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控股徹底退出P2P平臺奇樂融 柳傳志曾寄語握好大時代的機遇

2020-12-05 新浪財經

來源:科技金融在線

7月7日P2P平臺奇樂融運營公司安徽唯源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發生股權變更,北京華夏聯合汽車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持股49%)、王貴年(持股31%)、合肥唯鳴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持股20%)從股東名單中悉數退出,安徽融仲商業管理有限公司接手100%股權。安徽融仲由兩個自然人持有,畢昇和洪久銘分別持有50%股權。

聯想控股(03396.HK)持有北京華夏聯合100%股權。

2018年3月,聯想控股旗下的正奇安徽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和安徽志道投資有限公司同時退出奇樂融,此次華夏聯合也退出股東行列,意味著聯想系已經徹底從奇樂融退出。

今年6月1日,奇樂融曾經發布公告,宣布退出P2P行業。

曾經是根正苗紅的聯想嫡系P2P 柳傳志站臺

奇樂融成立於2015年6月,股東是聯想控股旗下的正奇安徽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簡稱正奇金融),以及正奇金融子公司安徽志道投資有限公司(簡稱志道投資),此外正奇金融副總裁胡偉個人持有部分股份,可以說是根正苗紅的聯想嫡系P2P。

奇樂融2015年10月上線時,在聯想控股官方微信公眾號「聯想控股微空間」發布文章中,聯想控股董事長柳傳志還發文表達了對奇樂融的期待,並希望奇樂融的小夥伴們把握好這個大時代的機遇,不斷挑高目標,做出一番精彩的事業。

不過2018年,正奇金融啟動港股IPO之旅,而彼時對於P2P行業政策監管越來越嚴格,為了撇清風險,胡偉、正奇金融和志道投資在2018年3月同時退出了奇樂融股東行列,分別由王貴年、合肥唯鳴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及聯想控股旗下的北京華夏聯合接手。

王貴年是奇樂融董事長兼總經理,同時持有合肥唯鳴77.5%的股權。

不過在剝離奇樂融之後,正奇金融上市之路並不平坦,根據聯想控股公告,正奇金融已連續兩年業績下滑。2019年,正奇金融實現淨利潤2.17億元,較2018年的7.2億元淨利潤減少69.86%;實現營收12.71億元,同比減少30.58%。而據正奇金融公司債券2018年年度報告顯示,2018年淨利潤已同比減少10.92%。

2018年12月,正奇金融赴港遞交招股書,2019年5月31日,申請上市失效。

而7月7日,奇樂融股東再次發生變更,北京華夏聯合、王貴年、合肥唯鳴全部退出,由安徽融仲接手,聯想系徹底退出了奇樂融。畢昇和洪久銘分別持有安徽融仲50%股權。

今年6月宣布退出P2P

今年6月1日,奇樂融發布公告,宣布退出P2P行業。公告稱,自上線以來,唯源金服通過奇樂融網貸平臺為14000多位借款人提供了高效、便捷的融資服務,累計為借款人融資約32億,為7000多名出借人賺取了超8000萬元的收益。

自2018年末開始,唯源金服開始推動奇樂融平臺「三降」;2019年9月底,奇樂融平臺停止發標。公告之日起,除保留提現功能外,奇樂融平臺官網、APP其它功能立即關閉,合作銀行也在6月30日停止資金存管服務。

根據奇樂融去年12月發布的運營報告顯示,平臺累計融資金額31.91億,累計投資人數量7055人,融資餘額為7306萬元,平臺累計代償金額為7212萬元。

根據奇樂融的公告,2019年11月底,唯源金服協調第三方合作機構收購了奇樂融平臺全部存量債權,按合同約定全額兌付了所有外部出借人應收本息。

在聯想控股徹底剝離「親兒子」奇樂融後,目前聯想旗下的P2P平臺還有「乾兒子」翼龍貸。聯想控股(天津)有限公司為翼龍貸運營公司北京同城翼龍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33.33%。

