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地球六大板塊知識點,全在這裡啦!

2020-11-23 新東方

  地球六大板塊知識點你知道多少,這裡有書本沒有的知識點,你一定需要!

  一、把六大板塊與七大洲、四大洋的海陸位置、範圍、輪廓進行比較,找出它們的聯繫和區別

  1、北冰洋被亞歐板塊和美洲板塊劃分了。

  2、大西洋被美洲板塊、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劃分了。

  3、大洋洲絕大部分被劃分到印度洋板塊。

  4、南北美洲劃分到一個板塊——美洲板塊。

  5、六大板塊除太平洋板塊幾乎只包括海洋外,其餘五個板塊裡都既有陸地又有海洋。

  6、亞歐板塊包括歐洲和除中南半島、阿拉伯半島外的亞洲及其北部、西部、東部邊緣的一部分海洋(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東西跨度較大。

  7、非洲板塊包括整個非洲,還有西部大西洋的一部分,東部印度洋的一部分,南北跨度大。

  8、印度洋板塊既包括印度洋的一部分,又包括亞洲的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大洋洲的絕大部分,呈西北——東南走向,跨的大洲多。

  9、美洲板塊包括南北美洲及東部大西洋的一部分和西部北回歸線以北太平洋的狹長區域。南北方向長。

  10、南極洲板塊包括南極洲及其周圍的部分海洋,呈團狀分布。

  比較得出以下結論:

  ①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比它們所對應的大陸範圍大,面積廣。②太平洋板塊比太平洋範圍小。

  ③印度洋板塊,名不符實,不是海洋板塊而是陸地板塊,地跨亞洲、大洋洲的部分陸地,特殊。

  二、用經緯網對六大板塊進行空間定位

  出題時,如果沿某條經緯線在六大板塊構造圖上做剖面圖,往往選擇經過的板塊名稱多、複雜的經線或緯線,依照這個原則,可以選取0°、60°E、120°E、120°W經線;

  0°(赤道)、南北回歸線、60°N緯線等。

  1、0°經線自北向南大致穿過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南極洲板塊。

  2、60°E經線自北向南穿越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非洲板塊、南極洲板塊。

  3、120°E經線自北向南依次穿過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南極洲板塊。

  4、120°W經線自北向南穿過美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南極洲板塊。

  其中,60°E經線穿過的板塊最多,最複雜。

  1、0°緯線(赤道)橫跨的板塊有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南極洲板塊、美洲板塊五個。

  2、23°26′N(北回歸線)貫穿的板塊多而複雜,有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五個,其中所跨太平洋板塊長,亞歐板塊短,即除南極洲板塊外均有。

  3、23°26′S(南回歸線)東西貫穿的板塊有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與南極洲板塊五個,唯獨沒有亞歐板塊。

