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氨酸及其代謝產物對機體的作用

2020-11-22 中國化工網

生意社6月25日訊 

  精氨酸是鹼性胺基酸,在生物體內以具有生理活性的L-精氨酸形式發揮生物學功能。它不僅是動物體蛋白合成的必需胺基酸,同時也是多種生物活性物質的合成前體,如多胺和NO等。精氨酸是合成NO的唯一底物,精氨酸--NO途徑在動物體內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正常情況下,成年動物對精氨酸的需求可以通過內源性合成得到滿足,但在應激條件下,內源精氨酸不能滿足機體的需求。因此,精氨酸被認為是條件性必需胺基酸。

  精氨酸的內源合成有兩條途徑,一是精氨酸可在穀氨醯胺酶、吡咯酸-5-羧酸合成酶、脯氨酸氧化酶、鳥氨酸轉氨酶、鳥氨酸轉乙醯酶、精氨醯琥珀酸合成酶和精氨酸琥珀酸分解酶的催化下,由穀氨醯胺和脯氨酸合成。另外,線粒體內的鳥氨酸和血漿瓜氨酸也是合成精氨酸的前體,瓜氨酸進一步在細胞液中合成精氨酸。對哺乳動物而言,內源精氨酸的合成涉及小腸—腎代謝軸,瓜氨酸由腸道內的穀氨酸和穀氨醯胺合成,小腸釋放的瓜氨酸約83%運至腎臟,在細胞液精氨醯琥珀酸合成酶和精氨醯琥珀酸裂解酶的催化下合成為精氨酸。

  研究表明,L-精氨酸代謝在體內有3條途徑,一是精氨酸在一氧化氮合酶催化下代謝產生NO,並生成瓜氨酸;二是在精氨酸分解酶作用下,精氨酸生成鳥氨酸和尿素,也可通過甘氨酸轉脒基酶催化分解為鳥氨酸和肌酐酸;三是由鳥氨酸生成多胺,多胺是腐胺、亞精胺和精胺的統稱,對於調控細胞生長和發育具有重要作用。精氨酸降解主要在小腸完成。

  1 精氨酸的NO途徑在心血管系統中的作用

  研究發現,L-精氨酸--NO途徑非常重要。NO是一種很強的舒張血管物質,在維持血管張力的恆定和調節血壓的穩定性中起著重要作用。L-精氨酸是NO生成的前體,補充L-精氨酸促進NO的生成,可促進血管擴張和血管生成;相反,L-精氨酸缺乏可導致NO生成減少,進而影響血管的生成與發育。研究表明,NO在心血管系統中發揮作用主要通過激活細胞中鳥苷酸環化酶,使環一磷酸鳥苷的濃度增加來完成血管舒張等各種生理功能。

  精氨酸影響免疫功能的途徑很多,但主要是通過精氨酸--NO途徑和對內分泌激素的調節實現的。在調節機體免疫、腸黏膜功能保護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精氨酸還可以促進免疫球蛋白產生,有效增強體液免疫。精氨酸是合成NO的唯一底物,在NOS催化下合成NO。NO是一種重要的免疫調節因子,其對免疫系統的調節作用主要包括:①調節T淋巴細胞增生和抗體應答反應,抑制肥大細胞的反應性;②調節T細胞和巨噬細胞分泌細胞因子;③促進天然殺傷細胞的活性,激活外周血液中的單核細胞;④介導巨噬細胞的細胞凋亡。另外,NO可以舒張胃腸平滑肌、調節胃腸黏膜血流量,從而保持黏膜完整,維持胃腸黏膜屏障功能;還可以抑制白細胞向損傷部位移動,同時降低腸黏膜通透性,從而減輕了對腸黏膜的損傷。研究表明,日糧中補充精氨酸能增強妊娠母豬和新生仔豬的免疫力,從而降低了仔豬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2 精氨酸在內分泌方面的作用

