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焦慮催生瘋狂教育:2歲學英語人人補奧數,老師月薪翻4倍

2020-12-05 AI財經社

中產階級的教育焦慮隨著二胎政策的推行愈演愈烈。這輩父母對「超過別人家孩子」更為急切的心理,讓課外輔導課變成必選項。

文|AI財經社 葉麗麗

編輯|唐曉園

教育的火還在燒。

繼BAT陸續在教育領域布局外,今日頭條也入場了。在線教育平臺一起作業網近日完成2億美元E輪融資,由今日頭條領投。除此以外,今日頭條還在孵化一對一外教教學平臺、少兒編程等教育產品。

與這一消息相對應的是,不久前一條讓家長手足無措的消息——包括「華杯賽」(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在內的各項奧數比賽近日被緊急叫停。由於奧數課外輔導班太過火熱,培訓班整治行動開始動真格了。

今年2月13日,教育部等四部門以辦公廳名義聯合印發《關於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要求治理校外培訓輔導亂象,被稱為史上最嚴的整治行動。

這兩個消息都折射出,近幾年課外輔導培訓的持續升溫。

熱潮背後是隨著二胎政策的推行而愈演愈烈的中產階級教育焦慮。這輩父母對「超過別人家孩子」更為急切的心理,讓課外輔導課變成必選項。

儘管從今年開始,教育部的「減負」行動愈加嚴厲,但是這股熱潮並不會那麼快冷卻。

網際網路時代,沒人願意錯過商機。2013年左右,市面上出現了不少題庫、搜題產品,這些推出免費產品的公司在短時間內吸引了大量用戶。之後,它們紛紛轉型為在線輔導平臺。

投資了VIPKID和猿輔導的經緯中國投資人牛立雄告訴《財經天下》周刊,在線教育看上去有各種方向,但只有輔導課是一個金礦。

而這其中,面向K12的培訓輔導班最為賺錢。

K12,即kindergarten through twelfth grade的簡寫,指的是從幼兒園到高中畢業這12年基礎教育階段。它所涵蓋的學生,在中國超過1億人。

目前,以猿輔導、作業幫為代表的在線輔導機構,加上以好未來、新東方為代表的線下輔導機構,共同構成了這個K12課外輔導的火熱市場。

資本去年持續活躍,K12教育機構在這一年獲得了空前的資本追逐,VIPKID、猿輔導、作業幫等頭部的公司,更是不斷刷新融資數額。目前K12領域,倒閉潮伴隨著創業潮在增加,加上今年年初開始、即將持續全年的整治行動,所有人都在經歷冰與火之歌。

瘋狂的少兒英語

少兒英語在線教育平臺VIPKID的公關張栩曾組織過一個線下家長會,聚集了年薪幾十萬甚至百萬計的精英階層家長。這裡的每個孩子都有英文名,他們用英文自我介紹和互相交流時——一些家長會感到自豪,另一些則感到焦慮。

「我的孩子5歲,但人家3歲的孩子,英文說的比我家孩子好。」

如果說早教班只是一些益智啟蒙訓練,那麼從3、4歲就開始學習英語的孩子,更早走上了補課之路。這個時間點,比上幼兒園還早一些。

不少家長對《財經天下》周刊表示,學校裡學的東西太簡單,輔導班裡學的內容更難且更超前。因此,現在幾乎每一個科目,家長都會給孩子選擇合適的輔導班。

VIPKID是王益的女兒欣欣上的第三個英語教育機構了。

▲VIPKID一名學員正在上課。

從欣欣兩歲開始,王益就送她去上英語課。對於王益來說,孩子從小練英語就要全英文教學。她還送欣欣出國讀了兩個月的幼兒園。「送出國最大的好處是孩子敢說了。」王益說。

回國後輔導班依然沒有斷過,只是換成了新東方泡泡少兒英語,欣欣是班級裡最小的孩子,和別的孩子差距較大。這讓王益後來放棄了上班課,選擇了VIPKID的一對一外教教學。

除了英語外,現在七歲半的欣欣還要上各種興趣班。「你能想到的音樂、美術、舞蹈我們都在上。北京、上海的孩子不都這樣嗎?」王益覺得孩子兩歲開始上各種興趣班已經不早,畢竟身邊還有辭職專門陪著聽英文課學語言的家長。

