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潮從西方湧東方 各國為高離婚率費腦筋

2020-12-01 環球網

「婚姻不僅是個人的愛情故事,也是最嚴格的社會和經濟契約。」這是美國最新暢銷書《定終身》中對婚姻的一句經典解讀。在過去的40年裡,從歐美開始,世界各國陸續迎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離婚高潮。隨著人們對婚姻質量、感情需求的上升,以前「湊合著過」的想法被越來越多的人放棄。特別是近些年,在東方國家,因為一些看上去並不大的家庭矛盾引發的離婚衝動明顯增多,有人形容這樣的「氣頭上離婚」就像因小瘡而做了一個沒必要的切除大手術一樣。很多國家都有意無意地在給離婚增加難度,讓人們更慎重地對待婚姻。從政府的婚姻法律到社會的心理疏導,各國想了不少招,但效果並不明顯。相反,結婚難、同居多的現象更普遍了。

離婚潮從西方湧向東方

從世界範圍看,離婚法從有責離婚(一方犯有通姦、重婚、遺棄、虐待等罪責)發展到無責離婚(夫妻雙方沒有過錯,只是感情確實破裂),被視為人類的一個革命性進步。但走出這一步,不過是40年前的事。最早,英國在1969年公布《修訂離婚法》,廢除了原來的各種離婚規定,明確只要婚姻關係破裂到不能挽救的地步就可以。美國很多州也很快做出類似規定,為離婚者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自由。此後,各國的離婚率出現直線上升。據調查,各國離婚案件中,女性首先提出的情況居多。俄羅斯近八成有子女的離異家庭,都是妻子一方先提出。到了上世紀80年代初,中國也逐漸過渡到無責離婚時代。目前,中國幾個大城市的離婚率已經超過了30%。

韓國的離婚率在經合組織國家中高居第二位。據韓國媒體報導,「新婚離婚」(結婚4年內離婚)的夫婦佔所有離婚夫婦的比重從2004年的25.2%上升為去年的28.4%。很多年輕夫妻認為,如果過不到一起,不如趁沒有孩子時候離婚。韓國《時事周刊》援引韓首爾家庭法院調解院長李南玉的話說,離婚相對容易,是30多歲年輕夫婦離婚率高的最大原因。他說,離婚如同證券投資,投入不多時更容易「撤資」。該刊還認為,40歲以上的韓國夫妻相對保守,重視面子,儘量避免離婚,而30多歲的年輕人更開放,更重視個人幸福,但也更容易衝動。

實際上,當中國等東方國家的離婚率在提高時,歐美的離婚率已經在高位出現了輕微的下降。以德國為例,2008年有19.19萬對夫妻離婚,比2004年少了2.2萬對。德國一位婚姻法專家認為,人們有離婚的權利,但不能濫用這種權利。任何時候,離婚者都應首先考慮對老人、孩子、家庭、社會的義務承諾。事實上,由於輕率離婚而帶來的單親家庭問題、兒童教育問題已成為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

美國的離婚率居全球第一,幾乎每兩對美國夫婦就有一對以離婚收場。但和人們的感覺不一致的是,據美聯社統計,過去20多年,美國人的離婚率持續走低,目前已跌至1970年以來的最低點。美國人離婚率走低的背後,有諸多社會因素。一些崇尚傳統家庭價值觀念的組織欣喜地認為,這體現了美國人對高離婚率的反感。美國「關注家庭組織」的家庭政策專家格倫•斯坦頓說:「如今,許多年輕人就出生在上世紀70年代家庭劇變時期,他們看到了父母的離婚,現在,他們寧願同居也不隨意弄髒聖潔的婚姻地毯。」

多國給離婚增加「緩衝時間」

為了應對高離婚率,很多國家也在想對策。韓國政府自2007年8月起建議實施、2008年6月起強制實施的「離婚熟慮制」,對減少年輕人離婚起到了一些作用。該制度規定,夫婦要求協議離婚時,法院不予立刻辦理,而是給予一定時間要求夫婦兩人「重新思考離婚要求」,一般有子女的家庭是3個月,無子女的家庭是1個月。經過這段「深思熟慮」後,法院再予審議辦理。韓國蔚山地方法院稱,2006年向該院申請離婚者中有84%最終離婚,而2008年這一比例降至62%。韓國仁川市還推行家事商談制。當地法院選出一批家事商談委員,包括職業諮詢師、教師、宗教人士等,與要求離婚的夫婦見面,傾聽他們的煩惱,協助他們找到離婚以外的解決辦法,或幫助確實要離婚的夫妻處理好子女養育等現實問題。

