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斷致命的細胞因子風暴是治療新冠肺炎的重要武器

2020-12-05 中國生物技術網

殺手不是病毒,而是免疫反應。

當前的大流行是獨特的,不僅因為它是由一種使每個人都處於危險之中的新病毒引起的,而且還因為先天免疫反應的範圍是多樣和不可預測的。有的甚至強大到足以致命。在另一些地區則相對溫和。

塔夫斯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的Alexander (Sasha) Poltorak的研究與先天免疫有關。先天免疫是一個人對病原體的天生防禦,它指示身體的適應性免疫系統產生對抗病毒的抗體。這些抗體反應稍後可用於開發疫苗接種方法。在諾貝爾獎得主Bruce Beutler的實驗室裡,我與人合著了一篇論文,解釋了構成人體先天免疫系統的細胞是如何識別病原體的,以及一般情況下對病原體的過度反應如何可能對宿主有害。在對病毒反應過度的COVID-19患者中尤其如此

細胞死亡--一場犧牲的棋局

Poltorak研究炎症反應和細胞死亡,這是先天反應的兩個主要組成部分。巨噬細胞是一種白細胞,它利用一組傳感器來識別病原體,並產生一種叫做細胞因子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會引發炎症,並向先天免疫系統的其他細胞尋求幫助。此外,巨噬細胞指示適應性免疫系統了解病原體並最終產生抗體。

圖片來源:https://cn.bing.com

為了在宿主體內存活,成功的病原體會抑制炎症反應。它們通過阻斷巨噬細胞釋放細胞因子的能力,並向免疫系統的其他部分發出警報。為了對抗病毒的沉默,被感染的細胞會自殺,或者細胞死亡。雖然在細胞水平上細胞死亡是有害的,但在機體水平上細胞死亡是有益的,因為它阻止了病原體的增殖。

例如,1347年至1351年間,黑死病奪去了歐洲一半人口的生命。黑死病的病原體能夠使人們的白細胞失去功能,或使其沉默,並在白細胞中增殖,最終導致個體死亡。然而,在齧齒動物身上,感染的結果卻不同。只有受感染的巨噬細胞死亡,從而限制了病原體在齧齒動物體內的擴散,使它們得以存活。

對鼠疫的"沉默"反應與對導致COVID-19的SARS-CoV-2病毒的強烈反應截然不同。這表明,保持先天反應的平衡對COVID-19患者的生存至關重要。

細胞因子風暴之路

下面是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是如何危害人體抵抗感染的。

一些引發炎症的蛋白質被稱為趨化因子,它們會警告其他免疫細胞--比如嗜中性粒細胞,這是一種專業的微生物殺手--在感染部位聚集,它們可以最先到達那裡並消化病原體。

其他細胞因子--如白細胞介素1b、白細胞介素6和腫瘤壞死因子--引導中性粒細胞從血管進入感染組織。這些細胞因子可以增加心跳,升高體溫,觸發血液凝塊,困住病原體,刺激大腦中的神經元調節體溫、發燒、體重減輕和其他生理反應,這些生理反應已經進化到可以殺死病毒。

當這些細胞因子的產生不受控制時,免疫學家將其描述為"細胞因子風暴"。在細胞因子風暴期間,血管進一步擴張(血管化),導致低血壓和廣泛的血管損傷。風暴引發大量白細胞進入肺部,進而激發更多的免疫細胞,瞄準並殺死受病毒感染的細胞。這場戰鬥的結果是一堆液體和死細胞,以及隨之而來的器官衰竭。

細胞因子風暴是COVID-19病理的核心,對宿主具有毀滅性的後果。

當細胞不能終止炎症反應時,細胞因子的產生使巨噬細胞過度活躍。活化的巨噬細胞破壞骨髓中的幹細胞,導致貧血。白細胞介素1b升高可導致發熱和器官衰竭。過多的腫瘤壞死因子會導致血管內壁細胞大量死亡,從而導致血管凝結。在某種程度上,風暴變得不可阻擋,不可逆轉。

圖片來源:https://cn.bing.com

打破細胞因子風暴的藥物

治療COVID的一種策略是部分地基於打破"細胞因子風暴"的惡性循環。這可以通過使用抗體來阻斷風暴的主要介質,如IL6或其受體,它存在於身體的所有細胞上。

通過FDA批准的抗體藥物如Remicade或Humira或可溶性受體如Enbrel(最初由Bruce Beutler開發)可以抑制腫瘤壞死因子,Enbrel與腫瘤壞死因子結合併防止其觸發炎症。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的全球市場為220億美元。

阻斷多種細胞因子的藥物目前正在進行臨床試驗,以測試它們是否能有效阻止COVID-19的惡性循環。

參考資料:

Blocking the deadly cytokine storm is a vital weapon for treating COVID-19

Pappas, D., Bathon, J., Hanicq, D. et al. Golimumab. Nat Rev Drug Discov 8, 695-696 (2009). https://doi.org/10.1038/nrd2982