重視幼兒英語教學,已經成為了家長的共識。另一位北京家長李娜告訴《財經天下》周刊,現在會說英語是一種優勢,而在未來,會說英語將是一種基本技能,就像在中國生活需要說普通話一樣,區別只是普通話一級、二級的區別。她的孩子在北京私立幼兒園上學,每個月的學費是6400元,半天中文教學,半天英文教學。她同時也報了VIPKID的班。

李娜每周最緊張的是每周一12點,這是VIPKID的約課時間。熱門外教的搶奪在10秒左右結束。如果網絡不夠順暢,很可能就約不上了。雖然VIPKID針對這點進行了優化,比如推出優先約課權。但目前這依然是個問題。

這側面反映出少兒英語教育的火熱。90後出生的年輕人,大部分是從小學,甚至從初一才開始學習英語。但這種情況在00後這一代徹底改變了。學習英語變成了一件越早越好的事。

這也是為什麼米雯娟選擇在2013年創辦VIPKID的原因。不過她選擇的是「線上連接北美老師和中國孩子」的模式。

2013年網際網路已經在國內全面普及了,但在線教育在國內還只是剛剛起步。因此,資本對這一新領域抱有審慎態度。在米雯娟尋求A輪融資時,多數人表示了拒絕。「我去找投資的時候,10家裡,有9家拒絕了我。」米雯娟說。

▲VIPKID創始人、CEO米雯娟。

VIPKID的第一筆錢來自於創新工場,2013年12月,VIPKID拿到了300萬元天使輪融資。但那時候VIPKID也只能招到幾個投資人的孩子。不過,孩子的接受度令她欣喜。她發現,由於網際網路和電子產品的普及,孩子和家長對於在線上課是能夠接受的。

願意先吃螃蟹的人得到了機會。2014年10月,米雯娟拿到來自經緯中國和紅杉資本的500萬美元A輪融資。到了2015年,米雯娟不再擔心融資問題。這時候都是投資人找上門,他們嗅到了VIPKID有規模化的潛力,當時VIPKID的學生已經不少。

與其說VIPKID是靠創新的模式取勝,不如說它正好趕上了這個時代變化帶來的紅利——新生代父母對孩子高漲的英語教育需求加上網際網路教學的迅速普及。

艾瑞諮詢發布的《2017年中國在線少兒英語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在線少兒英語行業市場規模達到19.07億元,同比增長速度為45.5%,少兒英語用戶規模(包括非付費產品的使用用戶)達到321.5萬人,預計到2019年將達到793.9萬人。

越來越多人湧入這一賽道。其中不少和VIPKID用歐美老師進行一對一教學的模式很類似。貼身競速賽也在激烈進行。在線英語學習平臺51Talk將自己原本佔比只有25%左右的少兒英語業務增加到超過70%,成為主業務。2016年10月,51Talk和VIPKID同時宣布了北美新戰略——建立教育研究基地。

而噠噠英語創始人郅慧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以1000萬潛在學員計算,在線少兒外教賽道前幾個品牌加在一起,滲透率低於5%,在一線城市市場中,在線少兒外教在北京的滲透率為12.9%,上海為9.9%,廣州和深圳則分別僅為3.4%和1.9%。言外之意是,市場還很大,有彎道超車的機會。

其它的品牌也在迅速崛起。新東方發布比鄰東方青少外教直播品牌,全面進入小學在線英語學習領域。好未來旗下學而思英語也面向小學推出在線外教新產品Hello English Plus,此外,原本做初高中輔導的猿輔導也推出了自己的小學英語輔導品牌「斑馬英語」,它還投資了少兒英語小班課輔導平臺魔力耳朵。

短短幾年,僅在線領域,少兒英語輔導賽道已經變得十分擁擠。

更瘋狂的中小學課外輔導

相對於少兒英語教育,從小學開始的文化課輔導,同樣令家長和市場瘋狂。

欣欣現在才小學二年級,王益已經給她報了輔導機構好未來旗下的學而思數學和英語課。

之所以選擇學而思英語,是因為她覺得學而思英語課程更加接近考試——現在的教育體制下,家長不得不考慮在應試上加強孩子的輔導。

上數學補習則是考慮到欣欣小升初時要參加海澱區的「點招」。北京市教委目前取消了小升初統一考試,改為就近入學。但仍有不少學校希望招到優秀生源,它們採取「點招」的方式——其實主要是考奧數。

