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畫有3大要素,水墨最難掌握,除了勤奮天賦體悟必不可少

2020-12-03 木子藝術館

水墨山水畫創作中有3大要素分別是:筆墨、構圖和色彩。春樹不可畫墨葉,須佐條枝,似有搖曳之狀。再將淺色草綠汁加於枝梢,以成新綠。其橋邊籬側,或參以小樹,用胭脂和粉點綴枝頭,以成桃杏,望之新紅嫩綠映滿溪山,非春而何?同樣道理,夏山夏樹,秋山秋樹,冬山冬樹都有著各自的著色宜忌,並且在實際運用中還要學會掌握隨機應變,靈活應用的法則,否則墨守成規,不敢變通,非但無法接近古人,還會弄巧成拙。

縱觀古人所流傳的山水佳構,多善赭綠並用,可貴能得精妙。而如今卻常見弊病,因赭色與綠色之間的過渡,較難掌握。有人把蘸滿赭色或者綠色的畫筆,在兩種色彩的交界處進行塗抹,意在渾成,卻不知道由此弄巧成拙,反成滯重,從而形成死色。再如青綠山水,若用色不當,時間一長,還經常會在畫上泛出油痕,問題出在用石青石綠畫山,再用草綠染草。在色彩的調配上,草綠之色原是靛入藤黃,彼此相和而成。

藤黃酸性,石綠銅質,由於化學反應的原因,銅見酸就發生變化,這樣時間一長,石綠之綠就自然而然逐漸脫落,泛出一片油跡。用色的弊病,涉及多端,這裡僅例一二。關於青綠山水久放生油的問題,解決的對策在於作畫時儘可能地避免藤黃和石綠的直接接觸。另外,要是在生宣紙上畫大青綠,最好要把石綠研得極細極細,萬不能粗心,這樣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這種病忌的出現。至於赭綠山水色彩過渡的問題,黃公望就處理得比較好。

他的方法是,在經過皴擦的山石上面,先用水墨染出山石背面,然後再逐步添加顏色。在設色上,黃公望經常把一塊石頭全都染成赭色,一塊石頭全是綠色,一塊石頭全是淡墨色,或者間用赭入綠,綠入墨,墨入赭等方法,隨機應變,妙筆點染。因此他的畫,經常可以看到縱使是山石嶙峋,但卻層次井然,有豎起的、有橫倒的、有穿插的,使人感到煙溪雲岫,古意盎然,自然是色彩配合墨色,色彩配合構圖,色彩配合筆墨所獲得的神奇效果南齊的謝赫是中國畫理論的集大成者,他的「六法」中有「隨類賦彩」(《古畫品錄》)之說「隨類賦彩」概括了中國畫色彩應用的基本原則,並強調了繪畫的著色應當按照不同的具體物象,給予具體的表現。

「賦彩」要「隨類」而「賦」,所謂「類」就是指表現對象的原有色彩。由於中國畫既是筆墨的藝術,又是色彩的藝術,故而山水畫家作畫,往往精彩處不僅在於單純的用墨用色,而更在於色中有墨,墨中有色,然後與精妙的筆法相交會,從而進人到色墨交融,彼此無礙而又映發的境界。當然,這自然地會牽涉到作者自身功力的積累與個人的獨特藝術體悟了。

在整個水墨山水畫的3大要素當中,構圖和色彩可以通過不斷的聯繫和挑選對比就能循序漸進。唯獨在水墨這一塊除了勤加練習之外獨特的天賦和藝術體悟也是必不可少,對水墨的濃厚色調把握講究一種「感覺」而這種感覺又是集個人審美、光感、色調之大成才能把握得當,繪畫之時才能遊潤有餘。水墨的調配應用不但要學習古人,更要用心去參悟古人,否則很容易「畫虎不成反類犬」鬧出笑話。

