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光機所提出對二維材料光譜學進行機器學習研究的方案

2020-12-05 瀟湘晨報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微納光電子功能材料實驗室在利用隨機森林算法實現二維材料層數和缺陷識別研究中取得新進展,揭示了機器學習算法在二維材料光譜學研究領域的應用潛力。

機器學習是人工智慧領域的重要分支,其基本思想是基於數據構建統計模型,並利用模型對數據進行分析和預測。隨著大數據技術的快速發展,以數據驅動的機器學習算法在材料研究領域蓬勃興起。二維材料的Raman光譜對分子鍵合及樣品的結構較敏感,可用來進行化學鑑別、形態與相、內壓力/應力及組成成份等的研究和分析。儘管Raman光譜提供了較豐富的信息,但如何挖掘信息深度、利用多種信息進行綜合決策,仍需進一步的研究。

該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MoS2的Raman頻率、強度等特徵信息,通過重採樣過程,得到了包含不同空間位置信息的子訓練集;通過學習過程,建立了由一定數量決策樹組成的隨機森林模型。當有新的樣本點進入模型進行預測和判斷時,隨機森林中的每棵決策樹會進行獨立判斷,繼而通過多數表決的方式給出相對準確的預測結果。除了能夠判斷單層和雙層樣品外,模型還能夠對樣品生長過程中易引入的裂痕和隨機分布晶核進行預測。該研究工作提出的方案將機器學習算法引入二維材料光譜學的研究中,也可擴展到其他材料,為不同領域的材料表徵提供解決方案。

相關研究成果以Machine Learning Analysis of Raman Spectra of MoS2為題,發表在Nanomaterials上。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科院、上海市科委的支持。

