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米」能長到2釐米長,因為太珍貴,只有土豪吃得起

2020-12-05 小司廚

大米是世界公認最普遍的糧食,全球超過一半人以大米為主食,在中國,它的位置是不可取代的。

我們每天都吃大米飯,米的種類也很多,有便宜也有貴的,一般我們在超市,就能挑選到自己鍾愛的品種,但是有一種米,還真是稀罕品,很多人別說認識,連見都沒見過。它價格不菲,是名副其實的貴价米。

菰米,不是米,它與水稻一樣,是一種草本植物,多年生,它的種子就叫菰米,在中國古代,就已經有關於它的描述「滑憶菰飯,香聞錦帶羹」,多美好的感覺,聽起來就覺得很好吃。但雖說它叫「米」,卻不是稻米品種,而且與水稻沒有半毛錢關係。

菰米很特別,眾所周知,普通的大米長度都不會超過1釐米,南方米更長,北方米更短。而菰米全國各地都有,長度可以達到2釐米,表面呈現黑色,又細又長,看起來著實有一種高貴感。

菰米雖然不是「米」,但也可以作為主食,其中的澱粉含量高,營養元素一點也不亞於大米。而且雖然菰米的顏色不太好看,但它可是實打實的美味,口感比一般的大米都好。它有一點點草香味,纖維豐富,口感筋道,有嚼勁,是實在難得的又有營養又美味的健康食品。

菰米一般怎麼吃呢?

菰米粗纖維比較豐富,所以一般烹煮之前,都要提前浸泡3小時以上,待其吸收一定的水分再下鍋,才能做出比較軟嫩的菰米。

搭配主食

菰米本身便是一種主食,與其他主食一起搭配食用是最合適的,菰米豐富的營養與口感,可以讓一整鍋米飯不再單調。因為白米飯味道很淡,所以與菰米混合烹煮之後,可以盡然釋出菰米的香味,不加修飾,才能吃出菰米的本味。

製作八寶粥

菰米八寶粥是一款很清涼的夏日佳品,清熱解暑,放進冰箱冷藏,會更加好吃。雖說米粥營養不高,但八寶粥卻是名副其實的營養佳品,用菰米代替大米,再配上八種五穀雜糧做成的八寶粥,營養更加豐富,為整款粥品提供更高的蛋白質,更豐富的口感。

雖說美味又有營養,但是昂貴的價格還是打退了不少消費者。賣得貴不僅是因為營養豐富,而且產量低,物以稀為貴,所以只有土豪吃得起呢。不知要到什麼時候,菰米才能進入大多數人的餐桌呢?

