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中的後向散射噪聲及在NG-PON系統中對上行信號的影響

2021-01-08 OFweek光通訊網

  隨著新型網絡服務和應用的發展,人們對接入網帶寬的需求不斷增長,現有的網絡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NG-PON2技術作為一種新興的光接入技術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和研究,而隨著NG-PON2標準(ITU-T G.989)的推出,其研究更加熱門。在NG-PON2中一般要求ONU是無色無光的,下行信號和上行信號在同一個波長、同一根光纖中傳輸,後向散射噪聲會對上行信號產生串擾,影響系統性能。而當前人們對後向散射的研究不完全適用於NG-PON2,因此,通過實驗和理論研究為NG-PON2中的後向散射噪聲抑制提供更準確的依據顯得尤為重要。

  光電子器件與集成功能實驗室李蔚教授,光電學院卓越班本科生馮其光通過實驗研究了單模光纖中後向散射光的功率譜與入纖功率、雷射器線寬、傳輸距離之間的關係。研究發現,當入纖光功率大於11dBm,傳輸距離大於40公裡時後向散射噪聲會產生受激現象,導致後向散射噪聲從-30dBm迅速上升到10dBm,將上行信號淹沒。而小於閾值時,後向噪聲也會導致上行信號的BER劣化2-3個數量級。 同時,發現受激布裡淵的閾值與傳輸距離有很大關係,傳輸距離越遠,閾值越低,越容易受激,如圖所示。進一步研究還發現,後向光的功率譜隨著傳輸距離和入纖功率的增大而向高頻遷移。課題組還測試了後向光對上行光的影響,發現後向光受激後會對信號光產生調製,調製頻率也隨著上行信號傳輸距離的增加而向高頻遷移。

  該現象的研究對於NG-PON中無色無光技術的實用給出了很好的應用建議,對入纖光功率,後向光與上行光拍頻噪聲的抑制提供了很好的依據。

  圖1 後向散射噪聲與受激閾值,傳輸距離,入纖功率的關係

  圖2 單纖雙向無源光網絡中後向散射噪聲對上行信號影響

  2015年6月15日,研究成果「光纖中的後向散射噪聲以及對PON系統中對上行信號的影響」(Impacts of backscattering noises on upstream signals in full-duplex bidirectional PON)發表在光學期刊Optics Express( 23,12, 15575-15586 )上。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177063)以及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光纖通信技術與網絡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的資助。

