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未來士兵將成機器人的「牧羊人」

2021-01-07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月4日報導西班牙《先鋒報》網站2020年12月28日發表了題為《未來士兵:控制一群機器人的「牧羊人」》的文章,作者為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員讓-克裡斯託夫·諾埃爾,文章認為,未來的士兵可能是控制一群專業機器人的「牧羊人」。他可以為每臺機器人分配一個特定的任務。「牧羊人」免於繁重工作的負擔,便更能發揮適應性和創造力,並更好地應對其他不可預見的突發事件。而且,最重要的是,人類戰士的地位將在決策和行動層面得到保留。全文摘編如下:

各國軍隊會定期整合技術創新,以提高各方面能力並試圖壓制對手。人工智慧也包括其中。人工智慧現在已在軍事領域引起極大興趣。

當前軍事應用

在軍事領域,人工智慧已經有許多應用。最突出的可能是美國的「梅文計劃」。

對於開發利用在戰場環境收集的圖像和影像的美國運營商而言,全部處理引人關注的海量數據是不可能的。在以前的工作方式下,情報目錄中僅有15%的數據得到了處理。「梅文計劃」是一種算法,旨在當圖像中出現令人關注的物體(例如特定車輛或人員)時,向操作員發出警報。

這就是該技術在當今軍事世界中的主要貢獻。它提供了為防務和安全目的而利用數字革命產生的巨量信息的可能性。

它並不是戰場上的決定性武器。它更適合與電力或內燃機這樣的發明作比較。

一旦其發展成果得到鞏固,就會引發工業革命,並推動武裝部隊的組織形式發生變革。

當前人工智慧在軍事上的應用仍然非常有限,但在中短期內可能會迅速發展。這些應用可以觸發一場新的「軍事事務變革」。

一場「軍事革命」

人工智慧催生的「軍事事務變革」可以追溯到20世紀90年代。在1991年海灣戰爭美國及其盟國擊敗伊拉克軍隊之後,許多專家對信息技術在這一勝利中的作用感到好奇。然後他們提出了一種模式:通過用傳感器覆蓋戰場並結合收集到的數據,部隊指揮官可以即時查看敵方部署,繼而能夠以最適當的方式採取行動,操縱或指揮火力並摧毀敵人的陣地。

引入人工智慧可以加強和擴展該模式。通過分析過去的案例,人工智慧可以通過歸納而更好地預測未來,根據具體情況清除戰爭的迷霧。與人類對手相比,計算機擁有持續的優勢:能夠對事件進行快速反應。毫無疑問,行動效率將由最強大的人工智慧系統來決定。

當人工智慧的技術進展得到確認,產量繼續顯著增加時,將會發生什麼?首先,可能會同時促進其他技術的研發。納米技術、生物技術、定向能武器或高超音速裝備將從人工智慧的發展中受益,並將在戰場上變得越來越不可或缺,進而反過來刺激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這種「火花」最終可能會點燃軍事史學家稱之為「軍事革命」的重大變革。「軍事革命」指的是軍隊架構及其作戰方式的質變,這種變革會導致政治和社會發生相應變革。「軍事革命」比「軍事事務變革」的影響更深遠。

下一場「軍事革命」可能將由人工智慧/自動化在軍事領域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引發。這種自動化已經可以用於許多其他用途,例如旨在將作戰無人機與有人駕駛戰鬥機整合在一起的美軍「忠誠僚機」項目。

但是,這種忠誠的戰鬥夥伴可能會在一兩代型號之內被替換。其繼任者的種類可能將取決於當局是否支持武器高度自動化。

未來的士兵可能是控制一群專業機器人的「牧羊人」。他可以為每臺機器人分配一個特定的任務,或者在任務框架內賦予機器人一定的自主權,這比「忠誠作戰夥伴」的自主權大得多,使其可以專注於重要操作。「牧羊人」免於繁重工作的負擔,便更能發揮適應性和創造力,並更好地應對其他不可預見的突發事件。而且,最重要的是,人類戰士的地位將在決策和行動層面得到保留。

資料圖片:美軍TALOS未來士兵項目宣傳圖。(美國防部官網)

