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人類電腦」非裔女科學家凱薩琳·強森於2020年2月24日過世,高壽101歲。圖源——NASA官網
從1953年開始,在那個電腦還未正式投入使用的年代,非裔女科學家凱薩琳·強森(Katherine Johnson)和許多非裔女性在NASA(美國宇航局)擔任計算員(Computer)的工作,沒有機器的幫助,所有龐雜枯燥的數學計算都由紙筆完成,2016年上映的電影《關鍵少數》(HiddenFigures)讓NASA這群&34;的故事重新為世人所知。
遺憾的是,在美國時間2020年2月24日,這位被譽為「人類電腦」的凱薩琳與世長辭,NASA也在推特發文哀悼其逝世的消息,並感念她「破除了種族與社會的藩籬,改變了NASA的命運走向」,她不僅為太空探險做出了非常多的貢獻,亦用自身的努力與實力,替有色人種和女性爭取到更多的機會與社會地位。時報出版的科普新書《怪奇科學研究所》亦收錄了她的精彩生平,美前總統歐巴馬更稱「凱薩琳作為數十年的『隱藏人物』打破臺前和幕後的隔閡,直到她生命的盡頭,已成為人們心中的英雄。」
(全文約4500字,閱讀需約10分鐘)
美前總統與NASA官方分別發推文哀悼其逝世。圖源——推特官網
NASA署長吉姆·布裡登斯坦與美國副總統彭斯也在第一時間發文哀悼,感謝她生前的貢獻。圖源——推特官網
在二零一七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除了眾多光彩奪目的明星演員和各路影視從業大咖們之外,居然還有一位非裔女數學家。其實,她就是在奧斯卡提名名單中出現的電影——《關鍵少數》中的原型人物,默默無聞的數學界大咖凱薩琳·強森。
這部電影基本上還原了凱薩琳當時在NASA的生平事跡,在那個時代,種族隔離主義是社會的主流,而影片中的三位女性,不僅突破了對膚色和人種的歧視,還突破了當時社會對性別的歧視,在那個時代,許多工作都是只能由男性來完成的,而在這種工作裡,如果一位女士突然變成了自己的同事,那一定會引起不滿和非議,更何況這位女士還是有色人種。即使是科技氛圍最高的NASA也不例外,但是,她們卻通過自己的努力,為美國在冷戰時期美蘇之間的太空競賽提供了強大的技術後盾。向歧視者們證明了女性和有色人種也是可以創造奇蹟的。隨著這部電影的上映,這位NASA幕後的女英雄凱薩琳·強森才為世人所知。
在那個計算機(computer)還沒有正式應用的年代,航空航天所有的計算,都是靠人力來進行的,大到太空飛行器入軌的高度速度角度,小到再入大氣層時外殼的最高耐受溫度,都是靠海量枯燥而發乏味的人工計算得出的數據,數據只要稍有偏差,就有可能導致大大小小的問題,最嚴重的情況就是整個計劃的失敗,所以每次計算都必須認真而仔細,精確到每個小數點,不能出任何的差錯,而凱薩琳就是這些「人肉計算機」中的一員。
正是她通過自己的努力,從一名全職媽媽,變成NASA飛行小組不可或缺的一員,在前進的路上,她到底遭受了多少不公正的待遇受到了多少歧視,這些我們都不得而知,箇中苦楚只有她自己深深體會過,但是她卻表示:「我知道歧視是現實存在的,但是我選擇無視它們。」
就是靠著這股最純粹的理念和對宇宙空間的痴迷,使她成功打破種族歧視和性別歧視的大山,成為一個傳奇,讓世人不得不重新審視這兩個長期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團體。
2017年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凱薩琳·強森與另外兩位最佳紀錄片獎得主的合影。圖源——Jaguar PS / shutterst
凱薩琳於1918年出生於西維吉尼亞州的一個小鎮,她的父親是個普普通通的農民,兼職一份看守的工作,雖說是個平凡的工作,但是他在數學方面卻天賦異稟,早年她的父親做木匠的時候,對木材體積和計算就有著過人的天賦,在學校裡也是數學方面成績很好的學生,也許是神奇的遺傳基因所賜,才造就了她的女兒有如此傳奇的事跡。
