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棟:著力目標追蹤,打造數位化獵鷹

2020-11-03 科學中國人scichi

隨著美國的3DRobotics、法國的 Parrot以及中國的DJI(大疆創新)等一系列無人機龍頭企業的崛起,無人機航拍在軍事及民用領域如軍事偵察、邊境巡邏、城市監控、地質勘探、災情監測等方面的應用越來越頻繁,而計算機視覺技術作為無人機智能化的理論基礎,它的技術提升和應用擴展也成了目前很多科學家一直攻堅的科研難題。如今,伴隨社會各界對無人機航拍技術的需求與日俱增,長期堅守在計算機視覺和圖像視頻處理領域,特別是在目標跟蹤和分類領域的大連理工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副教授王棟,聯合項目團隊主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廣域低幀率航拍場景下在線目標跟蹤」,竭力攻克技術難關,歷盡風雨寒霜,在無人機城市安全監控、生活模式分析等方面取得一番佳績,進一步推動了智能無人機監控領域的發展。

攜初心,在科研路上砥礪前行

初心之於王棟,像海上迷途中的一盞塔燈,它能在迷失航向時發出明亮閃爍的光芒,指引他在重要時刻做出順應本心的選擇。本科期間,王棟在學習數位訊號處理的過程中結識了盧湖川教授,並對盧教授從事的圖像處理方向研究產生了極大的興趣。起初的結識許是偶然,但這興趣的由來卻是天性使然,正是這場貌似命中注定的相遇讓王棟與「目標追蹤技術」開始了長達數十年的緣分。循著初始的興趣,2008年,王棟報考並順利成為盧湖川教授的學生。5年後博士畢業時,王棟在人生岔路口面臨企業工作和留校科研兩個截然不同的選擇,而他毅然地選擇留校繼續在盧教授團隊主攻目標跟蹤方向研究,誓必將初心踐行到底,始終如一。

在2015—2016年期間,王棟前往美國天普大學訪學,在那裡結識了來自天普大學的凌海濱教授,並受到他的指導。接觸中,他發現凌海濱教授的研究思路聚焦於如何給該領域帶來新的見解、提出新的問題、做前人未做過的研究上,這對於當時專攻精度和速度的王棟來說受益匪淺。在國外一年裡,王棟學與研並行,他在高空無人機場景的跟蹤中取得了一些階段性的實驗結果,為回國之後開展無人機方面的檢測與跟蹤奠定了基礎。

王棟在CCF頒獎典禮上獲獎

科研一旦啟航,途中總避免不了風浪,當下的迫停不是坐待天晴,而是蓄銳養精。2016年下半年回國之後,王棟繼續主攻目標跟蹤方向的應用研究,但他發現當時目標跟蹤技術的算法精度不高,根本無法解決行業痛點問題,以至於他此後半年一直困於技術瓶頸和迷茫期。後來,隨著在大疆無人機上看到應用前景,王棟及其團隊也對近年來深度視覺跟蹤方面的研究工作進行深入總結和分析,全面掌握了現有算法進展及優缺點。通過深入挖掘深度神經網絡的局部結構,提出局部敏感回歸跟蹤算法,在國際標準測評VOT2017公開數據集上獲得第一名。而後他們更是提出了聯合判決性和可靠性學習的相關濾波跟蹤算法,進一步提升了跟蹤算法的精度,在國際標準測評OTB2015和VOT2017均取得當時最高精度。王棟及其團隊在深度視覺跟蹤方面的最新進展和突破為之後的多項關於目標跟蹤方面的國家及省部級研究課題奠定了堅實基礎。

合力打造數位化獵鷹

艱澀難懂的科學理論對外介紹時總被該領域的科學家簡而言之,以更為貼近生活的理解方式傳遞給科學圈外的大眾,但越是淺出的講解靠的越是深入的科研實踐。作為計算機視覺和圖像視頻處理研究的專家,當談及計算機視覺時,王棟先把相機的攝像頭比作人的眼睛,把連接的電腦或者其他的計算平臺比作人的大腦,後又通過流動人群跟蹤和大疆無人機的環繞式拍照兩個生活應用實例,使其領域的研究內容以一種更為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現出來。當落實到當前的科研實戰,王棟及其團隊並沒有將目標跟蹤技術僅僅止步在「人的眼睛」上,而是重點突擊當時在國內外研究均處於起步階段的「廣域低幀率航拍場景下在線目標跟蹤」課題,解決由目標外觀特徵的模糊性及運動場景的複雜性帶來的諸多挑戰,包括目標尺寸小、視覺特徵模糊、運動複雜、光照陰影變化、背景雜亂等問題,合力打造出一隻捕捉更快、鎖定更準、顯示更清的「數位化獵鷹」。