  精氨酸可以刺激機體分泌生長激素和胰島素。精氨酸代謝生成鳥氨酸,進而生成穀氨酸,這兩種胺基酸均可促進機體釋放生長激素;另外,精氨酸在NOS催化下合成的NO也可以促進生長激素釋放。精氨酸還可以刺激人和其它哺乳動物包括豬、牛和羊釋放胰島素。生長激素和胰島素對糖和蛋白質在機體組織中的代謝起重要作用。

  3 精氨酸在抗氧化應激中的作用

  L-精氨酸是機體的自由基清除劑,NO由NOS催化L-精氨酸和分子氧反應生成,是一種新型的細胞信息分子,具有擴張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細胞增殖、抑制脂質過氧化及糖基化終末產物形成等作用。一般而言,NO在小劑量情況下發揮有益的生理作用,大劑量情況下常有致病或使病情惡化的作用,並且適量的NO可清除氧自由基。近年來,大量研究了L-精氨酸在防治大鼠自由基損傷中的應用,給大鼠補充L-精氨酸能提高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丙二醛的含量,降低氧化應激對大鼠的損傷,提高機體抗氧化能力。補充L-精氨酸可以促進其產物NO的生成,同時提高了組織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穀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活性,降低MDA含量,表明通過精氨酸補充NO可以顯著降低大鼠的氧化應激。L-精氨酸在體內的抗氧化應激作用主要通過L-精氨酸--NO途徑來實現。

【版權聲明】秉承網際網路開放、包容的精神,化工網歡迎各方(自)媒體、機構轉載、引用我們原創內容,但要嚴格註明來源化工網;同時,我們倡導尊重與保護智慧財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將版權疑問、授權證明、版權證明、聯繫方式等,發郵件至info@netsun.com,我們將第一時間核實、處理。

