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發地病例樣本較武漢毒株有四個位點突變

2020-11-30 騰訊網

以下文章根據北京日報等整理

近日,中國疾控中心公布了「2020年6月至7月北京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進展(二)」,其中再次強調,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及病毒基因測序結果分析,引起此次疫情的毒株為L基因型歐洲家系分支I,排除由動物病毒外溢傳染人導致本次疫情的可能。至於病毒如何引入市場以及在市場內的擴散、傳播機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同時,中國疾控中心對北京52例確診病例樣本的新冠病毒全基因組高通量序列測定結果顯示,與武漢參考毒株NC_045512序列相比,所有樣本在四個位點發生突變。

根據國家微生物科學數據中心提供序列整理

在病原學檢測方面,中國疾控中心對北京52例確診病例樣本的新冠病毒全基因組高通量序列測定結果顯示,與武漢參考毒株NC_045512序列相比,所有樣本在C241T、C3037T、C14408T、A23403G四個位點發生突變,並且在28881-28883位點發生GGG突變為AAC,符合L基因型歐洲家系分支I基因位點的突變特徵。河北、天津市確診病例樣本新冠病毒全基因組高通量序列與北京病例樣本的全基因組序列100%相同,同樣存在相應的變異位點,同屬於新型冠狀病毒L基因型歐洲家系分支I。

在環境樣本檢測結果方面,中國疾控中心對北京市新發地市場8份環境樣本進行新冠病毒全基因組高通量序列測定,結果顯示,與52例新冠患者樣本的全基因組序列在C241T、C3037T、C14408T、A23403G、GGG28881-28883AAC 七個位點突變相同,同屬於L基因型歐洲家系分支I。

來源:中國疾控中心

談及疫情特點及趨勢研判,中國疾控中心初步判斷此次北京市新發地市場相關的聚集性新冠肺炎疫情是通過汙染環境、物品、人員接觸等多種暴露方式導致的一起較大規模的暴發疫情。疫情迅速擴散到北京市多個區和其他省份,並在有關市場、家庭、單位等發生了29起新發地相關聚集性疫情。

中國疾控中心稱,當前北京市等實施的綜合防控措施效果已經顯現。相關暴露人員繼續發病風險已基本消除,高風險環境、人群均已有效識別發現、處置並納入管控範圍,後續發生新的感染的風險較低,北京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同時其他地區均已有效控制新發地市場相關疫情。

新冠病毒基因複製保真度高,整體基因序列高度保守,儘管有部分位點突變,不同亞型傳染性有一定差異,但是目前對於疫苗和藥物的研發影響較小,因此無需過度恐慌,但應加強流行病學的監測和調查,密切關注不同亞型毒株傳播與突變。

文章來源:北京日報

數據來源:國家微生物科學數據中心

本期編輯:Reynard Fox

審閱:Tony

如有疑問,請與我們聯繫!

