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上大學,17歲卻被中科院勸退,親生母親: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2020-12-06 紅衣記史官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每個家庭的願望。為了孩子,父母可以付出以一切,僅僅是為了孩子以後能有好的發展。不過,養育子女也是有講究的。如果事事都去幹涉孩子,就算孩子再聰明也只能成為「無用人才」,將來難成大器!

13歲上大學,17歲被中科院勸退

出生在湖南省容華縣普通家庭的魏永康。他的父親是參加抗美援朝的殘疾軍人,一直臥病再床,一家人都沒都做好了沒有孩子的準備,魏永康的父親甚至因為此事暗自落淚。

在1983年,魏永康的第一聲啼哭,打破了這一家的沉積,為孩子取名為永康,希望他成長的過程中能少受點挫折和磨難。魏永康的母親是一個百貨公司的收銀員,在照顧孩子的同時還要上班養活一家人。因此小小年紀的魏永康從不敢跟母親提任何的要求,甚至連母親不讓他跟鄰居家孩子玩他也言聽計從

長期在母親的訓練下,魏永康比同齡人成績更加優異,每天都能耐心的面對學習。正因如此,一家人對魏永康抱有極大的希望,更加細心的照顧著他,除了學習之外的事情都不用魏永康動手。魏永康在學習上也比較爭氣,一次次的刷新著人們的認知,他4歲就能掌握一些初中的學習知識。因此,魏永康小學只讀了二年級和六年級,8歲就進入了嶽陽市的重點中學

一家人對魏永康的異於常人的學習能力紛紛稱讚,同時也有些質疑,8歲進入高強度的學習,是不是有點太早。但是魏永康的母親卻不那麼認為,堅持讓他在中學學習,並表示會照顧好他,相信兒子的實力。

進入重點中學的魏永康,沒有任何不適應,反而保持著優秀的成績。但是相對的是,魏永康幾乎沒有屬於自己的時間,每天母親準時叫他起床,會準備好漱口水,擠上牙膏,毛巾放好,甚至還會幫他穿衣服,繫鞋帶,餵飯

就這樣,魏永康打破了歷史記錄,13歲便參加了高考,憑藉高分被湘潭大學錄取。這讓魏永康的母親十分的自豪,認為自己多年的努力終於沒有白費。可是魏永康對這一切沒有任何反應,甚至知道自己要獨自上大學還有點抗拒。

大學生活和魏永康想像的不一樣,除了學習還有許多課外活動,可以他一個也參與不進去。這讓為魏永康格外孤獨,但因為在本省,魏永康的母親仍在他身邊照料他,直到被中國科學院大學錄取。

到科學院大學的魏永康,跌下了「神壇」。身邊的同學不僅成績優異,並且有著眾多的興趣愛好,與他們相比魏永康更像一個書呆子。這給魏永康造成了極大的打擊。渾渾噩噩的生活給魏永康帶來無限的打擊,他的成績不合格,在競爭激烈的中國科學院大學是不被允許的,便被勸退了

被魏永康的母親知道後,立馬從老家趕到北京。她當著眾人的面說:我恨不得你死了才好!

魏永康的母親用了整整一年的時間,讓自己冷靜下來,她想通了。如今這樣的局面也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她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

從他的經歷,我們得到了一些反思

母親開始放手讓魏永康學習獨立,教他如何洗衣服,為客人倒茶,做飯等家務,漸漸的魏永康也明白了生活除了學習還有很多有趣,有意義的事情

家務是學會了,但是與人的交流溝通還是有一定的欠缺。母親把他送到長沙開酒店的乾媽家,乾媽經常帶魏永康出去玩,在多次的鍛鍊下,他開始不排斥陌生人。

現在的社會,想要成功,憑藉學習是不夠的,還需要多方面的發展,培養孩子獨立自強,與人交流,情緒管理等能力,讓孩子全面發展。可能有很多家長會問,我該怎麼培養孩子呢?這本《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就可以很好的幫助到孩子。

