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蝦帶有百事「紋身」?提醒人類關注海洋汙染問題

2020-12-04 環球網

中新網12月1日電 據外媒報導,加拿大漁民在芬迪灣捕到一隻蝦螯上帶有百事可樂標誌的龍蝦。

據悉,卡麗莎林德斯特蘭德(Karissa Lindstrand)是第一個發現的。她注意到,龍蝦身上有個紅白藍標誌,讓她立刻就想到了百事可樂。

這件事發生一周後,網友對龍蝦螯上如何出現百事標誌展開了激烈討論。一些網友認為,飲料瓶可能長到了龍蝦裡。也有人認為,飲料瓶上的百事標誌可能通過某種方式粘到了龍蝦身上。

這件事再次提醒人們海洋垃圾汙染問題。據聯合國生態學家提供的數據,每年流入海洋的垃圾中僅塑料垃圾就達1300萬噸左右。

據英國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預測,到2025年,海洋中魚類和垃圾的重量為3比1,到2050年,垃圾重量將超過魚類。

相關焦點

  • 全球海底微塑料汙染或達1400萬噸以上 人類如何應對「海洋中的PM...
    塑料給人類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的同時,白色汙染也在持續增加,部分塑料垃圾通過多種渠道進入海洋,形成海洋微塑料,直接或間接地給海洋生態環境帶來危害。人類該如何應對海洋微塑料汙染?海洋微塑料分布廣泛,危害頗多海洋微塑料是海洋垃圾的一種特殊形態,通常是指粒徑在5毫米以下的塑料顆粒,包括碎片、薄膜、纖維等。
  • 海洋汙染如何影響人類以及我們如何減輕海洋汙染?
    大約70%的水供應也來自海洋,這意味著不保持海洋健康和免受汙染會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有毒化學物質每天都會進入海水,這不僅會汙染水源,而且還會對生活在海洋中的魚類造成健康問題。請記住,人類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中有近三分之一直接吸收到海洋中,這也是造成海洋汙染的另一個原因。儘管海洋汙染對海洋生物和人類健康都具有巨大破壞力,但只要您在其中發揮積極作用,就有多種方法可以減輕這種汙染。
  • 人類該如何應對海洋微塑料汙染?
    塑料給人類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的同時,白色汙染也在持續增加,部分塑料垃圾通過多種渠道進入海洋,形成海洋微塑料,直接或間接地給海洋生態環境帶來危害。人類該如何應對海洋微塑料汙染?同時微塑料容易被海洋生物吞噬,在海洋生物體內蓄積,危害海洋生物安全,危害海洋生態系統的穩定。更令人擔憂的是,海洋微塑料不僅存在於海洋,而且有可能通過海洋食物鏈傳遞,最終進入人體。研究表明,部分金槍魚、龍蝦等海洋生物體內均檢測到微塑料的存在。
  • 觸目驚心的海洋汙染
    漏油影響的區域理由8332個物種,包括1270種魚類、2018種鳥類、1456種軟體動物、1503種甲殼亞門(例如螃蟹,蝦,龍蝦)、4種海龜以及29種海洋哺乳動物。上面講的是突發的事件對海洋及其生物造成的影響。下面講講更常見的,每天都在發生的另一種汙染,塑料的汙染。寄居蟹一般來說是找海螺的殼作為寄居的保護殼的。但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寄居蟹開始寄居在各種各樣人類丟棄的垃圾裡,比如瓶蓋、瓶子、燈頭、樂高玩具,無奇不有。它們每天和垃圾生活在一起,自然而然就地取材。
  • 海洋塑料認證廢棄垃圾定義 阿迪達斯紗線喚起人類對海洋汙染關注
    海洋塑料垃圾認證的目的是防止更多的塑膠排放到海洋,確保塑料垃圾不會繼續被遺棄在自然界的某些地區並被帶到海洋裡去。在海岸帶,通過陸源排汙、河流輸送、地表徑流等作用可將微塑料輸入到河口和海洋,又可通過洋流、潮汐、風生流等動力將微塑料推送到潮灘,同時還有在海岸旅遊、曬鹽、養殖等人類活動中產生、殘留或帶入到潮灘和近海的微塑料。
