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基因蛋白Ras變構動力學機制揭示

2020-12-04 人民網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龍冬教授課題組運用液體核磁共振波譜方法,在癌基因蛋白Ras活性態變構動力學研究領域取得重要新進展,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學術期刊《德國應用化學》上。

作為細胞內關鍵的信號轉導分子,Ras蛋白的活性改變與人類惡性腫瘤的發生密切相關,也因此成為抗癌藥物研製的重要靶標。而處於天然GTP分子結合狀態下的Ras位點特異性動力學信息,對深刻理解其信號轉導機理以及相關抑制劑研究至關重要,但由於Ras本身的GTP酶活導致其活性狀態極不穩定而不易研究。

龍冬課題組通過實時核磁共振實驗,首次獲得Sos介導下的Ras不對稱核苷交換反應的直接動力學證據,並利用這一反應方向選擇性發展了一項可延長癌基因蛋白Ras活性態的有效實驗方法,使得針對Ras天然活性態的多維核磁波譜學測量成為可能。在此基礎上,該團隊實現了天然Ras-GTP複合物的近全位點(97%)的主鏈信號指認;並運用基於自旋弛豫的核磁共振方法以及一項新發展的數位訊號後處理技術獲得Ras天然活性態在毫秒時間尺度的構象動態特性。這一工作中揭示的Ras協同構象動態網絡涵蓋了近年來發現的重要變構抑制劑結合位點,支持了分子間識別的構象選擇理論。

該項研究進一步闡明Ras天然活性態的構象動態屬性,為完整理解及調控Ras信號轉導活性奠定了重要基礎。該項目研究得到科技部、基金委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記者吳長鋒)

(責編:李依環、熊旭)

推薦閱讀

中國航天:星舞九天「一線牽」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在這顆藍色星球上,人類對浩渺無垠的宇宙充滿好奇。隨著現代航天科技的發展,人類對宇宙空間的探索能力日漸增強。中國嫦娥四號在奔月旅途中,將首次在月球背面著陸,講述地球近鄰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的故事。【詳細】

中國人來到了太空11月上旬的珠海航展期間,首次對外公開亮相的中國空間站核心艙展區迎來了一位特殊的觀眾,他就是航天英雄楊利偉。2003年10月15日,楊利偉肩負著祖國和人民的重託出徵,去探索太空。當指揮員倒計時口令傳來時,楊利偉情不自禁地舉起右手,向祖國和人民敬了個莊嚴的軍禮。【詳細】

