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的數學學習中,二次函數是非常重要的章節,而且裡面涉及的考點非常的多,不管是在對應學期的各種考試,還是在中考時,都是比較熱門的考點,而作為即將升入初三,面臨著新的知識,同學們更應該將這部分內容理解掌握,也有利於最後的複習,今天我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中考比較重要的一個基礎考點,二次函數的圖像與性質,這裡不需要同學們死記硬背,而是學會運用觀察法,比較法熟練的掌握,結合圖像研究其性質及不同圖像之間的相互關係,從簡單的y=ax(a≠0)開始通過分類詳解,歸納總結,循序漸進的學習y=ax+bx+c(a≠0),歸納出規律,從而徹底學會掌握。
一、二次函數y=ax(a≠0)的圖像和性質
二次函數y=ax(a≠0)圖象的作法:①列表:在二次函數y=ax(a≠0)中,自變量x的取值範圍是全體實數,給出x的一些代表值,求出對應的y值,一般取5個或7個點,作為頂點的原點(0,0)是必取的,然後在y軸的兩側各取2個或3個點,注意對稱取點;②描點:一般先描出對稱軸一側的幾個點,再根據對稱性找出另一側的幾個點;③連線:按照自變量由小到大的順序,用平滑的曲線連接所描的點,兩端無限延伸。注意:二次函數y=ax(a≠0)的圖象是一條拋物線,它的對稱軸是y軸,頂點是原點(0,0)。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二次函數以對稱軸為「界」,在對稱軸的左右兩側,它的增減性是恰好相反的,而且在做題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說明其圖像是在對稱軸的左側還是右側,否則可能會出現錯誤。在做題的時候利用圖像去分析是解決問題的最有效途徑,數形結合思想也是本章重要的數學思想之一。
二、二次函數y=ax+k(a≠0)的圖像和性質
二次函數y=ax+k(a≠0)的圖像也是一條拋物線,它是由y=ax向上或者向下平移|k|個單位得到的。
關於y=ax+k(a≠0)的增減性其實和k的值是沒有關係的,這裡需要格外注意的是頂點坐標。
三、二次函數y=a(x+h)(a≠0)的圖像和性質
二次函數y=a(x+h)(a≠0),它是由y=ax向左或者向右平移|h|個單位得到的。
在學習二次函數y=a(x+h)(a≠0)的圖像與性質時,可類比二次函數y=ax的圖像與性質來學習。在a相等的情況下,兩個函數圖像的形狀、開口方向等完全相同,只是位置發生了變化。頂點坐標由(0,0)變成了(-h,0),求拋物線y=a(x+h)(a≠0)的對稱軸時,只需x+h=0,即可得出x=-h。
四、二次函數y=a(x-h)+k(a≠0)的圖像和性質
由於從y=a(x-h)+k(a≠0)中可以直接看出拋物線的頂點坐標,因此通常也把y=a(x-h)+k(a≠0)叫做二次函數的頂點式。
五、二次函數y=ax+bx+c(a≠0)的圖像和性質
二次函數y=ax+bx+c(a≠0)的圖象的畫法:(1)描點法,步驟如下:①把y=ax+bx+c(a≠0)化成y=a(x-h)+k的形式;②確定拋物線的開口方向、對稱軸和頂點坐標;③在對稱軸兩側,以頂點為中心,左右對稱描點畫圖。(2)平移法,步驟如下:①把y=ax+bx+c(a≠0)化成y=a(x-h)+k的形式,確定其頂點(h,k);②作出函數y=ax的圖像;③將函數y=ax的圖像平移,使其頂點平移到(h,k)。
通過各種形式的二次函數圖像,分類詳解了他們的性質,希望同學們能夠掌握,在以後的做題中,熟練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