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病毒一直是人類健康的大敵之一。在過去幾十年中,人類在對抗A肝、B肝以及C肝等多種肝炎過程中取得了極大成就。但是對於戊型肝炎目前尚沒有一種對應的療法被批准。而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每年全球有2000萬人感染戊型肝炎病毒,這種病毒主要通過被汙染的食物和水進行傳播。這些患者絕大部分分布在東非和南非地區,而近年來歐洲感染這一病毒的患者數目也在不斷增加,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食用未經烹飪的肉類。因此,對於臨床研究人員來說,開發戊肝疾病藥物已經迫在眉睫。
最近,來自普林斯頓的研究人員在PNAS上發表了一份研究論文,報告了他們在病毒侵染細胞過程中的新發現,這一發現將有助於開發針對戊肝病毒的新療法。在戊肝病毒侵染細胞周期中,一種名為Viroporin的蛋白在感染病毒的細胞釋放成熟病毒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這種蛋白能夠在細胞膜表面打孔,從而使已經組裝成熟的新病毒釋放出細胞,並進一步侵染其他健康細胞。
普林斯頓的研究人員發現,病毒RNA中的一個開放閱讀框-3(ORF-3)在病毒在宿主細胞中合成Viroporin蛋白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為了證明這一機制,研究人員利用非洲爪蟾細胞系構建出了一個模型並利用病毒侵染後測量模型的電阻值變化,結果發現ORF3 RNA在其中起到了類似「離子通道」的作用,並破壞了被侵染細胞細胞膜的生理功能,從而幫助成熟病毒釋放。
下一步,研究人員將利用這一發現深入研究ORF3相關通路,並以此為靶點設計對應的藥物分子用於治療戊型肝炎。事實上,通過幹擾病毒viroporin的合成來治療疾病的思路此前已經被廣泛用於包括HIV、C肝在內多種病毒疾病的藥物開發。
戊肝病毒在健康人群中表現的症狀相當輕微。但是這種病毒對於免疫系統脆弱的人群以及孕婦有著額外風險。目前僅在中國有戊肝病毒疫苗上市。相信未來科學家們會在這一疾病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生物谷Bioon.com)
文章參考來源:http://www.fiercebiotech.com/research/princeton-scientists-find-targetable-escape-hatch-for-hepatitis-e-virus
相關會議推薦
2017 疾病特異性模型研究及應用研討會
會議時間:2017.03.03-2017.03.04 會議地點:上海
會議詳情: http://www.bioon.com/z/2017iPS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