相關焦點

  • 圖說地理——六大板塊分布示意圖
    啦知識連結:六大板塊:勒皮雄在1968年將全球地殼劃分為六大板塊;太平洋板塊、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包括大洋洲)和南極洲板塊。其中除太平洋板塊幾乎全為海洋外,其餘五個板塊既包括大陸又包括海洋。
  • 二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四》備課筆記,六大板塊知識點詳細解析
    二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四》備課筆記,六大板塊知識點詳細解析,幫孩子預習複習。一、識字加油站本次識記加油站由一張火車票引導孩子在生活中識字。四、我的發現這裡出示了4組表示顏色的詞,這些詞語的構詞方式都是在顏色詞前加上不同的表示具體事物的名詞,來區分同一色系的不同顏色。五、日積月累這一次編排的是關於風景的楹聯,要求正確誦讀楹聯並背誦積累,初步感受祖國山河的壯美。
  • 地理知識點 板塊運動
    高中教材中要求大家掌握的是六大板塊,分別是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同時我們還應該知道赤道經過六大板塊,從0度經線開始自西向東依次為: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南極洲板塊、美洲板塊。
  • 高中地理:地球板塊知識點
    一、把六大板塊與七大洲、四大洋的海陸位置、範圍、輪廓進行比較,找出它們的聯繫和區別
  • 【備考乾貨】全球地殼劃分為六大板塊;太平洋板塊、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包括大洋洲)和南極洲板塊,詳解構造圖
    知識連結:六大板塊:勒皮雄在1968年將全球地殼劃分為六大板塊;太平洋板塊、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包括大洋洲)和南極洲板塊。其中除太平洋板塊幾乎全為海洋外,其餘五個板塊既包括大陸又包括海洋。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海底的地形、大洋中脊、六大板塊)
    01知識點1、海底地形圖1 海底地形示意圖2、六大板塊地球巖石圈可以分為六大板塊: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南極洲板塊、美洲板塊。圖2 世界六大板塊示意圖(2)分析板塊的碰撞。①大洋板塊與大陸板塊相撞,大洋板塊會俯衝到大陸板塊下方,大陸板塊隆起抬升,在大陸板塊一側形成島弧,在大洋板塊一側形成海溝,例如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形成日本群島,因此選項A正確;②如果是大陸板塊與大陸板塊相撞,則會形成高大的山脈、高原,例如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形成喜馬拉雅山脈和青藏高原。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洋流的影響、四大漁場、六大板塊)
    01知識點1、六大板塊地球巖石圈可以分為六大板塊: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南極洲板塊、美洲板塊。相鄰兩個板塊之間,主要分為兩種邊界:①生長邊界:兩個板塊相互遠離,距離越來越遠,常常會形成海嶺、斷層、裂谷、新的海洋(下圖中紅色邊界);②消亡邊界:兩個板塊相互擠壓,距離越來越近,常常會形成山脈、海溝(下圖中的綠色邊界)。
  • 板塊構造學說源於大陸漂移學說和海底擴張學說,全球分為六大板塊
    地球的內部結構可以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部分,其中地殼的厚度最薄,全球地殼的平均厚度約為17千米,在地球地表以下大約100至110千米深處存在著一個不連續的分布熔融狀物質的區域,稱為「軟流層」,在地質學上通常把軟流層以上部分,稱為「巖石圈」。
  • 巖石圈分為六大板塊,板塊之間相互碰撞和張裂,塑造地表宏觀地形
    ;二是外力作用,能量來自於地球外部的太陽輻射能,具體表現包括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和固結成巖等。 六大板塊示意圖 在內力作用方面,「板塊構造學說」是解釋地殼構造運動和地表宏觀地形的最重要學說,板塊構造學說是基於大陸漂移學說和海底擴張學說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 玩轉地理 | 地球板塊的那些事兒
    高中教材中要求大家掌握的是六大板塊,分別是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同時我們還應該知道赤道經過六大板塊,從0度經線開始自西向東依次為: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南極洲板塊、美洲板塊。
  • 地球內部結構和雞蛋有什麼聯繫?如何高效形象記憶初中地理板塊構造知識點?
    地理課程與自然、我們的社會生活都聯繫得十分緊密。因此,談到地球的時候,你能想到什麼呢?七大洲四大洋?還是像今天這樣一個冬至的日子裡太陽直射南回歸線的問題?比如在認識地球結構這一章節中,老師會先提出問題:地球內部非透明的,我們又怎麼知道地球內部的組成結構呢?與B超、X射線及胸透的原理作比較引導學生討論,得出地震波的測量方法後,讓學生們記憶地震波的特點以及地球的內部結構。
  • 走近地球板塊運動:滄海桑田的締造者
    地球表面處於不停歇的變化之中,高山變為大海,沙漠變成綠洲。在這些令人嘆為觀止的現象背後就是板塊運動。地球的巖石圈分裂成許多塊,像泡沫塑料一樣漂浮在軟流層上,就是我們所說的板塊了。地球上有六個大的板塊和很多小板塊,板塊的邊界互相碰撞,導致了火山和地震活動。
  • 高中地理:板塊運動知識點總結
    板塊構造學說是在大陸漂移學說和海底擴張學說的基礎上提出的。
  • 板塊一直在移動,到一億年後,地球的板塊或將融為一個地球村
    除了海洋之外,對人類來說,地球中的板塊是很重要的。地球的地圖告訴我們中國居住在亞歐板塊,每一個國家都會居住在一個特定的板塊構造中。如果不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每一個板塊中居住的人類或許就不知道地球的另一端也有人類居住,這種隔著板塊和海洋,讓人類不僅在生活方式、外貌特徵、甚至是許多思想都不一致的人最終融合在一起,這種融合只是一種相識的過程,也就是說,中國人知道美國人的存在,而並沒有在地理位置上實現融合。
  • 西寧館六大板塊展示幸福西寧
    本報訊(記者 芳旭)以「綠色發展 幸福西寧」為主題,2020城洽會招商、布展、論壇、籤約等各項籌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7月14日,作為西寧市的形象展館,西寧館也開始全面布展,以創業之城、和諧之城、公園之城、生活之城、幸福之城為主線的西寧館,將以六大板塊展示新時代幸福西寧的模樣。
  • 認識地球 ︱ 板塊邊界多地震
    1967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摩根、英國劍橋大學的麥肯齊等人,把「海底擴張學說」的基本原理擴大到整個巖石圈,並總結提高對巖石圈的運動和演化的總體規律的認識,形成了新的板塊構造理論
  • 地球體積一直在變大嗎?大陸板塊居然是罪魁禍首!
    關於地球的環境的形成有很多種說法,其中板塊構造學說最為科學家們所接受。1910年,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經過觀察世界地圖,發現各大陸之間似乎可以拼合到一起,由此提出了板塊漂移假說,後來經由許多科學家取證並完善,逐漸形成了現在的板塊構造學說!
  • 地球的板塊及其邊界
    板塊構造說認為地球表層是由為數不多的大小不等的巖石圈板塊拼合起來的。板塊的塊體很厚,既有大陸地殼,也有大洋地殼,只有個別板塊沒有大陸地殼。
  • 量子小課堂||地球的板塊運動
    據說很早的時候,地球的表層是完整的一塊哦。但是板塊學說認為,由巖石組成的地球表層並不是整體一塊,而是由板塊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分為六大板塊,各大板塊處於不斷運動之中。一般來說,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活躍。據地質學家估計,大板塊每年可以移動1-6釐米距離。
  • 六大板塊 亮麗登場
    六大板塊 亮麗登場 10月28日,記者走進農交會展館,提前探營我省市州展館六大板塊布展情況。  成都平原區——  生態田園呼應現代農業  展館面積6361平方米,包括成都、德陽、綿陽、眉山、樂山、雅安6個市。突出展示世界現代生態田園城市和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體現精品農業、都市農業、設施農業、有機農業、休閒農業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