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刊:突破!科學家深入剖析癌症、老化及機體炎症發生的分子機制

2021-01-13 生物谷

圖片摘自:stateschronicle.com

2016年11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匹茲堡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揭開了端粒生物學特性的新細節,端粒作為DNA的帽子,其能夠保護染色體的末端結構並且在很多機體疾病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比如癌症、炎性疾病及機體老化等。

端粒由重複序列的DNA組成,隨著細胞分裂端粒會慢慢變短,而且隨著人類機體老化端粒也會越來越短,當端粒非常短時,其就會向細胞發送信號來停止細胞不斷分裂,這就會損傷組織再生的能力並且誘發老化相關疾病的發生。相比較而言,在很多癌細胞中,能夠延長端粒的端粒酶的水平就會升高,從而使得癌細胞無線分裂。

研究者Opresko指出,本文研究或將幫助我們開發新型療法來保護健康細胞的端粒免受損傷,以便於最終幫助抵禦炎性和老化對機體的影響,從另一方面來講我們也希望能夠發現新型機制來選擇性地剔除癌細胞中的端粒從而阻斷癌症進展。很多研究都表明,氧化性應激能夠加速端粒的縮短,自由基不僅會損傷組成端粒的DNA,還會損傷用於延長端粒的DNA組件。氧化性應激被認為在很多疾病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包括炎症和癌症等,而來自自由基的損傷或許會在機體整個老化過程中持續產生疊加。

研究者的目標就是確定端粒被氧化性應激損傷的機制,他們推測,氧化性損傷或許會阻斷端粒酶發揮正常的作用,研究者Opresko說道,讓我們非常吃驚的是,端粒酶能夠延長攜帶氧化性損傷的端粒,實際上,這種損傷似乎還能夠促進端粒延長。下一步研究者將通過深入研究來觀察用於裝配端粒的組件被氧化性損傷時會發生什麼,結果他們發現,端粒酶能夠將一個損傷的DNA前體分子添加到端粒末端,但隨後就無法添加額外的DNA分子了。

研究結果表明,氧化性應激加速端粒縮短的機制或許是通過損傷DNA前體分子而並不是端粒自身來完成的,同時研究者還發現,對DNA結構元件進行氧化或許能夠抑制端粒酶的活性,而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這或許能夠幫助研究者治療癌症。後期研究者希望通過深入研究,利用新型的光敏劑闡明氧化性應激對端粒的影響,同時研究者希望後期也能夠開發出治療癌症等疾病的新型療法。(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發,轉載需授權!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 生物谷app.

Oxidative guanine base damage regulates human telomerase activity

Elise Fouquerel, Justin Lormand, Arindam Bose, Hui-Ting Lee, Grace S Kim, Jianfeng Li, Robert W Sobol, Bret D Freudenthal, Sua Myong & Patricia L Opresko

