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欣絲綢:目前使用基因技術對家蠶基因進行改良,已研發成功的家蠶...

2021-01-17 同花順財經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6月29日訊,有投資者向嘉欣絲綢提問, 董秘您好,據環球網報導日本九州大學團隊宣布他們成功使用蠶製作出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候選的蛋白質。 日本共同社報導九州大學目前養殖約450種蠶,從中篩選出數十種可用於醫藥品的蠶。該團隊將已公開的新冠病毒基因信息編入昆蟲等會感染、人不會感染的「杆狀病毒」中,用注射器輸入蠶的體內生成「抗原」再從蠶的體液提取蛋白質用作疫苗原料 請問公司桑蠶基地的蠶寶寶除了吐絲製衣用外是否也可作為醫藥品來提取蛋白質用作疫苗原料

公司回答表示,感謝您對公司的關注,蠶絲蛋白作為疫苗原料是可行的,公司參股的浙江超絲科技有限公司,目前使用基因技術對家蠶基因進行改良,已研發成功的家蠶蜘蛛仿生絲,應用領域非常廣泛,醫藥疫苗領域本身也是研究方向之一。公司旗下的中國繭絲綢交易市場和金蠶網在廣西宜州建有蠶繭基地,在繭絲原料端具有掌控和影響力,我們也在密切關注相關研究的進展,如後期蠶絲蛋白在疫苗原料方面有應用需求,公司可以利用供應鏈優勢,及時開展相關原料業務。

