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伸2倍仍可保持大部分導電性的薄膜電晶體來了

2020-11-25 電子工程專輯

一支由跨國研究人員組成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新式的薄膜電晶體(TFT),能夠拉伸2倍的長度而仍然保持其大部份的導電性。hyHEETC-電子工程專輯

這項研究已發布於《科學》(Science)期刊中,研究人員在這篇主題為「透過納米限制效應實現高延展性聚合物半導體薄膜」(Highly stretchable polymer semiconductor films through the nanoconfinement effect)的研究中表示,這種電晶體是由混合半導體聚合物DPP-TT與彈性聚合物SEBS(苯乙烯)製造而成,不僅十分柔軟且可拉伸,並經證實十分有利於設計可穿戴設備,特別是那些直接附著於皮膚上的貼身穿戴應用。hyHEETC-電子工程專輯

研究人員發現,只要將小分子量的半導體聚合物限制在彈性體矩陣內,經過納米限制效應就能從根本上改善半導體聚合物的延展度,而不至於影響電荷傳輸遷移率。hyHEETC-電子工程專輯

根據研究人員表示,「受到納米限制的聚合物鏈動態增加,明顯降低了共軛聚合物的模量,大大地延遲了在應變下形成開裂的開始。因此,我們製造的半導體可拉伸至100%的應變,而不至於影遷移率,使其得以保持相當於非晶矽的值。」他們解釋,納米限制效應能夠避免結晶化,有時還能給予聚合物鏈更多的運動範圍。hyHEETC-電子工程專輯

研究人員在室溫下利用表機設計的可延展薄膜電晶體,並測試其彎曲與拉伸極限。當拉伸至其原有長度的2倍時,該電晶體導電性僅顯示出相當微量的減少,從平均0.59cm^2/Vs微幅降低至 0.55cm^2/Vs,即使是在彎曲100次以後,聚合物也不會出現裂紋。hyHEETC-電子工程專輯

