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板塊架構遼寧「藍色經濟」版圖
——《遼寧海岸帶保護和利用規劃》全文解讀(二)
遼寧海岸帶這條「藍色經濟帶」上,將「舞動」起哪些產業?這些產業又將如何布局?《遼寧海岸帶保護和利用規劃》清晰地勾勒出六大功能板塊,並定義了各自的發展「節奏」:提高工業、港口物流、城鎮三大板塊土地使用效率,引領區域經濟快速、協調、可持續發展;穩步推進旅遊休閒、農業漁業兩大板塊建設,促進海岸帶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鞏固生態保護板塊佔地規模,加強海岸帶的保護和治理。
工業開發板塊:面積控制在695平方公裡以內
功能定位:全國重要的先進裝備製造業基地和原材料工業基地,國家級軟體產業基地。
戰略目標:到2020年,先進裝備製造、原材料加工、信息技術等產業全面提升,重點工業園區成為經濟增長點。
空間布局:採用整體分散、局部集中的方式,調整園區的空間布局、發展規模和方向。鼓勵園區向臨海、臨城發展,加快產城一體化進程。到2020年,對發展水平和集約化程度高、用地短缺且發展潛力好的園區,擴大用地規模;對發展水平和潛力一般的園區,著力提高投資強度和單位面積產出水平。強化國家級園區在工業發展中的龍頭地位,把國家級園區打造成為遼寧海岸帶的核心園區;增強省級園區在引領國家特色產業發展方面的優勢,把省級園區打造成為遼寧海岸帶傳統優勢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發展的主要園區。
港口物流板塊:
功能定位: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的核心載體,東北地區綜合運輸的重要樞紐,全國重要的現代化沿海港口群。
戰略目標:到2020年,遼寧海岸帶港口群的吞吐量達到13.5億噸,在全國港口體系中的地位進一步加強。
空間布局:形成以大連港和營口港為主要港口,以丹東港、錦州港、盤錦港和葫蘆島港為地區性重要港口,以地方性港口(港區)、臨港工業貨運和貨主碼頭為輔的分層次布局格局。
重點任務:大連港以「一島三灣」內各港區、長興島港區為重點,構建貨櫃、石油、鐵礦石、散糧、商品汽車、客貨滾裝、油輪運輸等專業化運輸中轉系統,形成功能完善的現代化港口。營口港以鮁魚圈港區和仙人島港區為重點,以內貿貨櫃、鐵礦石、石油和鋼材運輸為主導,綜合發展糧食、雜貨等運輸,形成功能完善的綜合性港口。錦州港以筆架山港區和龍棲灣港區為重點,建設以石油、煤炭、糧食和內貿貨櫃運輸為主的綜合性港口。丹東港以大東港區和海洋紅港區為重點,建設以煤炭、油品、金屬礦石、糧食和貨櫃運輸為主的綜合性港口。葫蘆島港以柳條溝港區建設為重點,建設以煤炭等大宗散貨和雜貨運輸為主的綜合性港口。盤錦港以榮興港區為重點,建設以石油、散雜貨運輸為主的綜合性港口。
旅遊休閒板塊:旅遊休閒岸線佔比達到20%以上
功能定位:我國北方地區濱海旅遊休閒的重要功能區。
戰略目標:到2020年,旅遊服務業發展成為海岸帶第三產業的龍頭產業。
構建「一軸多心」的旅遊空間布局。以海岸線為軸,依託大連、丹東、營-盤、葫-錦四大濱海旅遊服務中心,有機聯動濱海旅遊功能區和旅遊節點,打造「一條軸帶,多個軸心」的旅遊空間布局,形成濱海旅遊走廊。
建設4個濱海旅遊服務中心和10個特色旅遊城鎮。在提升大連綜合服務功能的基礎上,加大丹東、營-盤、葫-錦旅遊服務設施建設力度,增強四大濱海旅遊服務中心的吸引力。加大旅遊服務重要節點建設,打造旅順口、長海、莊河、東港、北海新區、龍棲灣新區、興城、東戴河、歡喜嶺新城、趙圈河鎮等10個特色旅遊鄉鎮。