據了解,目前這種考奧數的「潛規則」,只存在於北京海澱區。因此北京的升學政策被稱為「海澱升學」和「首都升學」兩種,前者以「點招」為主,後者以「劃片」為主。

北京某小學放學期間,一名「小升初」培訓機構的宣傳人員身穿卡通服裝舉著宣傳牌。圖@視覺中國

為了讓孩子上一個好小學,王益和丈夫在海澱區買了一套學區房。她坦言,買在海澱,就是為了讓孩子能有機會參加「點招」。「海澱區可以考『點招』,東西城區基本靠學區房,其他區的孩子客觀來說,考到西城區比較難,考東城區的初中還能夠努把力。」王益對《財經天下》周刊說。

「二年級就開始上學而思數學,也是被逼無奈。因為我們身邊的人報的很多,而學而思的數學是公認的好。」王益說。

在「點招」的指揮棒下,北京的家長拼盡全力讓自己的孩子走上獨木橋。這種升學政策催生了數學輔導,尤其是奧數培訓班的火熱。

成立於2003年的好未來集團(成立時名為學而思,後改名為好未來),是最早嗅到課外培訓商機的公司。創始人張邦鑫最早就是從奧數培訓起家。好未來目前的名氣來自於旗下產品「學而思培優」,也就是幫助優等生更加優秀。是否能進入學而思培優,以及進入之後被分到基礎班、提高班、尖子班、超常班,都需要考試決定。

據澎湃新聞報導,2004年,學而思培優95%的學生進入重點中學。在學而思的網頁上也能看到,2011年北京市有5800多名學而思的學員進入重點中學。

明顯的提分和超前的學習進度,是學而思培優的核心競爭力。學而思在2016年11月突然因為一位難求火了起來。張邦鑫回應,「如果說瘋狂的是學而思,倒不如說是瘋狂的課外輔導。學而思在教育市場的佔有率不到0.5%。」

這個數字令人意外——即使是好未來、新東方這樣的大型輔導機構,在龐大的線下教育市場中,所佔份額也極小。主要原因在於,出於教師和課程質量的把控,線下培訓機構目前很難擴張到三四五線城市。

不過,一些具有網際網路思維的教育創業者很快想到了用網絡突破地域限制。

戰火轉戰線上,突破地域限制

在線教育平臺能迅速突破地域限制,一個好老師,可以同時教多個地區的大量學生,而不只是一個班級的幾十人。

在線教育平臺多數採取的是曲線救國的方式:它們將網際網路思維用在了教育行業。以猿題庫、作業幫、學霸君為主的幾家在線教育平臺,紛紛推出題庫產品(即在線做題自測)和搜題產品(打開APP搜題看答案)。兩者都不能夠帶來大規模營收,但都能藉此吸引大量的用戶及積累數據。

回過頭來看,無論是做題庫還是搜題產品,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它們最終的目的是做在線輔導,因為只有輔導,才能夠獲得大規模營收,實現盈利的可能。

最早開始做在線輔導的是猿輔導(2016年年中前為猿題庫)。一開始猿輔導採取的是C2C平臺模式,即老師在平臺上開課,平臺抽取分成的模式。當時猿輔導開設的課包括專題課、一對一輔導和班課,收費準為 1 元、59 元和 199 元不等。

當時這個模式很快吸引了大批教師進駐,最具有吸引力的自然是薪酬。《財經天下》周刊曾在2016年採訪猿輔導時得知,其平臺老師單月收入高的時候可以超過20萬。

從2016年5月開始,猿輔導就從平臺轉向了B2C自營模式,也就是說,它從只負責技術和服務的平臺,轉型成為了自己組織教研團隊設置課程,請老師上課。也就是轉型成為一個線上輔導機構。

據猿輔導聯合創始人李鑫介紹,當時轉型是因為教育產品非常注重質量,而平臺模式無法把控質量。另外,也出於競爭壓力,「如果有一個競爭對手,在網上先推出了專業的教學輔導內容,那麼我們可能沒有競爭力。」李鑫說。