來源: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

相關焦點

  • 嘉欣絲綢仿生絲技術獲重大突破
    嘉欣絲綢仿生絲技術獲重大突破)黑寡婦蜘蛛絲「黑科技」在國內的技術研發有了重大突破!嘉欣絲綢(002404)近日在投資者調研中透露,公司子公司超絲科技研發的家蠶蜘蛛超級仿生絲,通過家蠶和黑寡婦蜘蛛的基因組合改良家蠶絲的性能,目前技術上已取得突破,培育的家蠶絲強度已比普通蠶絲強3.86倍,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嘉欣絲綢成為國內唯一在超級仿生蜘蛛絲方面具有技術儲備與迅速量產能力的上市公司。
  • A股唯一標的嘉欣絲綢
    黑寡婦 蜘蛛絲"黑科技"在國內的技術研發有了重大突破!嘉欣絲綢(002404,股吧)(002404)近日在投資者調研中透露,公司子公司超絲科技研發的家蠶蜘蛛超級仿生絲,通過家蠶和黑寡婦蜘蛛的基因組合改良家蠶絲的性能,目前技術上已取得突破,培育的家蠶絲強度已比普通蠶絲強3.86倍,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嘉欣絲綢仿生絲「黑科技」獲重大突破
    黑寡婦蜘蛛絲「黑科技」在國內的技術研發有了重大突破!嘉欣絲綢(002404)近日在投資者調研中透露,公司子公司超絲科技研發的家蠶蜘蛛超級仿生絲,通過家蠶和黑寡婦蜘蛛的基因組合改良家蠶絲的性能,目前技術上已取得突破,培育的家蠶絲強度已比普通蠶絲強3.86倍,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破解家蠶基因,絲綢之路煥發新光彩
    但是,儘管我國絲綢產量大,但整個20世紀,國際桑蠶業的霸主地位幾乎都由日本牢牢佔據,而世界蠶業主要技術體系也由日本在20世紀中葉創建。2003年,日本更是率先開啟了家蠶基因組計劃,並計劃由此開創「由日本出發的絲綢之路」,將該年度命名為「日本絲綢之路元年」。
  • 轉基因「黑寡婦蜘蛛絲」新材料劍指萬億市場 嘉欣絲綢領跑新賽道
    據嘉欣絲綢(002404)介紹,其旗下子公司超絲科技已成功獲得了多種黑寡婦蜘蛛絲家蠶品種,是行業唯一成功導入黑寡婦蜘蛛絲基因並獲得了機械性能優良仿生絲的機構,有望率先實現黑寡婦蜘蛛絲的商業應用。  全球首款轉基因「黑寡婦蜘蛛絲」  公開資料顯示,蜘蛛牽引絲是自然界機械性能最優異的蛋白質絲纖維,因其卓越性能,可廣泛應於軍工、生物醫學、高強度複合材料等領域。
  • 家蠶蜘蛛仿生絲項目成功入選「2020年創新嘉興·精英引領計劃...
    該項目是集團參股的浙江超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立項,由集團所屬嘉欣西電產業園引進,集團所屬嘉興市特欣織造有限公司承擔家蠶蜘蛛仿生絲面料開發和生產工作。將蜘蛛與家蠶結合目前全世界唯一培育成功的蜘蛛牽引絲家蠶新品種研究處國際領先水平可應用於軍事、生物醫學、高強度材料等方面將引發紡織產業的顛覆性變革。。。。。。
  • 熱烈祝賀家蠶蜘蛛仿生絲項目成功入選「2020年創新嘉興·精英引領...
    該項目是集團參股的浙江超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立項,由集團所屬嘉欣西電產業園引進,集團所屬嘉興市特欣織造有限公司承擔家蠶蜘蛛仿生絲面料開發和生產工作。將蜘蛛與家蠶結合目前全世界唯一培育成功的蜘蛛牽引絲家蠶新品種研究處國際領先水平可應用於軍事、生物醫學、高強度材料等方面將引發紡織產業的顛覆性變革
  • 嘉欣絲綢:成功研製超級仿生絲 積極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
    近年來紡織服裝行業逐步進入成熟期,未來服裝公司的競爭將更集中於產品的差異化和核心技術能力。嘉欣絲綢(002404.SZ)近日在投資者調研中透露,公司投資的超絲科技通過家蠶和黑寡婦蜘蛛的基因組合改良家蠶絲的性能,培育的家蠶絲強度已比普通蠶絲強3.86倍,是國內唯一在超級仿生蜘蛛絲方面具有技術儲備與迅速量產能力的上市公司。
  • 嘉欣絲綢:A股唯一仿生絲標的 紡織行業迎來顛覆
    (002404.SZ)公告披露公司11月2日路演活動信息,公司投資的超絲科技在新材料研發上取得突破,通過家蠶和黑寡婦蜘蛛的基因組合改良家蠶絲的性能,培育的家蠶絲強度已比普通蠶絲強3.86倍,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調研快報】嘉欣絲綢接待國海證券調研
    問題三:能否介紹超絲科技研發的仿生絲情況?答:公司投資的超絲科技主要研發家蠶蜘蛛仿生絲,在家蠶體內導入自然界機械性能最優異的蜘蛛牽引絲基因,開發蛋白質絲纖維全新材料。在功能性服裝和生物醫學產品等應用上優勢較為明顯,目前處於產品測試階段,後期將根據測試情況不斷提升和改良,逐步走向市場。
