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t Cell:植物細胞核基因組完整性的維持

2020-12-04 生物谷

近日,上海生科院植生生態所黃海課題組科研人員與英國劍橋大學及John Innes Centre的Janneke Balk博士研究組合作在國際植物科學領域權威期刊《The Plant Cell》發表了題為「The DUF59 family gene AE7 acts in the cytosolic iron-sulfur cluster assembly pathway to maintain nuclear genome integrity in Arabidopsis」的研究論文,揭示了植物細胞質鐵-硫(Fe-S)簇組裝(CIA)途徑對於核基因組完整性的維持具有重要作用。

在真核細胞中,維持基因組完整性是有絲分裂細胞周期正常運轉和生物體正常生長發育的前提。目前對細胞核內維持基因組完整性機制的研究已較為清楚,然而對於細胞核外因素在維持基因組完整性中的作用仍了解較少。

植生生態所黃海課題組科研人員先前的研究發現,在擬南芥中一個功能未知但進化上高度保守的DUF59基因家族成員AE7是細胞周期正常運轉和葉極性建成所必需的(Yuan et al., 2010, Plant Journal)。在本項研究中,他們發現擬南芥AE7基因的突變可導致基因組完整性遭到破壞,細胞內DNA損傷增多、體細胞內同源重組頻率增加,從而激活DNA損傷修復反應導致細胞周期停滯。AE7可與CIA1, NAR1和MET18等蛋白形成複合體,組成植物CIA途徑中的一個核心組分,參與細胞質和細胞核內含Fe-S簇蛋白的組裝形成,而許多DNA複製和修復相關的核蛋白需要Fe-S簇輔基才能發揮正常功能。因此,CIA核心組分的缺失將嚴重影響細胞周期正常運轉。植物CIA途徑的功能依賴於線粒體中Fe-S簇組裝機器和定位於線粒體膜上的轉運蛋白ATM3。他們的研究還發現擬南芥ATM3也是維持核基因組完整性所必需的,因而這項工作還將植物線粒體的功能與維持核基因組完整性的機制聯繫起來。

此項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科學院和國家科技部等項目的支持。(生物谷Bioon.com)

The DUF59 Family Gene AE7 Acts in the Cytosolic Iron-Sulfur Cluster Assembly Pathway to Maintain Nuclear Genome Integrity in Arabidopsis

Dexian Luoa, Delphine G. Bernardb, Janneke Balkb,c,d,1, Huang Haia and Xiaofeng Cuia,1,2

Eukaryotic organisms have evolved a set of strategies to safeguard genome integrity, but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remain poorly understood. Here, we report that ASYMMETRIC LEAVES1/2 ENHANCER7 (AE7), an Arabidopsis thaliana gene encoding a protein in the evolutionarily conserved Domain of Unknown Function 59 family, participates in the cytosolic iron-sulfur (Fe-S) cluster assembly (CIA) pathway to maintain genome integrity. The severe ae7-2 allele is embryo lethal, whereas plants with the weak ae7 (ae7-1) allele are viable but exhibit highly accumulated DNA damage that activates the DNA damage response to arrest the cell cycle. AE7 is part of a protein complex with CIA1, NAR1, and MET18, which are highly conserved in eukaryotes and are involved in the biogenesis of cytosolic and nuclear Fe-S proteins. ae7-1 plants have lower activities of the cytosolic [4Fe-4S] enzyme aconitase and the nuclear [4Fe-4S] enzyme DNA glycosylase ROS1. Additionally, mutations in the gene encoding the mitochondrial 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TM3/ABCB25, which is required for the activity of cytosolic Fe-S enzymes in Arabidopsis, also result in defective genome integrity similar to that of ae7-1.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E7 is a central member of the CIA pathway, linking plant mitochondria to nuclear genome integrity through assembly of Fe-S proteins.

