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老兵隱居海外18年,身份曝光英首相親自接待,卻至死也不願回國

2020-12-05 騰訊網

太平洋戰爭打響後,日軍加速了對緬甸的入侵。守衛援助路線的英美聯軍被來勢洶洶的日軍第33師團打得潰不成軍。沒過數日,日本便佔領了仁安羌附近的油田地區。在關鍵時刻,中國遠徵軍代表侯騰派出了劉放吾率領的新編第38師第113團趕赴增援。在國軍奔襲前線的過程中,日軍則已經開始了大掃蕩,他們將聯軍的一個師和一個坦克營圍困在了仁安羌東北地區。經過一天的攻防戰,聯軍殘餘部隊的防線已是名存實亡,士兵們也都精疲力竭,在他們認為已經等待無望的時候,劉放吾的部隊趕到了日軍後方。

雖說國軍位置極佳,但他們也只有一個團的兵力,面對日軍一個精銳師團,勝算確實不高。然而團長劉放吾在觀察了敵我態勢後,認為雖然雙方實力懸殊,但我軍已與聯軍變相地形成了對日軍的夾擊之勢,放手一搏極有可能會取得不錯的效果。在與被困聯軍溝通後,劉放吾下令要不惜一切代價救出被包圍的聯軍。隨後聯軍也重振旗鼓為反覆衝鋒日軍陣地的113團提供火炮掩護,兩支部隊默契的配合硬是在一天之內將日軍的包圍網撕開了一道口子。後來劉放吾在回憶那場戰爭時仍心有餘悸,他說雖然戰術效果極佳,但裝備精良的日軍33師團仍負隅頑抗,113團的戰士是在用昂揚的戰志與必勝的信念衝殺敵陣,打了近16個小時才將日軍擊潰。在接應了被困聯軍後,113團與趕來的大部隊一氣呵成收復了全部油田地區。

這一仗是清朝中葉以來,中國軍隊第一次在境外挫敗日本軍隊的輝煌戰役,它讓中國軍人在外國軍隊面前第一次揚眉吐氣,而指揮官劉放吾也得到了英美方面的最高評價。不過劉放吾始終效忠於蔣介石政府,在抗日戰爭結束後參與了解放戰爭,戰敗後他也與蔣介石一同退到了中國臺灣。按理說這樣一位老兵,在那裡待遇應該不錯,日子也過得不會太差,然而劉放吾後來受盡同僚排擠,拿著低微的工資養家餬口都成問題。而且像他這樣一位有赫赫戰功的老兵,蔣介石竟然連獎章都沒給他,留在他身邊的只有那張泛黃的獎狀而已。更可氣的是,他當年拯救英美聯軍的功勞後來還被他人冒領,一大筆錢財白白進入冒名者的口袋裡,悲憤交加的劉放吾最終「看破紅塵」,在1977年移民到美國當了一個普通人。

時光飛逝到了1992,仁安羌大捷50周年,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在卡爾登酒店招待了一位坐輪椅的老人,她緊握著老人生滿老繭的雙手說道:「感謝你當年救了7000多英國人的性命!」。這位老人就是劉放吾本人,經過子女親戚的努力,他的身份事跡被眾人知曉,但這句感謝的話遲到得太久太久了。而老布希則是給他寫了封感謝信,表達了對英雄老兵的敬佩,至於臺灣方面也在後來給他補上了拖了半個世紀的獎章,1994年劉放吾去世,他始終沒有再回國,很多人認為這可能是因為他對自己的曾經遭遇不甘心,或者說害怕自己的遭遇被不知情的人拿來當笑柄不願回家;也可能是因為內戰,他對新中國仍心懷愧疚。國家能有今天的繁榮昌盛,離不開無數先烈的犧牲,不得不說這樣一位老兵在臨走之前,才得到本應得到的一切,實在讓人感到心酸啊。

