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學教授設計帶有清潔海洋汙染功能比基尼(圖)

2020-11-26 海峽網

近日,由美國加州大學一位教授和所帶領的學生設計,帶有清潔海洋汙染功能的新式比基尼,引起了眾人的關注。

據悉,這款由美國加州大學教授所設計的新式「海綿」比基尼套裝,在最近舉辦的2015年重塑可穿戴技術競賽上榮獲一等獎。製作該款比基尼套裝所採用的材料,是用於清理石油和化學物品洩漏的專用材料,具有淨化海水作用。同時,它能夠吸收重達其自身25倍重量的 「海綿」材料。因此,這便可以達到人們穿著該款比基尼在海裡遊泳,同時清潔海洋的效果。

據了解,這一新奇的設計理念是由加利福尼亞大學電氣工程學的教授米赫利·厄茲坎(Mihri Ozkan)所帶領的團隊提出的。他在紐約建築設計事務所Eray Carbajo的幫助下,即將將這一理念轉換為現實,目前已製作出3D列印效果圖。

厄茲坎說:「比基尼的製作採用的是一種超級新材料,它不僅不會危害環境,成本效益也很高。」此外,Eray Carbajo事務所的一位發言人表示:「該泳裝最終的形式,以及各式材料的填充量會通過多個方案來確定。同時,我們還會考慮人體工程學方面的資料,推動半透明泳裝的設計。」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的比基尼環礁:美國的核彈試驗場
    比基尼島是美國選中進行核試驗的第一個小島。1946年美國在島上進行了戰後第一次原子彈爆炸試驗。島上居民被迫遷居到250千米以外的朗格拉普島。漁船一靠岸,船員立即被送進醫院,原來他們受到了強烈的放射性汙染,劑量達270拉德~440拉德。從1954年3月至5月中旬的兩個半月裡,先後有300多艘漁船捕獲的幾百噸的金槍魚遭輻射汙染,從此,人們再也不敢在這一海區捕魚了,日本的遠洋漁業受到了嚴重打擊。為此,美、日、加三國連續多次到這一海區調查,結果表明,北太平洋西部受到嚴重放射性汙染。
  •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Michael Lynch教授訪問中國海洋大學
    Michael Lynch教授訪問中國海洋大學 http://www.huaue.com  2018年10月30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 Michael Lynch教授應邀到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物多樣性與進化研究所進行學術交流。
  • 核彈試爆後70年,比基尼環礁的海洋生物繁殖興盛
    隨著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升溫的冷戰軍備競賽,比基尼環礁(Bikini Atoll)在9年期間內被23次的核子彈頭測試轟炸。
  • 世界海洋日:改變洗滌習慣可以減少海洋汙染排放
    2010年:聯合國選定的主題是「我們的海洋:機遇與挑戰」 2011年:聯合國選擇的主題是「我們的海洋:綠色我們的未來」 2015年:聯合國選擇的主題是「健康的海洋,健康的星球」 2017年:聯合國選擇的主題是「我們的海洋,我們的未來」 2018年:聯合國選擇的主題是「清潔我們的海洋!」2020年:聯合國選擇的主題是「創新創造可持續的海洋」。
  • 美國海洋塑料汙染排名全球第三
    10月30日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的一篇最新研究論文表明,美國是塑料垃圾的頭號生產國,同時,在造成海洋塑料汙染方面,美國排名全球第三。這項新研究挑戰了曾經認為美國已經充分「管理」塑料垃圾的假設,即收集、適當地填埋、回收或以其他方式包裝塑料垃圾。
  • 在造成海洋塑料汙染方面,美國排名全球第三
    10月30日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的一篇最新研究論文表明,美國是塑料垃圾的頭號生產國,同時,在造成海洋塑料汙染方面,美國排名全球第三。這項新研究挑戰了曾經認為美國已經充分「管理」塑料垃圾的假設,即收集、適當地填埋、回收或以其他方式包裝塑料垃圾。
  • 洗臉化妝少用「微塑料」 給海洋魚類一個清潔家園
    網絡配圖【新民晚報·新民網】磨砂、去死皮、按摩顆粒......洗面奶、浴鹽、沐浴露等個人護理品中,深層清潔是金字招牌。而實現深度潔淨的「清潔工」——一種名叫微塑料的小小顆粒珠,正成為危害海洋魚類的溫柔殺手。日前舉行的第283期東方科技論壇聚焦「微塑料海洋汙染與控制」,與會專家呼籲應該禁止在個人護理品中添加用於深度清潔的微塑料顆粒,至於「臉要更乾淨,妝容更美麗」,可以尋找可生物降解的替代材料與新技術。「海洋幾乎已經成了一個塑料世界」。
  • 南京大學教授研究海水提取金屬鋰裝置,有望讓鋰取之不盡
    「該技術的問世為海洋鋰資源開發和太陽能向化學能的轉化存儲開闢了全新的道路。」出於對該裝置的好奇,我們的記者採訪到了本篇論文的通訊作者之一,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的何平教授。何平教授在接受本臺記者採訪這篇論文由南京大學何平教授和周豪慎教授發表在能源領域頂級期刊Cell子刊《Joule》上,南京大學2015級博士生楊思勰為論文的第一作者。為什麼要開發提取金屬鋰的技術呢?