相關焦點

  • 薑黃素及其代謝修飾產物對PC12細胞氧化損傷的保護作用
    為了揭示膳食多酚對多種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作用機制,研究其代謝產物的生物活性具有重要意義。  在氧化應激狀態下,機體中ROS的過量積累會導致細胞膜脂質過氧化,從而造成脂質過氧化產物MDA的積累,並最終引起細胞損傷甚至凋亡。薑黃素及其代謝產物對H2O2損傷的PC12細胞MDA含量的影響結果顯示,正常PC12細胞中,MDA的含量較低,約為0.20 μmol/mg。
  • 凋亡細胞精氨酸的巨噬細胞代謝促進持續的胞葬作用
    凋亡細胞精氨酸的巨噬細胞代謝促進持續的胞葬作用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29 23:32:51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Ira Tabas、Arif Yurdagul Jr.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凋亡細胞精氨酸的巨噬細胞代謝促進持續的胞葬作用和損傷修復
  • —脂肪代謝產物「狙擊」糖類代謝產物的毒性效應
    根據最近一項由來自Aarhus大學的科學家們發表在《nature cell biology》雜誌上的一篇文章,機體的能量代謝以及其化學中間物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圖片來源:CC0 Public Domain)總的來說,研究者們發現細胞在代謝脂肪的過程中同時能夠對血糖的中的有毒成分起到祛毒的作用。
  • 安醫學術新進展 | 王剛教授團隊《Science Advances》發文闡述抑鬱症的細菌組和代謝組學特徵及其相互作用
    該研究採用宏基因聯合非靶向代謝組學分析比較了抑鬱症(MDD)和健康人的腸道細菌組、病毒組和糞便代謝組學特徵,並闡明其相互作用,提出MDD存在以微生物源胺基酸代謝紊亂為特徵的腸道微生態失調,這些發現為解析MDD的腸-腦軸機制提供了新的方向。
  • 腫瘤治療之:靶向胺基酸代謝
    靶向精氨酸代謝途徑 精氨酸由瓜氨酸通過精氨琥珀酸合成酶1(ASS1)和精氨琥珀酸裂解酶(ASL)的兩步催化合成,然後精氨酸酶1(Arg1)將精氨酸分解成鳥氨酸和尿素。 通過Arg和鳥氨酸轉氨甲醯酶(OTC)將鳥氨酸轉化為瓜氨酸以在線粒體中再循環。
  • 羊棲菜酵素:具有調節腸道菌群功能的作用
    酵素食品在生物體內能夠參與多種代謝過程,用羊棲菜和果蔬經過多種菌種發酵得到的羊棲菜酵素,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和微生物多樣性。腸道菌群作為胃腸道內環境穩定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維持機體健康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 精氨酸——一種聽起來很流弊實際上更流弊的男人營養素
    3、增加胰島素分泌,減少糖尿病相關併發症糖尿病是常見的代謝不良疾病,而如何控制血糖變成了病患的一大課題,而根據研究服用精氨酸能保護胰臟細胞並促進胰島素分泌,增加身體對葡萄糖的耐受性。另外,精氨酸還能減少糖尿病引起的心血管病變,達到預防併發症的功效。4、減少感冒及呼吸道感染法國專家進行了一項研究發現精氨酸可減少感冒和呼吸道感染的功效。
  • 食物在體內代謝過程可以分幾個階段?了解其代謝過程有什麼意義?
    食物在體內的代謝過程可以分幾個階段?了解其代謝過程有什麼意義?食物是機體與外界環境中物質進行交換溝通的橋梁,機體能使外界的物質變成機體的組成部分,而機體的組成成分又通過代謝排出體外。吃進的食物,在人體內的代謝過程可以分三個階段。
  • ...陳立功課題組合作在《免疫》發文揭示代謝分子肌酸的免疫調節功能
    該文章揭示了L-精氨酸的下遊代謝產物肌酸在幹擾素IFN-γ介導的巨噬細胞活化[M(IFN-γ)]和白介素IL-4介導的巨噬細胞活化[M(IL-4)]中分別發揮著關鍵調控作用。肌酸在哺乳動物中大多數分布在大腦、骨骼肌和心肌當中,主要通過轉運蛋白Slc6a8運輸到細胞內。
  • 樹突狀細胞功能的代謝調控:詳細解讀
    DC在機體免疫穩態、免疫原激活和免疫耐受期間的代謝調控尤為複雜,且不同的DC亞群控制T細胞的不同反應。激活的DCs轉換到糖酵解提供能量,其代謝產物可重新進入戊糖磷酸途徑(PPP)(表1、2)。TCA循環可作為免疫調節的中間體,中間產物可以作為免疫調節信號並為FAS提供底物(圖3)。目前關於DC代謝的研究都是源自小鼠骨髓中GM-CSF分化的DC樣細胞。該DC培養模型對了解DC刺激後的代謝過程發揮很大作用,但對不同的DC亞群至今仍未有研究。
  • 一氧化氮的生理作用