▲猿輔導聯合創始人李鑫。

李鑫的擔心是對的。事實上,當時以學而思為代表的線下機構已經開始布局線上,但效果並不顯著。在猿輔導另一位創始人李勇看來,線下輔導機構很容易出現「左手搏右手」的問題,同時平衡線上業務和線下業務是一個難題。

那時讓猿輔導真正感到競爭威脅的,是其他在線教育機構。

學霸君在2016年12月推出了在線一對一輔導產品「君君輔導」。作業幫的產品「作業幫一課」,其模式和猿輔導更為類似,都是直播班課。

競爭的膠著甚至一度引起糾紛。2015年初,百度知道向海澱法院提起訴訟,稱學霸君抓取並剽竊百度知道內的解題步驟和答案內容。在學霸君被下架後,創始人張凱磊寫了一封致李彥宏的公開信,指責百度為了支持作業幫而對其競爭對手所採取的不公正措施。

2017年8月,有報導發布消息稱猿輔導旗下產品小猿搜題涉黃,之後猿輔導召開發布會稱「涉黃事件」乃作業幫蓄意抹黑。作業幫回應是同行誣告,此後兩家互相起訴,矛盾激化。

教育領域不時鬧出風波,短兵相接,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所有人都急切想把蛋糕吃到嘴裡。畢竟,學費帶來的大規模營收,以及資本熱錢的迅速湧入,足以令人瘋狂。

高學費和熱錢

在家長眼裡,只要有效果,多少錢也願意花。線下一個寒假持續兩周左右的補課班,兩三千元的價格並不少見。單節課的價格則很少有低於100元/小時的。

有家長告訴《財經天下》周刊,她上初中的孩子上過學而思課程,春秋季數理化為15次課,數學總價3150元,理化為2100元。她表示這個價格是市場主流價。

在線教育領域的價格也在一路攀升。猿輔導現在初中春季班課價格為799元,高中春季班課為399元。雖然比線下機構還是便宜些,但是和它原來199元班課價格相比,漲價不少。

「我們一個學生大概一年2000元一個學科。現在都在說消費升級,教育的升級會更快一些,上我們的課,上VIPKID的課,都是需要花錢的。」李鑫說。

少兒英語的課程通常半年起買,學費看上去更可觀。比如VIPKID六個單元價格為10980元,平均一節課在115元左右,12個單元價格是20480元,平均一節課約107元。

米雯娟將這個定價描述成「如果你不是家長,你會覺得貴,但如果你是家長,你會覺得很便宜。」

據王益介紹,目前欣欣除了興趣班,光是學科類的輔導支出,一年在五六萬之間。她表示這是可以接受的價格。

這樣的輔導大環境讓輔導機構的財務數字非常好看。新東方日前公布的2018年第二財季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了36.9%,獲得4.67億美元的財務進帳。好未來集團公布的2018財年 Q3 的財報業績顯示,好未來該財季淨收入 4.333 億美元,同比增了66.3%。

未上市的公司營收數據也非常可觀。2017年7月,VIPKID宣布單月營收突破4億元。而2017年1-7月VIPKID總營收已超過20億,以至於當時米雯娟提出了2017財年營收達到50億的目標。據張栩介紹,目前這個目標已經達成。

據李鑫介紹,2017年,猿輔導的營收已經超過3億元人民幣。

▲猿輔導。圖@視覺中國

這些數字不斷挑起資本的敏感神經。2016年4月,真格基金以增資形式趕在VIPKID的C輪融資之前進入其投資機構名單。幾個月後,VIPKID的C輪融資上,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後悔還是太晚投資VIPKID。

2017年8月的D輪融資發布會上,華興資本創始人包凡當眾立誓一年之後要成為VIPKID的股東。今年一月份剛剛完成一億美元的C輪融資的噠噠英語,歷輪投資機構也包括了青松基金、東方富海、Tiger老虎基金、好未來(學而思)等知名投資機構。

《2017年中國在線少兒英語行業研究報告》顯示,在線少兒外教類企業近一年完成了10筆融資,拿下了不少於 24億元人民幣的資金。近一年,在線少兒英語領域的知名企業幾乎都得到了資本的眷顧,且融資數額普遍較高。