這本書也跟我有很大緣分,很早之前朋友推薦給我,我當時覺得我家孩子已經有很多書了,沒有必要買那麼多。但是,後來我閨蜜又推薦給我,我還真有點好奇,這本書到底有什麼魅力?竟有兩個人強烈推薦給我,我就買了這套繪本。

到貨之後,我真後悔沒有早點買,這套書比較全,培養孩子自我保護,勇敢,誠實守信,自律,自信等多方面。而且這本書是中英雙語,還也能學點英語。

孩子3歲前,父母可以當做睡前故事讀給孩子聽,在3—6歲的時候,當做培養好習慣的故事,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這套繪本共有10冊,分別是《養成好習慣》、《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媽媽我能行》、都是從不同的角度教會孩子學會表達。

恰逢出版社活動,這套繪本69.9元,共10冊每冊7塊錢,還不如一盒面膜貴,卻能夠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養成好習慣、好性格,同時培養閱讀好習慣,一舉多得!怎麼算怎麼划算!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正版書籍了:

相關焦點

  • 湖南神童13歲考上大學,卻被中科院勸退,母親:我恨不得他死了!
    被從小譽為''神童''的魏永康就是在母親的栽培下長大的,因為魏母對他有著非常高的期望,所以在魏永康很小的時候,母親就給他的未來做了規劃,但是萬萬沒想到,這位湖南神童雖然在13歲的時候就考上了大學,但卻被中科院勸退,作為栽培人的魏母:我恨不得他死了!
  • 13歲考入大學,後卻遭到中科院勸退,母親:我恨不得他死了
    那個13歲就考上大學的神童,他在進入中科院之後,就因為他的能力不行,遭到勸退,母親:我恨不得他死了 而母親耐心訓練魏永康,魏永康在學習上更加的進步,他比其他孩子更沉得住氣,更加的努力用功,所以著他的成績一直非常好。
  • 13歲考上大學的魏永康,被中科院勸退後,母親卻恨不得他去死
    在父母的催促之下,各種特長的壓力之下,孩子們就會漸漸失去童真,甚至變得很叛逆,無法管教,而現實中就有一個這樣真實的案例,13歲便考上了大學,創造了歷史記錄,而作為學霸卻被中科院退掉,也就是這個案例引發了一場關於教育孩子的問題。
  • 兒子17歲考上中科院碩士。幾年後,他被說服辭職,母親對他的愛態度...
    在生活中,也確實有這樣的案例,母親發現自己的兒子聰明過人,就辭職全心全意照顧孩子,讓他可以專心學習,去贏得光明的未來。然而這件事情最後的發展,卻出人意料。兒子17歲考上中科院,幾年後被勸退,溺愛他的母親態度卻變了!魏永康,是一個神童,他兩歲的時候就表現出了超強的學習天賦。
  • 17歲少年進中科院讀研,因生活難自理被勸退,母親:我恨不得你死
    也許有的家長會說我不求別的,只要他學習好,除了學習其他的一切我都可以替他去做。很顯然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這樣教出來的即使他的學習成績上去了,他也會失去作為一個人基本的生存能力與技能。故事的主人公從小就被稱為「神童」,在母親盡心盡力的「伺候」之下13歲就考上了名牌大學,17歲考上中科院研究生,最終卻因生活不能自理而被學校勸退。主人公是一個叫魏永康的湖南孩子,他1983年出生在一個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家庭,而且父親還是抗美援朝戰爭中負傷的退伍軍人,由於父親重傷所以其一直無法下地工作,一家的重擔就全壓在了身為百貨公司工人的母親曾學梅身上。
