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得主本庶佑起訴小野製藥拖欠220億PD-1專利費,並承諾將全部捐獻用於支持年輕學者

2021-02-24 生物世界

上周五,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本庶佑(Tasuku Honjo)宣布將起訴位於日本大阪的小野製藥公司(Ono Pharmaceutical),原因是後者拖欠了220億日元(約合14.4億人民幣)的專利費用。

 

2018年,這位日本京都大學的免疫學家與美國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James Allison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以表彰他們發現了「通過抑制免疫的負調節信號來治療癌症的方法」。本庶佑的主要貢獻是對PD-1的研究,後來他和其他研究組發現,靶向PD-1可以用於腫瘤的治療。

 

本庶佑與妻子一起慶祝獲得2018年諾貝爾獎(圖源:KYODO VIA AP)

 

隨後,許多實驗室都開發出了靶向PD-1的藥物。本庶佑與小野製藥公司共同持有一些關鍵的專利,後來小野製藥與美國BMS公司合作開發了PD-1單抗Opdivo(Nivolumab)。該藥於2014年在日本和美國獲得批准,用於治療轉移性黑色素瘤。同年,默沙東公司的PD-1單抗Keytruda(Pembrolizumab)也獲批上市。

 

腫瘤細胞上的PD-L1和T細胞上的PD-1的結合使T細胞不能殺傷腫瘤細胞(左),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則可以阻斷這種結合(右)(圖源: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小野製藥和BMS起訴了默沙東,認為後者侵犯了他們的專利。本庶佑作為專家證人出庭,為訴訟提供了支持。2017年,默沙東同意向小野製藥及其合作者支付6.25億美元的專利使用費,以及Keytruda在2017至2026年間的部分銷售收入。

 

事後,小野製藥承諾將賠償總額的40%分給本庶佑。然而,經過了3年的協商,本庶佑還是沒有收到這筆款項,無奈之下決定把小野製藥告上法庭。小野公司表示對此不予置評。

 

靶向PD-1的「O藥」和「K藥」(圖源:www.fiercebiotech.com)

 

這場風波始於21世紀初,當時本庶佑想為他的PD-1研究成果申請專利。但是當時包括京都大學在內的日本高校「沒有任何管理或申請專利的能力,甚至無法支付專利申請的費用」,於是本庶佑轉向了小野製藥公司。「我和小野製藥沒有在科學研究方面有過任何的合作,但是他們幫我申請到了專利」,本庶佑說。

 

現在,日本高校在處理智慧財產權方面積累了更多的經驗,儘管還是比不上美國的許多大學。本庶佑認為,日本企業仍在從科學家的研究成果中獲益。這次訴訟不僅是為了本庶佑自己的利益,也是為了支持學術界的許多有類似遭遇的科學家。本庶佑已經承諾將這筆錢捐給京都大學,以支持青年科學家的發展。

 

之前也有日本諾獎得主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而捲入訴訟的例子。21世紀初,日本材料學家中村修二(Shuji Nakamura)將前僱主日亞化學(Nichia)告上法庭,原因是他沒有獲得日亞化學的補償款。當時,日本專利法允許員工將專利轉讓給僱主,以獲得一筆合理的款項。2004年,日本一家法院指出,日亞化學從中村的發明——藍色發光二極體中獲利超過11億美元,因此需要向中村支付1.8億美元。第二年,日亞化學上訴,雙方後來達成了和解,而中村得到的補償款只有900萬美元。2014年,中村因發明了高效的藍色發光二極體,與另外兩位科學家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本庶佑認為,中村修二的訴訟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受僱於公司的研究人員的地位,但並沒有影響工業界和學術界之間的平衡。

 

本庶佑和小野製藥將會在新的訴訟中成為對手,但他們在另一場案件中卻是盟友。2019年5月,美國一家法院裁定,要修改本庶佑和小野製藥共同持有的六項有關PD-1的專利。法院裁定,哈佛大學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的Gordon Freeman和Clive Wood與本庶佑有過廣泛的合作,他們也是這些專利的共同發明者。本庶佑、小野製藥與BMS已經對判決提出上訴。

 

原文連結:

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20/06/nobel-laureate-tasuku-honjo-sue-japanese-drug-firm-22-billion-yen

