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進步,先進的科技不斷幫人們摸索著未來的方向,同時在軍事方面也從來沒有間斷研究,如今,無人機也出現了,無人戰車也不例外,現在科技還沒發展到可以用機器人進行戰鬥,但是肯定不遠了,倘若技術允許的話,現在戰鬥機器人應該是滿地跑了,戰鬥機器人要是一旦生產成功,那麼會不會替代士兵呢?這是很多人都有的疑問,戰鬥機器人一旦替代了士兵的位置,士兵又何去何從。
不管戰鬥機器人能不能替代士兵,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都是拿機器人打仗,那戰爭就只是資源和經濟的消耗比拼了,古代戰爭大部分比拼是人數,一般都是人多勝算才會大,而如今的戰場講究的是武器,誰的武器比較先進,那麼勝算也會比較大,在未來又比拼什麼?毫無疑問,肯定是資源了,試想下,現在多少戰爭不是因為資源而引發的,就連很混亂的中東地區,都是因為石油資源而爭奪不休。
因此打造機器人的物資要是不夠富有的話,很難支撐得起來,迄今為止,世界上許多高科技的研究都起因於國防和軍事的需要,機器人也不例外,美國等先進國家都在打造戰鬥機器人,在電影中的機器人常表現出高超的作戰本領,戰鬥機器人的能力大家應該都是有目共睹的。在現實生活中,科技雖然還沒有進步像影片中那麼厲害,但是無人機的問世已經是一個歷史性的進步了。
在1991年1月17日,以美國為主的多國部隊對伊拉克實施代號為「沙漠風暴」的軍事打擊。在這場現代化戰爭中,伊拉克成了高科技武器的實驗場,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不但動用二十多顆軍用衛星和高空預警飛機,還將一位具有戰鬥功能、名叫「偵察兵」的以色列「飛行機器人」輸送到前線,進行偵察活動,它為順利地攔截伊拉克「飛毛腿」飛彈立下了汗馬功勞。
這位「偵察兵」是一架無人駕駛飛機,兩側裝有機翼,機身大部分都由複合材料組成,因此雷達不易發現,其發動機也非常特殊,敵方很難偵察到。它經常攜帶偵察器材,悄悄地飛抵敵方,把陣地圖形、裝備配置拍攝下來,有時還就地攝像並當場發送回地面控制室,指揮人員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敵方的地貌和陣地情況。
在研製的現代戰爭中的機器人中,像一輛汽車、一架飛機,或一臺「奇形怪狀」的機器,許多掃雷機器人就像一輛武裝的推土車,它的周邊由鋼板製成,前面的犁耙用於探雷和引爆地雷。更高級的掃雷機器人具有部分自主判斷的能力,能夠摸清環境情況,判別障礙物,但是機器人並不能萬全替換人類,因此也不會替換士兵的位置。
因為即使再強大的機器人在戰鬥的時候,也要在人類的控制之下發揮才能,而且機器人耗資巨大,也不是想打造就打造的,一款真正像樣的戰鬥機器人也要好幾十年才能問世,批量生產的時間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