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出現兩個X射線羽流,銀河系形態可能在改變,大家來看一看

2021-01-09 美女小倩談科學

現在很多人對於宇宙的認識,似乎就是一個模式,其實這跟現在很多的宇宙圖片有直接的關係,如果我們盯著一個方向不斷的觀測宇宙的話,其實你會發現會有一些微妙的變化,這是因為我們的宇宙在不斷地運動之中,所以大家在看待宇宙圖片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全面的認識,我們要動態看待宇宙,而不是有一個刻板的影響。大家喜歡科學新知識的話,一定要加美女小倩粉絲,我會給大家推出一系列的相關文章,朋友們可以加入進來一起探討。

我們的宇宙在不斷的變化,星系也是如此,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科學家對於宇宙的認識正在發生著很深刻的變化,這幾年黑洞研究、宇宙輻射研究以及宇宙大爆炸研究都有新的發現,最近科學家對於銀河系的研究,也有了全新的認識,今天我們說的話題就是銀河系的話題。

大家從一些網絡上面的圖片看到,我們的銀河系就像一個盤子,其實那並不是銀河系的形象,因為我們人類沒有辦法看到銀河真正的樣子,我們看到的銀河系圖片,只不過是參考銀河係數據以及鄰近星系的圖片,其實銀河繫到底是什麼樣子,還是一個未知的事情。

近期一個國際科學家組成的團隊,開始銀河系進行更加細緻的研究,科學團隊的科學家們通過使用歐洲空間局的牛頓望遠鏡【XMM】,對銀河系的核心區域進行觀測,希望能夠測繪這一區域的高能環境,這些科學家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發現了銀河系有兩個X射線羽流。

我們知道目前科學家認為在銀河系的好心地帶有一個質量達到太陽四百萬倍於超大質量黑洞,這個黑洞不斷的吞噬著銀河系中央的物質,同時在吞噬之後會不斷地放射出巨大的能量,科學家在觀測這個區域的時候,發現了這兩條被黑洞噴射出的X射線羽流。

這個發現十分重要,相當於科學家們發現能量逃離銀河系中央的通道,因為以往科學家一直找不到銀河系噴射物質的去向,但是現在有了全新的發現,同時也能夠證明這些噴射出去的位置,正在改變著銀河系周邊的形態,也就是說這些能量會逐漸的讓銀河系變樣子。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馬克-莫裡斯認為,這個發現告訴我們宇宙的形態變化,應該和無數星系的物質變化有直接的關係,正是因為銀河系一類的星系在不斷的演化,所以我們的宇宙才會千姿百態,現在科學家依舊在研究之中,他們希望能夠搞清楚,這些能量的具體演變過程。