喜歡的朋友,麻煩點個關注,或者分享我的文章。

(原創內容,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長」的大米,人稱「土豪米」,一顆米長達兩釐米
    就比如說小編今天要介紹的世界上最「長」的大米,一顆兩釐米!這種米叫做菰米,雖然它的名字帶有「米」字,但是它並不是真正的米,它其實是一種植物,和稻米並不是同一個物種。此外,菰米也是世界上最貴的米,因此也被人稱之為「土豪米」。中國人有一句古話用在這上面最合適不過,「物以稀為貴」,因為這種米非常的罕見,所以他的價格也相當昂貴。此外,它的營養價值也匹配它的價格,它含有非常豐富的生物活性物質,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對改善相關的病狀起到很大作用。
  • 「寵物魚」長到1米長 主人無奈送水族館(圖)
    一番打聽才得知,現在1米長的海象魚還是小的,成年海象魚能長到4米長,體重能達到400斤。這下鄭先生愁壞了,「即便我把自己的客廳騰出來改成大魚缸,也不夠這傢伙生活啊!」無奈之下,昨天上午,鄭先生把魚贈送給了徐州雲龍湖水族館。
  • 還以為金槍魚是最頂級的刺身,縞鰺魚才是只有土豪才能吃得起
    還以為金槍魚是最頂級的刺身,縞鰺魚才是只有土豪才能吃得起一說起日本大家可能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日本的刺身美食,因為日本的刺身這種食物現在全世界範圍內都非常有名的,一般人們來日本旅遊必然少不了要吃一頓刺身大宴。
  • 中國最高級的5種魚,珍貴又稀有,買得起的都是土豪!
    今天我們介紹的魚,可不是人人都吃得起的,它們個個都價格不菲,而且十分珍貴,估計只有土豪才能吃得起吧!1、裂腹魚這是一種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淡水魚,常年生活在激流的水中,生長緩慢,它的腹部中間有一條裂縫,所以叫裂腹魚。
  • 原子彈能造成只有一粒米大小嗎?有多大的威力?
    如果說米粒大小的核物質的裂變所釋放出來的能量那也是不可低估的,能頂幾百噸甚至上千噸的優質煤應該是不成問題的。武器級核原料低於三公斤無法做出原子彈,因為達不到核爆臨界狀態。所以一個一粒米大小的核彈威力目前來說還真無法解答。當然,可以換種方式,一粒米大小的核原料做成的「髒彈」,威力有多大?
  • 雲南邊境出現野生亞洲象,長近2米的象鼻,能撿起地上的一粒黃豆
    成年亞洲象體長5-6米,身高2-3米,最高可達3.4米;尾巴短小,附有細毛,長1.2-1.5米;體重一般2.7-5.5噸,最重達6噸。就因為這身笨重的軀體,在四肢著地的哺乳動物中,它是唯一不能跳躍的。亞洲象的額頭很大,前額左右有2大塊隆起,常被稱為「智慧瘤」,這樣看起來,像是留了個有點過時的髮型——中分頭。
  • 雌雄差距最大的生物:雌雄差1萬倍,雌性長2米,雄性才2.4釐米
    雌雄差距最大的生物:雌雄差1萬倍,雌性長2米,雄性才2.4「釐米」在神奇的自然界,會發生很多奇特的現象,比如同為動物的雌雄個體,往往在體型上不會有太大的差異,可能區分雌雄,大多數都依賴於顏色,外貌,就能夠區分出來了。
  • 用仙人掌可以嫁接,只有掌握養它的「精髓」,每片都能長到半米長
    用仙人掌可以嫁接,只有掌握養它的「精髓」,每片都能長到半米長仙人掌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吧,它不僅可以單獨栽培觀賞,而且他是嫁接的非常好的材料,仙人掌可以嫁接蟹爪蘭,嫁接假曇花,令箭荷花,包括我們的仙人球都可以用它嫁接,嫁接以後
  • 只有10釐米長的小短腿,俄羅斯短腳貓太可了,愛了,愛了!
    每每說起貓主子,估計沒什麼人能抵擋著它們天生自帶的萌態。更不要說,當一隻腿長10釐米左右,只有一個拳頭高的矮腳貓出現在社交網絡時,它瞬間就萌化了很多吃瓜群眾的心,看起來也是頗為合理的。貓咪「曼聯」來自俄羅斯。
  • 一棵就長一片葉子,個頭還不到10釐米,但價值卻極為珍貴
    摘要:一棵就長一片葉子,個頭還不到10釐米,但價值卻極為珍貴。各位讀者們,大家好,在科普今天這種野生物種之前,小編想跟大家先討論一個話題,就是關於農村一些外貌極為特殊的野生植物。接下來我想跟大家科普一種外貌非常特殊的野生植物,不過大家若是見到這種植物,希望你能夠繞道,儘量不要去觸碰它,因為這種野生植物在當今極為的罕見,而且目前已屬我國一級保護植物,其價值極為珍貴。下面請大家先看看圖片樣本,從圖片中大家應該都看到了,這種野生植物其實就是一種小小的野草,可以說其植株高度就連10釐米都不到。