這項研究的作者之一是韓國顯示器製造商——三星(Samsung)的研究人員,預計該公司將會對於利用這些發現開發新穎的可穿戴設備相當感興趣。

在手指上佩戴明且軟性的LED驅動器,而LED則顯示在相鄰的另一隻手指頭上(來源:J. Xu et al., Science)hyHEETC-電子工程專輯

編譯:Susan HonghyHEETC-電子工程專輯

本文授權編譯自EE Times,版權所有,謝絕轉載hyHEETC-電子工程專輯


關注最前沿的電子設計資訊,請關注「電子工程專輯微信公眾號」。
hyHEETC-電子工程專輯

hyHEETC-電子工程專輯

相關焦點

  • 有彈性的電晶體「皮膚」來了
    現有堅硬的可穿戴電子產品有望因此變得像人的皮膚一樣柔軟富有彈性,甚至可以成為具有功能性的人體「第二層皮膚」。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科學》雜誌上。  論文共同第一作者、斯坦福化學工程系博士後徐潔和王思泓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前設計一種能在被拉伸時維持導電性的電晶體頗為困難。
  • 界面自組裝的可拉伸橡膠半導體薄膜及橡膠電路
    其中橡膠狀半導體材料在大拉伸應變狀態下仍能保持優異的電學性能,是實現柔可拉伸電子電路多功能化集成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尤其是具有高的載流子遷移率,並且可以大面積生產製備的橡膠狀半導體材料。如何成功的製備出這種半導體材料一直是可穿戴電子領域長期存在的一個巨大挑戰。
  • 薄膜拉伸試驗儀 薄膜拉伸強度測試儀
    友情提示:薄膜拉伸測試選用什麼試驗機呢?---小編推薦眾測機電薄膜拉伸試驗儀TST-02H,這是一款多用途,高性能智能電子拉力試驗機。塑料薄膜是一種薄而軟的透明薄片,用塑料、膠粘劑、橡膠或其他材料製成。
  • 可拉伸性一維柔性電子器件首篇綜述
    Hu等通過在銅絲上塗覆石墨烯,製備了較高導電率的芯鞘式生長的石墨烯紗線,但其拉伸能力僅允許7.1%的小應變。採用高展弦比的材料可以進一步提高碳納米材料一維電極的拉伸性能,最典型例子就是碳納米管。Zhou等人使用溼法紡絲,在電極芯部摻雜單壁碳納米管(SWCNTs),可以使紗線在較長時間內保持導電性,而且可承受低應變值。
  • 薄膜電晶體-晶圓面積製備透明鋅摻雜CuI的高性能p型器件
    近幾年,研究人員專注於尋找新型的透明無機p型半導體用於高性能電晶體的製備。在眾多候選材料中,碘化銅(CuI)無疑是最有前景的應用材料。然而,由於其較低的銅空位(空穴源)形成能,CuI始終展現導體特性,因此,如何調節其高導電性但同時保持高透明度和穩定性成為該領域的難點和熱點。在前期CuI電晶體技術基礎上(Adv.
  • 研究人員開發出具有高導電性和粘塑性的液態金屬墨水
    現在的電子設備都在朝著可摺疊、可拉伸和可變形的方向努力。為了生產這種高度可拉伸或可變形的設備,就必須要開發出電氣性能能夠承受嚴酷變形或機械損傷的電極和電路。近日,POSTECH-延世大學聯合研究小組開發出具有高導電性和粘塑性的液態金屬墨水,研究成果已於2021年1月4日發表在國際權威雜誌《Nature Materials》上。研究人員共同開發了電子設備傳統上使用金、銀或銅等硬金屬製成的電極和電路。然而,這類金屬基材在受到外部壓力和伸長後會開裂並失去導電性,因此不適合用於可變形的電子設備。
  • 納米孿晶純銅的強度和導電性研究
    強度和導電性是導體金屬材料的兩個至關重要性能,在工業應用中往往需要導體材料同時具有高強度和高導電性。例如導電磁鐵線圈中的導線既要承受巨大的電磁作用力,又要保持較低電阻以降低電流導致的溫度升高。高強度高導電性是超導磁鐵中導線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性能。 然而,在常規金屬材料中這兩種性能往往相互牴觸,不可兼得。如圖1所示。
  • 應用於下一代液晶顯示器的納米晶體薄膜電晶體(上)
    如果你是在液晶顯示器上閱讀這篇短文,那應該感謝薄膜電晶體。
  • 全新透明導電薄膜將改進太陽能電池效率
    摘要:韓國大學和伊利諾伊大學以及芝加哥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個新的薄膜材料,它具有高導電性,可彎曲,拉伸,幾乎完全透明。該膜可以幫助建立更高效的太陽能電池板,自加熱智能窗,柔性顯示器,和高性能的冷卻表面。  這種薄膜最顯著的性質是獨特的透明性和導電性組合。
  • 場效應電晶體的特點
