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過轉錄組技術而測序的dna序列被稱為「dna受體」
後面的dna受體可通過做dna晶片credit-sweep來獲得,後面的dna受體包括mirna,smallmrna,circrna和ae等。根據技術的不同,dna晶片可以分為三類:測mirna:測定mirna。測dna受體的全雙工轉錄信號的兩轉錄本等等。測vxrna:測vxrna。
-
Science:揭示胞嘧啶甲基化調節人轉錄因子的DNA結合特異性機制
這種基因調節的關鍵在於特定的DNA結合蛋白,即結合到DNA序列上激活或抑制基因活性的轉錄因子。DNA字母C存在兩種形式:胞嘧啶(C)和甲基胞嘧啶(Ç),它們能夠被認為是同一種字母(或者說鹼基),差別在於前者沒有重音符號,而後者具有重音符號,即Ç。DNA鹼基甲基化是一種表觀遺傳修飾,即基因組中存在的一種生化變化,但這種變化不會改變DNA序列。
-
中國農科院油料所破譯油菜基因組密碼 構建油菜基因轉錄資料庫
湖北日報訊(記者孟靜、通訊員童超波、劉勝毅)8月28日,記者從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獲悉,近日油料所油料作物基因組學與抗病性改良創新團隊成功破譯了油菜基因組的全轉錄信息密碼,構建了油菜10萬餘個基因的轉錄全景圖,使得油菜基因功能研究第一次有了相對標準的可參考的基因轉錄資料庫
-
新能源汽車驅動控制器的關鍵技術
新能源汽車驅動控制器的關鍵技術 卡比獸papa 發表於 2020-11-29 10:32:15 一、前言 對新能源汽車而言,電池技術、電機技術、電機控制器技術被稱為新能源汽車關鍵三電技術
-
科學家建立一種新型的元DNA結構,開闢光電子以及合成生物學
這項研究今天發表在自然化學--的確,元DNA自組裝的概念可能會徹底改變結構DNA納米技術的微觀世界。眾所周知,沃森-克裡克鹼基配對的可預見性以及dna的結構特徵,使得dna可以作為一種通用的構件,來設計複雜的納米結構和設備。
-
Oncogene:研究闡明Hippo通路關鍵轉錄因子TEAD4特異性結合DNA機制
該研究在原子水平上闡明了Hippo信號通路下遊關鍵轉錄因子TEAD4特異性識別結合DNA的機制。助理研究員史竹兵和碩士研究生何峰是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Hippo信號通路在生物個體發育特別是組織器官大小調控過程中具有關鍵功能,同時在腫瘤發生及免疫應答過程中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
-
清華醫學院饒子和院士團隊合作破譯抗新冠病毒關鍵藥靶三維結構
清華新聞網4月23日電 近日,由清華大學醫學院饒子和院士領導,由清華大學醫學院婁智勇教授、閆利明博士和上海科技大學楊海濤教授、王權教授等組成的「清華大學-上海科技大學新冠病毒聯合攻關團隊」,在新冠病毒抗病毒藥物核心靶點主蛋白酶(Mpro)和RNA依賴的RNA聚合酶(RdRp)三維結構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為抗新冠病毒藥物研發提供了關鍵的結構生物學基礎
-
DNA的結構與組成
在DNA的雙螺旋結構中,由於連接脫氧核糖和鹼基的共價鍵佔據的空間並不對稱,所以磷酸-戊糖骨架的雙螺旋排列並不是等距的,而是會在雙螺旋中產生大小溝(Major groove & Minor groove)。在大溝中,鹼基對上的N原子和O原子會被暴露出來,從而可以與蛋白質的R基團側鏈形成氫鍵。
-
基因庫中的重大難點終獲破譯!
科學家終於破譯了果蠅基因庫中的一些最重要部分!一組來自美國康乃狄克大學、羅切斯特大學以及哈佛醫學院的生物學家首次成功地破譯、測序了多細胞生物中的所有著絲粒的基因組成,並且還發現了可能在染色體分裂中起關鍵作用的DNA片段。
-
人體確認存在新的DNA結構,或與人類衰老、癌症有重大關聯
」 該團隊把這種新的 DNA 結構稱為「嵌入基序(i-motif)」結構。需要注意的是,這一結構最早在 20 世紀 90 年代就曾被研究人員所發現。這種結構是除了雙螺旋結構以外第一種在人體細胞內被確認的 DNA 結構.