  • 南非巨鼠咬死孩子 長近1米上齒長2.5釐米(圖)
    這種巨大的老鼠算上尾巴身長可達90多釐米,光上齒就有2.5釐米長。據介紹,這些可怕的攻擊事件往往都是出現在比較汙穢邋遢的地方。新近的兩起慘劇都發生在5月29日這一天。其中一個受害兒童名叫盧娜賽·德瓦德瓦,今年3歲,和家人住在開普敦外一個貧民區的鐵屋內。可憐的盧娜賽當晚睡在家裡地面上搭起的一個簡易小床上。第二天一早,盧娜賽的媽媽布吉斯瓦震驚地發現了女兒慘不忍睹的屍體,她簡直都要瘋了。
  • 男子買魚千元空運回家 長到1米無奈送水族館(圖)
    養魚長得太快,愁死了  鄭先生愁壞了,長得這麼快家裡最大的魚缸都快裝不下了。有懂行的人告訴他,1米長的海象魚還只是幼年期,還沒有成年,再過幾年能長到三四米長。「長到三四米長,我把家裡客廳改成魚缸也不夠用啊。」  就在魚越長越大的同時,意外也發生了。
  • 竟能長到20米長
    竟能長到20米長。在國外許多小說中會提到一種挪威海怪,這種巨大得海怪其實是巨型魷魚,這些巨型魷魚外貌和普通魷魚相似,但體型卻比一座房子還要大。  不過,巨型魷魚殺死漁民的可能性還是非常低的,但它們確實很大,是已知最大的無脊椎動物之一;而我們並不知道,巨型魷魚到底能長到多大。
  • 世界上最頂級的5大海鮮,澳洲皇帝蟹上榜,只有土豪才能吃得起!
    對於現在的人,追求的應該健康長壽了吧,小編的曾外祖母今年已經96歲了,雖然身體大不如從前了,但是,精神還錯,能吃能喝,有時候還會在表哥的攙扶之下,在外面曬曬太陽。曾外祖母她喜歡喝酒,以前每天都會喝一小杯的白酒,現在因為身體的原因,舅舅都儘量不讓她喝酒了。
  • 男子養寵物魚3年長到1米 無奈送給水族館(圖)
    一番打聽才得知,現在1米長的海象魚還是小的,成年海象魚能長到4米長,體重能達到400斤。這下鄭先生愁壞了,「即便我把自己的客廳騰出來改成大魚缸,也不夠這傢伙生活啊!」無奈之下,昨天上午,鄭先生把魚贈送給了徐州雲龍湖水族館。
  • 保定一市民養的仙人棒長到2.45米
    仙人棒8年裡由20釐米長到2.45米眼瞧著就要衝破房頂,主人盼有心人能領養走仙人掌科的植物以長勢緩慢著稱,但是蓮池區市民郭淑仙家的仙人棒卻「長瘋了」,眼瞧著就要衝破房頂,老人希望植物園能夠接收,或者有愛好仙人掌科植物的市民能夠接收
  • 渦蟲大概長2到3釐米
    總是和長生掛鈎的生物——渦蟲渦蟲大概長2到3釐米,是扁形動物門,生活在水裡。有頭有身體,是的,它是有腦子的,只不過比較原始,是U型的,並且具有完整的消化系統,但沒有肛門。這種超強的再生力與其體內具有neoblasts有關,neoblasts是渦蟲成體內唯一具有增殖能力和自我更新能力的體細胞,也是體內能找到的唯一能分化成神經細胞和生殖系細胞在內的近40種類型細胞的細胞。渦蟲的neoblasts主要分布在其皮肌囊下身體兩側的實質組織內,中線附近分布較少,眼點前端和咽外沒有分布。
  • 這種野生植物,若長在您家老樹上,請別採挖,它太珍貴了
    每天都能讓人們感受到不一樣的清新空氣,這些眾多的植物中,有些是非常珍貴的,但因其價值被發現後,遭到了人為的瘋狂採挖,致使現在想要找一點來使用都很難,這種野生植物就是槲蕨。槲蕨這種植物,在農村很多人都有見過,但是對槲蕨這個名稱知道的人卻不多,因為民間大部分都稱它為爬巖姜或是崖薑,它是附生草本,多數附於老樹上,石頭上而生存,人們都感嘆其根系那強大的附著力,因為它的根系很細,所要承受的重力卻超過了幾十倍之多,根系上長著一個個棕赤色似生薑的塊根,因此才有爬巖姜的叫法,它的塊根上會長出兩種葉子,一種是矮小似枯萎的雄葉片,另一種是個頭
  • 長88釐米、寬63釐米!藝人宋崇勳微雕再現《平江圖》蘇州貢院
    從頭門、儀門到考棚,沿姑蘇古城牆而設的蘇州貢院,再現古代科舉場景。昨天在藝人宋崇勳工作室內,他剛剛完工的《蘇州貢院》微雕作品,復原了南宋《平江圖》中描繪的蘇州貢院。微雕作品長88釐米、寬63釐米,古城牆拱衛的蘇州貢院四進院子,長43釐米、寬24釐米,貢院內考棚、太湖石假山、八角亭等一應俱全,讓人如臨其境。
  • 2米長的「巨型蜈蚣」你見過沒有?
    2米長的蜈蚣-節胸蜈蚣Arthropleu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