相關經典及前沿理論是項目實施的堅實基礎。王棟及其團隊以最前沿的深度學習理論為指導,以項目團隊前期在三種模型,包括子空間和稀疏表示模型、部距離度量模型、深度學習模型下的在線跟蹤方面的初步研究為基礎,以生成對抗網絡模型作為模擬小樣本目標及背景的實踐支撐,由此開始研究低解析度小目標的深度學習模型、小目標訓練樣本生成和深度網絡模型訓練、低幀率相似目標的時空語義關聯模型,並提出廣域低幀率航拍場景中在線目標跟蹤算法。

多年相關研究經驗是項目實施的必要條件,合理的團隊結構和緊密的國際合作是項目實施的有力保障。王棟的團隊是由一批有著豐富理論和實踐知識儲備的碩博士研究生組成的,他們一直主攻目標跟蹤和分類方向的研究,在基於子空間、稀疏表示、局部距離度量方面曾提出了一系列表現優異的模型算法,對於深度視覺跟蹤算法的綜述和最新突破,為如何利用深度神經網絡建立魯棒外觀模型提供了技術條件。同時,王棟及項目團隊與美國加州大學Merced分校Ming-Hsuan Yang教授、美國Temple大學Haibin Ling教授、香港中文大學Xiaogang Wang教授等目標跟蹤和深度學習領域的資深研究人員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學術交流合作,並能及時獲得最前沿的研究動態和指導。

特色與創新是項目收穫突破性成果的最強證明。針對廣域場景下小目標外觀建模問題,他們嘗試創新性地提出融合深度孿生匹配模型和深度特徵分類模型的深度目標外觀模型,將深度學習理論推廣到廣域航拍視頻序列中的在線目標跟蹤問題上。同樣是廣域場景下小目標方向,針對其訓練樣本缺乏有效訓練深度模型問題,他們嘗試創新性地提出利用生成對抗網絡模擬真實小樣本目標並將其嵌入到真實背景,並離線學習適合本項目場景的深度特徵。之後,為解決目標行動軌跡及背景的複雜性難題,王棟及其團隊著手低幀率視頻序列特性的研究,嘗試創新性地利用多目標跟蹤思想來解決在線單目標跟蹤問題,並提出時空語義關聯模型來統一建模目標外觀模型和時空語義模型,推理待跟蹤目標的最優軌跡。

「數位化獵鷹打造計劃」讓當時的國內視覺目標跟蹤領域突破了之前的技術限制,取得了多次國際性賽事的重大成果。從2017年到2020年,王棟及其團隊6次在國際視覺目標跟蹤競賽(VOT)中獲得第一名,其中包括VOT長時組(VOT2018-LT,VOT2019-LT,VOT2020-LT)三連冠。他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向著科學的更遠處眺望,可當遠景別在心頭後,他們又默默低下頭,錘鍊出以創新為內核的片瓦去搭建更為壯觀的科學高樓。

將學習進行到底

所謂學無止境,在強調持久學習的同時也點明了學習的環境不是唯一。對於王棟來說,學習與科研的地點並不僅限於實驗室,工作之「娛」同樣也是學習的平臺。尤其近幾年來大熱的3D國漫《秦時明月》,讓他將「學」巧妙滲透在個人的娛樂活動裡。在被動漫本身的劇情吸引外,「術業有專攻」的他將視覺研究向生活娛樂及興趣領域外延,更關注動畫製作在圖形和計算機視覺上的進展,而當下動漫視覺技術的提高也讓紮根於視覺技術領域多年的他備受鼓舞。

所謂學無止境,學習不僅要躬行實踐,苦熬此時燈下,更要高瞻遠矚,統籌未來規劃。王棟基於目前的研究工作,設想在今後的科研中能與國內相關的領域學者共同努力,引領計算機視覺從主攻具體成品向制定領域標準發展,在未來做出具有更大話語權的成果,在企業合作、公共生活、航天科工方面取得較大的社會效益。