  • 海洋已成人類垃圾場?藝術家以垃圾雕塑繪畫呼喚關注海洋汙染
    有研究人員預測,50年後海洋裡的垃圾將比魚還多。海洋已然變成了人類藏汙納垢的巨大垃圾場,你永遠想像不到,看似美麗平靜的水面之下,都藏著些什麼。 最近,有一批藝術家和攝影師就另闢蹊徑,將這些垃圾「變廢為寶」 ,做成了雕塑、繪畫,希望用這樣的方式喚起更多人對海洋汙染的關注——01美國藝術家Angela Haseltine Pozzi,在過去的十年間,一直和環保團隊清理世界各地的海灘。
  • 透過令人稱奇的"環保"作品,看海洋的嚴重汙染,人類該拯救自己
    近幾年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和海洋環境汙染,北極熊的生破壞,生存堪憂,或將於2100年滅絕,北極熊即將成為傳說,絕對不是危言聳聽。,全球所有的海洋生態系統中,我們已經找不到一處淨土,還沒有被塑料汙染。海洋歷來就是我們人類命運的共同體,但是這些年飽受了塑料垃圾積聚、海冰消融、海平面上升帶來的災難,面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環境問題,全世界已經緊密連接在一起,致力於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海洋環境。作為先鋒隊的環保藝術家們,同時也是&34;的環保主義者,正在努力通過自己的作品,喚醒公眾對海洋環保的重視,讓人們的目光再一次聚焦於海洋環保。
  • 美國大學教授設計帶有清潔海洋汙染功能比基尼(圖)
    近日,由美國加州大學一位教授和所帶領的學生設計,帶有清潔海洋汙染功能的新式比基尼,引起了眾人的關注。據悉,這款由美國加州大學教授所設計的新式「海綿」比基尼套裝,在最近舉辦的2015年重塑可穿戴技術競賽上榮獲一等獎。製作該款比基尼套裝所採用的材料,是用於清理石油和化學物品洩漏的專用材料,具有淨化海水作用。
  • 【記者調查】關注海洋環境汙染
    央廣網北京6月8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夜新聞》報導,今天是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和我國的海洋宣傳日,今年的主題為「關注海洋健康、守護蔚藍星球」。今天,沿海的一些省、自治區、直轄市及國家海洋局局屬各單位,也都舉辦了公眾開放日、廣場宣傳、海洋知識競賽、演講比賽、攝影展、圖片展、知識講座等活動。
  • 最神秘的海洋紋身 每一個紋身都有一段神話
    潛水員的紋身五花八門,鯨魚,海龜,鯊魚,美人魚,海神波塞冬等等,大多數都和海洋有關的。但你知道有些海洋的紋身的含義麼?快來盤點下這些海洋紋身都代表什麼?1.纏蛇美人魚紋身:美人魚其實是海的女兒也是海洋的霸主,所以當一條劇毒銀環海蛇纏身時候在她的身邊也是十分溫順的,當潛水員紋美人魚紋身的時候也是代表在海洋自由自在的含義,但是小美人魚在陸地上變出雙腿時要承受刀割般的疼痛,所以小美人魚紋身禁忌在陸地上暴露太多,這也是很多潛水愛好者要注意的。
  • 上升的水溫破壞了海洋生物的家園,也破壞了人類生命和海洋的聯繫
    海洋覆蓋了地球表面的70%以上,對人類生命至關重要。它們提供世界上大部分的食物和氧氣。但是,今天,世界上許多海洋地區都被過度捕撈和汙染。氣候變化正在改變海洋生態,不斷上升的水溫正在嚴重損害貝類,珊瑚礁和其它資源。
  • 科學家發現類似龍蝦新物種,體內現塑料垃圾,對人類有什麼影響?
    作者:文/虞子期在地球上,海洋覆蓋面積是大於了陸地,而海洋區域的生物可以說是人類很難完全挖掘出來的,因為海洋太大,人類不可能將其整個生物圈完全「挖掘」,所以在不斷進行海洋探索的時候,新的生物發現就成為了一個常態的情況。