  • 進中科院遭勸退 揭秘為什麼神童母親講出絕情之語
    都寫著「打油詩」  【進中科院遭勸退】1983年6月,魏永康出生於湖南省華容縣,因為母親曾學梅從小的悉心教育,從兩歲起,魏永康就被人稱為「神童」。13歲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學物理系,17歲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碩博連讀。但像古時「傷仲永」一樣,神童魏永康並沒有在長大後依舊延續神奇。2003年7月,已經讀了3年研究生的魏永康,連碩士學位都沒拿到,就被學校勸退了。  「我當時恨不得他死了才好。」曾學梅指著中科院的大樓,讓兒子跳樓,「這麼好的條件不爭氣,你去死!」
  • 神童母親懺悔錄:17歲進中科院碩博連讀卻遭退學
    兒子兩歲識千字17歲考入中科院碩博連讀卻遭退學  母親曾代勞他生活上的一切甚至餵飯而今懺悔:「是我害了他」  這是一個有關神童和他母親的故事。  1983年6月,魏永康出生於湖南省華容縣,因為母親曾學梅從小的悉心教育,從兩歲起,魏永康就被人稱為「神童」。
  • 「神童」魏永康13歲上大學,但被中科院勸退,母親後悔其教育方式
    什麼叫做神童,13歲考上985大學,名聲在當地家喻戶曉,有人曾說,「可能有人不知道當地縣委書記的名字,但這位神童的名字在我們這裡絕對是不可能沒人知道。」頭頂這麼多光環的神童,就是曾火爆全國的魏永康。一個從小就成為別人家孩子的神童,卻在考上大學後遭遇了滑鐵盧。到底怎麼回事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好好說一說。
  • 神童17歲考上中科院碩博連讀遭退學 母親至今餵飯
    兒子兩歲識千字17歲考入中科院碩博連讀卻遭退學  母親曾代勞他生活上的一切甚至餵飯而今懺悔:「是我害了他」  這是一個有關神童和他母親的故事。  1983年6月,魏永康出生於湖南省華容縣,因為母親曾學梅從小的悉心教育,從兩歲起,魏永康就被人稱為「神童」。
  • 4歲讀完初中課程,13歲考入大學後卻遭中科院退學,如今怎樣了
    天賦異稟的他,1歲開始識字,2歲時便能掌握一千多漢字,4歲時便已經自學初中課程,13歲時考入湖南湘潭大學成為湖南年齡最小的大學生,17歲考上中科院碩博連讀研究生。可是,就當人們充滿希冀之時,2003年在中科院讀書3年之後,魏永康卻慘被勸退。 神童的光環就此打破,伴隨而來自然也就是流言蜚語。而即便是他的母親,也成為了這群指責者中的一員,「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可事實上,在這個故事中魏永康、魏永康的母親以及站在第三方的「我們」誰又能夠獨善其身呢?
  • 他被稱為「神童」,13歲讀大學,17讀研究生,卻被中科院勸退
    魏永康是一位隕落的天才,他曾經以13歲的年紀參加高考,獲得602分得好成績,成功進入湘潭大學就讀,成為當時湖南省最年輕的學士。後來他以第二名的好成績考入中國科學院碩博連讀,卻被中科院清退。惋惜之餘,背後的原因也是讓人唏噓。魏永康出生於湖南省華容縣,父親曾經參加過抗美援朝,母親是一名普通職員。
  • 17歲進入中科院的神童,因生活不能自理退學,愛情讓他的人生逆襲
    在母親的教導自家, 2歲的魏永康已經能夠掌握上千個漢字,4歲的時候就學完了初中的所有課程,8歲就上了當地重點高中。而且在年僅13歲的時候,就考上了湘潭大學。上了大學之後,他仍然在展現出了他神童的天賦,17歲就進入了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神童隕落然而,在進入中科院之後,他的神話結束了。
