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楊光富,是雷山縣財政局副局長,同時也是丹江鎮黨高村脫貧攻堅指揮所第一指揮長。 黨高村是縣財政局的幫扶村之一。2020年10月,因工作需要,組織安排我到黨高村脫貧攻堅指揮所任第一指揮長。我知道,這是組織對我的信任,更是群眾對我的期盼。
在日常工作中,我一手抓常規業務,一手抓扶貧,兩手都要抓實抓牢抓細。駐村期間,為了掌握群眾最新動態,我經常往群眾家中跑,特別是孤寡老人,都是我每天必到的住戶,因為他們年紀大,行動不便,加上今年疫情不容樂觀,他們缺乏防控常識,心裡放不下他們。 秋收時節,天又接著下起了綿綿細雨,為了讓群眾利益不再損失,作為第一指揮長的我,立即挨家挨戶了解穀子成熟情況並做好統計,時刻掌握動態,及時組織幫扶幹部以及單位黨員幹部參加搶收穀子的行動。
「楊指揮長,我家的穀子開始泡水了,我一個人手腳不靈活,行動不便,心裡焦急著……」貧困戶金曉文在電話裡說道。「叔,這事不急,你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我一定會想辦法解決的,你就放心吧!」我在電話裡這樣回答他。 為了第一時間搶收,我組織村指揮所全體人員、幫扶幹部、單位相關人員共同奔赴戰場,安靜地山谷裡瞬間熱鬧起來,你負責割稻穀、他負責打穀子、我負責搬運,田間地頭一片繁忙景象,與天氣比速度,大家爭分奪秒收谷歸倉,保護了群眾的利益,贏得了百姓的一致好評。
「楊指揮長,有你們的幫助真的是太好了,太感謝了。」看著穀粒歸倉後,金曉文拉著我的手感激道。 為了提高群眾滿意度,我與幫扶幹部一起深入貧困戶家中,進村入戶開展「講政策,知黨恩」等一系列宣講活動。通過系列活動宣傳,更加增進了群眾的感情,與群眾打成了一片。
在工作期間,我通過拉家常、講事實、明道理、交朋友的方式跟「意見戶」進行思想溝通,讓「意見戶」真正感受到近些年來黨委、政府的扶貧工作給群眾帶來的實惠與村莊的巨變;引導他們徹底解開思想疙瘩,從「我要爭當貧困戶」向「我要早日脫貧致富」的思想大轉變,激發了群眾改窮帽的內生動力。 在指揮所、村「兩委」和村民們的共同努力下,村裡的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了進一步完善,產業旺了起來,村容美了起來,群眾的「錢袋子」鼓了起來。如今,走進黨高村,入戶路硬化了,危房變新房,村容寨貌煥然一新,村民臉上寫滿了幸福。
百姓不致富,我就不收心,扶貧的路上雖然艱辛,但我依然快樂著。作為一名黨員,我率先垂範,用實際行動踐行黨的宗旨,踐行新時代精神,始終與群眾一起為黨高村經濟發展不斷向前進而努力奮鬥。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李麗
通訊員 吳勝發整理
編輯 劉娟編審 王璐瑤 施昱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