重點建設15個旅遊功能區。整合沿海旅遊資源,強化旅遊功能差異化發展,建設都市休閒、溼地生態、海島旅遊度假、濱海景觀、溫泉療養、邊境旅遊、文化宗教等15個旅遊功能區。
建設以濱海公路為紐帶的濱海景觀觀光走廊。原則上在濱海公路向海一側不再開發工業建設用地,確保濱海公路兩側景觀的完整性和連續性。
城鎮建設板塊:面積控制在1151平方公裡以內
功能定位:國家沿海城鎮帶和環渤海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東北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載體,遼寧省人口集聚強勁、濱海特色鮮明的新型城鎮化區域。
空間布局:強化「一核一區兩翼」的總體布局。
優化「核心」:大連市。以老城區為中心,以普灣新區和金州新區為副中心,以莊河老城區、花園口新區、長興島新區為重要支點,顯著提升大連市的龍頭地位。
強化「一區」:營盤都市區。以營口市老城區為中心,以鮁魚圈新區為副中心,以遼東灣新區、北海新區、蓋州市老城區為重要支點,打造沈大城鎮發展軸的隆起地帶,增強營盤都市區聯接沿海經濟帶與瀋陽經濟區的樞紐作用。
壯大「兩翼」:錦州市、葫蘆島市和丹東市。渤海翼要壯大興城老城區、葫蘆島老城區、南票新區、龍棲灣新區,提升對遼西地區的引領帶動能力。黃海翼要發揮丹東沿海、沿江、沿邊的區位優勢,積極推進邊境經濟合作,經濟推進丹東和東港的一體化建設。
農業漁業板塊:
陸域不低於5911平方公裡、海域不低於 10111平方公裡、岸線不低於503公裡
功能定位:全國重要的優質特色農業生產、出口和加工基地,海洋綠色生態養殖基地。
空間布局:基礎農業保護區。為國家級、省級糧食、油料生產基地的核心區,主要包括綏中縣、興城市及連山區的東部,凌海市南部,瓦房店市西部及南部地區,普蘭店、莊河及東港市的東部地區。
特色農業提升區。為優質特色農產品生產集中區,主要包括蓋州、瓦房店、普蘭店、東港、錦州等水果產區,丹東東部的中藥材產區,東港、興城等食用菌產區以及大石橋、蓋州、莊河等柞蠶產區。
都市農業發展區。主要分布在重點城市建成區周邊。
淺海水產養殖區。底棲、浮遊生物富集,養殖活動不影響環境保護、海岸景觀、港區通道的淺海區域,主要布局在雙臺子河口、長山群島周邊以及凌海、東港、莊河、瓦房店、甘井子、蓋州等地區海域。
近海漁業捕撈區。主要分布在綏中海域、興城海域、浮渡河口海域、駝山海域、老鐵山海域、長山群島海域等地區。
生態保護板塊:
陸域不低於5528平方公裡、海域不低於 6677平方公裡、岸線不低於665公裡
功能定位:近海海域和海岸線多種資源的富集區,生態產品和生態服務功能的供給區,濱海宜居環境和生態安全的保障區。
空間布局:重點建設28個重點保護區,打造生態保護格局。
生物多樣性保護功能區。為國家級、地方級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的分布區域和海上珍稀物種的分布區域,主要分布在盤錦、大連和丹東等岸段,面積6593平方公裡。重點打造葫蘆島珊瑚菜保護區等16個保護片區。
水源涵養與土壤保持功能區。為重要河流的水源地和重要水庫及其匯水區,主要分布在大連、錦州、葫蘆島等岸段,面積3125平方公裡。重點打造大連窪子店水庫水源保護片區。
河流溼地保護與環境治理功能區。主要分布在葫蘆島、盤錦、大連的沿海河口區域,面積1919平方公裡。重點打造六股河口溼地保護區等8個保護片區。
海島海岸保護與侵蝕防治功能區。為海蝕地貌分布和海岸侵蝕防護的重要區域,主要分布在大連、營口和葫蘆島岸段,面積567平方公裡。重點打造大筆架侵蝕防護區等3個防治區。
來源: 大連日報 轉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