂是風生水起,在全球彩電大咖的布局下,頗有「長江後浪推前浪」之勢,與OLED顯示同樣定位旗艦高端系列產品,不同的是,量子點顯示是基於獨特的短波長激發納米級特種顆粒的顯示技術,打破了「色域與成本和亮度是矛盾」這一平衡。
  • 為什麼筷子的標準長度是7寸6分?一定要讓孩子知道~
    原標題:為什麼筷子的標準長度是7寸6分?一定要讓孩子知道~ 相比西方人用刀叉吃飯,筷子的文明史顯然長得多。 關鍵是,為什麼明明是兩根筷子,卻叫一雙筷子呢? 一雙筷子,不僅僅是飲食餐具,更承載了許多中國傳統文化,凝結了許多前人智慧。
  •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最關鍵的因素就是它!
    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次大爆發?地球氣候變化?大陸版塊碰撞?還是如宗教所言所說,有神秘的力量主宰著地球生命的出現?但是,科學家並沒有輕易放棄,百年來一直試圖解開「寒武紀大爆發之謎」。這已成為當今演化生物學和地球科學共同關注的重大基礎前沿科學問題。
  • 五套地球歷史關鍵時刻點的快照,幫助我們探索系外「第二個家園」
    地球歷史中五個關鍵時間點的快照可以幫助我們找到宜居系外行星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天文學家們已經證實了除了我們的太陽系以外的數千顆行星的存在。隨著時間推移,這已經從觀察發展到了描繪階段,希望能從這些星球中發現有適宜生物生存的。就當前來說,這些方法都是間接的,這意味著天文學家們只能根據行星與地球的相似程度來判定是否適合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