凱薩琳在14歲高中畢業後,便已經獲得了全額的獎學金,成功入學西維吉尼亞州立大學,主攻數學專業,在她最擅長的數學領域裡如魚得水,即使已經學習完了學校裡的數學課程,還是沒有滿足她對數學領域的旺盛求知慾。
千裡馬已經準備奔騰在數學的曠野了,而她的伯樂也在靜靜地觀察她。凱薩琳的成長,一直被克萊特博士看在眼裡——他是歷史上第三位獲得數學博士學位的美國人,他希望自己的領域能出現更多優秀的人才,凱薩琳的出色表現成功的引起了他的注意,為此,他專門為凱薩琳增設了一門高級數學課程——解析幾何學。而凱薩琳是該門學科唯一的學生,由此可見克萊特對她的珍視程度,而這門學科,也成為了她日後順利進入NASA核心領域的良好基底,為她的傳奇人生做了良好的鋪墊。
到她19歲的時候,她已經學完了她大學裡的數學知識,還順帶兼修了法語學位,要是放在現在這個時代,這樣的天才肯定是無數科研機構都會拋來橄欖枝,未來的職業生涯和學習氣氛肯定都不用擔心的,但是在當時的大環境下,一名黑人的女性,想要獲得公平公正的對待都已經很難了,更何況她所擅長的領域,基本上只有白人男性才會被允許進行,歧視——是她人生路上所要面臨的第一個大門檻,也是最難跨過的門檻。
在無數次的碰壁之後,想要找個相關的工作繼續深造來看是不太可能了,於是她會去某個黑人小鎮當了一名普通的數學老師,很可能,她會這樣默默無聞的度過自己的一生,真的會這樣嗎?
就在她準備放下抱負平淡生活的時候,她轉機出現了。
「人類將永遠與STEM(科學技術、工程學和數學)相隨」——凱薩琳·強森 1918-2020
1938,在「密蘇裡州代表蓋恩斯蘇卡娜達案」中,美最高法做出裁決,如果一個州裡,某種學科只有一所學院有某專業,則不允許以種族隔離的名義拒絕有色人種的錄取選拔。而她就是靠著這一裁決,幸運的成為第一批進入西維吉尼亞大學研究所的黑人女性學員。
在第一批學員中,只有三位黑人學員,而女性黑人,只有她一個,雖說法律已經允許他們正常學習,但是來自他人的歧視,還是給了她很大的壓力,儘管她已經在盡力的將思緒投入到學術研究中,但是對於年輕的凱薩琳來說,這一切還是太難承受了,最終,她也僅僅只在研究所呆了一年,就帶著深深的失望離開了這裡,再次將重心放在了生活和家庭上,她有三個孩子需要照顧,就是在這樣的狀態下持續了十幾年的時間,就在她也以為自己的一生可能就這樣平凡的度過了的時候,好消息再次傳來,讓她重新燃起對數學研究的希望——當時正值美蘇冷戰,太空競賽已經發展到白熱化階段,但是科研人員缺口卻很大,需要大量的計算人員來消耗龐大的數據計算工程,所以NASA(當時名為NACA)開始開放有色人種和女性的入職許可,在得到家人的理解後,她們舉家搬家到工作地點附近,開始了為期長達一年的入職前能力測試,終於在1953年,她成功入職NASA。
雖說凱薩琳已經不再專注於數學研究有十幾年了,但是她仍然堅信自己完全有能力勝任這項工作,(在此小編表示非常慚愧,從學校出來不到三年就已經把老師教的知識還給她們了……咳咳,好吧,是一年…)事實也的確如她所想的一般,她不僅工作能力出色,而且表現遠超其他白人男性工作人員,一開始,她的工作很「簡單」(相對於龐雜的航天核心數據運算來說)就是用紙和筆計算數據,而工作地點,則是和白人分隔開來,在單獨的「有色人種計算室」裡完成的,當時他們稱這些人為「穿裙子的計算機」,不僅是工作區域,就連就餐,衛生間,甚至是泡咖啡用的器皿,都是被嚴格分開使用的。
但是凱薩琳只在這個充滿歧視意味的工作組裡工作了兩周,她憑著自己出色的工作能力和學術素養,被自己的上級舉薦,臨時抽調到另一個研究小組中,一段時間的共事後,因為她表現出的能力實在是太強了,這個「臨時」助理的輔助時間也是一次次的被延長,拋開出於種族和性別的思想,其實小組人員都已經不想讓她再回到以前的工作室了,而她能做到這樣的成果,都源自於凱薩琳在大學時,她的「伯樂」克萊特博士教給她的解析幾何知識,而這個小組所缺少的,正好是一名精通此學科的計算人員。
電影《關鍵少數》劇照 凱薩琳在眾多白人男性科學家面前所展現出的驚人數學天賦,是影片中最精彩的畫面