Information on 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 Blockers (marketed as Remicade, Enbrel, Humira, Cimzia, and Simponi)

來源:氫思語 | 作者:DAVID K

相關焦點

  • 中科大宣布新冠"炎症風暴"研究進展:發現阻斷藥物
    發現白細胞介素-6(IL-6)是誘發炎症風暴的重要通路,在對機制初步認識的基礎上,成功地採用「託珠單抗」作為抑制劑,取得了初步臨床效果,進一步多中心臨床試驗正在進行。新聞發布會後,中國科大在認識新冠肺炎「炎症風暴」產生機理和篩選有效阻斷藥物等方面取得的研究進展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本期簡報對該項研究進展進行系統介紹,以饗讀者。
  • ...型新冠肺炎病因研究重大成果,揭示炎症因子風暴和肺泡巨噬細胞...
    中國作為這場戰「疫」的先鋒隊,在對抗新冠肺炎的攻堅戰中做出巨大的貢獻,除了在疾病診治中的經驗分享,在疾病病因學方面也展開深入探索。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病理科王朝夫主任帶隊的新冠病毒肺炎病因診斷研究隊伍奔赴武漢前線,在對重症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的屍解中,抽絲剝繭,發現疾病真相的蛛絲馬跡,為闡述新冠肺炎的病理生理並為後續治療提供相關病理學依據。
  • 可能因為細胞因子風暴
    新冠肺炎重症病例多數為老年人或合併其他慢性基礎疾病的患者,但也有一些平時身體健康的人病情進展較快,甚至危及生命。《柳葉刀》近期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重症監護室新冠肺炎患者細胞因子水平明顯高於普通患者,推斷病情嚴重可能與細胞因子風暴(cytokine storm, CS)相關[1]。什麼是CS?我們能戰勝CS嗎?下面從血液病學和免疫學的角度來進行解釋。
  • 阻斷炎症風暴,託珠單抗貢獻「中國方案」
    3月4日,國家衛健委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針對重型、危重型病例的治療,增加「託珠單抗」用於免疫治療;截至3月5日,已有272位重症患者使用託珠單抗進行救治……「我們提出的『託珠單抗+常規治療』新方案,通過阻斷炎症風暴,進而阻止患者向重症和危重症轉變,減少了病亡率。」
  • 天境生物獲FDA批准,評估GM-CSF阻斷抗體治療細胞因子...
    近日,該公司宣布其在研新藥TJM2已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頒發的藥物臨床試驗批件,擬開展治療重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伴發的細胞因子風暴患者的臨床研究。該公司還獲得了美國西部倫理委員會(WIRB)的審評批准。
  • Nature:揭示兒茶酚胺在免疫治療過程中引發細胞因子風暴機制
    但是,這類免疫療法的一個普遍問題是發生了嚴重的炎症反應,即細胞因子風暴(cytokine storm)。在細胞因子風暴中,稱為細胞因子的蛋白的水平異常高。這會導致發燒,低血壓,心臟問題,並在某些情況下導致器官衰竭和死亡。因此,人們非常有興趣了解細胞因子風暴形成的內在機制,以便開發阻止它的方法,同時不會改變抗癌治療的療效。
  • 【科技日報】阻斷炎症風暴,託珠單抗貢獻「中國方案」
    3月4日,國家衛健委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針對重型、危重型病例的治療,增加「託珠單抗」用於免疫治療;截至3月5日,已有272位重症患者使用託珠單抗進行救治……  「我們提出的『託珠單抗+常規治療』新方案,通過阻斷炎症風暴,進而阻止患者向重症和危重症轉變,減少了病亡率。」
  • 狙擊新冠肺炎「炎症風暴」!中國力量破解新冠肺炎炎症風暴謎團,IL...
    我們不難看出,不同治療方式或者疾病導致的炎症因子風暴存在一定的差異,找到它們各自關鍵的因子,才能找到改善患者預後的方法。  尋找新冠肺炎炎症因子風暴的「風眼」  「武漢的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在進展到重症或危重症的過程中,大部分都出現炎症因子風暴。」陳爾真院長說。
  • 「萬能細胞」幹細胞能夠治療新冠肺炎?
    19(新冠肺炎)患者的免疫系統支持。我們相信在炎症過程的早期進行幹預治療會給我們帶來最好的結果。治療疾病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我們有機會預防疾病,我們必須探索所有的選擇。我們感謝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願意在我們國家如此關鍵的時刻採取這種開創性的方法,」該公司負責人說。
  • 細胞因子風暴和COVID-19致死——2020年細胞因子市場分析
    Ilaris是一種抗全人源化IL-1β單抗,可靶向結合併中和IL-1β,阻斷其作用。對於COVID-19,中科院周琪院士曾表示,新冠肺炎感染者身體內會出現「炎症風暴」的現象,該現象是新冠肺炎感染者從輕症向重症和危重症轉換的關鍵點。「炎症風暴」學術名稱為細胞因子風暴,是一種不適當的免疫反應。
