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對人類太過友好,這種可憐的鳥類直接被吃到絕種

2020-12-04 動物的影像聲色

為了能夠活下去,大多數的動物都對人類保持了足夠的警惕。不信的話你可以走出去試試,隨便接近一隻野生的鳥兒看它是什麼反應。

然而動物對人類的警惕其實並非是與生俱來的,很多動物就因為對人類過於友好而走上了毀滅之路。比如今天我們要介紹的主角——卡卡啄羊鸚鵡。

按照生物學上的分類,卡卡啄羊鸚鵡隸屬於鸚鵡科、啄羊鸚鵡屬。是一種長相很特殊,但是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經滅絕的鳥類(大約十九世紀初就已經在野外滅絕,到了十九世紀中葉人類養殖的少量卡卡啄羊鸚鵡也走向滅絕)。

卡卡啄羊鸚鵡的長相很特殊,看起來不太像鸚鵡而有些像猛禽。它們的體型也很大,成年以後的體長可以輕鬆超過四十釐米,體重普遍也在一斤以上。

碩大的體型使得卡卡啄羊鸚鵡擁有比普通鸚鵡更大的食量,配合它們又粗壯又堅硬的喙部,使得它們能夠獵食更大的獵物。日常中常見的昆蟲自不用說,像是螃蟹之類的獵物卡卡啄羊鸚鵡也能輕易搞定。有時候為了填飽自己的肚子,卡卡啄羊鸚鵡也會吃一些腐肉。特別是在冬季的時候,腐肉對於卡卡啄羊鸚鵡的重要性就更大了。

不過有一利也有一弊,碩大的體型固然賦予了卡卡啄羊鸚鵡更強的獵食能力,但是同時也為它們的滅絕埋下了伏筆。食量的增大帶來的食物危機只是弊端之一,另一個弊端是過大的體型降低了卡卡啄羊鸚鵡的靈活性。要知道這種鳥類本身防範意識就比較弱,動不動就喜歡接近人類,再加上笨拙的反應自然就變得十分容易獵殺。

曾幾何時卡卡啄羊鸚鵡是毛利人主要的動物蛋白來源之一,很多時候甚至不需要動用獵槍(眾所周知毛利人都是百發百中的神槍手),只需要設下一個簡單的陷阱就能輕易誘捕到它們。據說當年毛利人會在羊肉上灑下能夠迷暈鳥類的藥物,然後只需要將羊肉丟在野外,就會有源源不斷的卡卡啄羊鸚鵡上鉤。由此可見貪吃真的是一種原罪。

在繁殖能力方面,卡卡啄羊鸚鵡還是比較強的。雌性卡卡啄羊鸚鵡一次性可以產下三四枚左右的鳥卵,而且只需要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幼年便可以孵化。此後經過父母兩個多月的撫育,幼鳥便會獲得獨立生存的能力並離巢單飛。如果不是這種鳥類防範意識太弱的話,它們本有機會繁育成一個很大的鳥類族群。要知道卡卡啄羊鸚鵡的壽命可以長達二十年,絕對算是鳥綱之中的大壽星了。

結語:

卡卡啄羊鸚鵡的確是一種非常不幸的鸚鵡,過於友好的品性反而成為了它們滅絕的原因。而且尷尬的是最後一隻卡卡啄羊鸚鵡死在了英國倫敦,以客死他鄉的方式讓整個族群在地球物種史上畫下了句號。

生命的第一需求是生存,每一個物種都有保障自己生存的權利,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從自己做起,尊重生命就是尊重人類自己。