王棟在個人學術方面一直堅守著專業要求,他在計算機視覺相關領域具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也不斷更新著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個人領域上的自修積澱成集體項目的科研高樓,登上這高樓環望,在線目標跟蹤技術似獵鷹一般,盡情翱翔在這無邊藍天,護佑著人民安全並予之方便。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院:著力打造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航母」
    中國科學院作為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在湧現一大批卓越科研成果的同時,著力打造培育了一批中國一流科技期刊,在建設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道路上,發揮著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應有的骨幹引領作用。「現實是,我國本土科技期刊的發展,與建設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的目標不相適應,已經成為制約科技創新發展的短板之一。做大、做強我國科技期刊,打造一批具有強大國際影響力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迫在眉睫。」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高級業務主管徐雁龍表示。中國科學院擔當新時代科技創新「排頭兵」的同時,在一流科技期刊上也發揮著引領示範作用。
  • 【中國科學報】中科院:著力打造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航母」
    中國科學院作為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在湧現一大批卓越科研成果的同時,著力打造培育了一批中國一流科技期刊,在建設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道路上,發揮著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應有的骨幹引領作用。  「現實是,我國本土科技期刊的發展,與建設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的目標不相適應,已經成為制約科技創新發展的短板之一。做大、做強我國科技期刊,打造一批具有強大國際影響力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迫在眉睫。」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高級業務主管徐雁龍表示。  中國科學院擔當新時代科技創新「排頭兵」的同時,在一流科技期刊上也發揮著引領示範作用。
  • 明確「十四五」目標:打造「三中心一基地...
    會議指出要咬定目標不放鬆,切實增強「打造三中心一基地、建設現代化強區」的使命感責任感。這是踐行「兩個維護」的政治責任。省委要求武漢發揮「一主引領」作用,市委提出「打造五個中心、建設現代化大武漢」的奮鬥目標,明確要求「主城做優」,這對江岸來說,既是重大機遇,更是重大使命。江岸要更快做大做強產業支撐,增強城區綜合承載能力,更好彰顯「主中心」和首善之區的擔當。這是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回應人民群眾新期待的內在要求。
  • 裡水著力打造城鄉融合發展標杆鎮
    當前,裡水搶抓南海區建設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的機遇,圍繞「點上出彩、線上成景、面上開花」的鄉村振興目標,聚焦「兩個連片」,著力打造南海區城鄉全面融合發展標杆鎮、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最美嶺南水鄉,為南海區城鄉全面融合高質量發展提供示範樣本。
  • 打造三產融通發展生態體系全省菸草行業數位化轉型有了路線圖
    昨日,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布《關於加快雲南省菸草行業數位化轉型發展指導意見的通知》(下稱《通知》)顯示,全省將圍繞大系統、大平臺、大集成建設,以菸草行業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建設為基礎,著力推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人工智慧」等新一代數字通信技術在菸草全產業鏈的深入應用。
  • 新聞連結:發揮亞運「十大效應」 著力打造「十大成果」
    6 7265727 新聞連結:發揮亞運「十大效應」 著力打造 標題 新聞連結:發揮亞運
  • 中國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著力攻克重大關鍵核心技術難題
    「著力攻克重大關鍵核心技術難題,勇當油氣勘探開發和工程技術創新的主力軍和排頭兵。」工程技術研究院書記、執行董事、院長馮豔成在日前召開的中心組專題學習研討會上強調。構建「大科研」格局,科技創新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顯著提升。
  • 北大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王棟在外交史研究頂級期刊Diplomatic...
    北大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王棟近日在外交史研究頂級期刊Diplomatic History(《外交史》)正式發表(Advance Access)題為「Grand Strategy, Power Politics, and China’s Policy toward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1960s」的論文。