  • 黑寡婦蜘蛛X家蠶轉基因,兩市唯一標的
    早在2000年,日本學者田村俊樹建立了基於轉座子的家蠶轉基因技術。日本研究人員曾對轉基因家蠶進行了連續20代以上的跟蹤調查,中國學者也對轉基因家蠶進行了連續18代的調查,證實外源基因在家蠶基因組中是穩定的。轉基因技術的出現克服了基於杆狀病毒的家蠶生物反應器不具有遺傳性的缺陷,在產量、成本、生物活性和安全性等方面都具有更大的潛力。
  • 研究人員將蜘蛛網基因插入家蠶體內
    雖然我們已經成功地識別出了生產蠶絲所需的基因,但將這些基因插入到其他物種中並不是特別有效,因為蠶絲的形成依賴於幾種蛋白質的相當精確的混合,以及蜘蛛是如何擠壓纖維的。一家中國組織現在報告說,至少在克服其中一些挑戰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
  • 我國科學家首次構建家蠶全基因組編輯篩選平臺
    新華社重慶5月20日電(記者柯高陽)我國科學家日前首次構建家蠶全基因組編輯篩選平臺,並運用該平臺建立全基因組家蠶基因編輯文庫,篩選鑑定出家蠶具有代表性的必需基因,推動家蠶遺傳育種工作。相關研究成果已於近期在國際生物學領域期刊《基因組研究》在線發表。
  • 科學網—西南大學教授夏慶友:家蠶基因研究致力改善民生
    在近日舉行的第二屆家蠶功能基因組學與現代絲綢之路國際研討會上,西南大學教授、我國家蠶重要經濟性狀功能基因組和遺傳改良研究首席科學家夏慶友接受《科學時報》採訪時,這樣評價我國家蠶基因的研究成果。 該研討會是於近日舉行的2011國際知名研發機構重慶行動的一個重要分活動。
  • 家蠶浙江大學裡「吐出」基因良藥
    家蠶浙江大學裡「吐出」基因良藥 www.zjol.com.cn 2003年32月18日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生產蛋白質口服藥物取得成功。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這一藥物已進入臨床試用,主要用於治療腫瘤病人和愛滋病人放化療後產生的白細胞減少症和提高免疫力。    為什麼選擇家蠶做生物反應器,作為生產蛋白質基因藥物的「工廠」?課題組負責人、浙大生化研究所所長張耀洲解釋說,家蠶的蛋白質含量高,並且具有完整的蛋白質生成體系、穩定體系和表達體系,將人的基因通過蠶體進行培養後再提取,在天然性上更接近人類,而且成本也低。
  • 重慶科學家構建全球首個家蠶全基因組編輯篩選平臺
    中新網重慶新聞5月24日電(記者鍾旖)記者24日從西南大學獲悉,該校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生物學研究中心夏慶友教授團隊日前構建起全球首個家蠶全基因組編輯篩選平臺,運用平臺可建立全基因組家蠶基因編輯文庫,篩選鑑定出家蠶具有代表性的必需基因,推動家蠶遺傳育種工作。相關研究成果已於近期在國際基因組學領域知名期刊《基因組研究》在線發表。
  • 科學網—家蠶基因組生物學實驗室:家蠶研究 化繭成蝶
    目前,我國蠶繭和生絲產量分別佔世界總量的80%和70%,主導著國際市場。蠶絲業也成為我國富國興民、西部開發和新農村建設的綠色產業。 但世界蠶業主要技術體系為日本在20世紀中葉創建。我國蠶業科技長期處於引進跟蹤狀態,蠶品種遺傳基礎雷同,抗性低,重大病害防治技術落後;蠶絲稠容易退色、起皺等問題一直沒能解決。我國蠶業效益低下、產業單一,科技水平遠不能滿足產業發展需要。
  • 夏慶友教授團隊構建家蠶全基因組編輯篩選平臺
    該研究首次構建了家蠶全基因組編輯篩選平臺,並運用該平臺建立了家蠶全基因組編輯細胞文庫,篩選鑑定出家蠶具有代表性的必需基因等。這一研究對於功能基因組學和動植物品種改良具有重要價值。該研究團隊成員馬三垣副教授說,學校於2004年在全世界率先完成家蠶基因組圖譜解析,使家蠶成為較早完成基因組測序的物種之一。隨後又相繼建立了一系列家蠶功能基因組研究平臺。
  • 西南大學構建全球首個家蠶全基因組編輯篩選平臺
    該研究首次構建了家蠶全基因組編輯篩選平臺,並運用該平臺建立了全基因組家蠶基因編輯文庫,篩選鑑定出家蠶具有代表性的必需基因等。這一研究對於功能基因組學和動植物品種改良具有重要價值。  「學校於2004年在全世界率先完成家蠶基因組圖譜解析,使家蠶成為較早完成基因組測序的物種之一。隨後又相繼建立了蛋白質組、代謝組、RNAi、轉基因、基因編輯等一系列家蠶功能基因組研究平臺。」
  • 中國在家蠶基因組測序研究中取得重大進展
    中新網10月23日電 繼人類基因組、水稻基因組之後,中國在家蠶基因組測序研究中取得重大進展,日前西南農業大學基因表達標籤(EST)工作已突破10萬條大關,獲得非重複基因3萬多個,使該校成為世界上擁有家蠶和鱗翅目昆蟲基因序列最多的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