相關焦點

  • 中國山水畫的創作要素
    行筆過程要保持中鋒,有節奏感,即輕、重、快、慢線條上交替出現,筆筆有力,只有用好中鋒力量才能集中。在墨色方面也要有幹、溼、濃、淡變化,根據表現對象的不同合用不同的線條,以最能表現對象的質感、屬性為宜。用筆是一幅畫的基礎。
  • 山水畫:如何畫出最美的「水墨暈章」
    山水畫:如何畫出最美的「水墨暈章」山水畫的水墨暈章,首先得熟練於五彩用墨(濃、淡、焦、幹、溼)、用筆的技法和技巧。這樣的隨心筆墨,適合於小寫意,大寫意,破墨,潑墨……等。用筆用墨技法:小寫意是細膩鉤繪,細心染墨,大寫意是筆韻有粗細大小墨韻,破墨是以焦墨破水破淡,潑墨是筆調濃淡,大量水分,求潤澤韻味,在技法熟練的情況下,可引用書法用筆的手法。高水平畫家,所表現的手法是各有長處的,也就是有各自的藝術符號。
  • 一個有料的長假可以怎麼過?來故宮看山水畫特展
    在畫畫上,王希孟屬於勤奮那一派。當然,才氣這東西,也必須是要有的。一般人羨慕不來。陳丹青曾這樣評價他:「通常成年的老熟的大師,喜歡做減法,也就是所謂取捨和概括,可十八歲英年的王希孟呢,他是忙著做加法。人在十八歲年紀,才會有這股子雄心和細心,一點不亂,不枝蔓,不繁雜,通篇貴氣,清秀逼人,那就是他的天賦了。」
  • 水墨有約:品讀靳文藝老師的山水藝術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範揚「寫意精神」山水畫專題研修班執行導師,內蒙古中國畫學會理事,中國教育臺CETV4《名家講堂》山水畫主講,《丹青》雜誌總編。水墨畫千年發展的歷史,不僅創造了人類藝術史上的一個又一個輝煌,也演繹出一個又一個因水墨而結緣的動人故事.
  • 千年文化的精粹——中國山水畫
    中國山水畫講究對自然世界的山水認識,具體的色彩並不是國畫的主要創作因素。換句話講,國畫山水畫講究神似。 而西方繪畫的創作主要以色相的具體表現為準,真實的場景。比如世界名畫《魯昂大教堂》,分別畫出一天之內不同時間的教堂景色。從這可以看出中西方的繪畫還是有比較明顯的差別。
  • 傳統山水畫以筆墨為基,紮根於意境塑造,三大要素構成畫面生命
    傳統山水畫以筆墨為基,紮根於意境塑造,三大要素構成畫面生命文/秋香受儒家哲學思想影響深遠的中國傳統畫卷,有著文人骨子裡的那份底蘊,經過千年歲月磨礪經久不衰,展現出人與自然的關係。其情感與意向雜糅,飽含精神色彩,如果作畫時沒有情感,便容易讓畫作失去靈魂,稱不上中國山水畫,更談不上畫有意境。傳統山水畫以筆墨為基,紮根於意境塑造,在此程式化的基礎框架中,又有三大傾向構成畫卷生命,讓其能勃發於歷史之中,在時代更替中傳承與創新。
  • 哪有那麼多的天才,絕大多數都是後天的勤奮修煉成的
    而芸芸眾生,多為普通人,勤奮便是通往成功之路且人人可行的方法,當然,不乏一些技巧可為,但勤奮依然是必不可少的。記得讀高中那會兒,我的成績一直與我在學校的行為不符。我的成績是中上水平,而在學校中,我確是坐在最後排,整天跟愛玩愛吵的學生一起玩鬧,甚至上課的時候喝酒,經常逃課,那都是常有的事。
  • 宗炳山水畫理論的六大要素
    宗炳對山水畫及其理論的獨特性,也來自於他常年置身其中!居住在巫山、洞庭湖、衡山、廬山、嵩山和華山環抱的江陵,著實有地理的優越性。宗炳《山水畫序》在中國繪畫史上被稱為第一山水畫論也是實至名歸,他對佛、道、儒、仙的研究,也對他的畫論有了深度影響!
  • 山水畫:筆墨傳承,民族之魂!變中不變,取長揚長!(見議收藏)
    是用於筆蘸上極黑之墨是為焦墨,常用來突出畫面最濃黑處,是勾、點,或皴。濃墨,是說墨色的程度僅次於焦墨。焦墨有光澤感。濃墨有水分,雖黑而無亮光。是以畫面近的物體及物象陰暗面,體現層次感。淡墨,水分更多,成了灰色的墨叫淡墨。
  • 客廳掛上這些山水畫,旺財轉運寓意好!
    山水畫寓意吉祥,暗藏風水,掛在家中不僅給自己和家人帶來舒適之感,還能帶來好運,使生活更加吉祥如意。下面,就給大家推薦一些適合掛在客廳的山水作品主題。1.金色山水客廳裝飾畫金色山水裝飾畫,這對放在家中客廳來說寓意非常好,暗藏金山,絢燦金山,特別是比較火的背有靠山的寓意詞彙,正所謂「人有靠山,處世泰然」。2.
  • 山水畫中雲的4種畫法,你知道幾種?
