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職場故事,交流職場經驗,歡迎關注「苑燕兒」。
一天就知道出去玩兒,你看看人家明明,每天都在家看書,都把下學期的課程學完了;一天就知道吃吃吃,胖成什麼樣子了,一點都不健康,你看看人家明明,身材多健康;一天就知道買買買,你看看人家明明,和你一樣大,回回拿獎學金,想買什麼買什麼……
明明能幹,明明厲害,可惜不是你的孩子。當然,這樣抱怨我是不敢說出口的。生活中總有很多別人家的孩子,他聰慧、能幹,討家長喜歡,卻讓普通的我們恨得咬牙切齒。
不過有的「別人家的孩子」,硬是憑藉一己之力,讓我們連嫉妒的心都生不起來,歐拉就是這樣的人。
01 他天賦異稟,9歲讀牛頓巨著,13歲上大學,19歲當上副教授
1707年,在瑞士的彼得堡,小男孩歐拉降生了。承載著父親希望的歐拉,在牧師父親的耳濡目染下慢慢長大。因為父親很喜歡數學,又有牧師身份,歐拉很小的時候就能接觸到很多別人接觸不到的書籍和知識,這為他後面的成就種下了小小的種子。
牛頓因為被蘋果砸中而悟出了萬有引力系列公式,是不是自己也能創造出前人未能發現的公式定理呢?因為有這樣的期待和好奇心,歐拉讀了很多書。並且他讀書不是單純的看過一遍就算讀書,而是把書吃透。因為年紀小,有很多他不認識的符號。遇到這種情況,他就用筆把它記錄下來,拿去問大人。
有一天,父親的友人發現歐拉在看一本牛頓的巨著《代數學》,很是驚奇。一是那本書很晦澀難懂,很多老師都沒有看過。二是彼時的歐拉才剛滿9歲,對比普通孩子9歲還在玩泥巴、懵懂無知的樣子,歐拉表現了超乎他年齡段的智慧。
歐拉的父親是牧師,而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牧師的地位很高,因此父親一直想讓歐拉繼承自己的事業。大概天才都是倔強的,歐拉明確表示自己更喜歡數學,為了反抗父親安排自己的人生,歐拉考入了巴塞爾大學。
兩年後,他拿到了學士學位,次年又考上了碩士,這一度轟動了數學界。考上大學那一年,他13歲。
在大學裡,歐拉師從約翰·伯努利,有名的微積分權威。在他的帶領下,歐拉正式開啟了數學生涯。19歲那年,歐拉發表了一篇評分很高的論文,再次引起轟動,這讓他以弱冠之齡,評上了副教授。
短短20年,歐拉拿到了很多人一生都達不到的成就,可他並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
1735年,歐拉運用自己的方法,解決了數學家幾個月才能完成的難題,計算彗星運行軌道。高強度的工作透支了他的身體,歐拉失明了,真是數學界的一大遺憾。
02 他在多個領域留下發明,勤奮到雙目失明
失明後的歐拉,將全部的精神放在了心算上。他有兩個學生,在計算複雜的收斂級數的17項的和時,算到50位數就怎麼也算不正確。歐拉知道了這件事,硬是用自己的心算,找出了錯誤所在。彼時,他失明,沒有任何的工具可以借用。
後來,歐拉陸續解決了月離問題以及一系列的分析問題,難度係數不大,就是牛頓也很為之頭疼罷了。
數學史上讓人特別頭疼的拉格朗日猜想的提出者拉格朗日,受歐拉提攜頗多。他經常寫信給歐拉,和他一起探索數學知識。為此,歐拉把自己很多的已經寫好的文章壓下不發表,給他更多嶄露頭角的機會。直到拉格朗日成名以後,他對歐拉仍很推崇。
1766年,歐拉建立曲面理論,並發表著作《關於曲面上曲線的研究》。這一著作的發表讓微積分幾何的發展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此外,他在彼得堡科學院任教期間,開創了彈性系統理論,奠定了剛體力學和流體力學。放在武俠小說裡,電影的開宗立派的大佬級人物。
1783年,歐拉在和孫女的玩耍中低下頭撿了一個菸斗,留下一句「我要死了」,永遠的告別了人世,享年76歲。
歐拉的一生,從揚名開始,陸續發表了886篇論文和書籍,彼得堡科學院用了整整47年的時間才把它們整理清楚。他的理論和影響涉及數學、物理、天文、音樂等諸多領域,並且成就非凡,尤其是數學領域——
很多專屬的符號,如π,i,e等都是因為歐拉才這樣命名的。反應質量守恆的方程、彈性壓杆失控後如何解決、歐拉法、歐拉公式、歐拉函數、歐拉常數、歐拉定理、歐拉線……「學生噩夢」名不虛傳。
歐拉人已經不在江湖,但江湖上永遠有他的傳說。
03努力,是比天分更重要的存在
歐拉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天分佔很大一部分原因,但比天分更重要的原因,永遠是努力。努力,可以讓普通人逆襲,取得成功,也能讓原本就有天分的人,取得更大的成就。
1.要積極向上,而不是又喪又懶
作為一個普通人,在面對生活和學業時,應該積極向上,用自己最大的熱情去努力和拼搏,而不是又喪又懶。只有積極向上的態度,才來迎來美好的明天。
2.嚴格要求自己,而不是得過且過
有些人認為自己很聰明,所以很多時候就只知道偷懶取巧,認為自己只要費一點點功夫就能取得別人很努力才能達到的成就。在這種觀念影響下,懶散度日,得過且過,最終像龜兔賽跑裡的兔子一樣,被勤奮的烏龜超過。
因此不管是有天分還是沒有天分,我們都應該嚴格的要求自己,避免得過且過,虛度光陰。
3.找到人生中持之以恆的動力,而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蘇格拉底在挑選弟子時,曾要求學生每天雙手掄圓300下,並堅持一個月。到最後,堅持下來的只有寥寥幾人。人生也是這樣,誘惑太多,幫助我們長久的做一件事情的動力卻太少。
要想取得成功,應該在人生道路上找到讓自己能夠持之以恆的做一件事情的動力,在動力支撐下認真做事,而不是今天心血來潮做一點,明天沒有興致就不做。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永遠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歐拉的成功不可複製,但他對於科學的嚴謹態度和探索路上的認真、勤奮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