  • 荷蘭90後男生對抗海洋汙染 用青春清掃太平洋垃圾
    近30艘航船自西向東並駕齊驅,從太平洋中部夏威夷群島駛向美國西部舊金山口岸,歷時一個月。  每一艘船的船尾都系有用來收集海水中塑料碎片、量化塑料汙染程度的拖網,船員們還使用GPS定位系統和一項專門設計的手機觀測應用來記錄塑料出現的情況。  與它們同行的還有曾服役於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海洋斯塔爾」號。
  • 比基尼的發明
    在絕大多數男人心中,它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偉大到男人們都想把它從女人身上扯掉,這就是比基尼。1946年,身為汽車工程師的法國人路易斯-裡爾德,繼承了母親在巴黎的內衣店。當時二戰剛剛結束,什麼東西都貴,布料自然也很貴,於是裡爾德就打算用最少的布來設計一種女性的衣著。設計完成之後,裡爾德苦思冥想,尋思給這種全新的衣著起一個新鮮的名字。
  • 美國緬因州立大學教授柴扉博士訪問南海海洋所
    1月10日,美國緬因州立大學教授、著名海洋生態動力學專家柴扉博士到南海海洋所訪問。柴教授近年來致力發展新一代海洋生態動力學數值模型,在海洋生態系統評估、分析和模擬方面取得了令人關注的進展,在Science、JGR、Deep Sea Research等重要刊物上發表了一系列與海洋生態系統有關的學術成果。
  • 女醫生發布比基尼自拍就是丟臉?美國醫學界發起「比基尼自拍活動」以示抗議
    近日,一項於美國《血管外科學雜誌》上發表的研究在網絡上迅速火了起來。該研究認為,在社交網絡上發布「比基尼」自拍照的女醫生是「不專業的」,這引發了醫學界的強烈批評。許多醫學專家認為,該研究羞辱了那些在社交媒體上發布自拍照的女醫生。
  • 美國是塑料垃圾的頭號生產國 海洋塑料汙染方面排名全球第三
    美國是塑料垃圾的頭號生產國 海洋塑料汙染方面排名全球第三 2020-11-03 10:56:50 來源:科技日報 10月30日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的一篇最新研究論文表明,
  • 觸目驚心的海洋汙染
    漏油持續了87天,根據美國政府估算,大約共洩露了490萬桶石油,而被油汙影響的海洋面積達10萬平方公裡。 2010年4月墨西哥灣漏油事件發生,圖為一隻鵜鶘在被油汙染了的墨西哥灣海水裡掙扎,身上已經被油汙覆蓋。圖片來源:Carolyn Cole / Los Angeles Times 10萬平方公裡是什麼概念呢?
  • 港媒:汙染世界海洋塑料垃圾 中國佔三分之一
    原標題:港媒:汙染世界海洋塑料垃圾 中國佔三分之一   香港《南華早報》2月14日文章,原題:報告稱,汙染世界海洋的塑料垃圾,中國佔三分之一 塑料瓶、塑料桶、塑膠袋、牙刷甚至注射器,高高地堆放在負責廢品回收的村民和農民工周圍。
  • 龍蝦帶有百事「紋身」?提醒人類關注海洋汙染問題
    中新網12月1日電 據外媒報導,加拿大漁民在芬迪灣捕到一隻蝦螯上帶有百事可樂標誌的龍蝦。據悉,卡麗莎林德斯特蘭德(Karissa Lindstrand)是第一個發現的。她注意到,龍蝦身上有個紅白藍標誌,讓她立刻就想到了百事可樂。
  • [圖]荷蘭21歲發明家設計新型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裝置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6月27日報導,荷蘭21歲發明家史拉特(Boyan Slat)設計出一種藉助海流力量收集海洋塑料垃圾的裝置。
  • 海洋汙染丨今天你所拋棄的,也許明天會「漂洋過海」來看你
    >編輯推薦:★超強的時代性,向讀者介紹了現代社會與大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科技領域的最新知識成果,時代特徵明顯;★突出的權威性,作者是諾貝爾獎獲得者、全球一流專家等,知識內容和觀點具有權威性;★優異的可讀性,作者對內容的把握高屋建瓴,舉重若輕,如數家珍,娓娓道來,語言文字通俗易懂,引人入勝;★可靠的翻譯質量,譯者都是相關領域卓有成就的大學教授
  • 海洋汙染如何影響人類以及我們如何減輕海洋汙染?
    當化學品,顆粒和廢物進入海水時,就會發生海洋汙染。它也可能是由於魚類入侵物種的傳播以及噪音引起的。大多數海洋汙染來自通過非點源汙染在陸地上進行的活動。這種汙染包括船,化糞池,汽車和牲畜牧場等大型汙染源。海洋是生命必不可少的部分,因此,保持海洋儘可能清潔和健康很重要。海洋中提供了全世界超過70%的氧氣。
  • 機器人、磁性肥皂、特殊海綿 : 海上油汙清潔大隊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海上漏油事件是海水汙染其中一大來源,不僅會破壞海洋生態環境,同時威脅到海洋業及旅遊業的發展,最糟糕的是,清理海上油汙通常需要花費數個月甚至數年的時間才能完成。所幸,科學界有了解決油汙的最新發明 : 機器人、磁性肥皂以及專用海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