但是,即使是如此天賦異稟的研究員,卻還是無法擺脫來自共事夥伴們的歧視,因為在這裡,她是唯一的黑人、唯一的黑人女性——即使你的能力再強,也改變不了別人對你膚色的看法,前文提到過的衛生間問題,讓人無法接受的是,因為她只能使用「有色人種衛生間」,而這個研究小組根本就沒有這樣的衛生間,所以每次上衛生間,她都不得不去八百米外的「有色人種衛生間」。
她在工作中提出的有效建議和計算成果,即使是她已經署名了的,在上交的報告中卻被改成了白人同事的名字,但即使是這樣,她也堅持每次提交都署名,因為一旦出現問題,確保有人知道這個計算第一次是由誰來完成的。她做著如此核心的工作,卻得不到自己應得的薪水和尊重,她仔細認真反覆核查的數據,卻連署名權都被剝奪,她連申訴的通道都沒有,有什麼問題需要求助同事的,即使被無數次翻白眼,她還是堅持刨根問底弄明白,畢竟在那個年代,能讓她進行這樣的工作,都已經是很匪夷所思的事了。
當時在NASA的各種重要會議上,幾乎不會出現女性角色,但她為了能第一時間獲取到飛船的相關信息並且提出合理的建議,她鼓起勇氣去向自己的上級請求,讓自己以後可以參加一些會議,以便更好了解太空飛行器的具體情況,毫無懸念的,上司拒絕了她的請求,即使是他想讓凱薩琳去參加會議,但是他也擔心來自他人對自己的非議。最終在凱薩琳堅持不懈的斡旋下,終於在會議室為自己爭取到了一個席位,成為整個會議室唯一的女性,而且,由於她的傑出表現,她也慢慢得獲得了他人的認可與尊重,提交的報告上也終於出現了她的署名,這位黑人女性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功的成為了NASA團隊中的傳奇人物,每當同事們遇到難點待突破時,總會有人提議:「我們去問問凱薩琳吧。」
「如果那個女孩兒(That girl,意指凱薩琳·強森)說沒問題了,那我才算準備好」 第一位進入太空的美國太空人艾倫·謝潑德如是說。
1961年5月5日,NASA的「水星計劃」中,美國的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太空人將要乘坐「自由七號」飛行器的運行軌道就是由凱薩琳計算的,隨著當時美蘇太空競賽的節奏不斷加快、氣氛逐漸緊張,她的工作也變得越來越複雜,工作量也越來越大,從一開始的拋物線軌道,到後來的全程軌道計算,從繞地軌道,算到繞月軌道。
儘管後期NASA已經有能力使用計算機來計算相關的數據了,但是他們依然認為,所有的數據都要凱薩琳親自驗算過後,她說可以了,那才能拍板定論,當時的NASA都還是不太相信電腦的運算數據,這樣的變化是當初剛進入NASA的凱薩琳是想都不敢想的,通過多年的努力,她用自己精湛的學識和出色的人格魅力,為自己、也為廣大黑人女性群體爭得了榮譽,這也都是她應得到的榮譽。
凱薩琳在NASA的整整33年間,基本上參與了每個重大的宇宙探索計劃,她的能力是別人無法替代的,為航空航天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凱薩琳·強森 NASA為凱薩琳撰寫的傳記結尾寫道:「如果沒有你,NASA不會是今天的模樣」圖源——網絡
2015年,凱薩琳被歐巴馬授予總統自由勳章。
2016年,NASA將蘭利研究中心的計算大樓命名為凱薩琳·G·詹森計算大樓,以示對黑人女性數學家凱薩琳·詹森的尊敬。
2016年,她的個人事跡因《關鍵少數》的上映而逐漸被大眾所知曉。
2020年2月24日,凱薩琳·詹森逝世,享年101歲。
——資料來源:網絡百科
縱觀凱薩琳的一生,如果不是因為她有為夢想而努力的信念,如果她因被歧視而自暴自棄放棄自己的研究,碌碌無為的度過了自己的一生,荒廢了自己的學識,那將是多大的損失?達到今天的成就,只因為她在剛開始的時候,就用夢想的燭光,在歧視的黑夜裡燙出一個小小的洞,而後成功驅散陰影,成就自己在NASA的傳奇人生。
正確的社會理念中,所有人生來都是平等的,不應被貼上標籤,我們應為差異而欣喜,而非因膚色而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