相關焦點

  • 抗戰老兵隱姓埋名44年,為孫子之事無奈亮明身份,首長:快請
    抗戰老兵隱姓埋名44年,為孫子之事無奈亮明身份,首長:快請我們的祖國繁榮富強,經濟實力日益上升,軍事力量不斷增強,綜合國力強大,渾身散發著無與倫比的魅力,以驚人的發展速度贏得了全世界的目光。這位抗戰老兵隱姓埋名44年,為孫子之事無奈亮明身份,首長知道後:快請!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一起來看看。劉祚坤出生於1924年,生活在一個普通的家庭,原本可以和家人在一起快樂生活的他,卻在15歲那年被徹底顛覆,自從兇殘的日本人狠心殺害了劉祚坤的父母雙親,他便對日本人充滿了痛恨,更是有了要參軍報國、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堅定的念頭。
  • 攝影師為120位抗戰老兵拍攝肖像,老兵不死!
    張義聲,100歲,抗戰前在美國學習飛行,抗戰中擔任美國第十八航空大隊(飛虎隊)的飛行員,駕駛B25轟炸機往來於駝峰航線,能說一口流利的英文。楊樹藩,90歲。身份一直未得到認可,在作者幫忙下證實了老兵身份,老兵不停感激, 「…這下我可以死去了!」
  • 108歲甘肅籍抗戰老兵水青山昨日「歸隊」
    然而,傳奇老兵水青山沒能等到這一天。9月2日5時20分,甘肅籍抗戰老兵水青山在四川西昌家中入睡後再沒有醒過來,沒有痛苦,安詳離去,享年108歲。水青山是晚報於2014年發起「追憶鐵血歲月關愛抗戰老兵」大型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後,尋訪到的一位甘肅籍抗戰老兵。由於事跡傳奇,晚報記者專程前往四川西昌採訪,隨後啟動具有轟動效應的「老兵回家」活動,邀請水青山從西昌返回臨洮老家。
  • 90歲抗戰老兵軍功章丟失,他來到博物館靠照片證明自己的身份
    經過艱苦奮鬥的歲月,戰鬥英雄們揮灑著熱血,許多人在戰爭中犧牲,還有許多人活下來了,他們過著平民百姓的生活,其中有一些抗戰老兵甚至不為外界所知他的真實身份,今天我們要談到一個90多歲的山西老人,他自稱是抗戰老兵,軍功章遺失,還有一張博物館的照片上還顯示他「清白」這位「失落」身份的老兵叫郝志全,是一位抗戰英雄。
  • 《兩岸抗戰老兵的故事》徵文評選揭曉 抗戰老兵作品獲獎引關注
    《兩岸抗戰老兵的故事》徵文評選揭曉 抗戰老兵作品獲獎引關注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2015年11月17日10:40 參加《兩岸抗戰老兵的故事》徵文活動的抗戰老兵。  吳隆重 攝 人民網福州11月17日電 (吳隆重)歷時四個月的《兩岸抗戰老兵的故事》徵文評選結果16日在福州揭曉,一些抗戰老兵親自撰寫的作品獲獎並引起關注,其中臺灣老兵劉止戈的《平凡的一生不凡的願望——止於幹戈兩岸和平》獲得特等獎,四川老兵李聖言的《讓日本鬼子懼怕的「小蠻子隊長」》獲得一等獎。
  • 高齡抗戰老兵60年緘默後親述戰場殘酷真相
    鳳凰衛視7月11日《我的中國心》文字實錄:四名抗戰老兵親述早年經歷劉桂英:「穿越野人山」唯一活著的女兵解說:劉桂英是我們尋訪到的第一位抗戰老兵,1942年,在穿越「野人山」的中國遠徵軍中,她是唯一一位活著的女兵。
  • 河南退伍老兵,被譽為「抗戰活化石」,一生救國救民活到113歲
    「老兵不死,只是漸漸凋零!」這一句話曾感動了很多人,它成為老兵最後的「絕唱」。他是一個傳奇,活了113歲,被稱為中國「抗戰活化石」,也是中國最年長的抗戰老兵,他就是付心德。相差20年,卻為一生所愛終於在1945年迎來勝利的曙光。
  • 抗戰老兵馬士弘辭世 102歲弟弟馬識途題輓聯記錄傳奇人生
    70年過去了,這個傷口一直陪伴著馬士弘。在接受華西都市報記者多次採訪,每次講述此事時,馬士弘指著自己的額頭,還笑著說:「還在呢。」常德會戰追擊日軍解救500被搶婦女1943年底,馬士弘參加常德會戰,任西面側翼兵團18軍18師53團三營營長。12月14日中午,部隊到達當地易家坪。
  • 一寸山河一寸血—攝影家黑明用鏡頭留住一百個抗戰老兵的歷史
    來源:解放軍報 作者:王振江攝影家黑明用5年時間拍了100名抗戰老兵,出了一本攝影作品集《100個人的戰爭》(中央文獻出版社),用影像和文字留存下20世紀中國乃至世界史上的「活化石」——抗戰老兵的鮮活面容和他們不可複製的歷史。這是一種搶救,抑或是一種自贖。