相關焦點

  • 因為不害怕人類,這種肥美的鳥類直接被吃到快絕種了
    自然界中,很少有不怕人類的動物。除了貓狗這種靠賣萌為生的動物來說,只要是對人類太友好的動物,基本上都走上了毀滅的道路。 今天我們就為大家介紹其中的一個,那就是卡卡啄羊鸚鵡。
  • 人類祖先把這種400多斤的大鳥吃絕種了?
    「人類捕食加上生態環境急劇變化的共同作用才是這種鳥滅絕的最主要原因。」
  • 因為對人類過於友好,這種鳥快要滅絕
    它們大概是唯一會鞠躬的鳥類,鞠躬是它們向人類表達友好的方式之一,如果它對你特別有好感,它甚至會拔下一根羽毛送給你,所以別看它很醜,其實人家很溫柔,這份溫柔讓它贏得了很高的人氣。在千葉動物園,我們會看到觀眾們排著長隊,等著和它鞠躬致意,當然他並不只是待人溫和,對待其它小動物它也一樣。
  • 這種動物因為長相醜陋,差點瀕臨滅絕,熊貓:「這是看臉的世界」
    美國加州禿鷹是北美鳥類中體型最為龐大的一種,它的翅膀張開時寬達9至10英尺,一隻成年禿鷹體重可達22磅(約20斤),這種來自座山雕家族的禿鷹靠食用動物的屍體及腐肉生存
  • 因太好吃而頻臨絕種?它是世界上唯一不會飛的鸚鵡
    世界上有許多動物面臨瀕臨絕種的危機,這些物種會滅絕的原因,往往不是因為棲地被破壞,就是因為外來種的入侵,但你可否想過,居然一種鳥是因為人類覺得太美味而絕種的!?實在是有點難以相信呢~  有一種叫做鴞鸚鵡(鴞音同消)的鳥類,棲息在紐西蘭地區的叢林裡。體型肥胖、不會飛,非常長壽可活60年,是世界上唯一不會飛的鸚鵡。它們好奇心非常高(沒有警戒心),如果在叢林裡發現人類或者其他生物,便會慢慢地靠近觀察,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
  • 從發現到滅絕僅26年,因為肉太好吃,人類就連它的皮也不放過
    而另一些生物則會因為被看中了利益的商家宣傳,從而被人類吃到滅絕,就目前而言,地球上唯一的藍血生物以及鯊魚都伴隨著此類滅絕的風險。而在更早之前,還有一種生物,因為肉質太過鮮美而淪為了人類的盤中餐,最終被人類吃到了滅絕,它就是斯特拉大海牛。
  • 強烈推薦——50億北美旅鴿被人類吃到徹底滅絕
    當春天到來的時候,這些歐洲冒險者終於歡樂過來,他們發現了這個新世界原來不那麼絕情,有許多東西可以填飽他們的肚子,其中就有一種後來叫做旅鴿的鳥類。火雞雖然容易捉,但它的口味實在太糟糕,這些冒險者們把目光定格在了旅鴿的身上。旅鴿是一種北美大陸獨有的鴿子,它們生活在落基山脈東部的森林地帶,到了冬季會飛到南方的溫暖地帶過冬,主要以植物果實和小昆蟲為食。
  • 中國「絕種野味史」火了:千萬不要再吃了!
    幾個世紀後,島上大多數的巨型動物和六成的鳥類都絕種了。由此,《人類簡史》的作者尤瓦爾·赫拉利告訴我們:人類是地球歷史上最致命的生物物種,食物鏈最頂端的動物。但你是否知道,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也曾有過比現在多得多的野生動物。
  • 因為肉太好吃,被人類吃到滅絕的旅鴿,曾有60億隻如今一隻不剩
    筆者-小文人類花費了數百萬年的時間爬上了食物鏈頂端的位置,無論是智力還是武器,人類組織以秒殺地球上任意一種生物,稱為地球的主人也當之無愧。從前,民間就流傳著一句俗語「民以食為天」, 但就現在看來,這句話變成了嘲諷人類的話語,除了營養價值外,一些生物甚至因為|「肉太好吃」而被人類吃到了滅絕。
  • 國際組織控訴亞洲人「快要把食蟻獸吃絕種」
    【環球網綜合報導】人類殺戮甚至食用自然野生動物的行為,會破壞生態文明導致嚴重的後果。據臺灣「聯合網」7月29日報導,國際自然保護聯盟 (IUCN)「物種存活委員會」的專家說,食蟻獸快被亞洲人吃絕種了。專家表示,「在21世紀,真的不應該再發生我們把一個物種吃到絕種的事,任由這種非法貿易持續,也不可原諒。」
  • 世界上最可憐的鳥類,因頭骨值錢被大量捕抓,如今已瀕臨滅絕!
    世界上最可憐的鳥類,因頭骨值錢被大量捕抓,如今已瀕臨滅絕!如今,世界很多地方的生態環境遭受了嚴重的破壞,在許多地方人們大量獵殺動物,導致了動物的滅絕,因此破壞了自然環境,導致生物多樣性的減少。世界上最可憐的鳥類,如今也瀕臨滅絕。這種鳥叫做盔犀鳥,之所以取這個名字,是因為這種鳥類的頭和鋼盔相似,有著堅硬的頭骨。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許多獵人就對這種鳥類肆意濫殺,來獲取高額的利潤,因為這種鳥兒的頭骨是非常珍貴的,可以將鳥兒的頭骨進行雕刻,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肆意濫殺的背後,是生態環境的破壞和物種的滅絕。