    什麼是場效應電晶體?場效應電晶體(Field-effecttransistor,縮寫:FET)是一種通過電場效應控制電流的電子元器件。場效應電晶體依靠電場去控制導電溝道形狀,因此能控制半導體材料中某種類型載流子的溝道的導電性。
  • 新型透明電導體可像橡皮筋一樣拉伸
    原標題:新型透明電導體可像橡皮筋一樣拉伸  新華網華盛頓9月21日電(記者林小春)美國休斯敦大學教授、著名華裔納米材料專家任志鋒領導的一個研究團隊,最近開發出一種可像橡皮筋一樣循環拉伸而不改變性能的透明電導體。這項成果在柔性電子學和人體可植入設備等領域有著廣泛應用。
  • 日本搞拉伸性導電墨水:穿戴設備量身訂
    日本搞拉伸性導電墨水(圖片來自騰訊)    東京大學在新聞公告中稱,「當前印刷的電子產品——例如電晶體、柔軟、可伸展材料的使用,將催生新一代『合身』的可穿戴設備。」    之前的問題是開發同時具有高導電性和拉伸性,且不要求冗長印刷過程的墨水。Digital Trends表示,由Takao Someya教授領導的團隊開發出了由片狀銀粉、有機溶劑、氟橡膠和氟表面活性劑組成的墨水,「即使在拉伸到最初長度的逾3倍時也表現出很高的導電性」。
  • 可拉伸6倍的導電材料,用於智能服裝,溫差發電
    圖片:Thor Balkhed研究人員首次創造了一種柔軟且可拉伸的有機熱電模塊,可以從人體熱量中收集能量。這項突破是由一種新型複合材料實現的,該複合材料可能已廣泛應用於智能服裝,可穿戴電子產品和電子皮膚中。林雪平大學有機電子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具有獨特性能的有機複合材料 - 不僅柔軟且可拉伸,而且具有高導電性和良好的熱電性能。這使其非常適合許多可穿戴應用。
  • :可自修復的純固態、無液體、可拉伸、高彈性離子導體
    由於PIL/TFSI共聚物中存在大量的可移動抗衡陰離子,因此彈性體本徵上具有離子導電性,而無需額外的鹽類添加劑。純固態、無液體的PIL-2/TFSI彈性體的離子電導率(0.131 mS/cm)甚至與某些離子凝膠或含有液體塑化劑的離子導電彈性體的電導率相當或更高,主要是由於彈性體中的高柔性乙氧基鏈促進離子傳輸。PIL-2/TFSI彈性體同時具有較高的機械性能,是由於氫鍵交聯提高了材料的機械強度。
  • 【技術】場效應電晶體的特點
    什麼是場效應電晶體?
  • 王中林院士《AFM》:可拉伸、耐洗、超薄摩擦納米發電機,實現高靈敏...
    表皮電子器件是一類典型的可伸縮傳感器,需要具有類似於皮膚的柔軟性和質感等優異性能。摩擦電納米發電機(TENG)可以通過從周圍環境中收集機械能來驅動電子系統,具有自供電的傳感功能、環保和低成本低優點。現有的可拉伸TENG是由相對複雜工藝或結構製備的可拉伸電極構成,或者是將納米管、石墨烯等導電填料嵌入彈性體基底中。
  • 場效應電晶體的特點 - OFweek電子工程網
    什麼是場效應電晶體?場效應電晶體(Field-effecttransistor,縮寫:FET)是一種通過電場效應控制電流的電子元器件。場效應電晶體依靠電場去控制導電溝道形狀,因此能控制半導體材料中某種類型載流子的溝道的導電性。
  • 寧波材料所劉兆平教授團隊:石墨烯助力超穩定可拉伸超級電容器!
    但是相對較低的導電性和較差的力學性能嚴重阻礙了其進一步的應用。尤其是共軛聚合物在充放電過程中反覆的脹縮會導致結構的解體。當設備彎曲或拉伸時,這種情況將進一步惡化。因此,為了保持高性能水凝膠基可伸縮超級電容器的導電性和電化學性能,必須對共軛聚合物進行有效的固化,提高其結構穩定性。
  • 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開發出大型可拉伸透明電極
    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KIST)宣布開發出一種製造大面積波浪形納米銀線網絡電極的新技術,該電極不僅具有可拉伸結構,還具有較高的導電性與透明性。透明電極對基於太陽能電池和觸控螢幕的顯示設備至關重要。然而,儘管銀納米線具有可彎曲性和柔性特徵,但其不能作為可拉伸材料使用。研究人員探索了製造可拉伸電極的方法,將銀納米線放置在預拉伸的彈性基材上,並鬆弛基材使其恢復到原來的大小,在此過程中產生波浪狀或褶皺狀的銀納米線結構,不過其曲率半徑都很小。此外,該方法有一個主要的問題:納米線很容易因反覆的拉伸-鬆弛循環而遭到破壞。
  • 電導率高達25000 S/cm,可拉伸5倍
    2021-01-12 12:09:11 來源: 前瞻網 舉報   近年來,可直接在可拉伸基板上列印的導電和可拉伸電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