相關焦點

  • . | 「光學鑷子」助力研究蛋白變構的分子機制
    在本文中作者關注的一類信號傳導模塊是環核苷酸結合結構域(Cyclic nucleotide-binding domains, CNBD),CNBD是普遍存在且結構保守的domain,主要功能是調節與環核苷酸有關的蛋白激酶、鳥嘌呤核苷酸交換因子,核苷酸門控通道和轉錄因子的活性。迄今為止關於CNBD的結構域調節多種蛋白功能的general的研究仍然是缺乏的。
  • 研究揭示蛋白酶體在泛素鏈誘導下的變構及底物識別機制
    研究揭示蛋白酶體在泛素鏈誘導下的變構及底物識別機制 2019-03-18 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 綜上,該研究揭示了K48-Ub4泛素鏈結合對於蛋白酶體的變構調節作用,發現了泛素鏈與完整蛋白酶體獨特的結合模式,並提出了新的泛素傳遞機制,進而揭示了泛素鏈結合在引發蛋白酶體底物降解過程中的調節機制,並為探索蛋白酶體降解泛素化底物缺陷而引起疾病的診療手段提供理論基礎
  • 生物物理所等在分子伴侶的動力學機制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該論文報導了利用單分子螢光技術研究人源應激型Hsp70蛋白的構象動態及與輔分子伴侶Hsp40相互作用的動力學機制。Hsp70蛋白是分子伴侶系統的核心成員之一,參與細胞內蛋白質摺疊、轉運、降解等多種生理活動,對於維持細胞內蛋白質穩態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 科學家揭示絲氨酸-蘇氨酸激酶變構激活的起源
    科學家揭示絲氨酸-蘇氨酸激酶變構激活的起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22 11:48:52 美國布蘭代斯大學Dorothee Kern課題組揭示了絲氨酸-蘇氨酸激酶變構激活的歷史起源
  • 中國科大在癌基因蛋白Ras構象動態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及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籌)龍冬教授課題組運用液體核磁共振技術在癌基因蛋白Ras的構象動態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揭示了新型抑制劑分子在Ras蛋白上作用位點形成的動態機理。
  • 上海藥物所等發現小G蛋白Rho亞家族不可逆變構抑制劑
    研究團隊合作通過分子動力學模擬發現位於RhoA蛋白Cys107附近的變構「口袋」,功能研究表明鄰近的S188可被磷酸化修飾,從而抑制RhoA蛋白的活性;靶向該變構口袋,開展虛擬篩選結合實驗驗證,發現了苗頭化合物DC-Rhoin;利用NMR、MS和 Pull Down實驗,證實化合物結合Cys107,選擇性地破壞其與調控蛋白RhoGEF及
  • 抗癌路漫漫其修遠兮尋找RAS抗癌靶點有點難
    Varmus)發現了原癌基因而共同獲198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癌基因就是能引起細胞惡性轉化的一段核苷酸序列,首先發現於病毒中,後來發現是人類細胞分化生長不可缺少的基因,本身無致癌作用,一旦被激活稱癌基因,可導致細胞惡化,至此科學家開始尋找治療癌症的靶向藥。
  • 【每日一練】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但這些基因原本就存在於大部分生物的正常基因組中,人們把存在於病毒中的能夠使靶細胞發生惡性轉化的基因稱為病毒癌基因(故AC錯),把存在於生物正常細胞基因組中的癌基因稱為原癌基因(故B對)。原癌基因在正常細胞內處於靜止或低表達狀態,不僅對細胞無害,而且對於維持細胞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義,只有受到致癌因素作用而被活化時,才引起細胞癌變,導致腫瘤的發生(故D錯)。2 解析:E癌基因可編碼生長因子、生長因子受體、信號轉導蛋白、細胞周期蛋白、轉錄因子等產物。
  • 研究人員發現小G蛋白Rho亞家族不可逆變構抑制劑
    該研究報導了小G蛋白Rho亞家族的共價抑制劑,發現其新型變構調控口袋,並闡明其變構調控分子機制。 小G蛋白家族關鍵成員Rho亞家族是細胞內重要的調控因子,由於臨床發現其關鍵成員RhoA等存在多種致病性突變,引發腫瘤惡性增殖和轉移,因而該家族成為抗腫瘤藥物研發領域的重要靶標。
  • 分子伴侶Hsp70輔助蛋白摺疊變構調節方式的解析
    分子伴侶Hsp70輔助蛋白摺疊變構調節方式的解析 來源:生物催化劑設計與改造服務公眾帳號   發布者:管理員   日期:2015-09-24   今日/總瀏覽
  • JACS|分子動力學揭示綠色螢光蛋白mEos4b的發光機制