中小學輔導賽道更熱鬧。

2017年1月,學霸君完成1億美元的C輪融資;5月,猿輔導完成1.2億美元E輪融資;8月作業幫完成1.5億美元C輪融資。其他在線輔導平臺,比如中小學在線1對1輔導品牌掌門一對一在去年12月完成1.2億美元的D輪融資,一對一輔導品牌海風教育也完成了數千萬美元的C輪融資。

據《財經天下》周刊統計,經緯中國、真格基金、紅杉資本、華平資本、IDG資本、雲峰基金等國內頂尖的投資機構都已入局,即使是一些原先不怎麼關注教育的投資機構,也想在這個風口裡分一杯羹。

「很多機構營收已經過億了。在線教育已經有成熟的盈利模式,同時新東方、好未來在二級市場上的表現提振了資本對教育行業的信心。」李鑫對《財經天下》周刊說。

而對於此輪融資熱,米雯娟認為,資本更加偏愛比較成熟的頭部公司。因此在近一年,得到投資的公司大多是已經進入B輪的公司。

三四線城市的商機

對於不斷湧現的在線輔導平臺來說,新機會在哪?李鑫的答案是:在一二線城市,機會來自於更便宜,且更方便上課。而在二三線城市,機會來自於好老師。

相比一二線城市一條街好幾家培訓機構,且好未來、新東方等老牌培訓機構林立的景象,三四線城市的培訓機構明顯少很多,且質量參差不齊。

即使是新東方、好未來也無法在每個進駐的城市配備足夠的老師。他們在擴張到三四線時選擇了雙師制:一位老師通過網絡遠程教學,另一位老師負責在線下班級裡答疑、作業批改、個別輔導。

▲市民經過新東方培訓機構網點宣傳牆。圖@視覺中國

除了這些有能力擴張到三四五線城市的教育培訓機構巨頭外,小城市的培訓機構教師質量有時無法保證,報班的時候也不能夠選擇老師。因此,在這些城市,幾個學生請同一個公立學校老師補課的方式,依然很受家長歡迎——也就是說,三四五線城市的課外輔導需求其實並不比一二線城市低,甚至更為急切。

來自哈爾濱的家長李琳告訴《財經天下》周刊,北京的孩子考北京好大學和黑龍江的孩子考北京好大學,能差一百多分。這讓她覺得孩子從讀書開始就會很累。

據了解,目前哈爾濱小升初的政策是公辦中學就近入學,私立中學採取考試的方式。當地家長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進入最好的兩所民辦學校,哈爾濱市松雷中學校和哈爾濱工業大學附屬中學校。奧數依然是重點,李琳的孩子在四年級的時候開始上數學輔導班,也是為了入學考試準備。

據李琳介紹,黑龍江省課外補習全國有名。很多家長送孩子去補習,並不是為了查缺補漏,而是直接上完了下個學期的課,讓孩子更有優勢。這讓李琳也不得不給孩子報這類超前班。「我本來不想讓孩子提前學,但是他在學校很難受,因為比別的孩子學得慢,沒有自信。」

李琳說,大環境所迫,她也是出於無奈。

同樣現象也發生在江西景德鎮市。當地家長梁玉娜告訴《財經天下》周刊,大環境就是要補課,不能讓孩子沒進入門檻就被淘汰。「我們上學的時候沒有這樣,都是等到初三才開始緊張。但如果現在孩子等到初三,那麼他可能已經被別人甩了十條街,很難追。」梁玉娜說,她送孩子往返於各個輔導機構,有時候孩子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

從梁玉娜和李琳的選擇大致可以窺探出這些三四線城市中國家長的心態:無論願意不願意,輔導班幾乎是必上的。

梁玉娜和李琳都為孩子的不同科目找了不同的培訓機構。據她們介紹,當地的機構更符合本地學校的進度,也更能把握得住考點。

但她們還是會選擇一些在線輔導平臺,原因無他——讓自己的孩子可以和一線城市的孩子享受同一個好老師。

說到底,教育產品的質量是一個平臺的核心競爭力:誰能做出更好的課程體系,擁有更好的師資,就能夠通過直播技術觸及到更多學生,搶佔更多市場。

搶人大戰

猿輔導化學教研組負責人平赫時常會接到挖角的電話。「年薪五六十萬挖教研(老師),低了,我這邊給我開多少錢的都有,比這個數字高。」平赫說。挖他的有科大訊飛、今日頭條的少兒英語項目(還未上線)等。