相關焦點

  • 從「讀心頭盔」到「人造肌肉」 西媒盤點未來十大軍事技術進步
    武器庫 西班牙《趣味》月刊11月號發表了題為《最前沿的十大軍事技術進步》的文章,西媒文章盤點了十種最前沿的軍事技術進步,包含了「讀心頭盔」、「人造肌肉」等。全文摘編如下:保護士兵免受生化製劑威脅的「第二層皮膚」在國際軍事行動以及與他國軍隊、遊擊隊等武裝力量作戰的行動中,士兵們還會遇到一個雖然「看不見」但同樣致命的敵人:能夠導致疾病的生化戰劑。微小的病毒和細菌能使整支軍隊陷入癱瘓。為了應對這種威脅,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研發了一種透氣性很好的新材料,它能保護軍事人員免受生物和化學製劑的傷害。
  • 隱身鬥篷…… 西媒點評2019最具創意軍用黑科技
    (原標題:隱身鬥篷、意念控制無人機…… 西媒點評2019最具創意軍用黑科技)
  • 俄將建戰爭機器人部隊,代替人類士兵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俄羅斯媒體援引俄軍工企業消息人士的話報導稱,俄羅斯2025年將出現第一支多功能機器人部隊,未來將在戰場上代替人類士兵。 來自軍工部門的消息人士對俄新社說:「到2025年,我們應當在基礎和實驗設計層面完成這項任務,然後將這支機器人部隊納入現有的武裝部隊自動化指揮體系。」
  • 西媒:研究人員研發新型納米機器人 可通過注射進入人體
    新華社北京3月12日新媒體專電 西媒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和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最新的納米技術,在幾個星期內創造出了一支數以百萬計納米機器人組成的大軍。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3月10日報導稱,幾位科研人員在本周于波士頓舉行的美國物理學會會議上展示了他們這一科研成果。
  • 未來人類意識將植入機器人實現永生
    近日,據國外媒體報導,負責名為「阿凡達」高科技研究計劃的俄羅斯企業家德米特裡-艾提斯科夫透露,10年內科學家可將人的思想「下載」到機器人體內,這樣人就可以「長生不死」了。媒體企業家艾提斯科夫稱,他聘用了100名科學家進行這項研究,目前正尋找其他科學家加入到該計劃中。他表示:「該計劃將實現永生的目標。
  • 美軍TALON 軍用作戰機器人已投入戰場,戰爭機器人將是未來的主流
    戰爭機器人將會是未來的主流機器人作戰一直以來都是各國研究未來戰爭的重點,作為世界上第一種戰鬥機器人,美國福斯特-米勒的魔爪機器人已在美軍參與的伊拉克和阿富汗戰場上執行了數以百計的作戰任務,今天武器大講堂和大家分析下這款全新的作戰武器-美國Foster-Miller TALON 軍用作戰機器人。
  • 無人機已經問世,那麼戰鬥機器人也不遠了,媒體:會替代士兵嗎?
    隨著社會的進步,先進的科技不斷幫人們摸索著未來的方向,同時在軍事方面也從來沒有間斷研究,如今,無人機也出現了,無人戰車也不例外,現在科技還沒發展到可以用機器人進行戰鬥,但是肯定不遠了,倘若技術允許的話,現在戰鬥機器人應該是滿地跑了,戰鬥機器人要是一旦生產成功,那麼會不會替代士兵呢?
  • 機器人時代到來 未來戰爭這麼打?(組圖)
    機器人包辦未來巷戰    機器人部隊和無人機對敵方陣地實施打擊,空降式機器人在敵後方秘密著陸,人類士兵只需完成最終意義上的佔領,一場未來的巷戰就結束了。>    它是在「鷹爪」底盤上安裝一臺機關槍、榴彈炮發射臺或反坦克火箭等武器後,改裝而成的,重達100磅。
  • 一醉不起的歌——評王琪《可可託海的牧羊人》
    但,不管怎麼樣,這首歌還是很好聽的,也很令人心動,催人落淚。有個網友這樣點讚說,寫歌的用了心,唱歌的動了情,聽歌的落了淚,總結的還是很貼切的。上半年,本媒曾就《站著等你三千年》歌曲,寫過一篇《讓人糾結的馬頭琴》的評論,是對《站著等你三千年》的藝術感染力做了一些分析。本媒收集了一些《可可託海的牧羊人》歌曲的一些資料,在此,談點聽歌的體會,以供朋友們茶餘飯後談資。
  • 美媒:遙遠未來或上演「巨鼠星球」 老鼠將成主宰
    美媒:遙遠未來或上演「巨鼠星球」 老鼠將成主宰  中新網2月12日電 據福布斯中文網11日報導,在科幻電影《人猿星球》中,猿人成了星球的主宰者。不過科學家指出,在遙遠的未來,佔領地球可能將會是巨型老鼠。屆時,有些老鼠可能會長到和人類一樣重。  英國萊斯特大學舊石器時代生物學家簡丠拉斯維奇博士稱,隨著氣候的變化、棲息地的喪失以及盜獵所導致的大型哺乳動物滅絕,現今老鼠似乎正在重新上演偉大的進化過程。