相關會議推薦

2016腫瘤代謝與營養研討會

會議時間:2016.12.16-2016.12.17     會議地點:上海

會議詳情: http://www.bioon.com/z/2016tnutrition/

相關焦點

  • Nature子刊:突破!科學家深入剖析癌症、老化及機體炎症發生的分子...
    ,比如癌症、炎性疾病及機體老化等。端粒由重複序列的DNA組成,隨著細胞分裂端粒會慢慢變短,而且隨著人類機體老化端粒也會越來越短,當端粒非常短時,其就會向細胞發送信號來停止細胞不斷分裂,這就會損傷組織再生的能力並且誘發老化相關疾病的發生。相比較而言,在很多癌細胞中,能夠延長端粒的端粒酶的水平就會升高,從而使得癌細胞無線分裂。
  • Nat Commun:科學家在分子水平上揭示癌症轉移的新型分子機制
    2019年7月2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耶魯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在分子水平上揭示了機體癌症轉移的分子機制,同時研究者開發出了一種新型工具來檢測特定癌症患者機體中引發疾病的誘導子,相關研究結果有望幫助科學家們開發治療癌症的新型療法。
  • FASEB J:科學家成功揭示促進機體糖尿病和老化發生的機制
    2020年2月1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The FASEB Journa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俄勒岡州立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無論通過高脂肪飲食或劇烈運動給小鼠施加多大壓力,小鼠機體細胞的線粒體都能夠適應並繼續保持其正常的功能;相關研究結果對於多種疾病的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比如糖尿病、帕金森疾病和阿爾茲海默病
  • 癌症竟會促進機體過早衰老!
    2019年2月5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Blood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東安格利亞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白血病或會促進機體健康的骨髓細胞過早衰老,即健康骨髓細胞周圍的癌細胞會導致其早衰。
  • iScience:科學家闡明癌症藥物耐受性發生的分子奧秘
    新型免疫療法藥物的開發或許預示著癌症治療的重大進展,當這些療法能夠有效治療某些黑色素瘤患者時,其卻對另外一部分癌症患者並沒有作用,而且大多數患者最後都會對免疫療法產生一定的耐藥性。免疫檢查點機制的一個關鍵組分就是癌細胞表面一種被稱之為PD-L1的特殊蛋白,其能夠潛在接受或阻斷癌症免疫療法的效力。
  • Cancer Res:科學家揭示結腸癌發生及轉移的分子機制
    2018年9月1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ancer Research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盧森堡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闡明了一種負責癌細胞擴散以及結腸癌患者癌症轉移發生的分子機制,相關研究或能幫助研究人員開發有效抑制腫瘤生長的新型療法。
  • 科學家們揭示機體免疫細胞激活的新型分子機制!
    2020年11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Nature上題為「IFITM3 functions as a PIP3 scaffold to amplify PI3K signaling in B cells」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耶魯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機體免疫細胞激活的新型分子機制。
  • Nature子刊揭示:腸道微生物組指導免疫系統對抗癌症的機制
    Ze'ev Ronai博士,該研究的作者,同時也是SanfordBurnham Prebys國家癌症研究所指定的癌症中心的教授釋放被腫瘤踩住的剎車——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出現是癌症免疫治療的一個重大突破,它可以「釋放人體免疫系統的剎車」,從而發動一場有效的腫瘤攻擊
  • 科學家們在中性粒細胞研究領域取得的新成果!
    【3】中性粒細胞的「安全網」或能促進癌細胞轉移並不斷增殖doi:10.1038/d41586-020-01672-3中性粒細胞是一種特殊的免疫細胞,其能為機體抵禦感染提供第一道免疫防線,然而,在很多情況下,其都有能力促進癌症發生轉移,即讓癌細胞從原發性位點遷移並在機體其它部位生長,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上的研究報告中
  • Aging Cell:科學家鑑別出抗老化實驗性藥物的分子靶點 有望...
    2018年1月15日 訊 /生物谷BIOON/ --一種名為J147的實驗性藥物或許是現代的長生不老藥,研究表明其能有效治療阿爾茲海默病,逆轉小鼠機體老化,已經科學家們也已經準備好利用該藥物進行人體臨床試驗了;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Aging 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索爾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揭開了J147發揮作用的分子機制,他們發現,J147能夠同線粒體中的一種蛋白結合
  • 神奇的線粒體對機體健康的重要性!
    【3】Nature子刊:阻斷線粒體這一分子途徑 可以降低乳腺癌侵襲性doi:10.1038/s41467-018【4】Oncotarget:特殊分子ONC201或能通過靶向作用線粒體來殺滅乳腺癌細胞doi:10.18632/oncotarget.24862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Oncotarget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一種名為ONC201的特殊分子或能通過靶向作用線粒體在體外殺死乳腺癌細胞
  • PNAS:揭示特殊蛋白幹擾細胞抗癌機制促進癌症發生的分子機制
    2014年3月1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石溪大學(Stony Brook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名為STAT3的細胞蛋白幹擾細胞的抗癌機制並且促進癌症發展的分子機制,STAT3蛋白是在大多數人類癌症中過表達的一種蛋白質,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雜誌PNAS上,該研究為理解癌症發展以及為開發新型靶向療法來抑制癌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希望
  • PNAS:突破!中美科學家成功闡明薑黃素有效抑制癌症進展的分子機制
    2018年7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中國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以及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利用X射線晶體學及激酶抑制劑特異性分析技術成功揭示了薑黃素如何在原子水平下結合激酶雙特異性酪氨酸調節激酶
  • 巨噬細胞對機體健康到底有多重要?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近期科學家們發表的多項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解讀巨噬細胞在機體健康中扮演的關鍵角色,分享給大家!巨噬細胞是機體中存在的一類特殊的免疫細胞,這些細胞能夠產生炎症,而且適度的炎症是非常有益的,因為炎症信號會將其它免疫細胞帶到特殊的位點來清除感染。
  • 兩篇Nature文章深度解讀保護機體免於癌症的關鍵細胞機制!
    2020年4月29日 訊 /生物谷BIOON/ --日前,兩篇發表在國際雜誌Natur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德國拜羅伊特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機體保護自身免於癌症的特殊細胞機制;文章中,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機體自然保護機制,其能夠誘發潛在疾病細胞發生程序性細胞死亡,從而就能阻斷不規則遺傳信息分布到子代細胞所誘發的癌症的發生,在這一過程中
  • Cell:科學家揭示血清素調節機體行為的精細化分子機制
    2020年3月10日 訊 /生物谷BIOON/ --在流行的經驗中,關於血清素如何調節大腦的故事看起來似乎很簡單,服用抗抑鬱藥物就能提高血清素水平,從而改善機體情緒,但目前神經科學們並不是非常清楚,在非常複雜的人類大腦中神經遞質是如何影響大腦的迴路和機體行為的,為了揭示血清素真實的工作機制,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對秀麗隱杆線蟲進行研究揭示了血清素調節機體行為的分子機制
  • Cell子刊:北大肖瑞平團隊揭示高糖抑制AMPK信號通路的分子機制
    在生物體內,細胞能通過感知營養物質,激活下遊一系列生物學反應,從而調節機體的物質與能量平衡。其中,AMPK是調節生物能量代謝的核心分子之一,也是治療代謝疾病的重要靶點。AMPK能感知細胞代謝狀況——在營養和能量水平較低的狀態下,AMPK被激活,從而抑制合成代謝、促進分解代謝,在促進ATP合成的同時抑制細胞的生長,最終維持細胞內能量穩態。
  • 科學家成功追蹤癌症的表觀遺傳學進化機制
    2019年5月25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發表在國際雜誌Nature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威爾康奈爾醫學院和紐約基因組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們通過合作開發了一種新型的工具,其能成功追蹤到了癌症的分子進化機制,這種新型工具還能夠幫助理解癌症產生、在機體中擴散及對不同療法產生反應的分子機制
  • CNS:近期癌症免疫療法突破性研究成果一覽
    微生物群由共生細菌和生活在宿主上皮屏障上的其它微生物組成,影響著大量的生理功能,包括維持屏障的內穩態,調節新陳代謝、造血作用、炎症、免疫力等。微生物群也參與了癌症的發生、進展和轉移。近期,不斷積累的研究表明,微生物群,尤其是腸道微生物群能夠調節機體對癌症療法的響應以及對毒副作用的敏感性。
  • Biochem J:複雜蛋白複合物調節人類疾病發生過程的分子機制
    2014年7月14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英國鄧迪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揭示了一種複雜蛋白質在癌症發育、病毒感染以及自身免疫疾病發生過程中如何被激活,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雜誌Biochemical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