平赫從大二開始在學而思兼職做老師,之後進入猿輔導成為教研組的一名教研老師。市場上,擁有這種經歷的教研非常搶手。挖他的機構甚至願意高薪請他負責化學以外的學科體系建設。行業內還有人開出百萬年薪求一個成熟的教研。

除了教研外,講課老師也是被爭奪的對象。

搶人大戰已經不是新鮮事了。比如猿輔導剛上線時,它需要拿出比線下機構更高的年薪來吸引老師,而當猿輔導產品相對成熟後,它的老師又成為了被挖的對象。

為了挖人,有些公司開出誘人工資:有老師從線下一個月七八千,一年之內跳槽兩三次,月薪突破三萬。

即使如騰訊這樣的大平臺,其推出的輔導課平臺企鵝輔導,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們狂缺老師,猿輔導和作業幫都防著我們,由於招不到直播課老師,甚至有時連課都開不了。」

據平赫介紹,企鵝輔導現在的化學老師,基本上都是從他的組裡出去的。一般從猿輔導出去的老師,薪資還能夠漲不少。

▲猿輔導化學組教研負責人平赫。

所有成本都在漲。「創業公司還是有機會的。因為教育的盤子很大。但要做好上來就虧很多錢的準備。這不是租個房子就能開培訓班的時候了。進入的成本已經很高了。」李鑫說。

這多少能讓那些想要攜資本進入的人冷靜一下。在教師、技術人才、產品運營人才都一將難求的時代,是否有能力將自己的輔導產品打出名聲。

且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VIPKID這樣的明星企業,也並未宣布盈利的消息。而猿輔導去年的營收超過3億,也未宣布盈利。

資本市場的風向也值得新入局者注意。Fellowplus數據顯示,2015年和2016年,全年在線教育領域獲得1666億元人民幣和1825億元人民幣,拿到融資的企業分別是664家和583家。而2017年,在線教育獲得了915億元人民幣的融資,融資成功的企業不到2015年的一半。這意味著,相對早期弱小的產品,已經進入了被淘汰的階段。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欣欣、李琳為化名)

