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隆平弟子:國民對轉基因一知半解-袁隆平,弟子,轉基因,一知半解...
在水稻生物技術研究方面,中國站在世界的前列。2001年,中國科學家成功地完成並公布了世界上第一張秈稻全基因組物理圖譜,這種數據浩繁、複雜的測序工作的完成,證明中國已擁有很高的生物信息學研究水平。這一成果被譽為「水稻領域的具有最重要意義的裡程碑」,對「新世界人類健康與生存具有全球性的影響」。
-
袁隆平:雜交水稻與轉基因完全無關
媒體報導,關於民間流傳的雜交水稻就是轉基因的說法,袁隆平本周在長沙回應「雜交稻與轉基因完全無關,我們是採用常規技術、利用雜種優勢來提高水稻產量。」據悉,本次會議是超級雜交稻高產攻關重大進展新聞發布會,袁隆平還透露正在研究的第三代雜交水稻,兼容了第一代和第二代雜交水稻的優點、克服了它們的缺點,能夠實現制種安全、配組自由,培養出更高產、更優質、抗性更好的超級雜交稻。在今年11月初,袁隆平出席2016世界生命科學大會時還表示,正在探索種植的「海水稻」,希望3年之內研發出畝產300公斤的海水稻。
-
專訪袁隆平:「雜交稻不是轉基因」
他們有人類食用轉基因的實驗結果嗎?』」 辛業芸向時代周報記者轉述:「袁老師的意思是,小白鼠畢竟不是人,要看轉基因究竟有沒有影響,還是鼓勵用人來做實驗。袁老師曾經表示過,他願意做第一個志願者。轉基因對第三代究竟有沒有影響,現在看不出來。要看下一代有沒有影響,他說,『我願意做志願者,但是我沒有生育能力了』,就是現在開始吃轉基因的東西,也無法再看到他的下一代了。」
-
中國雜交水稻創紀錄,袁隆平英文致辭:願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
6月27日,湖南長沙,中非農業合作發展研討會,袁隆平獻上一段英文致辭視頻。他表示,目前正致力於研究超級雜交水稻,願意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發展雜交水稻,以解決糧食短缺的問題。此前有媒體報導,我國雜交水稻在非洲創高產紀錄!
-
吃米不忘「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獲得很多大獎不為人熟知
他嘔心瀝血從事雜交水稻研究已經半個世紀,從為解決中國人吃飯問題,到影響全世界,他取得了很多的科研成果,也獲得了很多榮譽大獎和稱號不為人熟知,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他讓人很欽佩。(圖片來自東方IC)袁隆平是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帶頭人,致力於雜交水稻的研究,先後成功研發出「三系法」雜交 水稻、「兩系法」雜交水稻、超級雜交稻一期、二期,與此同時,袁隆平提出並實施「種三產四豐產工程」,運用超級雜交稻的技術成果
-
除了雜交水稻,袁隆平還有哪些值得我們尊敬的地方?
important}看見有人提問說,「都說袁隆平如何的偉大,但是我真的不知道他具體為中國農業發展作出了多大貢獻!除了雜交水稻,他還有啥?」有鑑於此,在這裡,我隨便聊幾句。首先向袁隆平先生表達敬意。袁隆平是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老一輩科學家的典型,我國科技戰線的一面旗幟。他的雜交水稻到底養活了多少人,我沒有調查過。俗話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我沒有得到袁隆平的雜交水稻養活多少人的具體數據。
-
雜交水稻借力轉基因技術 有望實現機械化制種
雜交水稻借力轉基因技術 有望實現機械化制種 科技日報長沙4月23日電 (記者俞慧友)23日,記者從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獲悉,該中心與湖南桃花源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農業大學三方合作,將第三代雜交水稻育種技術與雌性不育恢復系制種模式相結合
-
袁隆平:抗病抗蟲的轉基因食品研究要特別小心
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22日在北京舉辦的高層發展論壇上稱,轉基因是好是壞不能一概而論,現在大家關心的食品就是抗病抗蟲的轉基因食品,大家要特別小心謹慎,大家要多做實驗,在科學上證明它沒有問題,才能夠釋放出來、投放市場。
-
袁隆平:願為科學獻身試吃抗病抗蟲轉基因大米
水稻不打農藥不能存活南方日報:畝產900公斤的超級稻是否含轉基因?袁隆平:我們的超級稻絕對不含轉基因。目前轉基因有抗蟲抗病的,來自細菌,叫做「毒蛋白基因」,人吃了會怎麼樣?又不能由人試吃,只能用小白鼠來做實驗,但人是人,小白鼠是小白鼠。大家對「抗病抗蟲的轉基因農作物能不能吃」存有疑問,完全可以理解,國家也很慎重。
-
方舟子:雜交水稻技術已經過時了