相關焦點

  • 各國為高離婚率費腦筋 美國不敢結婚更怕離婚
    在過去的40年裡,從歐美開始,世界各國陸續迎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離婚高潮。隨著人們對婚姻質量、感情需求的上升,以前「湊合著過」的想法被越來越多的人放棄。特別是近些年,在東方國家,因為一些看上去並不大的家庭矛盾引發的離婚衝動明顯增多,有人形容這樣的「氣頭上離婚」就像因小瘡而做了一個沒必要的切除大手術一樣。很多國家都有意無意地在給離婚增加難度,讓人們更慎重地對待婚姻。
  • 離婚復婚潮漲潮退是樓市「限購令」惹的禍?
    原標題:離婚復婚潮漲潮退是誰惹的禍?   姚兵立深   離婚、復婚這本應是夫妻間感情的事,可卻被一條限購令攪得亂七八糟。據報導:南京一位蔡女士名下有兩套房,一套自己住,一套父母住,因為孩子明年要上初中,但現有房子的學區不好,想買套學區房。
  • 不應叫虎丘塔為「東方比薩斜塔」,比薩斜塔應該叫「西方虎丘塔」
    虎丘,原名海湧山,相傳春秋時吳王夫差就葬其父(闔閭)於此,傳說葬後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故名虎丘。又一說為「丘如蹲虎」,以形為名。虎丘已經有2500多年的悠久歷史,有「吳中第一名勝」、「吳中第一山」的美譽,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曾寫下「嘗言過姑蘇不遊虎丘,不謁閭丘,乃二欠事」的千古名言。來虎丘遊玩,除了觀賞劍池就是虎丘塔。
  • 東方玄學和西方科學
    這曾在18世紀初的歐洲知識界引起轟動,1705年甚至有人撰文稱:「中國人失去了六爻的真正意義,一位歐洲天才為他們重新發現了這一知識。」 黑格爾評論讚嘆易經不可思議,說:「《易經》代表了中國人的智慧,我一生中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完全學透中國的《易經》。」 榮格認真而深入地研究過《易經》。與萊布尼茨關注數理和黑格爾關注哲學不同,榮格最感興趣的,是《易經》的佔卜系統。
  • 西方人對中國龍的看法在變:東方祥瑞沒有攻擊性
    主張「棄龍」的人認為,「龍在西方世界被認為是一種充滿霸氣和攻擊性的龐然大物,其形象往往會讓部分西方人武斷地產生一些不符合實際的聯想,容易招致誤讀、誤解或別有用心的歪曲」。  是不是如果西方有人因為龍的「霸氣和攻擊性」而對中國產生誤解,我們就應該棄龍而就溫順的熊貓或其他什麼「無攻擊性」的動物呢?記者為此採訪了長期從事東西方文化研究的美國舊金山《矽谷時報》副社長諾曼。他說,現在中國人太在乎西方人的看法,特別是美國人的看法。
  • 腦筋急轉彎:太陽從來都是從東方升起,什麼時候太陽會從西方升起
    答案:把冰的兩點去掉 難題5.太陽從來都是從東方升起,那什麼時候太陽會從西方升起呢?答案:從鏡子裡看的時候
  • 為打破西方壟斷,他寧可離婚也要回國
    前一段時間有媒體報導稱,又有一個科學家棄美回國,為中國打破西方國家的壟斷,這個科學家名叫黃大年,他寧可離婚破產,也要回國效力,他的愛國精神感動了無數人。當時他甚至還跟妻子說,如果你不願意的話,那我們倆就離婚吧,幸運的是,黃大年的妻子也非常明白事理,她沒有阻止丈夫,而是支持他的決定,跟他一起回國。
  • 為什麼科學時代是從西方開始而不是東方呢?
    但其實縱觀中國五千多年延續下來的歷史,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不管是在國力,還是人類文明、文化多個方面,都遠高於西方世界的發展。然而盛極必衰,從蒙古國分裂,建立元朝,再到明代開始,這一階段東方開始逐漸弱勢下來,而此時的西方卻開始進入大航海時代,為之後的日不落帝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令西方拍案叫絕:各國第一顆衛星,為什麼只有東方紅一號能看到?
    其實各國發射的第一顆衛星中,除了東方紅一號外,還有法國的衛星也還在天上飛呢,不過東方紅一號有一點是任何國家的第一顆衛星做不到的,因為它能直接用肉眼看到!反光膜展開因此這個設計讓當時的西方科學家拍案叫絕,沒有修改衛星設計卻能讓全國甚至全世界人民看到中國人發射上天的衛星,而且成本很低,這樣的方法,估計也只有中國人能想出來
  • 東方的龍與西方的龍有什麼區別
    龍在中國傳說中是一種善變化、能興雲雨、利萬物的神異動物,為眾鱗蟲之長,四靈(龍、鳳、麒麟、龜)之首。夔龍青龍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天之四靈之一,源於遠古星宿崇拜,是代表太昊與東方七宿的東方之神,於八卦為震、巽,於五行主木, 象徵四象中的少陽,四季中的春季。
