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如果呼吸都成問題 GDP第一有何意義

2020-12-06 中國園林網

鍾南山接受訪問

中國園林網3月8日消息:兩會剛剛開幕,北京就又籠罩在了新一層霧霾中,3月6日一早,一些地區的PM2.5又飆到近300,遠處的高樓大廈變得影影綽綽,不少市民又戴上了口罩出行。曾經的抗擊非典戰士正在向灰霾和空氣汙染宣戰。

上午10點,77歲的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接受深圳新聞網記者採訪時表示,灰霾對腫瘤的影響是肯定的,北京地區肺癌患病率增加了2.42%。「如果在吃飯喝水呼吸都成問題的情況下,GDP世界第一又有何意義?」他希望政府能像追求GDP一樣,追求環境的改善,將環保指標變成政府績效考核重要內容。

你不敢相信的灰霾危害

為了搞清楚灰霾、空氣汙染對人體健康的真實影響,這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進行了一次細緻嚴謹的研究調查。

他告訴深圳新聞網記者,歐洲在對1.5萬名心臟病人長期觀察中,發現每立方米空氣增加灰霾10微克,病毒就增加20%;在對300萬名新生兒母親調查中,發現如果呼吸的空氣每立方米增加10微克灰霾,所生低體重的新生兒將增加10%;美國26年對18萬人的觀察中,發現每立方米增加10個PM2.5,肺癌患病率就增加15%—27%,而日本和丹麥也有同樣的數據。

「這不是聳人聽聞,灰霾對人的神經、內分泌、母體、腫瘤的影響是肯定的。」

而在北京,這個影響正在逐步顯現:北京市衛生局發布的2010年的腫瘤防範報告顯示,北京男性肺癌患病率達到10萬分之76.57,女性達到10萬分之48.6,僅次於乳腺癌。「朝陽、豐臺、石景山地區患病率最高,在密雲、懷柔就比較低。」 他很擔心,這樣的空氣汙染若干年後,腫瘤患者會以幾何級數增加。

「人不會產生PM2.5抗體」

面對煉油企業應該對灰霾天氣負責的質疑,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曾表示,中石化煉油符合國家標準,是國家標準定得太低,不能全怪煉油公司。鍾南山反駁說,「這個為什麼就不跟國際比?不提國際化?」他說,目前中國的油品含硫量超過歐美的5倍。「我聽說,我們要提高油品質量,需要到2017年實現。但我認為油品質量升級不能再猶豫了。」

而在國外,PM2.5的監測值差不多是我們的底限10~40微克/立方米,我國的檢測值則曾經出現過100、200甚至達到1000。

對於有人提出的「PM2.5抗體」的說法,鍾南山覺得非常荒謬,「一個人一天要呼吸10000多升空氣,PM2.5作為顆粒物本身還是一種載體,可以攜帶二氧化硫甚至病毒,進入人體肺泡並被巨噬細胞吞噬,從而永遠留在那裡,共同影響肺功能。在廣州,不少人到了四五十歲,肺變成黑色,北京的情況我沒看過,還不知道。」

全國人大代表鍾南山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灰霾對腫瘤的影響是肯定的。「如果在吃飯喝水呼吸都成問題的情況下,GDP世界第一又有何意義?」他希望政府能像追求GDP一樣,追求環境的改善,將環保指標變成政府績效考核重要內容。

環境應作為政府業績考核重要指標

鍾南山清楚地記得,3月5日,當溫家寶總理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說出「下決心解決好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大氣、水、土壤等突出環境汙染問題,改善環境質量,維護人民健康,用實際行動讓人民看到希望」這句話時,全場掌聲雷動。

「當時我們對GDP的追求還是指標性的,雖然降到7.5%,地方如果達不到還是會覺得很沒面子。」

關於灰霾的治理,鍾南山認為首先需要的是政府、企業和市民觀念的轉變。

GDP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經濟發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但到了現在,應該優先考慮環境,讓它也成為衡量政府工作業績的重要指標。「如果在吃飯喝水呼吸都成問題的情況下,GDP世界第一又有何意義?」。此外,他希望政府能夠給環保部門真正的執法權,讓其可以直接對破壞環境的行為進行處罰。

在技術層面,他認為要解決造成灰霾的主要禍首「機動車尾氣」,最重要的是要提高重要油品標準。「中石油、中石化還要做很多的努力。」

「中國人上下一心,沒有辦不成的事情,從現在開始,如果政府真正開始治理,百姓努力放棄對環境有害的生活方式,不超過10年,我有信心就會有明顯效果。當然,我希望自己那時候還活著。」

推薦閱讀:

王中丙:湛江不會只為GDP而不顧環境

鍾南山談霧霾:要處理好GDP和民眾健康的關係

「生態GDP」修正「綠色GDP」【評論】

廣西:「美麗中國」需生態法治 鐵腕讓環境跑贏GDP

(來源:中國網)