  • 全國海洋宣傳日:近海汙染四大危害後果嚴重
    浩瀚深遠的海洋美麗富饒,它是生命的搖籃,是儲藏資源的寶庫。有關統計資料表明,世界人口消費的動物性蛋白中,有15%以上產自於海洋,海洋提供了世界捕魚量的95%。然而,人們往往被海洋的豐富資源所吸引,忽視了對海洋的保護,以致它的肌體正悄悄地因人類的失誤而被無情地侵蝕。一項調查表明,廣東傳統海域的400多種海產品目前僅發現200來種。
  • 夏先鵬委員:治理海洋環境汙染問題刻不容緩
    隨著我國「藍海」戰略的推進,海洋環境保護問題變得日益凸顯。儘管政府相關部門和人員的海洋環境保護意識在逐漸加強,但海洋環境汙染狀況不容樂觀。「當前,我國海洋環境汙染預防、評估、修復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如不採取切實措施,今後付出的成本更加昂貴。」全國政協委員、廈門海事法院院長夏先鵬如是說。
  • 海洋汙染存隱憂 保護人類生存發展的「母液」
    近年來,隨著世界經濟的迅猛發展,人們對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大,在陸地資源越來越貧乏的時候,海洋成為世界各國開發資源的新戰場,各種深海鑽探技術日新月異,各型海上油汽鑽井平臺層出不窮,各種海上運輸活動愈加頻繁,在為改善人們生活的同時,也為可能造成更大的海洋汙染埋下隱憂。
  • 海洋垃圾汙染問題日趨嚴重 海洋塑料認證OPB有效改善海洋生態健康
    近年來,海洋垃圾汙染問題日趨嚴重,已經成為「一個影響到世界各大洋的全球性環境問題」。海洋垃圾不僅破壞海洋生態景觀,造成視覺汙染,還可能威脅航行安全,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甚至影響海洋生態系統健康及人類健康安全。
  • 塑料顆粒成為海洋汙染關鍵原因之一,人類所做的,終將還施彼身
    文/濤聲依舊塑料顆粒成為海洋汙染關鍵原因之一,人類所做的,終將還給自己環境汙染問題一直以來都存在著,也都在慢慢的被各個國家所重視,而這些年來,海洋的環境汙染問題,成為了各國所關注的焦點,對海洋造成環境汙染的關鍵因素,其實就是人類,其中被人們討論最多的就是海洋的塑料汙染了。
  • 關注海洋汙染:莫讓海之汙成源之傷
    作為地球上最穩定,也是最龐大的生態系統,海洋不僅面積遼闊,生物繁多,每年還會吸收約30%因人類活動而排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並通過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為人類及其他陸地生物提供50%以上的氧氣。海洋為人類提供了食物、藥物、交通路線、旅遊景點等,數以億計的人靠海而生,每年給全球經濟帶來數萬億美元產值,以及整個人類20%的蛋白質攝入量。  沿海及海上經濟活動的迅速擴張,讓藍色大海不堪重負。
  • 不一樣的紋身:太陽系紋身
    太陽系紋身太陽系紋身設計的特點是它們相對年輕。不久前,人類了解了我們行星系統的結構。自從我們知道行星圍繞太陽的位置以來,僅僅幾個世紀。在此發現之前,所有一神論社區和歐洲文明一般都習慣於相信宇宙的地心概念。這意味著地球位於宇宙的中心,所有其他物體,甚至是太陽,都繞著它旋轉。
  • 人和龍蝦都由細胞組成,既然龍蝦可以永生,為什麼人類不行?
    正如標題所言,只要一隻龍蝦能生活在一個沒有天敵,食物充足和沒有「蒜蓉和芝士」做法的安逸環境中,它們是完全可以做到生物學上的永生。95歲高齡(我們至今也沒有統一衡量龍蝦壽命的標準),重達22公斤的超級龍蝦,如果不出意外,它還會一直生長下去,這一切要歸功於「端粒」這種神奇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