相關焦點

  • 探測銀河系光暈中的大尺度X射線氣泡
    探測銀河系光暈中的大尺度X射線氣泡(Credit: University of Tübingen)(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中國科學報:銀河系的光暈提供了一個實驗場所,用以研究由銀河系形成模型預測的激波熱氣的特性。
  • 「x射線」下的宇宙新地圖是怎麼樣的?
    先一起來看一看這個炙熱而充滿活力的宇宙吧新宇宙地圖近日,德國和俄羅斯的一架太空望遠鏡獲得了一幅用x射線追蹤太空的全新宇宙地圖「實際上,這與60年前整個x射線天文學歷史中探測到的數字差不多。在僅僅六個月的時間裡,我們基本上已經將已知的來源翻了一遍,」德國加興馬普地外物理研究所(MPE)高能天體物理小組的負責人Kirpal Nandra說「這些數據確實令人震驚,我認為我們正在做的將徹底改變x射線天文學。」
  • 銀河系歷史或將改變,人類發現「化石星系」,曾撞擊銀河系
    銀河系歷史或將改變,人類發現"化石星系",曾撞擊銀河系 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宇宙一直都處於一種神秘的狀態當中,當然,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很大程度地激發了我們人類的好奇心,從古至今,我們對於宇宙的研究和探索,一直都都沒有停下過,在我們國家古代,一直都有著一個特殊的機構
  • 銀河系中心的能量「大氣泡」產生的原因新解,最全的分析解釋
    因為從圖中觀測的角度來看,這是在銀河系星盤外側水平觀察的效果圖,而人類的衛星僅僅飛越冥王星,還沒踏出太陽系。據國外媒體報導,2010年,美國宇航局「費米」伽馬射線望遠鏡觀測到銀河系中心同時向相反方向噴射出兩個巨型氣泡,每一個都向銀河系平面外延伸25000光年。
  • 天文學家發現銀河系外行星證據X射線不光能拍胸片還能找星星
    就像太陽黑子、爆發等,這些都有可能形成被測量恆星的光變曲線。周禮勇也表示,系外行星距離地球比較遠,所以當它們掠過宿主恆星表面時,如果行星半徑相對於恆星而言很小,我們很難在恆星的光變曲線中識別出凌星的信號。「這就像尋找1000公裡外路燈下的一隻螢火蟲一樣難。」他說。相較於銀河系內行星,銀河系外行星距離地球更加遙遠。
  • 銀河系中心的「泡泡」與黑洞有關嗎?是誰在吹糖人?
    x多鏡望遠鏡繪製創建了銀河系核心地區的x射線圖,顯示出銀河系中心正長出兩個長達500光年的煙囪和兩個圓形突出物。圖3 銀河系中心的x射線2018年4月,南非MeerKAT射電望遠鏡發現了銀河系中心上下各有一個1400光年長的沙漏狀的「射電泡泡」,運動能量為 7 x 10的52次方爾格。
  • 揭秘銀河系裡的快速射電暴
    之前望遠鏡也曾捕捉到過這樣的爆發,但都來自銀河系外。多年來,研究人員一直在思考,是什麼導致了這種轉瞬即逝卻爆發力極強的爆發,恆星爆炸、外星科技,各種猜測都有。   現在我們知道,至少有一個來源可能是被稱為「磁星」的奇特恆星:這是大型恆星爆炸後誕生的年輕中子星,具有超強磁場。
  • 科學家利用銀河系尋找暗物質
    科學家們認為暗物質在銀河系中心周圍產生了一個明亮的球狀x射線輻射暈。雖然研究遙遠星系神秘信號的科學家們並沒有如他們所願發現暗物質。但是他們用來探測這種奇怪信號發明的新技術,即利用我們自己的星系來尋找暗物質的技術,可能會提升對這種令人難以捉摸的物質的搜尋機率。
  • 神秘磁星朝地球發來X射線,科學家已鎖定其位置,就在銀河系內
    據報導,來自歐空局的天文學家在銀河系內,捕捉到了一次快速射電暴的爆發,與以往不同的是,以前快速射電暴都是找不到來源的,而這次卻來源確定,發出它的對象,是一顆磁星,它來自於銀河系之內,也是科學家們首次在銀河系內捕捉到來源已知的快速射電暴。
  • 暗物質是否是銀河系中心的伽馬射線源之一?
    我們可以看到銀河系中心的奇異閃光,多出的伽馬射線是否可能源自暗物質雖然,人類目前對宇宙中各物質形態的具體情況還不甚了解,但基本可以確定其主要構成部分的物質量佔比,比如,我們目前通過系外行星探索發現的新行星,它們都是可見物質中的一部分,而它們和那些未被發現的星體,以及我們自己所在的太陽系,全部加起來也只佔據了宇宙質量的5%
  • ...銀河系,黑洞,半人馬座A,爆發,X射線,宇宙,天文 ——快科技(驅動...
    在我們銀河系的中央,有一個黑洞叫做「人馬座A」(Sagittarius A*/Sgr A*),平常都是比較安靜的,但是根據最新監測數據,它釋放的X射線耀斑正在明顯增加。科學家現在還不清楚,這是因為以往監測有限未曾注意到,還是最近一個神秘天體靠近的結果。
  • 太陽系位於銀河系邊緣,那銀河系中心是否有發達文明「聯盟」?