  • 大唐國力強盛,皇帝卻命不好,21個皇帝13個不得好死
    武則天壽命較長(82歲),但她亦是晚景悽涼。她晚年寵信男寵張易之兄弟,在選擇繼承人上來回反覆於武氏還是李氏,結果大臣張柬之等人發動政變,逼迫武則天退位,讓位於中宗李顯。武則天迫不得已退位,由於她樹敵過多,連親生兒子都對她又恨又怕,所以武則天遜位後極少有人關心她,最後於悽風冷雨中去世。唐中宗李顯性格軟弱,受制於皇后韋氏。
  • 「12歲,我被親生父親性侵」:有些父母,來自地獄!
    直到昨天看到了一條新聞才知道,「魔鬼」,原來可以披著「父親」的外衣,行走在人間,向自己的親生女兒狠下毒手。10月21日,四川一男子因多次強姦親生女兒獲刑13年引起了網友的關注。在四川邑州監獄的庭審現場,安嶽縣人民法院依法判決撤銷陳某對女兒的監護人資格。
  • 13歲高分考上大學 "神童"生活弱智肄業回家
    面對這樣一個普普通通,性格內向得有些過分的大男孩,相信很多人都不會把他和「神童」這個詞聯繫起來,但是從兩歲開始到17歲,魏永康的超常智力卻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東方神童」的故事。   1983年出生的魏永康2歲就掌握了1000多個字。4歲掌握初中文化,在小學只上了二年級和六年級,1991年10月,8歲的魏永康就跳到了縣屬重點中學,也跳過了他的童年。
  • 7歲小女孩捐骨髓救母親:有點疼,但我忍住了
    原標題:7歲小女孩捐骨髓救母親:有點疼,但我忍住了30歲母親突發再生障礙性貧血幾天前,7歲的小女孩琳琳做了一個夢,在夢裡,媽媽的病好了,回家後帶著她去吃了她最喜歡的炸雞。「我希望媽媽病好後,能帶我去海灘玩。」這個眼睛大大的、笑容甜甜的小姑娘如此說道。140公裡之外的杭州,李月夜還住在無菌病房裡,因為嘴巴潰爛只能喝稀粥。
  • 13歲上大學19歲當副教授,「數學大王」歐拉不靠天賦靠努力
    當然,這樣抱怨我是不敢說出口的。生活中總有很多別人家的孩子,他聰慧、能幹,討家長喜歡,卻讓普通的我們恨得咬牙切齒。不過有的「別人家的孩子」,硬是憑藉一己之力,讓我們連嫉妒的心都生不起來,歐拉就是這樣的人。
  • 他7歲自學微積分,14歲上大學,31歲獲數學界「諾貝爾獎」
    截止2018年,世界上共有60位數學家獲得過菲爾茲獎,其中2位為華裔數學家,分別是1982年獲獎的數學家丘成桐和2006年獲獎的數學家陶哲軒。陶哲軒,1975年7月17日出生於澳大利亞阿德萊德。他的父母都畢業於香港大學,是新一代的澳洲華裔。兩歲時,父母就發現了他在數學方面的早慧,3歲半時被送進一所私立小學。
  • 奶奶含辛茹苦將我養大,親生母親來相認,我笑著回了她七個字
    從小到大我都是跟奶奶相依為命的,在我五歲的時候,父親因為意外去世了,母親帶著賠償款消失的無影無蹤,所以在我很小的時候就承受了很多痛苦,也懂得了哭是沒有用的,只有堅強才能讓自己顯得沒有那麼軟弱,父親的去世跟母親的離開,我都沒掉下一滴眼淚,因為心已經痛的麻木。
  • 13歲殘疾女兒死在蒼蠅亂飛的房間,屍體腐爛,親媽就住樓下
    據《每日郵報》3月6日報導,一名美國13歲殘疾女孩死在了蒼蠅亂飛的房間裡,屍體已經開始腐爛。她的母親就住在樓下卻至少5天都沒有照顧過她。當地時間3月5日,那名美國母親在當地法院被判刑。據報導,39歲的妮科爾·古塞特來自美國威斯康星州的阿普爾頓,她曾有一個13歲的殘疾女兒布裡安娜·古塞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