BioWorld始終致力於報導生命科學領域最前沿、最重要、最有趣的研究進展,目前全網已有30萬學者關注,現組建生命科學/醫學/科普領域交流群。如需進群,請長按下面二維碼,添加管理員微信。

溫馨提示:添加管理員微信時請備註(姓名/學校/專業/職位),以便我們邀請您進入相應交流群。

相關焦點

  • 諾獎得主本庶佑起訴小野製藥,尋求226億日元抗癌藥專利費
    日前,現年78歲的諾貝爾獎得主本庶佑(Tasuku Honjo)宣布將對日本小野藥業(Ono Pharmaceutical Co.)提起法律訴訟,要求獲得226億日元(約合2.07億美元)的PD-1抗癌藥物Opdivo的專利使用費。
  • 諾獎得主起訴被拖欠的220億專利費背後,大戰在2020年上演...
    作者丨毛三日前,年近80歲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本庶佑(uku Honjo)宣布將起訴小野製藥公司,要求其支付拖欠的針對PD-1抗癌藥物Opdivo的226億日元(約合2.07億美元)專利費用。「小野製藥公司沒有做任何的科學事情,他們只是幫助我申請了專利。」本庶佑面向媒體宣稱。
  • 申請一個專利價值40億人民幣,諾獎得主本庶佑將起訴小野製藥
    本庶佑與妻子滋子慶祝他獲得了 2018 年諾貝爾獎。圖片來源:共同社 & 美聯社上周五,2018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京都大學免疫學家本庶佑(Tasuku Honjo)宣布,他將起訴日本大阪的小野製藥公司(Ono pharmatical),索賠 220 億日元(約合 2 億美元)。此前,他在一場專利糾紛案中為與自己共有專利的小野製藥作證,並幫助該公司贏得巨額賠償金,但一直未獲得屬於自己的那部分賠償金。
  • 關注|日本諾獎得主將把藥企告上法庭
    撰文 | Leon責編 | 雪月上周五,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本庶佑(Tasuku Honjo)宣布將起訴位於日本大阪的小野製藥公司(Ono Pharmaceutical),原因是後者拖欠了220億日元(約合14.4億人民幣)的專利費用。
  • 諾獎得主漏報22億專利收入!日本醫藥圈到底發生了什麼?
    1、 諾獎得主本庶佑的「專利風波」本庶佑在日本醫學界有很高的地位,他是日本免疫學家、醫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並且在2018年因發現了抑制負免疫調節的癌症療法,與美國醫學家詹姆斯首先是在2020年年中,本庶佑宣布起訴小野製藥公司,要求其支付拖欠的針對PD-1抗癌藥物Opdivo的226億日元專利費用。這一事件在當時的日本也引發了軒然大波,一是因為本庶佑諾貝爾獎得主的特殊身份,二是因為其與小野製藥此前合作得都非常愉快。
  • 專利費不到銷售額的1% 日本諾獎獲得者本庶佑呼籲製藥公司提高對價
    人民網東京4月11日電 綜合日本時事通信社的報導,10日,在京都大學舉辦的一場媒體見面會上,榮獲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的京都大學特聘教授本庶佑向「小野藥品工業」公司提出要求,希望製藥公司提高購買他專利的對價。
  • 2018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獲得者:本庶佑 起訴小野製藥公司
    小野製藥公司與百時美施貴寶(Bristol Myers Squibb)合作開發了Opdivo,該藥於2014年在日本和美國獲得批准,可用於治療轉移性黑色素瘤。同年,默克公司獲得了Keytruda的批准,該藥物也是一種靶向PD-1受體的抗癌藥。 小野製藥公司與百時美施貴寶起訴默克公司侵犯專利權。
  • 日本諾獎獲得者本庶佑被指有22億日元漏繳稅額
    人民網東京9月11日電(吳穎)綜合日本媒體的報導,2018年的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獲得者、京都大學特別教授本庶佑,此前因為與小野藥業圍繞抗癌藥物Opdivo的專利使用費問題存在糾紛而拒收了該公司向其支付的費用。
  • 銳參考 | 諾獎新晉得主本庶佑的獨創秘訣?答案就是六個「C」
    這幾天,這些年輕人格外神採飛揚,因為他們的教授、這裡的 「掌門人」 本庶佑剛剛獲得2018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是的,這裡就是京都大學免疫基因組醫學研究室。瑞典卡羅琳醫學院10月1日宣布,將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兩位免疫學家——美國的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的本庶佑,以表彰他們在癌症免疫治療方面的貢獻。本庶佑的主要成就是對免疫細胞「剎車」分子PD-1的發現和應用。