相關焦點

  • 74歲的柳傳志和34歲的聯想:「蛇吞象」背後的故事
    原標題:74歲的柳傳志和34歲的聯想74歲的柳傳志還是那個柳傳志。這些年只要一出面,柳傳志總被打上鮮明的企業界教父標籤,即使他本人再三婉拒這個稱號。在古稀之年作為聯想控股董事長成功推動聯想控股整體上市。他總愛說幸運,對自己也對他那個年齡段的中國人。「我開始辦公司的時候已經40歲了,當時並沒覺得歲數大,但如果真要是50歲了可能就弄不動了,但結果正趕上時代。」
  • 柳傳志:楊元慶學習能力很強,聯想集團今年的調整有深意
    聯想控股董事會主席柳傳志稱,「股價問題是我心裡感到不安的問題,我們上市的時間段那麼好,不少朋友出於對聯想控股的信任買了股票,跟著就遇到股市整體下跌,除了市場環境不好外,聯想集團的業績也對我們有影響,但是我們還有其他幾個『柱子』在認真成長,我們在老老實實、腳踏實地、認真幹活,相信未來會好起來的。」
  • 聯想柳傳志:我們做東西有可能局部超過蘋果
    新華網瑞士達沃斯1月29日電(記者郇公弟張越男)「目前聯想首先要活命,然後看準時機再來超越。我想這可能是中國人特有的思路,也是由於我所受教育的緣故。我從來都是循規蹈矩。」在2011年達沃斯論壇期間,聯想控股董事長兼總裁柳傳志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如是說。
  • 柳傳志 二十年馭人成就柳氏聯想
    ——接著南下香港搞定商人呂譚平,運用呂譚平的資源和人脈為聯想的長遠發展掃清了制度上的障礙,不再帶著鐐銬跳舞,使得聯想進入「快速發育期」。  柳傳志熟悉內地市場開拓,呂譚平擅長國際市場運作,柳傳志和呂譚平一拍即合。柳傳志有錢,呂譚平有力,瞎子背瘸子,聯想做大。這時候,呂譚平管理能力跟不上,將香港聯想拉入深淵,終被「不念舊好、只顧眼前」的柳傳志「鈔票換兵權」,請出聯想。
  • p2p理財公司排名:2017年十大安全的P2P平臺排名
    =====推薦閱讀=====  【p2p理財公司排名】4月互金平臺移動影響力百強榜 其實,一個P2P平臺是否安全,可以從其背景實力、銀行存管、融資情況、歷史年化收益率、是否加入互金協會等方面判斷。那麼,哪些P2P平臺最安全呢?
  • 人人都懂的四象限法則,柳傳志用來幫聯想「拐大彎」
    來源:中國企業家人人都懂的四象限法則,柳傳志用來幫聯想「拐大彎」柳傳志曾在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說過,聯想應對不確定性的辦法是「拐大彎」,如果沒做到這點,聯想早就死了。那麼,「拐大彎」是什麼獨門武器呢?對於這個問題,在商海裡摸爬滾打數十載的柳傳志有著自己的心得。柳傳志曾在2015年出席中國企業領袖年會時,暢談聯想一路走來如何應對各種考驗和難關:「聯想積極應對不確定性採取的辦法是「拐大彎」,未來有可能往哪個方向走提前要把彎慢慢地拐過去。這和開車一樣,拐死彎是要摔的,所以要提前動作,如果聯想不是2000年開始做非相關多元化的準備,聯想就死定了。
  • 柳傳志退休:一代企業家的符號與傳奇
    創業只為證明自己在2015年柳傳志接受記者採訪為什麼創業的時候,他說:「創業的初衷,我就是想試試,我自己有多大的能耐,因為確實在牢籠裡面困的時間長了,好不容易讓我施展一回。」時刻做好準備為聯想付出2000年是柳傳志和聯想的一道分水嶺,這一年聯想為了做大,將聯想拆分出「神州數碼」同時將這兩大塊業務交由他自己親身培養的接班人楊元慶和郭為管理,柳傳志擔任聯想控股的總裁以及聯想電腦的董事長。
  • 二十年企業家--聯想總裁柳傳志
    我的意思是,一、中國的企業家到美國創業不一定行;二、假如是美國的企業家來中國辦聯想,肯定沒有現在的聯想做得這麼好。在轉型期的中國市場上,需要一些特殊的、西方管理教科書裡沒有的企業家才能。柳傳志同意我的觀點。我印象很深的是,他還沒有聽到我表達第二層意思——也就是由衷地讚揚聯想的意思,就說:「是,我要到美國去,做不了那麼大。
  • 神州、滴滴、Uber,它們為啥都和聯想發生了關係?
    與此同時,也有人指出:神州專車最大的股東是聯想控股,Uber中國區負責人柳甄是柳傳志侄女,滴滴打車總裁柳青是柳傳志女兒,難道中國的專車市場要被聯想所包攬?事實的確是這樣的。2010年9月15日,聯想控股作為戰略投資人,以「股權+債權」的形式向神州租車注資超過12億人民幣,將其納入核心資產運營中的「消費與現代服務」板塊,為神州租車注入了強勁動力。
  • 京東劉強東、聯想柳傳志,江蘇企業家身上的蘇商思維有哪些獨到之處?
    【代表人物】柳傳志·聯想集團柳傳志,出生於江蘇鎮江,曾任聯想控股有限公司總裁、董事局主席,2011年11月2日卸任。柳傳志1966年畢業於西北電訊工程學院(今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畢業後任職於國防科工委十院十所和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北京計算機新技術發展公司(聯想集團前身)創始人之一。1988年創建香港聯想。1997年北京聯想與香港聯想合併,柳傳志出任聯想集團主席。2000年1月被《財富》雜誌評選為「亞洲最佳商業人士」。2004年柳傳志辭去聯想集團董事長職務。