    文章概要光轉化螢光蛋白 (PCFPs) 能隨激發光波長地改變發出不同顏色的螢光,這類螢光蛋白極大地促進了活細胞超高分辨顯微成像技術(PALM)的發展及應用。本文作者研究了綠色螢光蛋白mEos4b的發光機制,證明mEos4b和大多數RSFPs一樣,依賴於螢光生色團可逆的順反異構實現暗態和亮態之間的切換。然而,綜合結晶動力學、分子動力學模擬和拉曼光譜的結果,作者發現綠色mEos4b中的暗態比關閉綠色IrisFP(一種雙光色PCFP)中的暗態更為動態。
  • 首次鑑定出抑制RAS癌基因的小分子
    然而,由於RAS突變蛋白缺乏藥物結合的口袋,這一目標一直難以實現。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西奈山伊坎醫學院、斯克利普癌症斯研究所、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和紐約結構生物學中心的研究人員鑑定出一種靶向這種重要的癌基因的新機制。
  • JACS | 分子動力學揭示綠色螢光蛋白mEos4b的發光機制
    ,這類螢光蛋白極大地促進了活細胞超高分辨顯微成像技術(PALM)的發展及應用。本文作者研究了綠色螢光蛋白mEos4b的發光機制,證明mEos4b和大多數RSFPs一樣,依賴於螢光生色團可逆的順反異構實現暗態和亮態之間的切換。然而,綜合結晶動力學、分子動力學模擬和拉曼光譜的結果,作者發現綠色mEos4b中的暗態比關閉綠色IrisFP(一種雙光色PCFP)中的暗態更為動態。
  • 劉劍峰團隊解析鈣離子敏感受體的變構調節機制
    G蛋白偶聯受體(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是細胞膜上最大的膜受體超家族,也是重要的藥物靶點,眾多營養物質的感受都是由該類受體介導的。鈣離子敏感受體(calcium-sensing receptor)是一種典型的感受營養物質的G蛋白偶聯受體,能夠被多種內源性或外源性物質(如陽離子、胺基酸、多胺、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等)激活和調節。
  • 科學家應用單分子技術解析促凋亡蛋白tBid引發膜通透的動力學過程
    文中通過應用新的單分子研究技術——基於納米材料氧化型石墨烯表面誘導螢光衰逝的單分子螢光技術(single-molecule surface-induced fluorescence attenuation,smSIFA),解析了Bcl-2家族蛋白tBid與模型膜的相互作用,並揭示了tBid在膜表面通過同源寡聚化形成類孔道結構的動力學過程。
  • 中國科學家揭示抗凍蛋白對冰晶成核的分子機制
    中科院化學所綠色印刷院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王健君與中科院上海應物所副研究員王春雷、研究員方海平和新疆大學教授馬紀合作,揭示了抗凍蛋白的不同面對冰核形成分子層面的機制。這一結果發表在近日出版的《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上。
  • 《自然》:美揭示神經元轉運蛋白分子運動機制
    《自然》:美揭示神經元轉運蛋白分子運動機制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4月24日報導,美國科學家最近終於弄清楚了轉運蛋白分子的工作機制,研究發表在24日出版的《自然》雜誌上。科學家表示,新研究有望改進對精神疾病治療的效果,加深理解古柯鹼等神經藥物的作用原理。 轉運蛋白是內嵌於神經元細胞膜內的分子機器,其作用是調節神經細胞之間的信號傳導並循環利用神經遞質。
  • Sci|加速動力學結合馬爾可夫模型指導蛋白設計
    本文中,研究人員以一種參與免疫反應並與HIV感染相關的蛋白CypA為例,介紹了結合加速MD(aMD)模擬和Markov模型(MSM)探索構象空間的方法。通過構建MSM模型確定了五個主要的優勢構象狀態以及狀態相互轉換的通路,並且通過理性設計,尋找到2個全新的突變位點,其中D66A會改變蛋白構象,而突變H70A可以穩定構象。
  • 如何在細胞系中敲除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
    我們一般在細胞基因敲除的時候都是在腫瘤細胞系中進行的,我們一般將要敲除的基因分為兩類:促進細胞增殖基因(原癌基因),抑制細胞增殖基因(抑癌基因),所有的後面細胞的操作都要和這兩個概念有關。一般對促進細胞增殖基因(原癌基因)的敲除會導致細胞的代謝通路減少,或者細胞的增殖變緩慢,導致細胞的擴增出現異常。所以在做細胞敲低的時候,經常會出現的問題就是:第一代敲低效果不錯,但是後續隨著傳代,導致細胞的敲低效果不斷下降。
  • 五分鐘深度解讀癌基因!致癌?抑癌?必須知!
    癌基因是基因的一類,指人類或其他動物細胞(以及致癌病毒)固有的基因,又稱轉化基因,激活後可促使正常細胞癌變、侵襲及轉移。腫瘤的產生與癌基因(oncogene)和抑癌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有關。凡能參與或直接導致正常細胞發生惡性變的任何基因序列均稱為癌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