相關焦點

  • 屍體解剖有何意義?鍾南山院士回應了...
    2 月 18 日下午,廣東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發布會,鍾南山院士在發布會上回答了以下這些問題。1. 磷酸氯喹算是特效藥嗎?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指出,磷酸氯喹還夠不上特效藥,但從現有苗頭來看,會有些幫助,是值得探討的藥。
  • 鍾南山:吸入氫氧混合氣體,可緩解危重症患者呼吸困難
    新京報快訊(記者 徐美慧 陳沁涵)4月16日,鍾南山院士攜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長何建行、副院長李時悅進行視頻直播,首次分享中國從無症狀者篩查、疑似病例診斷、確診患者治療、重症ICU方案到愈後檢測的「新冠全路徑」經驗,並在線解答抗疫一線醫生的焦點問題。
  • 美國請鍾南山視頻,鍾南山英文回答(教育我們孩子搞科研學英語)
    2020年3月12日19:00,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鍾南山院士與醫院重症監護團隊與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及美國重症監護方面的專家進行多方視頻連線。鍾南山院士又成為了國人的驕傲,讓我們的孩子們都了解他的事跡,以他為榜樣,這才是孩子們的偶像。
  • 浙江12歲女生收到鍾南山爺爺的親筆回信
    王逸君認真地寫了作文,內容分兩塊,一塊致敬鍾南山院士,一塊是想好好學習,將來當一名醫生。王逸君將作文工整謄寫了兩遍,一份交給老師,一份寄給了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的鐘南山院士。作文被老師打了高分,但寄出的信一直沒有回音。「沒想過鍾南山爺爺給我回信,寫信更多的是表達我的崇敬。」
  • 淄博女子武漢歸來傳播病毒、鍾南山被感染、香油防毒、飛機撒藥都...
    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官網資料顯示,依託廣州醫科大學,國家科技部2007年10月批准建設了中國呼吸疾病研究領域這一唯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鍾南山院士是該實驗室首任主任、該實驗室學術委員會成員。 鍾南山,廣州醫科大學呼吸內科教授,博士生導師,973首席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醫學會前會長、顧問。
  • 鍾南山:有助減少破壞臭氧層
    原標題:鍾南山:有助減少破壞臭氧層信息時報訊(記者 熊佳焰 通訊員 韓文青)昨日,中國藥用吸入氣霧劑氟利昂淘汰行業計劃公眾宣傳項目啟動會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舉行。啟動會上,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鍾南山院士表示,目前全球大約有7.5億病人在使用吸入氣霧劑,基數龐大,如果能去掉淘汰其中的氟利昂,對減少全球臭氧層的破壞和降低溫室效應將意義深遠。
  • 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參與多中心研究受鍾南山院士點讚
    2020年12月11日,由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院士牽頭負責的全國多中心臨床試驗第二次中期研究者會議在廣州舉行。我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作為最早參與的分中心之一,受到了鍾南山院士的頒獎與點讚。鍾南山院士表示在今年嚴峻的新冠疫情的條件下,各研究分中心仍能夠有條不紊的進行相關的入組工作,共篩選503例,隨機295例,促進項目的順利進行,付出了極大努力,也希望在接下來大家齊心協力完成Miracle研究的入組目標。
  • 科學家發現了新型呼吸物質,能夠解決水下呼吸的問題,意義重大!
    這種呼吸方法讓哺乳動物非常適宜在陸地生存,但同時,也剝奪了哺乳動物、尤其是人在水中的生存能力。在現代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我們人類儘管在各個專業領域都擁有了很多尖端科技裝備,但人類對海洋的探索區域仍然只有區區的5%,而剩下的95%仍然是我們探索的一大盲區。造成我們對海洋探索如此緩慢的一大原因,便是在水下的呼吸問題。
  • 鍾南山傳遞重磅信息,對當下未來都有意義
    會上,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院士回溯非典廣州經驗,介紹廣醫疫情防治特色和經驗,並回答了一些熱點問題。毫無疑問,作為疫情發生以來最受大眾關注的人物之一,鍾南山院士的每一次關於疫情的表態都會引發人們的熱議。之所以如此,緣於鍾院士在專業上的精深造詣,也與其嚴謹求實的風格密切相關。
  • 鍾南山:新冠肺炎病死率比SARS、中東呼吸症候群低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就廣東的重症治癒率問題表示,大概 85% 的重症病人在很多的生命支持和營養支持下,病毒七八天能消失,目前出院的不多,但轉到普通病房的有 50%,5% 不到是危重症。目前來看,病死率不到 2.5%。SARS 期間,病死率是 3%。SARS、中東呼吸症候群與新冠相比,新冠的病死率相對較低。
  • 戰「疫」中的鐘南山:守護蒼生
