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牛奶已成為我國城鄉居民攝取營養的重要食品,但很多人喝完牛奶後,會出現腹脹、腹痛和腹瀉現象,專家解釋說,這屬於一種「乳糖不耐受症」,可以通過少量多次喝奶的方法調解,或改喝酸奶、食用乾酪等乳製品代替牛奶。那麼成人每天喝多少牛奶最好呢?
據了解,奶牛中含有乳糖,而乳糖在人體內的分解代謝需要有乳糖酶的參與,有些人因體內缺乏乳糖酶,使乳糖無法在腸道消化而造成腸鳴、腹痛甚至出現腹瀉。這種症狀在醫學上被稱為「乳糖不耐受症」,一般於人體攝入一定量乳糖後的30分鐘至數小時內發生。
專家認為,提高乳類食品的攝入量是優化膳食模式,提高全民營養狀況的一個重要方面。對於乳糖不耐受人群來說,少量多次攝入乳製品或者選用發酵乳可有效避免乳糖不耐受。
專家建議,每個人對乳糖的不耐受程度是不同的,有些人減少牛奶飲用量後就不會有不舒服的感覺,這部分人群可以每天少量多次喝奶,待腸胃慢慢適應後再增加奶牛食用量。對於大部分乳糖不耐受人群來說,食用酸奶和乾酪更加容易被身體吸收。
成人每天喝多少牛奶最好?
成人每天應喝多少牛奶為宜?專家告訴記者,一般來說,成年人每天喝奶應保證一瓶(每瓶250毫升左右),爭取兩瓶,最好三瓶,不超過四瓶。
據營養專家介紹,牛奶作為一種營養價值較高的食品,喝少了難以滿足營養需求,喝多了不易消化吸收,因此應根據年齡、工作消耗和經濟條件確定每天的喝奶量。一般來說,成年人每天最好要保證250毫升左右即一瓶(袋)牛奶,爭取喝400——500毫升牛奶,如果經濟條件允許,最好喝750毫升,但不宜超過1000毫升即四瓶(袋)。
專家提醒,牛奶是一種基礎食品,一日三餐一般以飯後喝為宜。一天一瓶以早餐喝最好,一天兩瓶以早晚喝最佳,也可根據自身習慣在三餐之外的時間飲用牛奶,但不宜空腹喝奶。
(據新華網)
掃一掃,關注大浙健康,了解更多健康資訊
免費領取更多健康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