  • 聯想扭虧 柳傳志滿意楊元慶執行力
    聯想集團主席柳傳志對業績表示滿意,並表示:「這些表現和進步都是執行了預定戰略的結果。」三個財季虧損後的首次盈利「聯想第二季度個人電腦銷量同比上升17%,而同期全球整體市場增長率為2.3%。全球份額上升了1.1個百分點,大約是8.9%,達集團併購IBM以來的最高點。」聯想財務長黃偉明11月5日對外表示。
  • 柳傳志(聯想集團):正在成為一個符號(附圖)
    不但有個人的技術,更有戰術的配合……」  平滑層  高爾夫、足球……柳傳志現在有時能盡興地對記者聊不少他半退後的「美好生活」。雖然聯想仍然牽動著他的喜怒哀樂,但柳傳志已經不太了解聯想下面的具體運作情況了。2000年4月,他率聯想執委會,向外界宣布了聯想分拆為聯想電腦和聯想神州數碼兩家子公司的消息,給聯想內外打了解決聯想「接班人」問題的預防針。
  • 改革開放傑出貢獻人員先進事跡:柳傳志
    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柳傳志——把技術成果變成生產力(改革先鋒風採)回顧30多年的高科技產業化之路,74歲的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柳傳志(見圖,資料照片)很是感慨:「改革開放40年,我見證了中國的IT產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見證了中國從相對貧窮、封閉變成今天這樣開放、富強,感到非常自豪!」上世紀80年代初,柳傳志所在的中科院計算所的主要任務是悶頭做計算機樣機,做完一個擱在那兒,再做第二個,為的是「跟上世界先進水平」。
  • 財報背後,聯想控股的「護城河」與「聯想力」
    在此方面,公司農業與食品板塊近年來圍繞老百姓餐桌上的消費升級所打造的兩條產業鏈,就是其中的一個案例;說聯想控股「護城河」域夠寬,則是從IT起步,陸續延伸至金融、農業、消費服務等諸多領域的精準布局。 「什麼熱門就往哪開挖」的思維不是聯想控股業務布局的邏輯,其各投資平臺並沒有扎堆聚集所謂的「風口」之下,其判斷或許是比「風口」更加厚重的傳統中迸發新興之火領域。
  • 柳傳志走進強森醫院 暢談「大西安」背景下企業發展之路
    西部網訊 聯想控股集團董事長、聯想集團創始人、董事局名譽主席、「中國企業家教父」柳傳志一行8月21日到訪強森醫療集團旗下的西安長安強森醫院。強森醫療集團董事長何海洋及團隊全程陪同參觀並座談。
  • 聖湘生物登陸科創板 聯想控股投資企業下半年或迎IPO小高潮
    據聯想內部人士透露,今年下半年,還有多個像聖湘生物這樣的聯想控股不同平臺所投企業,將陸續登陸資本市場。據聯想內部人士透露,今年下半年,還有多個像聖湘生物這樣的聯想控股不同平臺所投企業,將陸續登陸資本  聯想控股的中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聯想控股戰略投資、財務投資兩大業務平臺持續推進資本運作,「被投企業合計7家完成首發上市,6家已成功過會但未在報告期上市,另有至少12家已遞交IPO申報材料。」
  • 聯想如何再造一個聯想?
    在老冀的上一篇文章《柳傳志和任正非的管理哲學:人為先還是事為先》當中,老冀談到柳傳志的管理哲學是「搭班子、定戰略、帶隊伍」、「小公司辦事、大公司辦人」、「入模子」,核心是「人為先」。
  • 聯想教父:我已實現財富自由!要換個活法
    聯想控股董事長柳傳志在「WISE-2016獨角獸大會」上表示,他已經獲得了兩個自由,財務自由和時間自由,我沒有馬雲那麼闊,財務雖然自由,但是我相信比王石自由度還是大點兒。「我創業時的想法,就是要讓中國人有自己品牌的電腦,而且要站在世界前列。
  • 早財經丨湖南新晃「操場埋屍案」今日開庭;聯想控股董事長柳傳志將...
    ●澎湃新聞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聯想集團創始人、聯想控股董事長柳傳志將在本周三(12月18日)宣布退休。聯想控股可能在12月18日盤後正式發布公告。除了柳傳志宣布退休,現年57歲的聯想控股總裁朱立南也會宣布卸任。
  • 「民族第一牌」聯想再陷虧損泥潭,楊元慶怎麼辦
    當年楊元慶擔當聯想CAD部總經理,兩年之內把CAD部門從銷售額3000多萬做到3個多億。後作為聯想2號人物,把聯想品牌做成了中國第一,一舉打破外國品牌稱霸中國多年的局面,這個紀錄一直保持到如今。也就是說,楊元慶的市場開拓能力毋庸置疑,符合柳傳志接班人備選條件之一。柳傳志曾公開說:「楊元慶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