  • 單克隆抗體治療新冠肺炎療效顯著,和血漿療法原理一樣
    單克隆抗體治療新冠肺炎初顯成效目前大家比較熟悉的新冠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途徑是,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與人體細胞表面的ACE2蛋白結合,從而錨定並進入細胞。但是,最近第四軍醫大學陳志南院士團隊研究發現,這不是唯一途徑。人表皮細胞上的另一種CD147蛋白也可被新冠病毒結合,為其入侵宿主細胞開後門。
  • 新冠病毒與細胞因子風暴有緊密聯繫?
    新冠病毒導致了很多嚴重的結果,尤其是對人體免疫系統的傷害,近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專家也在努力研究細胞因子與新冠病毒的聯繫,希望能夠對控制新冠病毒有所幫助。風暴電池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加緊研究SARS-CoV-2與一種稱為細胞因子風暴的致命免疫系統故障之間的聯繫作者:Marlene Cimons/20小時前出版「細胞因子風暴」這個名字很貼切,它描述了人體免疫系統釋放出的一股猛烈的狂風,
  • 新冠炎症風暴:TNF-α+IFN-γ的協同效應
    冠研究人員發現這8種細胞因子混合物可以高效誘導細胞的死亡,但單個細胞因子都不會明顯引起細胞的死亡,進一步通過兩兩組合的方式,發現TNF-α+IFN-γ可以有效誘導細胞的死亡。體內研究表明,同時注射TNF-α抗體和IFN-γ抗體(Emapalumab,2018年11月獲得FDA批准治療HLH)可以有效治療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率大幅下降。
  • 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時大顯身手,其科學機制是什麼?
    首次披露了死亡患者的病程特徵,提出:1.病毒誘導的細胞因子風暴引起的嗜中性粒細胞增多;2.持續的炎症反應導致的凝血激活;3.病毒、缺氧和休克導致的急性腎損傷。這3種病理機制可能與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最相關。
  • 過猶不及的免疫反應:細胞因子風暴如何加速病情
    2019新冠病毒(2019nCoV)疫情讓一些本來陌生的專業術語走進了大眾的視線,比如,「細胞因子風暴(cytokine storm)」。尤其是很多病人出現細胞因子風暴現象,是新冠肺炎患者輕症向重症和危重症轉換的一個重要節點,同時也是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死亡的一個重要原因。細胞因子風暴,到底是怎麼產生的,又能怎麼控制呢?免疫系統的聯絡官免疫系統是人體的安全衛士,它的「軍隊」就是各種免疫細胞。
  • COVID-19細胞因子風暴誘因
    細胞因子風暴是機體免疫系統紊亂情況下,過度的細胞因子釋放,導致機體免疫應答亢進,產生免疫病理。
  • 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進展_鄭大中科博生
    除了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同時,加快疫苗、有效藥物、檢測試劑的研發突破,都將是人類戰勝COVID-19的有力武器。幹細胞治療作為新型的「抗疫治疫」技術,尤其是在重症患者治療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國際上已有多個國家將幹細胞應用到了新冠肺炎的臨床治療研究中,也有多個新藥臨床試驗申請(IND)獲批。中科博生。
  • 平息致命的免疫風暴
    日前,Scripps研究所的科學家們解析了細胞因子風暴中的關鍵元件,找到了能在動物模型中阻止這種免疫反應的藥物,並闡明了這種新型藥物的作用機制。  「研究顯示,這類藥物可以平息細胞因子風暴,幹擾病毒誘導的疾病和肺損傷。同時,宿主仍能建立起足夠的免疫應答,以便對病毒進行清除,」文章的第一作者,TSRI 的助理教授John R. Teijaro說。
  • 新冠炎症風暴的管控:TNF-α抗體+IFN-γ抗體
    Jude Children's Research Hospital科學家關於新冠肺炎炎症風暴的機制研究文章,發現TNF-α與IFN-γ的協同效應為炎症風暴的元兇,同時阻斷兩者可以有效控制炎症風暴。新冠肺炎患者多種炎症性細胞因子升高,如IL-6、IL-18、IFN-γ、IL-15、TNF-α、IL-15α、IL-2等。
  • 新冠肺炎最大受累臟器是肺,肺纖維化可能是後遺症之一,應加強隨訪...
    對於治癒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要加強隨訪常檢,監控肺功能,在早期階段採取預防肺纖維化的治療手段勢在必行。肺纖維化形成源於炎症反應和過度修複目前肺纖維化的治療無特效藥,患者往往無法獲得及時的診斷和治療,導致持續不斷的肺損傷。損傷部位遷延不愈,修復-癒合過程持續進行,不斷在損傷處形成疤痕組織,患者最終因不可逆的漸進性呼吸困難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