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民營經濟強省和製造業大省,從神一到神七,浙江先後有多家民企,憑藉獨一無二的核心技術參與製造過程,承擔著越來越重的分量。這一次,神七問天最大的亮點是航天員在太空出艙行走,其模擬訓練設備中就有浙江製造的身影。
還有那些默默無聞的浙江籍科學家們,在中國航天領域裡孜孜不倦地追求著,瑞安籍科學家林文杰72歲了,還奮戰在第一線,昨夜,他是最後一批撤離發射塔的人之一……
太空漫步原來是從水池裡練出來的!
高澤普眼前的這個圓柱體,直徑23米、有效水深10米。航天員帶著應急氣瓶,穿上水槽訓練航天服,在水下訓練,一次好幾個小時。
昨天下午,這位寧波星箭航天機械廠的總工程師說,從神一直到神六,星箭航天都參與了發射場供氣系統設備的生產和安裝。這一次,他們又在神七的航天員系統裡露了一手。
昨天晚上,星箭航天負責人嚴國元在東風航天城觀摩神七飛天。臨行前,這位觀摩過神五、神六飛行的老總有些激動地表示,星箭航天能為神七貢獻一份力量,是寧波人的驕傲。
「我們承擔的是衛星發射塔架改造和航天員出艙模擬訓練中心供配氣系統的製造、安裝。」
前一個屬於載人航天工程的發射場系統,後一個則處於航天員系統中的一個分支:生命保障子系統。
說起衛星發射塔架改造,倒也簡單。
「發射塔架每次執行的任務不同,所以每次都要改造。」高澤普說,他們承擔的主要是供氣和推進加注系統。從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夏之交,星箭航天的技術人員在戈壁中熬了5個多月,「過去是胖子,回來又黑又瘦,掉了20斤肉。」
再說出艙模擬訓練中心,那個讓老高目瞪口呆的大水池,叫做中性浮力水槽,是用來給航天員模擬失重訓練的,航天員要訓練從打開艙門、出艙、出艙活動、返回到關艙門的過程。
高澤普介紹,模擬訓練用的全部是氣動系統,擔心帶電設備會有危害。
「一次訓練,要有很多人參與,也就在此時,供配氣系統開始發揮作用,水下人員的呼吸,就靠這個系統完成。」
不仔細看,還真不知道水下有這麼多名堂,原來那些很長的管子就是用來呼吸空氣的。通過壓縮機,空氣要經過淨化、減壓,分別輸送給人和設備,高澤普說:「供給人呼吸的空氣流量不大,但品質很高。」
——————————————
【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神七發射直播】【太空行走】【太空行走直播】【神七視頻】【神七出艙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