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彈是現代戰爭中實現精確摧毀目標的主要兵器,從層次上劃分,主要有戰略飛彈、戰役飛彈和戰術飛彈之分。從制導方式上劃分,主要有有線制導和無線制導方式,有線制導方式主要是戰術層級的制導方式,當然在這一層級上也有無線制導方式。今天我們主要聊一下有線制導方式的飛彈。
顧名思義,有線制導飛彈就是飛彈發射出去之後,後面一直墜著一根導線,通過這根導線,飛彈發射控制臺不斷跟蹤目標,形成制導指令發送給飛彈,並且通過導線控制飛彈的飛行軌跡,最終將飛彈修正擊中目標。這種制導方式一般只能用於短途的反坦克飛彈。早在二戰時期,當時的德軍就使用了有線制導的飛彈攻擊盟軍,射程只有1000多米,在現在看來沒有什麼,但當時卻是非常驚人。
可以肯定的是,有線制導方式由於打擊距離有限,因此只能打地面的目標,通常我們將其用於反坦克飛彈上,比如中國的紅箭73系列飛彈就是一種有線制導的方式,不過這屬於一種比較早期的有線制導方式。雖然無線制導飛彈在飛彈家族裡面比較火,但是各軍事強國仍然沒有放棄對有線制導飛彈的研究。有線制導飛彈領域內現在比較流行的是光纖制導飛彈,這是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發展起來的新型飛彈,中國、法國、美國、德國和以色列等國家都有研究。
比如德國的白眼巨人、以色列的長釘-ER,以及中國的紅箭-10飛彈,這一領域都非常有名,光纖飛彈不同於以前的金屬線制導,並不僅僅是將金屬線換為光纖那麼簡單。傳統的有線制導飛彈打擊目標時,必須要對目標進行瞄準來制導,如果發射裝置與目標之間有障礙物遮擋,就根本無法發射,而且,飛彈的傳感器是裝在發射裝置上的,這就導致了發射裝置距離目標越遠,制導精度越差。因此我們傳統的有線制導飛彈有效射程通常都在三四公裡。
而光纖制導就不一樣了,它是一種非瞄準式的制導方式,並不依賴傳感器制導,飛彈的頭部安裝有導引頭可探測目標的圖像並實時的傳輸給發射裝置,而且這種制導方式通常飛彈是高拋彈道,飛彈的視野更加開闊,即便有障礙物攔在發射裝置與目標之間也沒有關係,而且隨著距離的增大制導精度並不會降低。因此這種制導方式的有效射程更遠,通常都能達到10公裡以上,比如獨眼巨人的射程就達到了60多公裡,以色列的長釘飛彈也達到了12公裡,可以說是傳統有線制導的強化版本。
那為什麼不發展無線制導方式,而還要朝這這種有線制導方式發展的,在這方面只能說有備無患,無線制導的優點在於可以發射後不管,使對手難以搜索到發射地點,但缺點是容易被敵方的電磁幹擾。而有線制導方式則是難以被敵方幹擾,缺點是發射後還得管一管,增大了射手暴露的機率,不過隨著技術的不斷更新,這個問題也必將被克服,比如光纖制導就解決了不少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