    所知最強的血管舒張因子和收縮因子,其作用極其廣泛,它可能作為介質、信使或細胞功能調節因子而參與機體許左旋精氨酸(l-arginine,L-Arg)是生成NO的前體物質,L- Arg分子內胍基中的氮原子被氧化,生成NO與瓜氨酸,催化
  • 動物機體內常見電解質的分布與作用
    原發性酸鹼紊亂機體常出現四種原發性酸鹼紊亂:代謝性酸中毒、代謝性鹼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鹼中毒。獸醫師必須了解電解質在機體的作用以及它們出現異常時的表現,這樣才能對病情進行迅速的判斷、確診以及治療。下面我們會簡單介紹電解質生理以及機體的調控機制,更詳細深入的內容請期待後續內容,想具體了解哪些請留言告訴我們。 電解質生理概論電解質是一種溶解於離子化溶劑中(比如水)會解離成離子的物質。
  • Leptolyngbya屬海洋藍細菌次級代謝產物的研究進展|MDPI
    主要從事天然產物結構發現及其生物合成途徑的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學及分子生物學技術探索次級代謝產物的結構及其活性。 Leptolyngbya是藍細菌中常見的屬,廣泛分布於海洋、淡水、沼澤、田地等各類生態環境中。Leptolyngbya屬藍細菌參與光合作用,在維持生態平衡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近年科學家對其生態學、天然產物化學以及生物活性方面均進行了廣泛的探索。
  • 腸道微生物組對機體心血管健康既有好處也有壞處!
    圖片來源:tomcorsonknowles.com鑑於已知的腸道菌群代謝產物對機體心血管系統的影響好的代謝產物 壞的代謝產物研究者Stanley Hazen是繪製微生物對心血管疾病風險影響的先驅,2011年,他及其同事通過研究發現,在接下來3年裡經歷心臟病發作、中風或死亡的人群相比沒有經歷的人而言,機體中膳食脂質磷脂醯膽鹼代謝產物的水平會上升,而且研究者還發現,這些代謝產物會導致小鼠出現動脈硬化或動脈粥樣硬化,如果預先給予廣譜抗生素的話
  • 科學家發現藍藻代謝與環境適應的新途徑
    該研究利用動態代謝流量組與代謝組分析技術發現了一條新的代謝途徑,並且揭示了該途徑為藍藻適應環境所必需及其重要的進化及生態學意義。  生物在進化過程中形成適應外界營養環境變化的代謝系統及調控機制。例如,陸生動物進化出著名的鳥氨酸-尿素循環,用於處理食物中蛋白質分解代謝所產生的大量氨,而細菌和植物缺乏這一代謝途徑。
  • 線粒體乙醯化:蛋白組學,sirtuins去乙醯化酶, 以及對代謝和疾病的影響
    線粒體蛋白的高度乙醯化降低了機體對禁食的適應性,而禁食狀態下SIRT3表達增加則拮抗了這一效應。相較于禁食而言,能量限制時肝臟及腎臟線粒體乙醯化增加,但腦內乙醯化水平沒有變化,骨骼肌乙醯化卻降低。另一方面,營養過剩則使肝臟中線粒體乙醯化水平減低。大部分線粒體代謝通路產生高能量的輔酶A硫脂作為關鍵的中間產物。
  • Nature:膽汁酸的腸道細菌代謝產物竟能調節Treg細胞分布!
    丁酸鹽在內的微生物發酵產物可在胸腺外誘導Foxp3的表達,促進CD4+T細胞向外周Treg(pTreg)細胞分化,且該過程由非編碼序列1(CNS1)增強子協助進行。這一過程說明,細菌的代謝產物可決定腸道免疫細胞群的組成。研究發現,次級膽汁酸3β-羥基脫氧膽酸(isoDCA)通過作用於樹突狀細胞(DC)增加其抗炎表型的基因表達,從而增加pTreg細胞的分化。
  • 癌症免疫療法的下一波熱潮——調節代謝 | Nature深度好文
    這篇Nature綜述全面總結了與腫瘤免疫逃逸相關的代謝途徑以及新藥研發臨床進展,內容全面,推薦閱讀 代謝作用包括一系列的生化反應,可將營養物質轉化為代謝產物,在維持細胞內穩態以及響應胞內和胞外刺激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 我國科學家系統揭示α-玉米赤黴烯醇及其隱蔽性形式的生物轉化規律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蜜粉源植物產地識別與控制團隊系統揭示了α-玉米赤黴烯醇及其隱蔽性形式的生物轉化規律。該研究成果的發表,不僅填補了α-玉米赤黴烯醇在生物體內代謝途徑的空白,更為其毒理學研究與風險評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科學依據。
  • 藏在雞肉中的精氨酸:擴血管、清垃圾、修復內皮,高血壓人的福音
    雞肉的降壓原理說到降壓,一種必不可少的有效物質就是精氨酸。精氨酸有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它代謝產生的一氧化氮是使血液順暢流通的重要因子,可以擴張血管、清理血管內壁附著物、修復被破壞的血管內皮、清理血液垃圾,使血液能更好地循環運行於各個器官,從而保護我們的心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