不過,在學術界,大家可能更看重袁隆平在今年年初獲得的由以色列頒發的沃爾夫農業獎。沃爾夫獎在學術界有極高的聲譽,袁隆平是首次獲得這個大獎的中國大陸本土科學家。 袁隆平屢獲國際大獎,是國際上對以他為代表的中國水稻育種工作者多年以來在雜交水稻的研究、推廣方面所做出的重大貢獻的肯定和表彰。
-
中國人的驕傲,袁隆平研究的雜交水稻,對我國糧食產量影響有多大
這是因為國家需要將產量提高,只有先成為農業大國,我們才有機會、才有可能會成為工業大國。人工雜交的方法,其實在很久以前,古代人們就會使用這種方法了。不過一直到了袁隆平先生研究出雜交水稻之前,水稻這種糧食都被認為是無性雜交的,大家就一致認為這是不能夠通過人工實現雜交,並且達到增產的目的。
-
世界雜交水稻研究者:袁隆平
袁隆平自工作以來,不畏艱辛、執著追求、大膽創新、勇攀高峰,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使我國雜交水稻研究及應用領域領先世界水平,推廣應用後不僅解決了中國糧食自給難題,也為世界糧食安全做出了傑出貢獻。袁隆平的成長袁隆平祖籍江西德安,1930年出生於北京,出生檔案上還有林巧稚的籤名。
-
有「雜交水稻之父」之稱袁隆平,為什麼沒有獲得諾貝爾獎?
有「雜交水稻之父」之稱的袁隆平,相信他的名字是家喻戶曉的了。袁隆平是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帶頭人,致力於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發明&34;秈型雜交水稻,成功研究出&34;雜交水稻,創建了超級雜交稻技術體系 。
-
中國雜交稻之父袁隆平,90多歲還在為14億人吃飯操勞,總有好消息傳來!
為更好地解決我國14億人吃飯大問題,將飯碗牢牢端在我們自己的手裡,中國雜交稻之父袁隆平90多歲了,仍然還在日夜操勞。他帶隊攻關,總有新突破,好消息頻頻傳來—— 為了確保我國10多億人口有飯吃,2006年出臺了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不減少的「紅線」。 而實際上,我國人口還在增加,「紅線」內耕地糧食增量總是有一定限度的,如何拓展「紅線」外耕種面積,讓糧食更安全?4月14日,袁隆平在海南雜交稻試驗基地,向全國人民報告了新想法和新奮鬥目標,振奮人心!
-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稻田裡的拓荒者
我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另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追夢圓夢,從三系雜交水稻到兩系雜交水稻,再到第三代雜交水稻的研究,我國始終走在世界前列。我從工作開始,一直在稻田裡耕耘、拓荒,也從壯年走到了老年。
-
水稻種子是否有轉基因?
我國現在已經有一些轉基因水稻在進行試驗性的推廣和種植,而且很多的高校、科研機構以及企業也在進行水稻以及其他農作物的轉基因研發工作。只不過由於我國對轉基因農作物管控的相對較為嚴格,目前我國自主研發的轉基因農作物在市場上流通的還比較少。
-
轉基因學者遭圍攻 堅稱轉基因水稻更安全(圖)
中心:此次,農業部向我校發放了轉基因水稻「華恢1號」和「Bt汕優63」的安全證書。證書籤發日期為2009年8月17日,有效期5年,適用地為湖北。這兩個品系還需要取得種子生產許可證和種子經營許可證後方可商業化種植。廣州日報:這兩種轉基因水稻的研究過程是怎樣的?中心:兩個品系的研發工作從1995年開始,1999年成果通過了農業部的鑑定。
-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貢獻,究竟有多大?
大家一提到袁隆平,首先會想到什麼?我猜絕大多數肯定知道,他是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雜交水稻之父。 我們平時吃的泰國香米,東北大米跟它有關係? 雜交水稻 這些問題的答案估計很多人都想知道。 小鯨覺得呢,我們欠袁隆平一個深入了解。 講真,雜交水稻是一個相當繁雜且專業的過程。
-
袁隆平英語演講,揭秘你所不知道的雜交水稻之父
(如果全球有一半的常規水稻面積改種雜交水稻,按每公頃增產2噸稻穀估算,則全球可增產1.5億噸糧食,這相當於每年可多養活4億人。)其實,袁隆平的英語水平本來就很高,甚至可以說,英語本就是他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
-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共有3個兒子,他們的現狀都怎麼樣?
引言作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在全中國人民的心中都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由於他的所做出的巨大貢獻,不僅中國人民過上了衣食無憂的日子,全世界人民的溫飽問題更是得以保障。在他的一生中,更是有過很多傳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