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癌基因蛋白Ras變構動力學機制揭示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龍冬教授課題組運用液體核磁共振波譜方法,在癌基因蛋白Ras活性態變構動力學研究領域取得重要新進展,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學術期刊《德國應用化學》上。
-
中國科大在量子輸運、量子等離激元研究領域取得重要新進展
中國科大在量子輸運、量子等離激元研究領域取得重要新進展 近期,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國際功能材料量子設計中心與中科院強耦合量子材料物理重點實驗室曾長淦教授研究組在低維量子輸運領域取得系列新進展
-
首次鑑定出抑制RAS癌基因的小分子
然而,由於RAS突變蛋白缺乏藥物結合的口袋,這一目標一直難以實現。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西奈山伊坎醫學院、斯克利普癌症斯研究所、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和紐約結構生物學中心的研究人員鑑定出一種靶向這種重要的癌基因的新機制。
-
中國科大在B肝病毒導致肝癌的免疫逃逸機制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中國科大在B肝病毒導致肝癌的免疫逃逸機制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來源:新浪新聞 發布者:ailsa 日期:2018-03-30 今日/總瀏覽:1/5839
-
西南大學崔紅娟教授在腫瘤生物學研究領域取得一系列重要進展
,以幹細胞生物學為依託,近期在腫瘤生物學及其家蠶疾病模型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最新研究進展。近日,團隊最新研究成果發表在神經腫瘤學領域頂級期刊Neuro-Oncology (IF=7.79) (DOI: 10.1093/neuonc/noy037)。碩士研究生何江作為論文第一作者。該研究原創性發現了睪丸特異性基因OIP5可以促進腦膠質瘤的增殖和轉移,對腦癌患者病情及預後具有重要的臨床指導意義。
-
中國科大在半導體深紫外LED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中國科大供圖。中新網合肥11月29日電(記者吳蘭)記者29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科研人員巧用藍寶石調控角度,突破了紫外LED發光性能研究的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著名學術期刊《先進功能材料》上。近期,中國科大微電子學院孫海定和龍世兵課題組關於利用藍寶石襯底斜切角調控量子阱實現三維載流子束縛,實現以上研究突破。紫外線雖然在太陽光中能量佔比僅5%,但卻廣泛應用於人類生活。
-
第四節 G蛋白和磷脂酶C
自80年代中期發現G蛋白發現G蛋白及ras等GTP結合蛋白以來,G蛋白與信號轉導關係的研究已獲得重大突破,因之獲得1994年諾貝爾醫學和生理學獎。 一、G蛋白 受體與配體結合後即與膜上的偶聯蛋白結合,使其釋放活性因子,再與效應器發生反應。位於受體與效應器之間的則是偶聯蛋白。
-
中國科大在動物長鏈非編碼RNA研究中取得進展
通過對秀麗線蟲不同發育時期的轉錄組測序進行分析,研究了lincRNA和mRNA共表達情況,同時建立了lincRNA和microRNA共表達及調控網絡。通過對秀麗線蟲不同發育時期近300個轉錄因子的分析來探究轉錄因子在線蟲不同發育階段對lincRNA表達的調控,進而研究了這23個lincRNA行使其生理調控功能的機理。
-
PI3K/AKT信號轉導通路在膠質瘤中的研究進展
2.2Ras PI3K除能被細胞膜上的RTK激活外,還能被ras蛋白激活。由癌基因ras編碼表達的ras蛋白具有GTP酶活性,在調節細胞增殖、分化、凋亡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RTK受體與配體結合可以激活ras蛋白,再進一步激活PI3K成為第二信使。一方面,PI3K通過調控下遊rac蛋白影響細胞骨架重組、控制細胞生長而介導細胞的轉移;另一方面,PI3K直接激活AKT信號通路調控細胞生長、增殖和凋亡,通過下調ras基因表達,可以抑制膠質母細胞瘤的生長。
-
不可成藥的基因突變靶點RAS
由於有兩個第四號外顯子,KRAS可以兩種方式剪接,但編碼K-ras-B的mRNA含量高.除K-ras-B含有188個胺基酸外,其他兩種RAS蛋白均含有189個胺基酸.RAS蛋白在傳遞細胞生長分化信號方面,起重要作用:激活RAS的表達,能增強血管生長因子的表達,顯示RAS蛋白在血管生成中發揮作用,抑制RAS蛋白活性,能抑制依賴RAS蛋白的腫瘤細胞增殖,也能干擾血管生成。
-
