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組蛋白去乙醯化酶抑制劑類抗腫瘤藥物研發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蔣晟課題組在組蛋白去乙醯化酶抑制劑類抗腫瘤藥物研發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分別發表於國際期刊《藥物化學雜誌》(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2015,58,7672)和《治療診斷學》(Theranostics 2016,6,1947)。
-
上海藥物所等在FTO抑制劑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4月15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楊財廣課題組與美國陳建軍課題組和錢志堅課題組合作研究,在化學幹預RNA甲基化(m6A)修飾方向上取得新進展。這一發現揭示了細胞內m6A修飾是動態可逆的過程,掀起了m6A修飾及其調控蛋白質生物學研究熱潮,逐步形成了以m6A修飾為核心內容的表觀轉錄學研究新方向。最近發現,FTO基因是白血病、乳腺癌、成膠質細胞腦瘤等癌症發生的重要致癌基因之一。國際上,高質量的FTO抑制劑及其幹預m6A修飾在抗腫瘤靶標成藥性的研究尚處於早期探索階段。
-
mTOR激酶抑制劑聯合用藥研究取得進展
mTOR信號通路是調控細胞生長與增殖的一個關鍵通路,並在多數人惡性腫瘤中高度激活,成為抗腫瘤藥物研究和開發的熱點。新一代mTOR激酶抑制劑由於它們能同時抑制mTORC1和mTORC2,在臨床前研究中具有優於雷帕黴素的抗腫瘤活性。
-
PTRS:熱休克蛋白結構功能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3月25日,英國皇家學報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雜誌出版了以Assembly chaperones in health and disease為題的專刊,重點報導了在熱休克蛋白、二硫鍵異構酶等分子伴侶結構功能研究方面的最新進展。
-
中國科大在癌基因蛋白Ras構象動態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及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籌)龍冬教授課題組運用液體核磁共振技術在癌基因蛋白Ras的構象動態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揭示了新型抑制劑分子在Ras蛋白上作用位點形成的動態機理。
-
朱林繁教授課題組在原子分子動力學參數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我校物理學院近代物理系朱林繁教授課題組與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日本SPring-8同步輻射等國內外同行合作,在乙炔和氧分子的動力學參數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連續發表在國際權威雜誌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Series [ApJS
-
陳三鳳教授課題組生物固氮調控機理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生物學院陳三鳳教授課題組在生物固氮調控機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發現了一種獨特而新穎的固氮調控機制。陳三鳳教授課題組研究發現GlnR作為一種轉錄因子,同時正負調控固氮類芽孢桿菌中固氮基因的表達。有2個GlnR-binding sites分布於固氮基因簇(nifBHDKENXhesAnifV)啟動子上下遊。
-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邵峰院士課題組發現抗腫瘤免疫的新機制
GSDMB存在組織特異性表達,並在消化系統上皮細胞源腫瘤細胞中呈高表達,而通過GSDMB誘導焦亡將增強抗腫瘤免疫,將成為這些腫瘤治療潛在靶點。這些進展也豐富了我們對CAR-T治療效應的認識。腫瘤免疫中,以PD-1/PD-L1為主的免疫檢查點治療是當前的研究和應用熱點。
-
張傳茂課題組在細胞分裂中紡錘體組裝、染色體列隊和分離研究中...
近期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張傳茂教授課題組在紡錘體組裝、染色體列隊和分離研究中取得了重要進展。繼發現微管募集蛋白TPX2受到Aurora A蛋白激酶磷酸化調控,進而調節細胞有絲分裂中期紡錘體長度(Fu et al, 2015.
-
資環學院周功克課題組在浮萍汙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資環學院周功克課題組在浮萍汙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青島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周功克教授團隊在浮萍汙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
科學家在抗癌活性先導化合物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最近,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普建新研究組從兩種該屬植物中發現了兩個具有潛在開發前景的抗癌藥物先導化合物(圖1),並在其抗癌活性及其作用機制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1.Isoforretin A通過靶向硫氧還蛋白1誘導活性氧介導的腫瘤細胞凋亡 硫氧還蛋白1的異常表達在腫瘤起始和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腫瘤治療的一個新靶點。
-
朱俊傑課題組在可編程聚合物庫及生物邏輯運算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朱俊傑課題組在可編程聚合物庫及生物邏輯運算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2020-03-21 13: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校在納米藥物載體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哈工大報訊(肖克 文/圖)記者日前獲悉,城市水資源與水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戴志飛課題組在納米藥物載體方面進行了系統深入的原始創新性研究,又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進展。一年來,該課題組連續發表高水平論文,最高影響因子達12.73,其研究成果被作為亮點報導介紹,標誌著我校在此領域的研究水平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
城市群地區大氣水溶性有機氮研究獲進展
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王新明課題組在城市群地區大氣水溶性有機氮來源與沉降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日前發表於《地球物理學研究雜誌:大氣》。最新研究表明,不同站點細顆粒(PM2.5)中水溶性有機氮可佔到水溶性總氮的12%~34%;利用有機和無機分子標誌物,結合PMF受體模型,課題組定量解析了不同站點PM2.5中水溶性有機氮的來源。
-
城市群地區大氣水溶性有機氮研究獲進展
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王新明課題組在城市群地區大氣水溶性有機氮來源與沉降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日前發表於《地球物理學研究雜誌:大氣》。 最新研究表明,不同站點細顆粒(PM2.5)中水溶性有機氮可佔到水溶性總氮的12%~34%;利用有機和無機分子標誌物,結合PMF受體模型,課題組定量解析了不同站點PM2.5中水溶性有機氮的來源。
-
物理系江萬軍課題組在拓撲量子磁性方面取得研究進展
清華新聞網7月13日電 近期,清華大學物理系江萬軍課題組在拓撲磁結構的旋性布朗運動方面取得進展,在2020年7月美國物理學會出版的國際權威期刊《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以「拓撲數相關的斯格明子旋性布朗運動」(Topology-Dependent Brownian Gyromotion
-
物電院魯兵安教授課題組在儲能領域的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原標題:物電院魯兵安教授課題組在儲能領域的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日前,我校物理與微電子科學學院魯兵安教授課題組在儲能領域的研究取得重要進展。這是國際上首次報導基於細菌吸收製備高容量、長壽命的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
-
心理學系方方教授課題組在視覺系統神經可塑性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1月20日,《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 24(2), 222-227)刊發了北京大學心理學系方方教授課題組的論文「Function and structure of human left fusiform cortex a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perceptual learning of faces」,報導了他們利用功能性和結構性磁共振腦成像以及心理物理學
-
裴豔中教授課題組熱電材料研究取得系列重要進展
然而,要獲得與現有熱機相當的轉換效率,材料的平均熱電優值(zT)需達3.0左右,現有研究zT峰值可達2.0左右。因此,提高材料熱電性能是提升轉換效率並推進其大規模應用的關鍵。 裴豔中教授2012年加盟我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在高性能熱電材料研究與開發方面取得了系列進展。
-
...課題組在氧化石墨烯膜限域分離策略及其水處理應用方面取得新進展
環境學院張煒銘/潘丙才課題組在氧化石墨烯膜限域分離策略及其水處理應用方面取得新進展 2020-09-14 18: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