相關焦點

  • 中疾控:北京部分新冠樣本與武漢毒株相比發生四個位點突變
    北京日報客戶端7月10日消息,今天(10日),中國疾控中心公布了「2020年6月至7月北京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進展(二)」,其中再次強調,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及病毒基因測序結果分析,引起此次疫情的毒株為L基因型歐洲家系分支I,排除由動物病毒外溢傳染人導致本次疫情的可能。
  • 中疾控:北京新冠病例樣本較武漢參考毒株發生四個位點突變
    335例確診病例中,以新發地為圓心,5公裡範圍內有221例,佔66.0%;10公裡範圍內有270例,佔80.6%;15公裡範圍內有314例,佔93.7%。參見圖3。四、病原學檢測(一)病例樣本檢測結果中國疾控中心對北京52例確診病例樣本的新冠病毒全基因組高通量序列測定結果顯示,與武漢參考毒株NC_045512序列相比,所有樣本在C241T、C3037T、C14408T、A23403G四個位點發生突變,並且在28881-28883位點發生GGG突變為AAC,符合L基因型歐洲家系分支I基因位點的突變特徵。
  • 北京病例樣本檢測結果較武漢參考毒株在四個位點發生突變
    335例確診病例中,以新發地為圓心,5公裡範圍內有221例,佔66.0%;10公裡範圍內有270例,佔80.6%;15公裡範圍內有314例,佔93.7%。參見圖3。四、病原學檢測(一)病例樣本檢測結果中國疾控中心對北京52例確診病例樣本的新冠病毒全基因組高通量序列測定結果顯示,與武漢參考毒株NC_045512序列相比,所有樣本在C241T、C3037T、C14408T、A23403G四個位點發生突變,並且在28881-28883位點發生GGG突變為AAC,符合L基因型歐洲家系分支I基因位點的突變特徵。
  • 北京新冠病例現D614G突變,感染力或增強近10倍!
    導語:新發地溯源迷霧重重,漏網之魚不可避免,全國各地都有可能再次拉起警報。攝圖網近期北京疫情因「新發地」相關多個聚集病例事件,出現疫情「小高峰」,受到全國關注。一方面是由於「新發地」在疫情爆發前10天,有超過百萬人去過「新發地」,這些人群中,被感染的人員可能帶來非常大的不確定風險。
  • 新發地疫情起源有了科學論斷
    近日,一份論文揭示了對今年6月北京新發地疫情溯源的最新研究成果,結合流調與數據分析,新發地疫情可能源於受汙染的進口食品經冷鏈運輸帶來了從環境到人的傳播。自6月11日確診首例感染者後,北京對新發地市場538名員工擴大進行病毒核酸篩查,發現45人為陽性。6月15日,北京啟動了全市核酸篩查,通過對1000餘萬人口和5342份環境樣本的檢測,共發現368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這些感染者均與新發地市場有直接或者間接關聯:其中169人是新發地市場的工作人員,103人於5月30日至6月12日期間去過新發地市場,其餘96人均為上述人員的接觸者。
  • 專家解碼中疾控公布的基因組序列:北京新發地病毒為輸入性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專家解碼中疾控公布的基因組序列:北京新發地病毒為輸入性北京疫情再起,病毒到底起源於何處?何時傳入北京?經過病毒專家日夜奮戰,有了初步的科學結論:這是一種輸入性病毒。6月18日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通過「新型冠狀病毒國家科技資源服務系統」,正式發布2020年6月北京新發地市場新冠疫情及病毒基因組序列數據。
  • 追蹤「超級突變」D614G
    根據那則新聞,攜帶D614G變異的毒株傳播速度可能比一般毒株快10倍,然而被新聞忽略的一點是,D614G病毒並不新鮮,在廣大公眾熟悉這個名稱之前,它其實曾橫掃歐洲大陸,還是北京的新發地疫情中的元兇。目前的研究顯示,這個突變可能會加快病毒傳播速度,卻對毒性影響不大,且該突變涉及到新冠病毒最外側突起蛋白,因可能會改變與細胞受體或抗體而備受關注,好在最新研究表明,D614G對在研疫苗的中和效力影響不大。
  • 新發地疫情可能源於受汙染進口冷鏈食品
    新京報訊 (記者戴軒)近日,由北京市疾控中心、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清華、北大等單位聯合發表的一篇論文,揭示了對今年6月北京新發地疫情溯源的最新研究成果,結合流調與數據分析,新發地疫情可能源於受汙染的進口食品經冷鏈運輸帶來了從環境到人的傳播。新發地疫情病毒毒株可能為境外輸入6月11日,新發地疫情發生後,究竟起源於哪裡一直沒有定論。
  • 疾控專家:新發地疫情的病毒跟歐洲三四月份流行的毒株基本一致
    北京本次疫情排除武漢流行毒株或動物病毒傳染人26日,中國疾控中心公布了「6月北京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進展」,其中病毒來源分析中指出:北京本次疫情流行的新冠病毒為L基因型歐洲家系分支Ⅰ,該毒株比當前歐洲流行同型毒株更「
  • 新發地源頭為何極有可能是境外冷鏈食品?科學家詳解發現之旅
    近日,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副院長王健偉在北京舉行的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病毒與人類健康」主題論壇上詳解了這背後的發現之旅。王健偉表示,2020年6月11日的病例發現以後,通過對患者軌跡的追溯,北京有關部門對他的密切接觸者和接觸的環境樣本進行了檢測。發現兩份來自新發地農貿市場的樣本是新冠病毒的核酸檢測陽性。