  • 為什麼有的鳥類不會飛?
    食火雞是大約六十種 不會飛的鳥類之一 這些束縛於地上的禽類生活在世界,各地從澳洲內陸到非洲草原,到南極海岸都有 包括某些種類的鴨子,以及所有種類的企鵝,和飛奔的鴕鳥,巨大的鴯鶓及微小的奇異鳥都是 。如果某種鳥類不用面對一定要飛的特定壓力 ,它就會停止飛行。只要幾代就會失去這種能力。然後,在數百或數百萬年後鳥的身體就會改變以配合這種新行為。它們原本要減輕重量而中空的骨頭會變密,其強健的羽毛會變鬆軟,它們的翅膀萎縮。
  • 「禾花雀」 這種鳥被謠傳成「補腎壯陽」,然後吃到絕種
    這種看起來和麻雀一般大小的鳥類,在十幾年的時間裡,從遮天蔽日直接落到了極度瀕危,它們就是黃胸鵐。而到了冬天,這種神奇的候鳥則會千裡迢迢飛往東南亞、尼泊爾和我國的兩廣地區越冬。大約在十幾年前,作者還在念幼兒園的時候,黃胸鵐曾是一種漫山遍野到處都是的普通小鳥,人們觀測到的數據顯示它們的種群數量起碼有幾十萬隻。而且由於這種小鳥繁殖力很強,出了名的「早生多生」,每一窩就能生產4/5隻,人們似乎從未想過這樣一種鳥會出現什麼意外。
  • 特斯拉海牛:因為肉質鮮美,所以被人吃到滅絕
    地球上的物種千千萬萬,不過不管是那一種物種它們都在經歷著演變,因為這有這樣才能活下去,其實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不過現在很多物種面臨的不僅是物競天擇的危險了,還面臨著人類藍鯊的危險。世界上有很多物種都是因為人類而面臨滅絕,而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一種已經滅絕的生物。
  • 因為太好吃,被人類吃到滅絕的5種動物,長江白鱘上榜
    因為太好吃,被人類吃到滅絕的5種動物,長江白鱘上榜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每個人從出生那一刻起,出於本能就會尋覓食物。對於吃東西這件事,人類最基本的需求是為了果腹,然後是追求美味。作為食物鏈的最頂端,人類一直的食譜始終是非常豐盛的,尤其是各種肉類,能嘗試的基本都會嘗試一下。在人類的大肆捕食下,有些動物已經滅絕,小編下面就和大家說說5種因為肉太好吃,深受人類喜愛,以至於「全軍覆沒」的動物。
  • 分別宣布絕種71年和50年生物現身,為何多個物種都如此,
    在全球範圍內,野生動植物數量真的很多,如果你踏入叢林,便能親眼看到大量動物和植物,即便是一名經驗豐富生物學家,相信很多也叫不上名字,因為登記在冊的動植物仍然只是總數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未知,等待人類再去研究。
  • 在我國泛濫成災的生物,在越南卻被吃到絕種,網友:越南口味真重
    王籍筆下的風景相信很多人都是想要追求的,因為處於這種環境中,不僅訥訥狗狗得到軀體上的平和,也能夠得到來自內心的寧靜。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就與其他的國家開展了很多的合作,因為要將國家發展壯大,自己孤軍奮戰肯定是不行的。而兩個國家的合作自然離不開貿易,我國由於國內市場龐大所以很多國家都會選擇與我國選擇合作。但是在進出口貿易的時候經常會有一些物種進入我國導致生物入侵的局面。
  • 因為肉太好吃,被人類吃到滅絕的3種動物,有一種被吃掉50億隻
    因為肉太好吃,被人類吃到滅絕的3種動物,有一種被吃掉50億隻地球46億年的歷史當中,誕生過無數的物種,一些物種因為無法適應環境的變遷而滅絕,而另一些則因為天敵的影響從地球上消失了,但除了環境和天敵兩大因素以外,還有一些生物是因為「太好吃」而被人類吃到滅絕的。
  • 分別宣布絕種71年和50年生物現身,多個物種都如此,什麼原因
    在全球範圍內,野生動植物數量真的很多,如果你踏入叢林,便能親眼看到大量動物和植物,即便是一名經驗豐富生物學家,相信很多也叫不上名字,因為登記在冊的動植物仍然只是總數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未知,等待人類再去研究。
  • 此鳥曾是美國特有鳥類,數量多達50億隻,卻僅200年就被吃到滅絕
    而可以說值得慶幸的是,美洲野牛並未遭到滅絕,但是有一種居住在北美洲,當時在美國屬於特有鳥類的北美旅鴿,一種藍灰色羽毛,外形像鴿子的鳥,卻遭到了滅頂之災,在1914年就宣告滅絕,而這種鳥類的數量一度多達50億隻。那麼,為什麼這種鳥類會被滅絕呢?這個原因,其實就兩個字: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