-
史上最詳細人DNA轉錄前起始複合體結構出爐!
這些新的結構有助深入認識在轉錄起始整個過程---包括識別基因轉錄開始啟動的DNA啟動子區域、打開這個啟動子區域和起始轉錄---中人PIC發生的一系列構象變化。論文作者、喬治亞州立大學化學副教授Ivaylo Ivanov說,「這篇論文提供這些參與轉錄過程早期階段的複合體的詳細結構信息。我們研究了為了打開轉錄泡(transcription bubble)和開始轉錄過程,RNA聚合酶和一般轉錄因子所採取的每一個步驟。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系統,在此之前不能夠通過晶體結晶或任何其他結構方法進行分析。
-
DNA複製、轉錄、翻譯的比較
DNA複製、轉錄和翻譯的比較(以真核生物為例)遺傳信息的傳遞
-
Cell | 轉錄過程中DNA超螺旋的功能
是基因表達的關鍵一步。但是細胞中,轉錄過程是如何出現以及轉錄過程的動態調控是怎樣的還很不清楚。生物體在遇到環境脅迫的時候,轉錄過程是如何調整的這方面的研究也很有限。關於此大家普遍的假設是認為,當細胞遇到環境脅迫的時候,轉錄過程會被阻滯以節省能量,但是已經加載到DNA上的RNAP不會立刻停止轉錄。
-
轉錄中介體的結構和功能獲揭示
轉錄中介體的結構和功能獲揭示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8/23 17:12:25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中心Rafael Casellas和科羅拉多大學 Francisco J.
-
科學家發現人體製造健康t細胞的分子關鍵
領導這項研究的辛辛那提兒童醫院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說,他們的實驗表明,轉錄因子激活蛋白1(AP-1)對於在早期未成熟T細胞的細胞核中設置微生物過程的階段,使細胞能夠正確形成至關重要。為了使T細胞活化和成熟,科學家們說AP-1必須幫助打開染色質,染色質是DNA的扭曲結構,它纏繞並在細胞核中凝結,從而控制細胞。
-
特別推薦|單鏈DNA和轉錄研究新方法
責編丨迦漵DNA轉錄及其調控是基因表達的關鍵步驟【1】。2020年2月,芝加哥大學何川團隊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報導了N3-kethoxal分子的合成及其在RNA二級結構檢測中的應用(Nat Chem Biol | 何川/周翔/張強鋒合作開發轉錄組水平RNA二級結構測定的新技術Keth-seq
-
今日《自然》子刊:科學家破譯慢性B肝病毒感染的關鍵因素,離治癒...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科學家鑑定出一組蛋白質,破譯了病毒生命周期中的一個關鍵問題,為治療慢性HBV感染提供了新的方向。 現在的治療方法包括使用針對HBV逆轉錄酶的抗病毒藥物,對於抑制病毒複製至關重要,然而遺憾的是,它們仍然無法根除肝細胞內的病毒、達到真正的治癒。甚至一些持續接受抗病毒治療的患者依然面臨罹患肝癌和肝硬化等疾病的風險。正因為如此,慢性HBV感染者需要更有效的療法。
-
清華大學醫學院李海濤課題組《細胞》發文破譯組蛋白乙醯化密碼
清華大學醫學院李海濤課題組《細胞》發文破譯組蛋白乙醯化密碼 清華新聞網10月24日電 清華大學醫學院基礎醫學系和結構生物學中心李海濤研究團隊於10月23日在國際學術期刊《細胞》(Cell)發表了題為「
-
Cell | HT-recruit技術可平行檢測成千上萬個轉錄效應結構域功能
Cell, 2018 研究轉錄因子效應功能的傳統方法是徵募實驗:將待研究的轉錄因子或相關結構域與一個DNA結合結構域在細胞中融合表達,然後檢測報告基因的表達活性【5】。但是由於要逐個克隆待研究的轉錄因子或效應結構域,然後將其轉染進細胞並進行測量,所以實驗通量很有限,這嚴重限制了我們對基因轉錄調控網絡的整體認識。
-
研究發現CRISPR轉錄的關鍵抑制因子
研究發現CRISPR轉錄的關鍵抑制因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9/6 14:14:30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Alan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