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4月22日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來,以膠濟鐵路為代表的「齊魯大動脈」快速延伸拓展,為山東經濟源源不斷輸送「血液」與「養分」,也被深厚的齊魯文化薰陶滋養。4月22日,「發現最美鐵路·感受齊魯文化」採訪活動來到濟南的桑梓店焊軌基地。
鋼軌,是承載火車平穩運行的關鍵,它的發展變化不斷承擔著中國鐵路技術的發展變化,也承載著人民群眾美好幸福生活的變化。幾十年來,一根鐵路鋼軌也由最初的12.5米、25米變成50米、500米,直至演變成現在的千裡鐵路一軌相連。閃電新聞記者走進桑梓店焊軌基地,這個年均焊軌能力達2300公裡的現代化「鋼軌工廠」,探秘一根高鐵長鋼軌的「誕生」。
千錘百鍊方「出山」。列車的車輪在高速運轉時,會對鋼軌產生巨大的衝擊,為確保每個焊頭百分之百放心上線路使用,要對每個焊接接頭的承載能力進行檢測——落錘試驗。試驗處是一個高10米左右的鐵塔,一節1米長、有焊頭的鋼軌被送進底部,1噸重的鐵錘吊至半空後鬆開,重重砸向鋼軌接頭。
目的是要檢驗焊頭能否經受得住1噸重的鐵錘自由落體捶打,若5.2米高度一錘不斷或3.1米高度兩錘不斷,則質量過關。只有經過連續25個落錘、15個靜彎、3個疲勞試驗200萬次不斷等10個項點檢測檢驗合格後,才能開始正式生產。
將5根100米鋼軌焊接成500米長軌,要經過12個車間廠房、十幾道工序,長軌的生產線串起了所有車間。生產的時候,作業人員按下「啟動」鍵,鋼軌就通過軌道被運送到車間。
每道工序間隔100米,正好是一根原材料鋼軌的長度,這樣,可對焊縫同時進行多道工序操作。在所有工序中,焊接是極其重要的一環,當兩根鋼軌推進焊機後,接頭處被聚焦,最高溫度可達1400攝氏度,在高溫下迅速擠壓,兩根鋼軌即可融合成一根。
千裡鋼軌一線連。曾經我們坐火車,會有咣當有節奏的噪音,這是火車輪子撞擊鋼軌與鋼軌接頭產生的聲音,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乘車的體驗,也限制了火車行駛的平穩度和速度。現在高鐵線路上使用的都是無縫鋼軌,火車車輪在沒有任何縫隙的鋼軌上行駛,自然平穩靜音。
焊軌基地將一根根100米長的鋼軌,焊接連成一根根500米長的鋼軌,運往高鐵建設工地,再經現場焊接,這樣千裡鐵道線上就成了一條鋼軌。基地主任鄭樹良介紹:「魯南高鐵有約100公裡的長鋼軌是在這裡焊接的,這條鐵路有望今年下半年開通。」
「大長腿」鋼軌如何出門?如果以平常步伐行走,從500米鋼軌的這一端到另一端,要走近7分鐘。這麼長的鋼軌如何運輸?長軌運輸現場36臺龍門吊齊齊出動,在智能化集中控制系統操作下,整齊劃一地伸出鐵手,抓住鋼軌,起吊。
每起吊一根重達30噸的長軌,都要花去10多分鐘的時間,56根長軌呈「品」字形疊放在長軌平板運輸車上。長軌平板運輸車是特製的,每節平板車長12.5米,由36節平板車連接在一起,兩車之間的連接尺寸就1米多,36節車剛好裝500米鋼軌。
閃電新聞記者 白少光
[責任編輯:楊凡、彭芳、白少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