    雲是山水畫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說:「山無煙雲,如春無草」。可見在山水畫中,煙雲是不可缺少的。雲在構圖上有以虛襯實景的作用,不僅可以使畫面氣脈相通,還可以對山石起到助勢的作用,宋代郭熙所說山欲高,盡出之則不高,煙霞鎖其腰則高矣。」因此山為靜,云為動,以雲勢助山勢,則山勢更加有高山仰止的雄偉感,另外,霧、煙、嵐、靄、霞等也都屬於雲的範疇。
  • 陳國勇爛漫詭譎的彩墨山水畫,是傳統山水與色彩構築的現代奇觀
    陳國勇作畫常以色當墨,大膽引入西方色彩表現和光影表現,這使他又在本來就超越傳統山水畫的繪畫風貌的基礎上,再派幾分詭譎。原本就注重融匯南北宗山水畫風、吸收青綠山水畫法,加重水墨山水中的色彩比重的他,借鑑西方已有規律的色彩表現,自然是理所當然,在陳國勇的大多數作品中,色彩都被廣泛運用,有的作品固然以傳統綠為主,但在有的作品上,則用色直接書寫,或以色塊方式表現色彩,形成傳統國畫中較欠缺的總體色調。此種類型的色彩表現與中國傳統用筆的結合,形成了另一奇特的效果。
  • 中國畫的色彩有什麼奧秘?上海書展首發這本山水畫技法書告訴你
    中國山水畫古典之美傳承近千年,箇中要訣又有哪些? 「墨不礙色,色不礙墨」是中國山水畫的古典之美、高妙之境。追溯山水畫的設色方法,如兩宋「三趙」——趙令穰、趙伯駒、趙孟頫之青綠,明代唐伯虎和仇英之青綠,元代又有黃公望之淺絳,所謂「各領風騷」,才能造就後世之集大成者,如近代的張大千、吳湖帆等。
  • 曾任宋美齡書畫老師,「渡海三家」之一,被稱山水畫「天下第一」
    在中國的書畫界有這麼一位人物,他與張大千私交甚好,曾經擔任宋美齡的書畫老師,與潘心畬、張大千並稱為「渡海三家」,而且徐悲鴻稱其畫是中國繪畫山水畫最好的一位,稱為畫的山水畫「天下第一」,他就是黃君璧。黃君璧是廣州南海人,出生於1898年11月12日,是中國現代著名的教育家,書畫藝術家,尤其擅長繪畫山水畫,與張大千齊名,而且與張大千及徐悲鴻私交較好,與張大千、徐悲鴻、黃賓虹等人的深交成為畫壇佳話,被廣為傳頌。徐悲鴻曾親自作畫送給黃君璧。
  • 藝術的最高境界是體悟、悟道
    來源:正心正舉微信公眾號(bjzxzjyjy) 文丨蘇朋天地間有一種美感來自於人,便是人創造出的「藝術」美感。何為「藝術」?是一幅水墨丹青的高山流水圖;又是一首扣人心弦的紅塵離歌;藝術從何而來?什麼才可以稱之為「藝術」?難道是畫一張水彩,哼一段流行歌?不,這些並不是藝術更談不上藝術。
  • 出山入山,中國現代水墨藝術家,賈海泉的藝術創作之路
    作品曾榮膺「中歐國際藝術雙年展藝術創作獎」;全球當代中國畫代表人物四十家展 獲「優秀獎」;作品入選中國首屆山水畫、第三屆、第六屆、第八屆、第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 並被邀請作品赴美、俄 、英、法、奧、日、韓、捷等國際作品展覽;
  • 霧山五行:運用中國傳統的水墨畫畫風,能帶領國漫新方向嗎
    除了故事設定運用的是中國的山海經神話故事以外,它的畫風更是一大亮點,可以說是徹底走出了不一樣的路線。不同於傳統的動漫畫風,國漫的畫風一直都多多少少受到日漫的影響,創造出一條純中國式路線,是勢在必行,但《霧山五行》能帶出這一條路線嗎?在談這之前,我們先分析一下《霧山五行》的畫風。
  • 2021年最難&最簡單的GCSE科目大公開!通過率竟成反比?
    一篇文章帶你了解最難、最簡單科目排名及各自的通過率十大「頭禿」科目不出所料,數、理、化三科就已經佔據排行榜前5,儘管難學卻是名校申請的必備科目。「我也不想學,但學校要求沒辦法...」NO.5 既難又非選修的數學GCSE數學榮登最難學科榜單NO.5。
  • 艾國|中國山水畫空間視角流變
    文 | 艾國 中國山水畫從魏晉時期至唐代成熟時期的金壁輝煌和「三百裡嘉陵一揮而就」的水墨風格,至五代時期逐漸形成了以北方荊浩、關仝為代表,南方以董源、巨然為代表的經營位置的空間角度特點, 開創了「 全景山水」新貌, 結合皴法的使用,使山水畫走向真正意義上的成熟,「 全景山水」的經營是以留有天地、強調中心、物象繁複、空間開闊、視角高低綜合的構圖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