相關焦點

  • 相敏放大器減少光纖傳輸中受到噪聲和非線性效應信號失真的影響
    打開APP 相敏放大器減少光纖傳輸中受到噪聲和非線性效應信號失真的影響 工程師曾玲 發表於 2018-07-10 16:47:00
  • 網絡通信後向散射系統的傳輸、組網與調度簡介
    後向散射系統的傳輸:提升吞吐、通信質量和通信距離是後向散射傳輸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對於網絡系統而言,吞吐量越大意味著這個系統單位時間內成功傳輸的數據越多,系統性能越好。影響吞吐量的因素有很多,例如信噪比、信道狀態等。
  • 喇曼和摻鉺光纖放大器在WDM系統中的應用
    繼續增加復用波長數目(全波段波長放大),是對光纖放大器提出的新要求。喇曼光纖放大器(FRA)因其全波段放大特性、可利用傳輸光纖在線放大特性以及優良的噪聲特性,再次成為光纖通信系統中研究的熱點。        EDFA的噪聲係數和粒子數反轉差DN 有關,泵浦越充分,DN越大,噪聲越小,強泵浦下的三能級系統即為EDFA的極限噪聲指數。          2.2 FRA性能分析 2.2.1 飽和增益性能         對光纖受激喇曼散射(SRS)的研究發現,石英光纖具有很寬的喇曼增益譜(達40THz)。
  • 分布式光纖測溫系統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
    這些都是電力系統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傳統的紅外測溫儀、紅外成像儀、感溫電纜、熱電阻式測溫系統等只能對電力系統的局部位置進行測溫,無法為安全、經濟運行、高效檢修提供科學依據。而分布式光纖測溫系統能夠實現多點、在線的分布式測量,實現了運行設備的實時在線監測,有效地解決了長期以來現場出現的高溫、燃燒、爆炸、火災等事故應急不備的問題。
  • 混合光纖放大器研究
    1 混合光纖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1.1 FRA的理論基礎   拉曼光線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基於石英光纖中的受激拉曼散射機制(SRS),利用矽光纖中的內在屬性進行信號的放大。在形式上表現為處於泵浦光的拉曼增益帶寬的弱信號與強泵浦光波同時在光纖中傳輸,從而使弱信號光得到放大,圖1給出了FRA的工作原理。
  • 光纖放大器中強度噪聲對橫向模式不穩定的影響
    該團隊成員Christoph Stihler等人於2020年3月在《PhotoniX》期刊上發表了題為「Intensity noise as a driver for transverse mode instability in fiber amplifiers」的論文,證實摻鐿光纖放大器中的橫模模式不穩定由雷射強度噪聲驅動產生,同時發現泵浦源的強度噪聲對該過程具有顯著影響
  • 物聯網後向散射系統的誕生與技術原理之探討
    後向散射(backscatter)系統給我們提供了新的解決思路,該系統「裁剪」了耗電的射頻電路部分,編碼、調製節點感知的信息從反射的信號中傳遞出去,並將這一過程的能量消耗降低至微瓦級,這點能耗假如可以從環境中獲得的話,沒有電池的無源物聯網就不再是夢想了。後向散射的思想誕生源於一場情報刺探事件1945年,前蘇聯把一枚木雕的美國國徽送給了美國大使。
  • 聲波可讓光纖中的光變「聽話」
    (圖中紅色為減慢,藍色為加快,黃色顯示封鎖效應)  要讓一根光纖只向一個方向傳導光,方法已經不止一種。最近,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本那-香檳分校研究人員首次實驗證明了用布裡淵散射引致透明(BSIT)可以實現這種效果,BSIT效應允許光向前傳播,而向後傳播的光被強烈吸收,還可以讓光纖中的光加快、減慢甚至停止。這種非交互的性質是構建絕緣器和環形器的基本條件,也是光學設計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 研究人員通過調整後向散射改善光學數據傳輸
    研究人員說,大部分光線從系統中散射出去,但其中一些光線又向光源散射,這種現象稱為反向散射。 領導這項研究的機械科學與工程教授Gaurav Bahl說:「沒有完美的材料。我們在任何工程技術中使用的材料總是有一點瑕疵和一點隨機性。例如,用於遠程數據傳輸的最完美的光纖可能仍然存在一些看不見的缺陷。
  • PON 網絡的分路器測試
    為了測試每段引入光纖或配線光纖,技術人員必須在配線終端或 ONT 位置連接 OTDR,並在上行方向測試光纖。圖 1:使用 FTB-200 PON 優化的 OTDR 進行端到端鑑定即使有足夠高的動態範圍,標準 OTDR 也無法通過分路器進行測試。