中國科大在應用鋰同位素研究二疊紀末生命滅絕事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中國科大在應用鋰同位素研究二疊紀末生命滅絕事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和中國科學院殼幔物質與環境重點實驗室肖益林教授團隊和沈延安教授團隊在二疊紀末生命大滅絕事件的過程和機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
中國科大膜蛋白界面振動能量轉移研究取得進展
中國科大膜蛋白界面振動能量轉移研究取得進展 2017-09-20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字體: 語音播報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量子創新研究院、化學物理系羅毅教授研究團隊研究員葉樹集小組在膜蛋白界面振動能量轉移方面取得進展
-
「Science 」中國科大在快充鋰離子負極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中國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和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中科院能量轉換材料重點實驗室季恆星教授聯合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段鑲鋒教授等在鋰離子電池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發展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長循環壽命的鋰離子電池已成為電化學能源領域的重要方向。決定鋰離子電池功率密度的關鍵之一在於負極材料的倍率性能。季恆星課題組近年來的研究發現:黑磷用作鹼金屬離子電池負極具有極高的質量容量(Angew. Chem. Int.
-
抗癌路漫漫其修遠兮尋找RAS抗癌靶點有點難
Varmus)發現了原癌基因而共同獲198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癌基因就是能引起細胞惡性轉化的一段核苷酸序列,首先發現於病毒中,後來發現是人類細胞分化生長不可缺少的基因,本身無致癌作用,一旦被激活稱癌基因,可導致細胞惡化,至此科學家開始尋找治療癌症的靶向藥。
-
中國科大在二維材料半導體量子電晶體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中國科大在二維材料半導體量子電晶體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我校郭光燦院士領導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在半導體門控量子點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
中國科大等在神經細胞極性維持的分子結構機制研究中取得進展
圍繞Ankyrin家族蛋白的又一系列研究成果。,是神經細胞整合胞體和樹突的輸入信號,調控和產生動作電位的重要位點。神經支架蛋白Ankyrin-G作為AIS中最重要的蛋白質複合物組織者,是AIS的標誌性蛋白。
-
多篇文章解讀近年來G蛋白偶聯受體領域研究進展
GPCR,即G蛋白偶聯受體(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其是人體內最大的膜受體蛋白家族,在細胞信號轉導中發揮重要作用。近年來科學家們圍繞GPCR進行了大量研究,同時也取得了多項研究成果,本文中,小編對近期GPCR領域重磅級研究成果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
-
中國科大在醫學電阻抗成像領域取得系列重要進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杜江峰院士領導的中科院微觀磁共振重點實驗室在無損醫學電阻抗成像領域取得一系列重要進展。該團隊基於自主研發的圖像重構框架成功實現了無損醫學電阻抗圖像在多個不同成像方式下的高分辨重建。醫學影像在現代醫學中廣泛使用,對於疾病的臨床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無損醫學電阻抗成像技術作為新發展的影像技術,具備對人體無害、使用方便且設備價格相對低廉等核心優勢,已成為國內外研究熱點。然而,該成像技術在臨床醫學上受制於成像精度低、魯棒性差等因素未能獲得長足的進步,因此開發魯棒、高分辨能力的成像算法是電阻抗成像領域的前沿難題和核心技術。
-
中國科大在量子點單光子源量子調控研究中取得進展
中國科大在量子點單光子源量子調控研究中取得進展 2015-03-24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字體在此基礎上,在國際上首次證實通過雷射操縱量子點的自發輻射路徑之間的量子幹涉來控制自發輻射,實現對單光子光譜的動態調製,並系統證明了多光子ac斯塔克效應。該實驗不僅解決了一個重要的量子光學基礎問題,同時也展示了量子點體系的魯棒性和多參數可調節性,為未來的固態量子信息技術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