相關焦點

  • 幼兒園階段即開始瘋狂培訓 誰製造了家長的教育焦慮
    這樣的人仰馬翻並非只出現在這個家庭,和芊芊在同一家遊泳中心學習的4歲男孩小凱,一周七天,只有半天沒有課程安排,光英語課就有兩種,一種偏重口語,一種偏重拼讀。  在微信上,小凱的媽媽向記者這樣介紹自己:因為不用坐班,基本靠自己的安排來完成工作任務,家裡老人都健在,也能幫忙帶孩子。家庭年收入在60萬元左右,有車有房,所以在教育方面投入很大。
  • 奧數之後,焦慮蔓延加劇英語考級「通貨膨脹」
    「奧數」之後的又一「現象級考試」從北外考點的報考數據看,PET報考人數5年時間裡增長了近10倍。在北京海澱區,劍橋五級考試成為很多學生的「標配」奧數之後,劍橋五級考試正在成為又一「現象級考試」。在作為「教育風向標」的北京市海澱地區,劍橋五級考試成為很多學生的「標配」。
  • 在線教育瘋狂,孩子卻在被「內卷」
    路過地鐵口,巨大的編程貓廣告映入眼帘,上面的文案赫然寫著:4歲孩子樂趣學,10歲python好銜接。在網上關於小升初的熱門話題貼的留言下,網友如此解讀:4歲學導論,5歲線代高數,6歲線性規劃離散數學,7歲電子電路數字邏輯,8歲算法數據結構,9歲編譯遠離作業系統,10歲通信原理資料庫python,11歲機器學習神經網絡,這樣小升初才有競爭力。如今,教育的搶跑已經到了難以想像的程度。海澱家長是雞娃屆的領頭羊。
  • 學奧數有助於應對越來越難的高考數學嗎?
    這兩年從自媒體到媒體,從小學老師到大學教授,從也跟不知道奧數是什麼的家長到奧數金牌教練……在奧數上大家都很忙,忙著苦口婆心的勸其他人(他們自己孩子學不學鬼知道呢)不要學奧數。曾今紅極一時系列報導「瘋狂的XXX」,我其實想當懷疑就幾個連奧數是啥玩意兒的都不知道人記者抓住家長焦慮的心情然後寫出來的小白文。
  • 全民雞娃戰,中國家長到底有多焦慮
    葷雞的過程中,娃的能力需要根據英語、奧數的成績進行量化,青蛙和小蝌蚪在葷雞的食物鏈最底層,每個雞娃家長,都期待著自家的青蛙或小蝌蚪長成奧數能力突出的「奧牛」,英語能力突出的「英牛」,甚至「英奧混血牛」。成為牛娃,是為了升入名校。在雞娃最瘋狂的海澱黃莊,所有家長都削尖了腦袋,只為了孩子能擠進海澱區的六所公立中學。
  • 少兒編程有多火,中國家長就有多焦慮
    一些少兒編程機構停留在圖形化編程教育,而那些更高級的C語言、Python等「真刀真槍」的程式語言他們不教,這就是為什麼5歲可以學編程,8歲之後又沒東西可學的原因。 「學編程能成為科技特長生,為升學和高考加分」 「信息學(編程)奧賽錄取率是其他學科的2倍」, 「在大賽中獲得國獎會被保送至清華北大」 「百萬編程人才缺口,三十萬年薪『錢』程無憂」 ……
  • 報名量暴增650%,家長蹲網吧搶考位,黃牛開價6800,小學生拼完奧數拼...
    兒子4歲半的時候,魯西給他報名了全外教的英語培訓班,學的是美國加州的教材。魯西覺得這套教材的文學性還不錯,自家孩子的詞彙量和閱讀能力「還可以」。  兒子上小學之後,魯西了解到,北京很多小學生都會在三年級報考KET,五年級報考PET。「厲害的更早」,有的「牛娃」能在小學畢業前考下FCE,相當於雅思5.5~6.5分。
  • 學個英語要花多少錢?
    例如,曾任新東方總裁的胡敏,後來創立了新航道學校;還有那個總拿老俞開涮的羅永浩,也幹過一段時間的英語培訓。但都未對新東方構成威脅,原因何在?這主要是外語學習授課機制決定的。 英語培訓行業,是一個生產者與生產資料天然結合的,而且客戶消費周期長,這就決定了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具有絕對的主導權,很多中小培訓機構,學員就是跟著老師走的。
  • 孩子要不要學編程 幾歲學編程比較好?詳述三大編程課試課經歷
    編程是下一個十年的英語,世界各國已將編程教育作為基礎學科……,讓家長覺得不送孩子學編程,孩子的未來就會跟世界脫軌一樣,不由自主的就會焦慮,一焦慮就會急著給孩子試課挑課上課。當然,也會有理性的家長問,孩子一定要學編程嗎?孩子要不要學編程,學編程有什麼價值?孩子要不要學編程?
  • 讓孩子學奧數?專家:家長應先動腦在生活中找數學
