顫抖吧化學
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科學!
化學研究的是物質在分子和原子層面的一門學科,但是分子原子對於人類的肉眼來說實在是太小,太輕!但是我們對宏觀的物質研究是比較有心得的,為了將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聯合起來,有一個物理量就孕育而生!
它就是國際單位制七個基本單位中的一個物質的量。
(國際單位中七個基本單位分別是:長度,時間,質量,熱力學溫度,電流單位,光強度單位,物質的量)
很多初三學生都沒有聽過這個名詞啊,這個是化學計算中的基礎也是重點,是每年高考中的重點,無論是在選擇題、填空題還是在計算題中,都是重點考察的對象,而且洽洽是大多數學生難啃的知識點!
先來介紹一下物質的量:
物質的量通常是表示物質所含微觀粒子數目多少的物理量,符號通常為n。單位:「摩爾」簡稱「摩」,符號mol。(這裡千萬要注意,符號是n,單位是mol;可以類別與我們物理中電流的符號是I,單位是安培A)
「物質的量」四個字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或插入其他字。它不具有字面含義,不能望文生義。將其理解為「物質的質量」或「物質的數量」,這些都是錯誤的
物質的量的對象:
物質的量的計量對象是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如分子、原子、離子、電子、質子、中子等)或某些微觀粒子的特定組合(如NaCl可看成Na+、Cl—的微粒組合,每摩爾NaCl晶體含1 mol Na+和1 mol Cl-。)等。因此在使用物質的量這一物理量時必須指明微粒的種類。例如:如1 mol H表示1摩爾氫原子,1 mol H2表示1摩爾氫分子,1 mol H+表示1摩爾氫離子。不能籠統地稱1 mol氫,應該說1 mol氫原子(或分子或離子)。
物質的量不可用於計量宏觀物質。如「1 mol鐵釘」、「1 mol牛」等說法都是錯誤的。
阿伏加德羅常數
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定義:
1.國際上規定,1 mol粒子集體所含的粒子數與0.012 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數相同,約為6.02×10^23。把1 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數叫做阿伏加德羅常數,符號為NA,通常用6.02×1023 mol-1表示。我們在計算的時候都把NA取值為6.02×10^23!
2.阿伏加德羅常數是一個有單位(mol―1)的物理量,而不是一個數。其數值與0.012 kg 12C 中含有的碳原子數相等,而6.02×1023 mol―1是一個近似值。
③1 mol任何物質均含有阿伏加德羅常數個指定微粒。2、物質的量(n)與微粒個數(N)、阿伏加德羅常數(NA)之間關係:
摩爾質量
1.摩爾質量定義: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符號為M,單位為:g / mol(或g·mol―1)。
2、相對原子質量 :
(1)、定義:以12C原子質量的1/12為標準,其它原子的質量跟它相比較所得到的比值,作為這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2)、兩種原子的質量之比與其相對原子質量之比有何關係:
二者相等。因為任何一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都是以12C質量的1/12為標準所得的比值。所以,任何原子的質量之比,就等於它們的相對原子質量之比。
3、摩爾質量與相對原子質量(或相對分子質量)的關係:
摩爾質量以g·mol―1為單位時,在數值上與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或相對原子質量相等。(他們兩個不相等啊,因為單位不一致)!
喜歡我的可以關注一下,然後留言!
謝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