  • 當「硬核科技」碰撞「詩意旅遊」,走近南灣猴島的數位化景區轉型...
    如何藉助科技的力量讓更多的人了解景區的特色,邁出利用數位化技術賦能景區運營管理轉型升級的步伐將是一場漫長的過程,猴島在將目標鎖定精準營銷的同時,果斷轉向數位化網絡營銷工具的應用,「知道客戶在哪、客戶將去哪、客戶有何種行為、客戶對怎樣的周邊感興趣」的企業才能在競爭市場內脫穎而出。
  • 襄樊著力打造新興航空航天城
    襄樊著力打造新興航空航天城 來源:新華網 2009年10月28日16:29   今年初,襄樊市抓住國家扶持大飛機、大力發展航空航天產業的機遇,提出到「十二五」末,把襄樊打造成為在全國具有重要影響的軍民結合產業化基地。一期規劃的襄樊航空航天工業城面積10平方公裡,重點引進航空、航天產業及其配套產品、生物科技、電子、新能源工業項目和為園區服務的高端綜合性配套產業。力爭用3至5年時間,航空航天工業城產值突破600億元。
  • 河南省發改委產業研究所研究室主任:支持鄭汴洛三城聯合打造國際...
    、一個家園」的現代化河南的遠景目標。高水平建設沿黃科創帶,著力打造全省新舊動能轉換發動機。探索發展「科創飛地」模式,在全國乃至全球範圍配置創新資源,為河南科技創新注入強勁動能。二是激發數據資源要素潛力,增創數字轉型發展新優勢。充分發揮數據要素在數字經濟時代的基礎支撐和倍增提升效應,依託河南龐大人口和經濟規模蘊藏的海量數據資源,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推進數據資源創新應用,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助推全省經濟數位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 SpaceX發視頻慶祝獵鷹助推器成功著陸五周年,2021年發射目標翻番
    隨著2020年即將接近尾聲,SpaceX公司在12月21日迎來了首次獵鷹助推器成功著陸五周年,該公司發布視頻慶祝了這一破紀錄的成功。除了使獵鷹9號火箭成為2020年世界上發射次數最多的火箭外,在整整一個季度的時間裡也證明了SpaceX完全可以實現每年40次以上的發射,「NROL-108」任務的成功完成也標誌著首次成功發射近5年後助推器回收的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裡程碑。截至到「NROL-108」任務的成功發射, SpaceX公司已經連續成功著陸了20個獵鷹助推器,打破了此前19個助推器的記錄。
  • SpaceX將在星鏈任務中第6次使用獵鷹9B1049,目標是重複使用十次
    大部分航空航天公司使用的火箭都是一次性的,而SpaceX的工程師開發了一種火箭回收系統,用於重複使用二級獵鷹9號火箭的一級助推器。獵鷹9號的第一級助推器具有在海上無人回收船上進行垂直著陸的能力。SpaceX的工程師們給航天工業帶來了一項偉大的創新。該公司的目標是有朝一日開發出一種可以像飛機一樣重複使用的火箭。目前,SpaceX的重複使用目標是將助推器重複使用10次,現在他們已經接近了這一裡程碑,因為獵鷹9號的一些一級助推器已經飛行和回收了5次。
  • 安徽電信牽頭打造五大5G創新實驗室,助力經濟社會數位化轉型
    為深化新基建戰略,加速5G在行業場景中的應用,打造5G生態合作圈,推動產業轉型升級,2020年12月23日,由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安徽省通信管理局指導,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主辦,安徽新媒體集團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5G賦能未來·共建數字江淮」2020年中國電信安徽公司5G行業應用場景發布暨生態合作大會在合肥隆重召開,本次大會還通過視頻會議的形式設置了
  • 看,會「飛」的跑車~SpaceX「重型獵鷹」首飛成功!
    此次發射在佛州卡納維拉爾角甘迺迪航天中心39A發射臺進行,「重型獵鷹」的首次飛行將搭載馬斯克的一輛紅色特斯拉 Roadster 跑車,而跑車內將不間斷播放David Bowie的成名曲《Space Oddity》,怎麼樣,是不是既酷炫又浪漫呢?
  • 鄒堯觀察丨對話王棟,聊一聊悟空掌柜的「造盆計劃」
    9月4日,悟空掌柜在廣州舉辦了「我就是品牌」的上線發布會,創始人王棟首先登上舞臺,說到這句話時便幾度哽咽,難掩內心的激動。悟空掌柜CEO王棟在發布會上進行主題演講歷時9個月,悟空掌柜正式上線發布會,共同開啟社交電商新裡程。
  • 基於機器視覺的典型多目標追蹤算法應用實踐
    視頻目標追蹤算法是機器視覺中一項很實用重要的算法,視頻目標追蹤算法應用場景很廣,比如智能監控、機器人視覺系統、虛擬實境(人體跟蹤)、醫學診斷(細胞狀態跟蹤)等。本文由滴普科技2048團隊AI產品部算法工程師朱曉麗介紹基於機器視覺的典型多目標追蹤算法應用實踐。
  • 河南安陽:打造全新通航產業鏈
    近年,安陽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發改委決策部署,圍繞發展目標,聚焦重點任務,創新工作舉措,積極推進示範區建設。目前,我市涉航企業有37家,其中,通航運營企業4家、無人機企業20家、通航製造和培訓類單位13家(含3所高校);已建成安陽航校機場和林州通用機場、安東通用機場3座,起降點4個。
  • 梅斯醫學:學術引領,數位化驅動創新營銷解決方案
    數位化工具和平臺拉近了企業與醫生、醫生與患者的距離,通過一系列的數位化工具,壓縮傳播路徑,更精準更快速地向更多的目標受眾傳遞信息。儘管如此,來自2018 Kantar Health 的調研報告顯示,醫生對於醫學相關的數位化內容及形式的滿意度下降。
  • 聚焦平安科技 | 那些藏在「數位化」背後的科技利器
    2020年,平安科技與金融壹帳通都通過先進技術打磨"數位化"科技,形成優質的技術輸出,讓我們體會到數位化生活的便捷與樂趣。起初數位化在線辦公是不得已而為之,但習慣後我們發現數位化辦公也能讓工作效率節節攀升。"數字辦公"是一種加持在移動互聯技術上兼具移動辦公、遠程協同、智能提醒等功能的新型工作方式,不僅讓我們實現了"躺著賺錢"的夢想,還能通過線上線下協同辦公,提升工作效率。在平安,"數字辦公"少不了科技利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