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知識點
1、海底地形海底地形可以分為三類:大陸邊緣(大陸架、大陸坡、大陸隆、海溝等)、大洋盆地、大洋中脊,具體的地形如下:
①大陸架:陸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坡度較緩,水深<200m;
②大陸坡:大陸架向外延伸形成的陡坡,水深200~4000m;
③島弧和海溝:主要分布在大陸邊緣和洋盆的過渡地帶,火山地震較多;
④洋盆:地形較為平坦,分布著海底火山、丘陵、山脈等,水深4000~6000m,地殼活動較為穩定;
⑤洋中脊:中軸為裂谷,是海洋地殼的誕生地,板塊的生長邊界。
一般來說,由陸地到海洋,依次為:大陸架——大陸坡——大洋盆地(洋盆)——大洋中脊(洋中脊),如下圖所示。

2、六大板塊地球巖石圈可以分為六大板塊: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南極洲板塊、美洲板塊。相鄰兩個板塊之間,主要分為兩種邊界:
①生長邊界:兩個板塊相互遠離,距離越來越遠,常常會形成海嶺、斷層、裂谷、新的海洋(下圖中紅色邊界);
②消亡邊界:兩個板塊相互擠壓,距離越來越近,常常會形成山脈、島弧、海溝(下圖中的綠色邊界)。世界主要的火山地震帶(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也分布在消亡邊界。

02例題
7、洋脊的形成,主要是由於( )
A. 地震使海底抬升
B. 地震導致海底中間凹陷
C. 海底擴張處,巖漿湧出
D. 海底擴張處,沉積物大量堆積
8、大洋板塊與大陸板塊相撞,可能形成( )
A. 島弧和海溝
B. 海嶺和海溝
C. 海嶺和裂谷
D. 島弧和裂谷
答案:C、A
精講精析:(1)分析洋脊的形成過程。①洋脊,又稱為大洋中脊、中央海嶺,是由海底擴張處的巖漿湧出,冷卻形成,因此選項C正確;②洋脊是海洋地殼的「生長邊界」,由洋脊向兩側,海底地殼的年代由新變老,洋脊處的火山、地震活動較為頻繁,熱流值較高。
(2)分析板塊的碰撞。①大洋板塊與大陸板塊相撞,大洋板塊會俯衝到大陸板塊下方,大陸板塊隆起抬升,在大陸板塊一側形成島弧,在大洋板塊一側形成海溝,例如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形成日本群島,因此選項A正確;②如果是大陸板塊與大陸板塊相撞,則會形成高大的山脈、高原,例如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形成喜馬拉雅山脈和青藏高原。
03總結
板塊的碰撞本節例題的難度較小,解題思路為:①分析大洋中脊的形成位置、形成原因;②分析大洋板塊與大陸板塊相互擠壓,產生的地貌類型。
板塊相互碰撞,主要形成了三種消亡邊界:
①大陸+大陸:形成高大的山脈、高原;
②大洋+大洋:形成大洋中的島弧、海溝;
③大陸+大洋:形成大陸邊緣的島弧、海溝。

【每晚20:00,每日一題,學好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