相關焦點

  • Plant Cell | 硫化氫調控植物細胞自噬的新機制
    硫化氫(Hydrogen sulfide,H2S)是目前公認的一種信號分子,在植物生長發育及逆境脅迫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包括細胞自噬和脫落酸(Abscisic已有研究表明H2S通過獨立於活性氧的方式負調節擬南芥細胞自噬,但其具體機制尚不清楚。
  • Cell:科學家鑑別出維持細胞基因組完整性的新型DNA修復機制
    2019年3月2日 訊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範德堡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鑑別出了保持基因組完整性的新型DNA修復機制。研究者表示,這種機制是由一種名為HMCES的蛋白質所開啟的,HMCES是此前研究者所鑑別出的200多種蛋白質家族的一種,這些蛋白質屬於特殊分子機器的一員,其能在細胞分裂時幫助DNA進行複製。其中有些蛋白質是用於與DNA複製相關的功能,而包括HMCES在內的一些蛋白質則並未發現該功能。
  • Plant Cell| 揭示春化作用使植物的源庫身份發生逆轉的分子機制
    植物具有非凡的儲存能量的能力,首先是利用光子的能量將碳固定在光合組織器官(源)中。反過來,固定下來的碳被運輸到不同的植物組織(庫),以推動生長和發育。同時,富含碳儲存的庫器官後來可以成為源,因為它們可以調動其儲存的產物來為新出現的源組織供能。植物器官作為庫或源的身份是一個動態過程,既由內源發育信號指定,也由特定環境刺激的響應,這是一個由內源發育信號和特定環境刺激共同決定的動態過程。
  • 植物細胞竟可交換細胞器
    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論文標題為「Horizontal genome transfer by cell-to-cell travel of whole organelles」。
  • Plant Cell|細胞分裂素調控植株再生新機制
    植物器官、組織及細胞在離體培養條件下可再生植株,體現出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totipotency)。早在一個世紀前植物組織培養體系已建立,廣泛應用於中藥材、花卉、林草及作物的快速繁殖及基因工程育種。但迄今為止,植物細胞「全能性」機理仍不清楚。
  • Plant Cell | 細胞分裂素信號在玉米葉片發育中的關鍵調控作用
    其中,在包括玉米在內的禾本科植物葉片中,沿著近端-遠端(P-D)軸的極性生長更為明顯,該極性包括近端的鞘、遠端的葉片以及耳廓和葉舌形成的醒目的形態邊界【1】。對葉片模式形成的遺傳基礎研究是植物發育生物學的重點。
  • 每日摘要:形成層單層幹細胞決定植物的徑向生長(Plant Physiology)
    Radial growth of plant shoots and roots is a stem cell-driven process that is fundamental for the mechanical and physiological support of enlarging plant bodies.
  • Plant Cell︱植物根毛細胞命運轉換的分子基礎研究新進展
    綜上所述,核糖體缺陷的根表皮細胞命運會發生轉換,本研究為此提供了分子解釋。更廣泛地說,本研究闡明了逆境條件和植物細胞命運控制之間的一種新的調控聯繫。野生型植物和核糖體缺陷植物根表皮細胞命運調控的工作模式附:ABSTRACTThe Arabidopsis (Arabidopsis thaliana
  • Cell 突破!發現植物免疫反應中促進細胞存活的分子機制
    董欣年團隊揭示植物免疫反應調控新機制:NPR1形成凝聚體,促進細胞存活責編 | 逸雲植物為了抵禦病原體入侵進化出了高效的先天免疫系統,包括病原體模式分子引發的免疫反應(PAMP-triggered在感染部位,ETI快速誘導程序性細胞死亡 (PCD),以限制病原體的生長。如果沒有對抗機制,ETI引發PCD可以擴散到未感染的組織,嚴重損害植物生存【2】。
  • 廣州中醫藥大學發現質體基因組與細胞核基因組穩定性的協調機制
    . | 廣州中醫藥大學王宏斌/靳紅磊揭示核質基因組穩定性的協調機制質體(或稱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發生的場所,具有一套獨特的自身基因組,是植物特有的半自主性細胞器。質體基因組大約包含100個基因,編碼了光合作用反應中的必需蛋白,而大量的調控蛋白由細胞核基因編碼,協同維持質體光合作用功能。因此,質體和細胞核基因組之間的功能協調對於植物細胞正常的功能維持至關重要。
  • 每日摘要:有花植物雙受精中決定中央細胞細胞命運的轉錄抑制機制(PNAS)
    雙受精(double fertilization)是被子植物演化成功的關鍵創新之一,由兩種受精的雌配子,分別為卵細胞(egg cell)和中央細胞(central cell),形成胚胎和胚乳組織。包含在孢子體內的雌配子體,即胚囊(embryo sac),來源於單個細胞的單倍體細胞系。
  • 【英文兒童科普】---81、細胞和細胞結構