  • 郭智義:抗戰老兵的傳奇人生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忘記歷史,一個崛起的民族不能沒有脊梁,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抗戰老兵郭智義的家中,一同回首當年艱苦卓絕的抗戰歷史,翻開那永不褪色的記憶。 郭智義,沂南縣南左泉村人,1928年出生,1944年參軍。
  • 97歲抗戰老兵走進東大上了堂思政課
    97歲抗戰老兵馮宗堯擔任主講人,與100多名健雄書院師生一起,追憶崢嶸歲月,暢談家國情懷。令人感動的是,這堂課老先生堅持要站著講。一個多小時的精彩講述,獲得了師生們的陣陣掌聲。△抗戰老兵馮宗堯敬禮馮宗堯首先向現場的同學們敬了一個軍禮,「我的抗戰經歷很長很長,我簡單和大家說說。」站在講臺上,馮宗堯精神矍鑠,聲音洪亮,侃侃而談,和大學生們分享起了他的經歷。「我是江蘇宜興人,抗戰爆發後,我就隨家人西遷。這一路多次遭遇死神,幸運的是,每一次都是擦身而過。」
  • 鼠年抗戰老兵福到
    春節將至,鼠年到,趕著年的氣息,今天一幫紅馬甲驅車200餘公裡,奔赴在店頭鎮,石門鎮,大興鎮,臨沭鎮所在地的13位抗戰老兵家裡,給老兵們送去了春節的慰問,和新春的祝福。每到一處愛心志願者與老人細心交談,詢問身體狀況,家裡冷不冷?
  • 記錄24位抗戰老兵
    該書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記錄了24位抗戰老兵經歷的重大歷史事件和個人悲歡,部分還原了桂柳戰役、臺兒莊戰役、老河口大撤退、桂林保衛戰及遠徵軍赴印緬作戰的慘烈史實。 作者劉玉表示,參與世界反法西斯戰鬥的人們大多已作古,有的正在老去,正在失去記憶。「時間正無情地將老兵帶走,唯有和時間賽跑,在他們的有生之年搶救珍貴的歷史文獻,以告慰中華民族之魂。」
  • 抗戰老兵的回憶——遠徵軍緬甸北部瓦魯班大捷
    今年94歲高齡的抗戰老兵岑中輝, 曾參加中國遠徵軍 ,打過緬北瓦魯班戰役,擊敗有常勝軍之稱的日本第十八師團,這場關鍵戰役使日軍一敗塗地,開啟抗戰勝利曙光。談起抗日那段烽火歲月,尤其是搜獲日本十八師團關防(大印),成為他軍旅生涯最驕傲的事。
  • 61 名抗戰老兵相聚南京,憶崢嶸歲月訴戰友之情
    此次老兵聚會由南京關愛抗戰老兵志願者聯盟和現代快報主辦,從 2013 年首次重陽聚會算起,這已經是抗戰老兵第六年相聚南京了。這次參加聚會的老兵中,年齡最大的已經 104 歲,跟老戰友聊聊天、唱唱抗戰歌曲,大家格外高興,他們相約明年重陽節不見不散。
  • 最後的「虎賁」老兵去世 臨終留言:已沒有遺憾
    最後的「虎賁」老兵去世 臨終留言:已沒有遺憾 2016-02-25 18:53:48  最後一名「虎賁」師抗戰老兵金乃忠走完了97年不凡的一生,今天中午,在子女們的陪伴下,安詳離世。
  • 在天安門接受檢閱的抗戰老兵盧彩文(1/ 20)
    憶往日崢嶸歲月雖然抗戰勝利已經過了70個年頭,再說起往日崢嶸歲月,盧老依舊滔滔不絕。1942年,年僅16歲的盧彩文的家鄉雲南騰衝淪陷,他親眼目睹了日軍對保山的狂轟濫炸、以及散播瘟疫細菌等各種令人髮指的暴行。國難當頭,盧彩文投筆從戎,參加了黃埔軍校第19期大理幹訓團。
  • 「走訪十堰抗戰老兵」⑥這對九旬夫婦的抗日故事很傳奇
    王吉清、武向林夫婦是十堰少有的抗戰老兵夫婦。二老都有一枚2015年頒發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人物檔案】王吉清,1926年生於河南省安陽縣銅冶鎮,18歲入黨。今年94歲的他先後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
  • 血戰高黎貢山老兵:最看重抗日勳章 死前只剩622元
    安靜的遺體送別會3月9日18點半,晨報記者趕到位於白市驛的龍居山殯儀館。周爺爺的侄女周光梅、侄子周光全代表家屬,前來送別。七名志願者來自關愛抗戰老兵網站重慶群體。兩名重慶老兵同日去世志願者負責人「熊熊」說,她姓王,是企業職工,志願者們來自各行各業,大家多年來自掏腰包,自發幫扶老兵,一直在低調中持續,不願讓外人和單位知道,所以大家以網名互稱。
  • 92歲抗戰老兵被搶劫,心酸落淚……
    一位92歲高齡的抗戰老兵,這個曾經將日本侵略者按倒在地的身軀,卻被自己用鮮血和生命換回的和平社會養育出來的敗類按倒在自家的床上,並搶走了他賴以生計、賴以活命的一生積蓄約一兩萬元現金,何其的瘋狂、何其的喪心病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