    幼兒園小班學生報名思維訓練課程佔坑,小學生爭相報名奧數課外班,民辦初中入學愛看奧數成績,高中生試圖通過「刷題」來提高數學成績……8月22日,在上海參加上海中小學數學教育改革經驗交流會的專家們聯合發起倡議,針對全國青少年學生家長關心的「奧數」話題予以專業回應。  「家長自己要多思考。
  • 超前教育愈演愈烈 小學生補物理2歲娃學英語
    原標題:小學生補物理2歲娃學英語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抱著這種心態的家長,恨不得讓還在上幼兒園的孩子直接學完小學課程。近日,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今年暑假,「超前教育」愈演愈烈。  兩歲孩子背唐詩學英語  「每天睡覺前都會讓孩子背幾首唐詩,現在已經會背30多首。」家住江岸的薛女士告訴記者,女兒剛剛兩歲,已經將《唐詩三百首》背了一部分,識字近三百個。「孩子在家每天都會背《弟子規》《千字文》《三字經》,學認字、拼地圖、聽兒歌。」
  • 人均月薪35年翻22倍,現在中國高收入月薪是這個數,你達標了嗎?
    中國人均工資收入35年前猛增22倍然而在2020年6月8日,美國橋水投資公司的董事長瑞·達利歐卻表示,自從他在35年前來到中國這片土地一直到現在,他已經親眼見證中國人均月薪收入,在這35年前翻22倍的成績,而現在中國的貧困率也從當年的88%下降至不足1%。同時,這家美國投資公司的董事長還提到中國的GDP佔全球比重,已從原來的2%提升至22%,足足增長了20個百分點。
  • 雞娃、牛娃、青娃……拼娃的背後,是家長的焦慮還是培訓班的狂歡
    所以這個世界上很難找到一個不焦慮的媽媽。「拼爹、拼娘」不成的人,紛紛將目光聚焦在孩子身上,「拼娃」成為社會上的一股熱潮。幾個網絡熱詞自行體會一下:雞娃:北上廣深中產家庭流行的教育方式,「虎媽」「狼爸」打雞血式養娃。不停給娃安排各種學習、培訓班等。
  • 中國人為何迷戀數字卻學不好數學?
    抵制奧數(奧林匹克數學競賽),是這個北京孩子童年記憶中不可磨滅的一筆:上培訓班的時候,他偷偷溜出去看隔壁的管樂隊排練;老師指揮學生記這個算那個,他躲在教室最後一排,往教材上畫小人,裝作奮筆疾書;隨堂測驗,他在空格裡全部填寫了「0」和「1」,老師怒不可遏地訓斥「想補差甭來咱們奧校呀」,父母便再沒能勸動他返回培訓班,通過學奧數上重點中學的計劃最終流產。
  • 奧數培訓被禁,真是害人不淺?網友:學奧數是牛人,我孩子必須學
    原來是有的地方教育部門認為奧數培訓加重了小學生的課業負擔,不利於青少年的成長,所以嚴查,一般的老師和個人禁止開辦奧數培訓班,原本以為這樣一來家長會很高興,畢竟能省不少錢!可是,很多網友們並不買帳,甚至有的說:別人學不學我不清楚,我的孩子必須學!那麼,為什麼家長們會這麼熱衷於奧數呢?
  • 國家奧數隊全軍覆沒,教育部取消奧數加分,孩子還要學奧數嗎?
    這對過去十幾年來,一直拿奧數冠軍拿到手軟的中國隊來說,無疑是慘烈的打擊。只要家有學童,都知道中國人對奧數的狂熱程度。說是全民奧數,真是一點也不過分。甚至奧數競賽獎成了普通學生直升重點學校通行證。不過從去年開始,奧數的風向標慢慢地變了。
  • 五年級小學生補初一英語 專家建議給「家庭增負」降溫
    關注新華網微信微博Qzone評論新華社北京1月19日電 題:五年級生補初一英語 專家建議給「家庭增負」降溫新華社記者王瑩「寒假撒花玩,開學兩眼蒙。」小嚴媽媽說,利用假期時間補一下短板學科太有必要了,節前抓緊時間學,春節期間才好放鬆,這樣啥也不耽誤。在上海,一些學校期末家長會還沒召開,學生們就走進了補習機構。記者在上海徐匯區一家知名機構看到,這裡人頭攢動,電話鈴聲此起彼伏,甚至很多幼兒園的孩子家長都前來諮詢。「寒假裡,頂多是過年時讓孩子休息兩三天。」
  • 著名數學家從未學過奧數 被中國小學奧數題難倒
    「敲門磚」本來就是短命的,似無壽命可言,但在現實生活中,「小升初」或「高考加分」還要不要奧數這塊「敲門磚」則不斷受到嚴峻挑戰。其實,教育部早在2005年就明確規定公辦初中、小學禁辦奧數班,隨後又逐步取消了奧數加分、實施免試入學等政策。但奧數教育中存在著的龐大利益鏈條,讓奧數的生命力猶如「野火燒不盡」,變相的校外培訓配合擇校的現實,最終讓官方的一道道命令很快變成一紙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