    現在 我們將討論兩種類型的細胞: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Both plant cells and animal cells are surrounded by a cell membrane.細胞壁對植物生長和形狀維持起支持作用An elephant has a skeleton to support it as it grows大象有著一副支撐它生長的骨架– a redwood tree doesn’t.
  • Plant Cell:揭秘細胞分裂
    來自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雲南農業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圖位克隆的方法,在水稻中克隆了植物中首個Bub1同源基因BRK1(Bub1-related kinase1),為解析細胞分裂過程中紡錘體組裝提出了新觀點,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12月15日在Plant Cell雜誌上。
  • 研究揭示細胞壁蛋白調控植物耐鹽的新機制
    /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朱健康研究組題為Leucine-rich repeat extensin proteins regulate plant salt tolerance in Arabidopsis 的研究論文。
  • Plant Cell:郭紅衛植物衰老研究獲重要進展
    因此,植物衰老的進程可以大幅度地影響農業生產的效益,比如糧食的產量及其品質,據在主要作物(玉米, 大豆、棉花、水稻、小麥)上的估算,後期功能葉片晚衰一天,產量可增加2-10%。葉片衰老受植物體內、外信號調節,氣體激素乙烯長期以來被認為是一種植物衰老激素,可顯著加速葉片的衰老,但其具體的分子作用機制不清楚。
  • Plant Cell|兩個相互作用的乙烯響應因子調節植物的熱脅迫響應
    #BioArt植物#責編 | 王一溫度影響植物的生長、發育以及地理分布。在過去的200年間,人類活動使大氣中溫室氣體的含量增加,導致全球變暖,預計氣溫將比工業化前的水平高約0.8°C ~1.2°C。全球變暖的危害之一就是會降低農作物的產量【1,2】。因此,解析植物應對高溫脅迫的分子機制對於未來提高農業生產總量,保證糧食安全至關重要。
  • Plant Cell | 遺傳所周奕華研究組在細胞壁高級結構形成調控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細胞壁是多糖組成的複雜網絡結構,這些多糖經摺疊、交聯,形成適應植物生長發育所需的細胞壁高級結構。研究細胞壁高級結構形成的精準調控機制是植物學新的學科前沿。 更重要的是,對細胞壁高級結構進行固相核磁和原子力顯微鏡觀察,發現DARX1突變所引發的阿拉伯糖側鏈過度乙醯化導致木聚糖構象改變,進而擾動導管細胞中纖維素微纖絲的排布和功能。  該研究發現了具有新活性的多糖乙醯酯酶DARX1;它作用於木聚糖側鏈,調控木聚糖構象及與纖維素等細胞壁多聚物的交聯方式,進而控制細胞壁高級結構與功能。
  • 植物細胞壁結構調節卵菌病原體抗性的機制
    細胞壁是植物細胞與其周圍環境發生互作的主要界面,因此細胞壁必須同時兼顧植物生長、有益微生物定殖以及抑制病原微生物入侵等功能。研究表明棕櫚疫黴在侵染植物根系時,會分泌植物細胞壁降解酶促進孢子的入侵;此外,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定殖則依賴於細胞壁重塑以促進共生微生物的定殖和營養交互界面的形成,進一步證明細胞壁在植物-微生物互作中的關鍵作用【1,2】。初生細胞壁的主要結構成分為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果膠,而多糖和重塑蛋白等則通過內膜運輸以合成細胞壁,因此植物細胞壁的生物合成依賴於細胞分泌和細胞骨架。
  • Plant Cell | 中科院版納植物園研究團隊揭示茉莉酸信號調控根毛...
    茉莉酸(Jasmonate, JA)激素是植物體內一類非常重要的脂類生長調節物質,參與調控植物某些重要的生長發育過程以及對環境因子的響應,如葉片表皮毛的起始、花青素的積累及抗凍害反應等。根毛是根表皮細胞特化形成的一種單細胞管狀突出物,它們能有效增加根的表面積,促進植物對水分和養分的吸收,從而在植物適應環境的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根毛的生長發育過程受到多種環境因子和內源信號的影響。前人研究發現茉莉酸可以影響植物根毛的發育過程,然而相應的分子調控機理及信號傳導通路仍不清晰。
  • Plant Cell | 首次繪製擬南芥mRNA和ncRNA的m5C甲基化圖譜
    RNA的胞嘧啶(C)在轉錄後進行甲基化修飾形成 5-甲基胞嘧啶(m5C),植物中RNA的m5C作為一種重要的修飾具有多種重要功能,例如調控植物對於脅迫的響應、參與幹細胞增殖以及RNA代謝等。該研究同時還證明了m5C在植物發育過程中的重要性,如:擬南芥trm4b突變體的主根長度與野生型相比明顯縮短,同時根尖分生組織(RAM)的細胞分裂活性也降低,另外trm4b突變體對於氧化脅迫更加敏感,並且非甲基化的tRNA的穩定性降低。該研究從全基因組水平上提供了擬南芥RNA的m5C甲基化修飾圖譜,並且將這種修飾與其調控的生物學功能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