    一時謠言四起,人們搶購羅紅黴素、板藍根、醋……那一次,鍾南山急了,他第一時間請纓,要求把所有的重症病人全部集中到他所在的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來。病因不明、病症難治,糟糕的是疾病傳播途徑尚不清楚,個別醫生有顧慮。鍾南山知道事情的嚴重性,他堅定地說:「醫院就是戰場,作為戰士,我們不衝上去誰上去?現在是需要我們站出來的時候,不能絲毫猶豫,因為我們是醫生,這是我們的職責!」
  • 進入鍾南山團隊、獲阿里達摩院青橙獎百萬獎金……肇慶走出去的這位傑出青年做到了
    他曾以主要完成人之一的身份獲得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是廣東省青年珠江學者和廣東省傑出青年醫學人才,也是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歷來最年輕的博導和副主任醫師。他還是鍾南山院士團隊成員,以大數據分析方法解決肺癌、新冠肺炎疫情等醫學問題。這位年僅33歲的青年醫者,在醫學研究和診治上取得了怎樣的成績?在這次防治新冠肺炎疫情裡,他作出了哪些貢獻?
  •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趙金存教授...
    【鍾南山指導團隊構建首個新冠肺炎非轉基因小鼠模型】在鍾南山院士指導下,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趙金存教授團隊與廣州海關技術中心國家生物安全檢測重點實驗室(P3實驗室)、美國愛荷華大學、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等團隊合作,應用表達新冠病毒受體人ACE2的腺病毒轉導小鼠,快速建立首個新冠肺炎非轉基因小鼠模型
  • 10名青年科學家「神仙打架」 鍾南山寄語「把握機遇、發揮創造力」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9月9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張敏)「肺癌並不是絕症,只要能夠早期發現,我們能夠有絕對的把握把它治癒。甚至對於一些還沒發生浸潤,就是沒有突破基底膜的肺癌,能夠實現100%的治癒率。」在2020年阿里巴巴達摩院青橙獎答辯現場,來自國家呼吸醫學中心的梁文華說出了這番話。
  • 鍾南山:無雙國士 醫教雙馨
    麥泳琳發現,導師們都很注重案例教學,「老師們就經常拿真實診療問題,引導我們思考病情如何發生、進展、預後轉歸,教導我們學以致用」。南山學院學生不但臨床經驗豐富,還更具人文素養。鍾南山一再強調,醫生不是治病,是治病人。由於鍾南山捂熱聽診器再聽診等暖人細節,很多病人一見鍾南山,就說自己的病已經好了一半。
  • 《我的世界》:海洋模式中呼吸成了問題,可以用海龜帽解決
    本文章由遊戲終結者鄧二哥獨家發布,各位朋友敞開的去閱讀吧~《我的世界》:海洋模式中呼吸成了問題,可以用海龜帽解決在海洋模式裡面,玩家處在一個周圍都是水的環境中,這個時候,呼吸就成了一個不能忽視的問題,那麼除了使用藥水之外,還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玩家在水中呼吸呢?
  • 鍾南山團隊新研究:如延後5天採取隔離,全國感染或達35萬!相關論文...
    如果對新冠肺炎疫情採取的防控措施推遲5天,內地疫情規模預估將擴大至3倍;如果提前5天採取措施,總感染人數將是現在的1/3。論文的通訊作者正是廣州醫科大學呼吸內科教授、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另一位通訊作者則是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胸外科主任、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長、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學組組長何建行。
  • 鍾南山這樣說...
    這次疫情和非典有何不同鍾南山表示,這次疫情跟2003年非典不同。「從抗疫的情況看,我們很多主要的問題到現在都沒解決,溯源還不知道。」鍾南山表示,他們在2004年就已經基本發現SARS(非典)的規律,中間重組很重要的食肉類貓科動物這個問題解決了,途徑切斷了就好了。但是,現在不知道是什麼情況?
  • 江蘇這一城市讓人「五體投地」,人口不到500萬,GDP卻超3千億!
    廣西省是中國西南邊疆,是中國比較重要的省份,隨著國家整體經濟的不斷發展,最多年來,廣西省gdp總量也在穩定中上升,但比不上鄰居廣東省,廣西未來發展的潛力依然很大,廣西位於東協自由貿易區的核心位置,其中擔負著重要的樞紐中心地位,要說廣西哪個城市最有知名度,大家腦子裡肯定是南寧和桂林,南寧作為廣西省的省會城市,經濟發展一貫是全省第一,城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鍾南山院士與歐洲分享中國經驗
    3月3日至4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與歐洲呼吸學會候任主席安妮塔·西蒙斯博士進行了視頻連線,向歐洲呼吸學會介紹與分享了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和經驗。臨床救治中遇到的問題鍾南山介紹,對比SARS和新冠肺炎患者的肺部病理學活檢結果,最主要的區別就是,新冠肺炎患者的細支氣管和肺泡中有大量黏液,黏度很高,阻礙氣道通暢。他提出,這些黏液可能是導致危重病人死亡的原因之一。機械通氣是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一個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