  • 西方如何想像東方:當維密天使身披青花瓷 腰纏一條龍
    我們如何看待西方語境下自己的形象,又如何在更具隱蔽性的經濟秩序裡找到自己的位置?或許,從好萊塢女星黃柳霜到華人維密天使,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東方女性從未走出種族偏見的陰影。從鴉片到眯眯眼:西方如何想像東方?
  • 舉國為汶川地震捐款4萬,受盡西方嘲笑,中國的回報卻讓各國嫉妒
    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國家引起了各國的關注,那是因為舉國為汶川地震捐款4萬,受盡西方嘲笑,中國的回報卻讓各國嫉妒,這個國家就是莫三比克共和國。在汶川大地震中,莫三比克共和國向我國捐了4萬元。現如今這個年代,就算是一個普通人的薪資就能拿到4萬元,因此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在很多人看來實在是太少了,因此他們也遭到了西方國家的嘲諷。
  • 西方公認「東方三大聖人」,被中國全部包攬,第3個你不一定知道
    西方學者在研究世界思想家之時,評選出了世界十大傑出思想家。其中有三位來自東方,被中國全部包攬。 他們被譽為「東方三大聖人」,第一是道聖老子;第二是德聖孔子;第三個你不一定知道,那就是智聖六祖慧能。
  • 從最早的世界地圖看西方人眼中的東方(圖)
    歷史上西方人怎樣看待東方呢?公元前6—前4世紀,古希臘自然科學已有很大發展,尤其在數學、天文學、大地測量學、地理學、地圖學等領域出現一批學者。當時已發現地球是個橢球體,並劃分出經、緯度。如果以歐洲(主要是西歐)為坐標原點,那麼它自己為「西方」。而「東方」就是指埃及、兩河流域、小亞細亞(近東);阿拉伯和中亞細亞(中東);亞洲東部,印度和中國(遠東)。但是如果以中國為坐標原點,那麼它自己為「中」,而「東方」(東洋)指日本,「西方」就是指:中亞細亞和阿拉伯(西域)、印度(西天)。
  • 英國前首相戈登·布朗:世界應正視重心從西方向東方轉移
    2020年11月20日,英國前首相戈登·布朗為2020「讀懂中國」國際會議開幕會致辭時,歷數當前國際政治的癥結痛點,認為世界各國必須要達成共識,重建信任,尊重中國等新興國家的話語權並避免「一個世界,兩個體系」。
  • 東方西方的龍其實是兩種生物,只是在翻譯上出了問題
    中國與西方古代由於很多文化差異,所呈現的東西都是不一樣的,但是有一些東西卻是相同的,也就是無論是在東方還是在西方,甚至是在印度都有龍這個詞。還有很多人一直都在設想,東方的龍和西方的龍要是待在一起對戰的話
  • 八十本書環遊地球|孟買:《東方,西方》
    第九周 第三天孟買 薩爾曼·拉什迪 《東方,西方》泰戈爾1916年所描繪的宗派衝突在1947年印度獨立之際愈演愈烈,印巴分治給國家帶來創傷,印度分裂為印地語主導的印度自治領和穆斯林為主的巴基斯坦自治領(後者現在已經又分裂為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在洶湧的暴力浪潮中,數千萬人因宗教信仰劃界,流離失所。
  • 腦筋急轉彎:什麼門是打不開,也關不上的,答案真是笑死我了!
    腦筋急轉彎是一種開發人的腦力的一種小遊戲,在平常的思維上還可以添加點色彩,就連小孩子也很喜歡的一種小遊戲,相信有很多的讀者也是蠻喜歡腦筋急轉彎的,那小編就為各位讀者帶來一個讓你們腦洞大開的腦筋急轉彎!腦筋急轉彎:什麼門是打不開,也關不上的,答案真是笑死我了!
  • 方舟子:幻想用"東方科學"拯救"西方科學"是無知
    近年來國內有不少人倡導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某些內容(例如卜卦、風水、中醫)樹立為「東方科學」,以與被稱為「西方科學」的現代科學相對抗。「東方科學」的主要特色,就是建立在陰陽五行的基礎上的。「東方科學」在國際上沒能獲得承認的原因,據說是由於西方人理解不了陰陽五行。
  • 衝破西方「審美霸權」 紅旗H9詮釋東方設計哲學
    西方世界掌握著「審美霸權」,從建築設計到時裝設計、從工業設計再到家具設計.....如果對美的標準都要由來自地球對面的設計師來定義,那對於我們這片大陸上的設計師或許還真有點悲哀。汽車設計領域同樣如此。不可否認,西方汽車工業起源比東方國家要早,在設計理念上也更加偏向「西方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