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海洋能總體仍處於研發試驗階段,尚未走上應用之路。
隨著陸上化石能源的逐漸枯竭,新能源的開發利用早已成為熱點。這其中,海洋因佔據地球表面積的71%並蘊藏著豐富能源而被各國尤其關注。2012年法國能源部長埃裡克·貝松表示,法國近5年來已投入近8000萬歐元發展海洋可再生能源,預計到2020年法國海洋可再生能源將會佔能源總量的3.5%左右。
中國大陸海岸線長達1.8萬公裡,擁有6500多個大小島嶼,海域面積達470多萬平方公裡,海洋能源累計可達5億多千瓦。
其中,潮汐能資源約為1.1億千瓦;波浪能、潮流能、海洋溫差能分別約為0.7億、0.5億和1.5億千瓦。目前除了潮汐能之外,我國其他各類型海洋能源至今仍處於研發試驗階段,尚未走上應用之路。
專家觀點
中國海洋大學工程學院院長史宏達:目前海洋能源與化石能源相比,並不具備價格優勢,但是其對於海島和海洋工程的輔助用電來說,還是非常有前景的。全世界在這方面的技術都還處於摸索階段。但是,國外因為製造業發達、開發投入相對較高、海洋能資源相對較好等,比中國技術成熟一些。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海洋能實驗室研究員遊亞戈:我國海洋資源中最好的能源還是溫差能。在潮汐能比較豐富的河口往往是承載著運輸任務的港口,這些地方潮汐能的利用將受到限制。既經濟又對海洋動力過程影響較小的當屬潮流能和波浪能。但是相比於歐洲,我國的波浪能資源相對較差。(郭湘整理)
《中國科學報》 (2013-01-01 第30版 能源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