論文連結

圖1.隨機森林算法中學習過程的基本結構

圖2.隨機森林算法中預測過程的基本結構和一些區域層數識別的結果

【來源:中國科學院科技產業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研究提出對二維材料光譜學進行機器學習研究的方案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微納光電子功能材料實驗室在利用隨機森林算法實現二維材料層數和缺陷識別研究中取得新進展,揭示了機器學習算法在二維材料光譜學研究領域的應用潛力
  • 研究提出對二維材料光譜學進行機器學習研究的方案—論文—科學網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微納光電子功能材料實驗室在利用隨機森林算法實現二維材料層數和缺陷識別研究中取得新進展,揭示了機器學習算法在二維材料光譜學研究領域的應用潛力
  • 上海光機所等集成多種光學與光譜學技術對文物進行多維研究
    6月3日至26日,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聯合深圳易尚展示股份有限公司、基恩士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嘉元文博科技有限公司組成聯合課題組,集成可移動式三維掃描儀、超景深3D顯微鏡、光學相干層析儀(COT)、可移動共聚焦雷射Raman光譜、可攜式minRaman光譜和可攜式XRF
  • 上海光機所提出用於高能量拍瓦雷射的脈衝壓縮新方案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強場雷射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在高能量拍瓦雷射的壓縮組束研究上取得進展,提出一種稱為「內部分束脈衝壓縮器」的新設計。高能量拍瓦(1015瓦,PW)超強雷射在實驗室天體物理、雷射粒子加速、真空極化等前沿科學研究領域有重要應用。
  • 上海光機所X光波段關聯成像技術研究取得突破
    上海光機所X光波段關聯成像技術研究取得突破 2016-09-22 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中 小】 語音播報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量子光學重點實驗室量子成像研究團隊與上海光源
  • 上海光機所提出磷酸鹽玻璃作為可見光雷射材料的新方案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高功率雷射單元技術實驗室提出一種基於稀土離子Tb3+摻雜磷酸鹽作為綠光雷射材料的新方案,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陶瓷協會》(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上。
  • 上海光機所等提出基於鈣鈦礦量子點自組裝超晶格微腔的太赫茲量子...
    上海光機所等提出基於鈣鈦礦量子點自組裝超晶格微腔的太赫茲量子開關 2020-03-05 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雷射與紅外材料實驗室研究員張龍、董紅星領銜的微結構光物理研究團隊與華東師範大學、湖南大學等機構合作在超晶格微腔量子應用領域研究中取得進展,提出基於鈣鈦礦量子點自組裝超晶格微腔的太赫茲量子開關,首次將鈣鈦礦材料拓展到量子超快應用領域,通過實驗和理論驗證了超晶格微腔中的腔增強超輻射現象,並基於此現象成功實現0.1 THz
  • 上海光機所在缺陷調製二維半導體非線性螢光
    上海光機所在缺陷調製二維半導體非線性螢光及非線性吸收特性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2019-08-14 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應變光電子學:基於二維材料的光電探測器
    原創 長光所Light中心 中國光學撰稿 | Christian(西湖大學 博士)近日,喬治華盛頓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Volker Sorger教授團隊首次展示了一種基於對覆蓋在矽光子波導上的碲化鉬(MoTe2:一種二維半導體材料)進行應變工程的光電探測技術
  • 德國亥姆霍茲德勒斯登羅森多夫研究中心專家訪問上海光機所
    11月14日,德國亥姆霍茲德勒斯登羅森多夫研究中心(HZDR)的Michael Bussmann博士到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強場雷射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進行交流訪問。上海光機所20餘名科研人員和學生聽取了報告,並與M.Bussmann博士進行了相關的學術討論。
  • 中科院上海光機所杭州分所正式揭牌
    今天(9月21日)上午,中科院上海光機所杭州分所(杭州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在杭州富春灣新城正式揭牌。據了解,上海光機所是我國第一個雷射專業研究所,曾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500餘項,共承擔了6項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任務,是我國乃至國際上最為重要的光學和雷射研究領域專業研究機構之一,被讚譽為「最強光」。
  • 上海光機所等在隨機相位散射光的相干性與渦旋動力學研究中取得進展
    上海光機所等在隨機相位散射光的相干性與渦旋動力學研究中取得進展 2020-07-15 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最新研究揭示二維材料的高度可調諧性!
    關鍵字二維材料、傳感器、半導體背景二維材料已成為科學界的一個非常有前景的前沿領域。這種材料非常輕薄,而且具有優異的電氣和光學特性。典型的二維材料有石墨烯、氮化硼、過渡族金屬化合物(二硫化鉬、二硫化鎢、二硒化鎢)、黑磷等等。各國科學家們都蜂擁至這個新興領域,想辦法發掘出二維材料的卓越特性。
  • 上海光機所光刻機投影物鏡熱效應模型研究取得進展
    投影物鏡材料吸收光的能量並引起物鏡內部溫度變化的現象稱為投影物鏡熱效應。光刻機工作時雷射持續照射投影物鏡,熱量在投影物鏡內部大量累積,鏡片局部溫度明顯變化,導致鏡片材料折射率和面形隨之發生變化,進而增大投影物鏡的像差。由投影物鏡熱效應導致的像差稱為熱像差,是影響光刻機成像質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隨著技術節點的不斷發展,光刻機允許的像差範圍越來越小。
  • 上海光機所等在中紅外新波段強場分子物理研究中取得進展
    強場物理是當代物理學研究的重要前沿領域,而強光場中原子分子的電離機制研究是該領域的重要基礎。近年來,可調諧中紅外新波段強場超快雷射的出現與迅速發展,促使強場光電離研究深入到隧穿電離甚至深隧穿電離的參數空間,從而將已有數十年歷史的強場原子分子物理研究領域推進到一個嶄新階段。
  • 第十七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舉行
    據大會組委會主席謝孟峽教授介紹,分子光譜學是現代科學技術的重要手段,近年來分子光譜學的實驗研究、應用研究等逐步取得了重要的進展,本屆報告的內容很好的展示了我國近年來分子光譜技術的研究進展,尤其是紅外光譜和拉曼光譜技術的研究取得了豐富的成果。  以下是本次會議中的部分精彩報告介紹。
  • 上海光機所高量子產率紅外上轉換發光微晶研究取得進展
    上海光機所高量子產率紅外上轉換發光微晶研究取得進展 2020-10-16 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二維材料異質結構光電器件研究取得進展
    近年來,新興的二維層狀半導體材料因其可通過厚度變化調控能帶結構,同時通過獨特的範德瓦耳斯結構實現靈活的異質集成功能設計、構築高效率的光伏單元,而成為當前的研究熱點。其中的關鍵科學問題是如何有效控制自發輻射損失,從而提高光伏單元的光吸收效率。此外,基於二維材料異質結光伏單元的效率極限及其相比於傳統半導體光伏結構是否有優勢尚不明確。
  • 上海光機所在鈉雷射導引星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近期,上海光機所在鈉雷射導引星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空間雷射與信息技術研究中心提出一種新的方法,讓連續波鈉導星雷射在左右旋圓偏振態之間以拉莫爾頻率周期性切換,實現對鈉原子的磁共振抽運。  為克服地磁場的影響,有研究人員提出採用拉莫爾進動重複頻率的脈衝雷射進行共振抽運的方法,使得雷射總是在進動周期的一個固定時間點與原子相互作用。但是,這樣的鈉導星雷射器技術難度大,尚未見報導。上海光機所科研人員提出的方法易行且有效,兩種方法實現方式的區別是:把進動的鈉原子比擬為鞦韆,脈衝方法相當於周期性給鞦韆一個推力,而偏振切換方法相當於周期性地推和拉動鞦韆。
  • 中科院上海光機所:全光碟機動「微型波蕩器」,產生強太赫茲輻射
    中科院上海光機所徐至展、李儒新、劉建勝團隊提出並實現了一種全光碟機動的微型波蕩器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