  • 日本諾獎得主本庶佑被指漏報22億日元專利收入
    共同社9月10日消息,10日採訪相關人士獲悉,有關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京都大學特別教授本庶佑從癌症免疫治療藥「歐狄沃」(OPDIVO)製造商小野藥品工業公司獲得的專利使用費,大阪國稅局此前指出截至2018年的4年中漏報了約22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4億元)。
  • 日本諾獎得主本庶佑被指漏報22億日元專利收入
    共同社9月10日消息,10日採訪相關人士獲悉,有關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京都大學特別教授本庶佑從癌症免疫治療藥「歐狄沃」(OPDIVO)製造商小野藥品工業公司獲得的專利使用費,大阪國稅局此前指出截至2018年的4年中漏報了約22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4億元)。
  • 諾獎得主本庶佑透露搞科研的背後原因
    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被授予美國免疫學家艾利森以及日本免疫學家本庶佑,以表彰他們發現可使攻擊體內異物的免疫反應停下的蛋白質,為癌症免疫療法藥物研發開闢了道路。在昨天的新聞發布會上,諾獎委員會成員透露,當76歲的本庶佑在電話那頭得知自己獲獎時表現得很平靜,甚至還有些害羞。本庶佑在日本國內的記者會上稱:「感到非常光榮。
  • 日本諾獎得主本庶佑澄清「病毒起源」謠言
    (抗擊新冠肺炎)日本諾獎得主本庶佑澄清「病毒起源」謠言中新社東京5月3日電 據日本媒體報導,近日有人假借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日本著名免疫學家本庶佑之名,通過英語等語言傳播「新冠病毒是人工製造的」等虛假消息
  • 諾獎得主本庶佑的研究20年前就被看中和投資,這家日本藥企大大地火了!
    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之一的本庶佑教授  10月1日,美國免疫學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生物學家本庶佑因「
  • 本庶佑獲諾獎:獎是真獎 藥非神藥
    據《日本經濟新聞》10月2日報導,本庶佑在接受該報專訪時,談到了他獲獎的原因、獲獎後的打算和希望。他說,他開展研究工作時,正趕上日本科研經費增長期,從年輕時就能夠獲得研究補助資金,得到周圍人們的各種支持,所以他從來沒有過放棄研究的念頭。他打算把獎金捐贈給支持青年科研人員基礎研究的基金。
  • 晨報#日本諾獎得主本庶佑被指漏報22億日元專利收入;上海敲響知識...
    IPRdaily,連接全球百萬智慧財產權精英 全球影響力的智慧財產權產業媒體 #海外知產那些事兒# 日本諾獎得主本庶佑被指漏報
  • 本庶佑獲諾獎:獎是真獎 藥非神藥—新聞—科學網
    10月1日晚,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致電本庶佑稱:「您的研究成果為眾多癌症患者帶來希望和光明。」7日,安倍在京都市出席國際會議早餐會之際,特意會見了本庶佑並再次表達祝賀。日本各界也紛紛為本庶佑送上祝賀與敬意。 「日本癌症患者聯絡會」(橫濱市)的代表稱:「本庶佑教授就是我們的救世主。」一些日本癌症患者表示,Opdivo對有些患者無效,希望本庶佑教授在獲獎後繼續推進他的研究。
  • 諾獎獲得者本庶佑成立「本庶佑有志基金」 獲友人1億日元捐款
    人民網東京12月27日電 綜合日本《讀賣新聞》的報導,獲得今年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的日本京都大學教授本庶佑26日在京都大學召開的媒體說明會上透露,他用獎金成立的扶持青年科研人員的「本庶佑有志基金」獲得了一名友人1億日元的捐款。
  • 2018年諾獎得主詹姆斯·艾利森:高中差點「肄業」
    原標題:高中差點「肄業」 努力奪得「諾獎」   2018年諾貝爾獎得主的主題演講於12月7日~8日在瑞典舉行,並面向公眾開放。每場正式演講開始前,諾爾貝基金會的相關委員會都會向公眾分享獲獎者的一些小故事。這堪比學術演講主餐前一道美味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