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權平均值即將各數值乘以相應的權數,然後加總求和得到總體值,再除以總的單位數。加權平均值的大小不僅取決於總體中各單位的數值(變量值)的大小,而且取決於各數值出現的次數(頻數),由於各數值出現的次數對其在平均數中的影響起著權衡輕重的作用,因此叫做權數。
因為加權平均值是根據權數的不同進行的平均數的計算,所以又叫加權平均數。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把「權數」理解為事物所佔的「權重」。
加權平均值即將各數值乘以相應的權數,然後加總求和得到總體值,再除以總的單位數。
加權平均值的大小不僅取決於總體中各單位的數值(變量值)的大小,而且取決於各數值出現的次數(頻數),由於各數值出現的次數對其在平均數中的影響起著權衡輕重的作用,因此叫做權數。
因為加權平均值是根據權數的不同進行的平均數的計算,所以又叫加權平均數。
(1)如概述圖所示,若n個數
的權分別是:,
那麼:
叫做這n個數的加權平均值。
(2)在求n個數的平均數時,若 n個數中,x1出現f1次,x2出現f2次,…,xk出現fk次,(這裡f1+f2+...+fk=n),
即:
表示權數。
理解方法:將原式看作
那麼這n個數的平均數
也叫做x1,x2,... xk這k個數的加權平均數。
權重已知假設以下是小明某科的考試成績:
學校規定的學科綜合成績的計算方式是:
平時測驗佔比期中考試佔比期末考試佔比20%30%50%(註:在這裡,每個成績所佔的比重叫做權重)
那麼,加權平均值(綜合成績)
權重未知現有以下兩隻股票:
股票名股數價格股票A100010股票B200015(註:在這裡,股票佔總股數的比重叫做權重)
那麼,加權平均值(所有擁有股票的平均價格)
權重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是針對某一指標而言。某一指標的權重是指該指標在整體評價中的相對重要程度。權重表示在評價過程中,是被評價對象的不同側面的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對各評價因子在總體評價中的作用進行區別對待。事實上,沒有重點的評價就不算是客觀的評價。
下面通過兩個示例加以說明
(1)計算考試成績時的加權平均數
使用「示例—權重已知」中的數據,我們對比兩位學生的考試成績
考試項目及其佔比平時測驗期中考試期末考試20%30%50%小明809095小剛959080通過計算,我們可以獲知:
也就是說,由於小明在權重較大(重要程度較大)的考試中考得了高分,儘管他與小剛通過算術平均值獲得的綜合成績相同,但是他的綜合成績會比小剛高。
(2)工作事務決定中的加權平均數
假設有一件事情,你給它打60分,你的老闆給它打100分,但因為老闆說的話分量比你重,所以通過不同權重的配比,將得到事務決定不同的結果。
你的打分老闆的打分權重配比加權平均值你老闆601001180(算術平均值)1286.67139014921593.33很明顯,隨著老闆打分權重的增加,最終得分將向你的老闆那裡傾斜,也就是說,老闆打分權重越大,他對事務所擁有的決定權越大。
總 結
1.算術平均數與加權平均數的聯繫
如果各個數的全相同,則加權平均數就是算術平均數,因此算術平均數實質上是加權平均數的一種特例。
2.算術平均數與加權平均數的區別
算術平均數是指一組數據的和除以數據的個數,加權平均數是指實際問題中,每個數據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即每個數據的權未必相同,因此在計算上與算術平均數有所不同。
3.求一組數據的加權平均數有兩種情況:
①該組數據中的各數據重要程度不同,所佔比例 不一樣。
②該組數據中有多個數據反覆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