  • 機器人戰士可能主宰未來戰場,但指揮它們的人一定要小心
    機器人用於戰爭,最早出現於三國時期。諸葛亮就曾用機器人參與運糧、作戰,只不過,那時的機器人是純機械的。現代機器人用於戰爭,大概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就開始嘗試了。用機器人代替士兵有許多好處,最大優勢是可以避免人員傷亡
  • 未來的戰爭什麼樣?除了機器人,還有基因編輯的「超級戰士」
    報告中還有一項不太樂觀的評估,即未來使用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可能性也更大,因為越來越多的人獲得了這種技術。報告指出,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數量可能會增加,戰術核武器和電磁脈衝武器的投資增加將提高使用核武器的風險。今年9月,美國和俄羅斯等少數國家阻止了旨在反對開發所謂「殺手機器人」(killer robots)全自動武器的談判。
  • 西媒:波札那用狗驅逐瀕危獵豹 防止其死於獵槍之下
    參考消息網5月19日報導西媒稱,狗追貓的愛好是眾所周知的,但在波札那,狗和貓科動物獵豹已經成為了最好的朋友,狗是拯救1700隻瀕危獵豹的好幫手。專家認為,居住在獵豹保護區附近的牧羊人都應該配有一條茨瓦納犬。(編譯/韓超)
  • 機器人在未來將可能擁有跟人一樣的意識
    機器人在未來將可能擁有跟人一樣的意識 佚名 發表於 2020-03-15 16:37:00 人工智慧正以多種方式進入我們的生活——手機智能助手幫助我們完成一系列基礎任務,智能家電能自動打掃我們的房屋,地圖導航指揮著我們該駛向何方
  • 西媒:歐洲航天局欲成太空垃圾清理先鋒
    西媒稱,太空垃圾不斷增加的勢頭令人擔憂,歐洲正尋求在清理環繞地球飛行的太空垃圾這樣一個相對平淡卻同樣重要的領域成為先鋒。據埃菲社日內瓦8月16日報導,廢棄的衛星、火箭助推器殘片、太陽能電池板,抑或簡單的螺母和螺栓正在我們星球上方數百公裡處以每小時約2.8萬公裡的速度移動,對未來太空任務構成的風險越來越高。
  • 未來士兵將用腦電波無聲交流?美媒:美陸軍破譯大腦信號取得突破
    參考消息網11月30日報導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站11月25日發表了題為《未來士兵們能用大腦信號進行無聲交流嗎?》的報導稱,破譯大腦信號取得突破或將成為未來士兵行動時實現無聲交流的第一步。美軍研究人員能在該研究的基礎上讓大腦和計算機交流,從而使得士兵在戰場上通過計算機進行無聲交談。報導全文摘編如下:美國陸軍研究處資助的一項新研究成功從大腦信號中分離出影響動作和行為的信號。利用算法和複雜的數學運算,研究組得以識別控制動作或行為的信號,然後將其從其他與行為無關的信號中分離出來。
  • 美媒:未來或上演「巨鼠星球」 老鼠將成主宰
    一名藝術家畫筆下的巨型長尾豚鼠,上新世時代的巨型齧齒動物,發現於烏拉圭。   中新網2月12日電 據福布斯中文網11日報導,在科幻電影《人猿星球》中,猿人成了星球的主宰者。不過科學家指出,在遙遠的未來,佔領地球可能將會是巨型老鼠。屆時,有些老鼠可能會長到和人類一樣重。   英國萊斯特大學舊石器時代生物學家簡丠拉斯維奇博士稱,隨著氣候的變化、棲息地的喪失以及盜獵所導致的大型哺乳動物滅絕,現今老鼠似乎正在重新上演偉大的進化過程。
  • 美國人走了另一條科技樹,生化人改造士兵
    近日有新聞報導,近日,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俄羅斯國防工業綜合體消息人士稱,俄軍在2025年前,將組建能完成作戰任務的多功能機器人部隊。根據規劃,機器人部隊很少需要人工幹預,1名操作員可以控制由5個機器人組成小分隊,每個機器人都能實現最大限度地實現自動控制,並且完成各自的戰場任務。用研發人員的話講,操作員只需接通電源,機器人就會自己執行任務。
  • 納米機器人或成未來醫學界主角?
    納米機器人,這一經常出現在科幻電影中的概念,近幾年逐漸從理論轉向現實,成為了一個前沿領域。這個技術的出現完全顛覆了人們對醫療的固有印象:假如有一天你生病了,醫生不再給你開藥點滴,而是向你的血管中注射一些微型機器人,由它們找到病灶,進行精準治療並且不會帶來副作用……當這些成真之時,將極大革新醫療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