  • 光纖感溫系統在隧道消防保護中的應用
    3 光纖感溫探測系統介紹 3.1工作原理   經過物理實驗得知諸如溫度、壓力和張力等對玻璃纖維會造成影響,並且能夠局部地改變光纖中的光線傳導特性,從而光線在傳導中會產生散射,並會在石英玻璃纖維中衰減,外部物理影響的位置就能夠被確定,這樣光纖就能夠作為一種線性的傳感器。
  • 基於FPGA的分布式光纖檢測系統設計
    1 光纖通信系統的測量原理  目前的光纖測量中,主要是要測量光纖的損耗和斷點。主要基於瑞利散射和菲涅爾反射兩種光學現象來進行測量。瑞利散射是光纖材料本身固有的性質,由於光纖內部含有的雜質、纖核添加物等產生漫反射,其中部分向後散射形成瑞利背向散射,光纖整個長度上都呈現這種現象。而菲涅爾反射它只是發生在光纖接觸到空氣時或發生在諸如機械的連接接縫處。
  • OTDR光纖測試法的參數設置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0/308919.htm光時域反射儀(OTDR),採用光時域測量的方法,發射一定脈寬的光注入被測光纖,通過檢測瑞利散射(Rayleighscattering)及菲涅爾反射(Fresnel reflection)光信號功率沿時間軸的分布,繪製OTDR曲線,來測量各種光纜及接頭參數以定位光纖故障點
  • 使用自同步雙色光纖雷射器進行相干拉曼散射實現高對比度,快速化學...
    使用自同步雙色光纖雷射器進行相干拉曼散射實現高對比度,快速化學成像在這些技術中,相干拉曼散射(CRS),它包括相干反斯託克斯拉曼散射(CARS),受激拉曼散射(SRS),和其他非線性光學過程,已經成功地應用於解決生物醫學問題,提供化學特異性,無標記的對比度,高光譜和空間解析度,和高靈敏度。特別是CRS顯微鏡,可以對生物分子樣本進行微創和連續的實時成像。 CRS成像應用長期以來一直受到具有環境敏感操作、佔用空間大且高成本的傳統固態雷射器的阻礙。
  • 光纖彎曲半徑不足對ODN鏈路衰耗的影響
    1 ODN鏈路下行衰耗普遍異常GPON網絡的下/上行分別採用1490nm/1310nm波長,ODN(光分配網)中採用的主要是G.652D和G.657A2光纖,這兩種光纖在1490nm/1310nm波長的衰耗分別為
  • 淺析衛星地球站上行信號對微波站幹擾的計算
    為了避免新建衛星地球站建成後的上行頻率對地球站周圍微波接力系統造成有害幹擾,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產業部第21號令《建立衛星通信網和設置使用地球站管理規定》【2002.6.21】和《建設衛星通信網和設置使用地球站的暫行規定》【國無管(1995.1)4號】,要求建站單位在衛星地球站確定站址之前,在申報有關技術資料的同時,提供數據要準確、論證要充分、分析要科學、結論要明確的衛星地球站對微波接力站的幹擾分析報告
  •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地震噪聲提取微弱體波信號探測下地幔散射體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與行星物理院重點實驗室的張理蒙博士,在李娟研究員的指導下,與陳棋福研究員、南京大學王濤副教授等合作,基於地震幹涉理論,發展了利用地震背景噪聲提取微弱的下地幔散射體信號的方法,並成功探測到東北亞地區下地幔900-1000 km深度的小尺度散射體。
  • 關於光纖測試OTDR儀表的五個重要參數
    由於1550nm波長對光纖彎曲損耗的影響比1310nm波長敏感得多,因此不管是光纜線路施工還是光纜線路維護或者進行實驗、教學,使用OTDR對某條光纜或某光纖傳輸鏈路進行全程光纖背向散射信號曲線測試,一般多選用1550nm波長。1310nm和1550nm兩波長的測試曲線的形狀是一樣的,測得的光纖接頭損耗值也基本一致。
  • 分布式光纖傳感溫度測試系統性能標定方法
    2L=V×t (1)式中:V——光在光纖中傳播的速度,可表示為V=cn,其中c為真空中的光速,n為光纖的折射率;t——入射光經背向散射返回到光纖入射端所需的時間。在t時刻測量到的是離光纖入射端距離為L處局域的背向瑞利散射光。用光時域反射技術,可以確定光纖處的損耗,光纖故障點、斷點的位置,對測量點進行定位,因此也可稱為光纖雷射雷達。在空間域裡,光纖的瑞利背向散射光子通量:
  • 如何抑制在分布式系統中模擬信號遠程傳輸所產生的噪聲?
    如何抑制在分布式系統中模擬信號遠程傳輸所產生的噪聲? 工程師黃明星 發表於 2018-07-17 12:00:00 在分布式系統中,模擬信號在傳感器或負載間來回遠程傳輸。在這類系統中,信號要傳輸很長的距離,噪聲抑制能力成為一個重要考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