    從銀河系盤面上來看,太陽系所在的位置好像是「城鄉結合部」外星人、飛碟這些個東西大家都不陌生,特別是在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期,在全球範圍內掀起了UFO熱,據記錄,上世紀八十年代,每一年都能夠新增10萬餘起UFO目擊報告,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大家都心知肚明,裡面湊熱鬧的估計得佔99.9%,在當時的那個背景下,炮製一個這樣的事件說不定一夜之間就可能成為名人了,再不濟也可以博得一些關注量,這是他們最大的動力。
  • 太陽系位於銀河系邊緣,那銀河系中心是否有發達文明「聯盟」?
    從銀河系盤面上來看,太陽系所在的位置好像是「城鄉結合部」,距離銀心所在的「市中心」還有2.6萬光年之遙外星人、飛碟這些個東西大家都不陌生,特別是在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期,在全球範圍內掀起了UFO熱,據記錄,上世紀八十年代,每一年都能夠新增10萬餘起UFO目擊報告,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大家都心知肚明,裡面湊熱鬧的估計得佔99.9%,在當時的那個背景下,炮製一個這樣的事件說不定一夜之間就可能成為名人了,再不濟也可以博得一些關注量,這是他們最大的動力。
  • 不要太謙虛了,整個銀河系中,人類可能是最高級的智慧文明
    銀河系有1000-4000億顆恆星,幾乎每顆恆星都有自己的行星,而地球只不過是其中普通的一員,從這個方面來看,銀河系裡應該有一大堆像我們人類一樣的智慧文明,考慮到宇宙已經有138億年的歷史,我們很容易就可以推測出,在整個銀河系中,應該有一些領先了百萬年甚至億萬年時間的外星文明。
  • 不要太謙虛了,整個銀河系中,人類可能是最高級的智慧文明
    銀河系有1000-4000億顆恆星,幾乎每顆恆星都有自己的行星,而地球只不過是其中普通的一員,從這個方面來看,銀河系裡應該有一大堆像我們人類一樣的智慧文明,考慮到宇宙已經有138億年的歷史,我們很容易就可以推測出,在整個銀河系中,應該有一些領先了百萬年甚至億萬年時間的外星文明。
  • 銀河系黑洞近來「有點煩」 如果黑洞太活躍,會毀滅地球嗎?
    科學家們相信未來呈現的銀河系黑洞照片的模樣也是大同小異。但黑洞並不會像我們想像的那樣一成不變。在它自身的生命歷程裡,形態也會隨「情緒」變化。不過,現在科學家們已可以利用不同的觀測手段,對銀河系黑洞進行「望聞問切」式的精確診斷,從而揣測出它的「脾氣」如何:是一如既往的「平靜」(對應相對穩定的數據),還是突然開始「耍小性子」(檢測到異常的光子流量變化)。
  • 銀河系外的行星,可能首次被人類找到了
    從海王星到第一顆太陽系外行星(簡稱系外行星),人們苦苦追尋了近一個半世紀;而從後者到找到第一顆銀河系外行星,我們可能只用了不到30年。在銀河系之外,明亮的X射線源主要源自X射線雙星系統。這類系統由一顆普通恆星和一個大質量恆星的遺骸(例如黑洞或中子星)構成。後者巨大的引力能夠吸積伴星的物質,在這個過程中,吸積盤將釋放X射線。
  • 通過X射線掩食法在渦狀星系RX J1131-1231中發現銀河系外行星M51-ULS-1b
    就像太陽黑子、爆發等,這些都有可能形成被測量恆星的光變曲線。周禮勇也表示,系外行星距離地球比較遠,所以當它們掠過宿主恆星表面時,如果行星半徑相對於恆星而言很小,我們很難在恆星的光變曲線中識別出凌星的信號。「這就像尋找1000公裡外路燈下的一隻螢火蟲一樣難。」他說。相較於銀河系內行星,銀河系外行星距離地球更加遙遠。
  • 3萬年前響徹銀河系的尖叫再出現:持續半秒耗費太陽50億年能量
    important}有報導曾指出,來自歐空局的天文學家在銀河系內,捕捉到了一次神秘的快速射電暴,與以往不同的是,此前的快速射電暴都找不到其來源,而此次,人們居然確定了來源,釋放出它的對象,是一顆磁星,它來自於銀河系,也是科學家們首次在銀河系內
  • 110億年前,一個巨大星系曾撞上銀河系,徹底改變了銀河系
    根據科學家的觀測,大約在30-40億年後,距離我們254萬光年的仙女座大星系將會撞上銀河系,本星系團兩個最大的星系將會上演宇宙中轟轟烈烈的天地大碰撞。實際上,星系碰撞是宇宙中很常見的事情,人類迄今為止已經在宇宙中拍攝到了許多正在碰撞、合併的星系。即使是我們的銀河系,在今天以前一百多億年的歲月裡,也已經發生過多次碰撞了。這些碰撞包括對很小的衛星星系的吞併,也包括巨大星系的合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