  • 北京新發地疫情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公布,專家認為與捷克等地病毒相似
    此外,6月18日晚,中國疾控中心在「新型冠狀病毒國家科技資源服務系統」上發布了2020年6月北京新發地市場新冠疫情及病毒基因組序列數據。三條數據中兩條為北京市確診病例基因組序列數據,一條為環境樣本基因組序列數據。
  • 北京新發地疫情,病毒來自這裡......
    結合指示病例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分析,通過對其所到地區和接觸人員的排查,本市繼而發現,2份來自北京新發地市場的環境樣本呈現新冠病毒核酸陽性。隨後,新發地市場538名員工接受病毒核酸篩查,又有45人呈陽性。新發地市場隨即成為關注的焦點,北京市有關部門果斷對該市場採取關閉措施,以有力遏止疫情的蔓延。6月中旬,北京進一步推進核酸篩查,共發現368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 北京新發地市場疫情源頭,最新結論來了!
    北京新發地市場聚集性疫情的病毒源自何方?最新結論來了!結合指示病例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分析,通過對其所到地區和接觸人員的排查,北京市繼而發現,2份來自北京新發地市場的環境樣本呈現新冠病毒核酸陽性。隨後,新發地市場538名員工接受病毒核酸篩查,又有45人呈陽性。新發地市場隨即成為關注的焦點,北京市有關部門果斷對該市場採取關閉措施,以有力遏止疫情的蔓延。6月中旬,北京進一步推進核酸篩查,共發現368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 北京新發地市場疫情源頭,最新結論來了
    結合指示病例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分析,通過對其所到地區和接觸人員的排查,北京市繼而發現,2份來自北京新發地市場的環境樣本呈現新冠病毒核酸陽性。隨後,新發地市場538名員工接受病毒核酸篩查,又有45人呈陽性。新發地市場隨即成為關注的焦點,北京市有關部門果斷對該市場採取關閉措施,以有力遏止疫情的蔓延。6月中旬,北京進一步推進核酸篩查,共發現368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 北京新發地新冠疫情病毒源頭有了最新結論
    如果是人最有可能是兩類,一類是在市場工作的人員,5月底、6月初曾經去過流行區,感染新冠病毒後症狀不典型或是無症狀感染者,復工復產後回到市場工作,引起市場汙染,造成人和人之間的傳播;一類是來自有輸入病例流行區的人到新發地購物,都有可能汙染環境,造成工作人員感染傳播。
  • 專家曾光:北京新冠病毒毒株不像國內流行類型
    這幾天北京又發現了多起新冠病毒確診病例,而且多與新發地農產品批發中心有關, 在切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上也發現病毒存在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提到,北京新冠病毒毒株不像國內流行類型。
  • 頭條 | 北京新發地市場疫情源頭,最新結論來了
    結合指示病例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分析,通過對其所到地區和接觸人員的排查,北京市繼而發現,2份來自北京新發地市場的環境樣本呈現新冠病毒核酸陽性。隨後,新發地市場538名員工接受病毒核酸篩查,又有45人呈陽性。新發地市場隨即成為關注的焦點,北京市有關部門果斷對該市場採取關閉措施,以有力遏止疫情的蔓延。6月中旬,北京進一步推進核酸篩查,共發現368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 北京新發地新冠疫情病毒源頭有了最新結論,原來是……
    如果是人最有可能是兩類,一類是在市場工作的人員,5月底、6月初曾經去過流行區,感染新冠病毒後症狀不典型或是無症狀感染者,復工復產後回到市場工作,引起市場汙染,造成人和人之間的傳播;一類是來自有輸入病例流行區的人到新發地購物,都有可能汙染環境,造成工作人員感染傳播。
  • 北京新發地市場的病毒來自何方?最新結論來了
    結合指示病例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分析,通過對其所到地區和接觸人員的排查,本市繼而發現,2份來自北京新發地市場的環境樣本呈現新冠病毒核酸陽性。隨後,新發地市場538名員工接受病毒核酸篩查,又有45人呈陽性。新發地市場隨即成為關注的焦點,北京市有關部門果斷對該市場採取關閉措施,以有力遏止疫情的蔓延。
  • 天津、河北與北京新冠病例均為同一病毒序列,同屬歐洲家系!
    健康時報記者梳理發現,從北京新發地疫情到此前6月份天津的第137例病例,再到河北6月份新冠病例,再到本次天津新發本土病例,病毒測序結果均為同一病毒序列,同屬歐洲家系!北京疫情新冠病毒為「L基因型歐洲家系」6月11日北京出現新發地疫情,截至7月5日,共有確診病例3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