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施行的「阿波羅計劃」,參與的科研機構以及科研人員眾多,還有將近2萬家企業參與其中,通過對月球的探索,獲得了科技上的長足進步,其中很多成果轉化為民用之後,都發揮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也使美國在與蘇聯的對抗中獲得了更大的優勢。
美國人對火星項目的持續投入,必然是想延續「阿波羅計劃」的輝煌,以此帶動社會各個層面的發展,促動產業的升級換代,以此繼續保持自己在科技等方面的先發優勢,保持自己的世界霸主地位。
目前人類航天技術的最高峰就在美國,而人類在21世紀的發展重點將是外太空以及月球和火星,所以美國肯定會在其他國家有能力登上火星之前搶先一步抵達火星進行實地考察甚至開發資源,不出意外的話第一個登上火星的人類也會是美國人。
人類的宇航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後自然而然的就會前往月球或者火星,美國目前已經確定了重返月球的計劃,而我國的嫦娥工程最終目的也是在月球建立基地,未來我國也會逐步把重點轉移到火星身上。
火星的好處是溫度對人類來說比較合適,對探測器的要求稍微低一些,而火星的地下和兩極,已經被證明含有大量的水冰,火星大氣中也有大量的二氧化碳,還有一些甲烷,都是可以在未來被人類利用的。相比於金星、月球,火星在未來成為人類移民基地的可能性更高一些,並且引力更低一些,相比地球也更有利於人類飛船的發射,如果可以改造火星的環境,使其溫度升高出現液態水,種植植物生產食物也比較有利。
火星地下可能存在生物,火星雖然板塊運動但是火星也有「火震」等等。另外火星擁有一些太陽系地質奇蹟,極具研究價值,比如水手峽谷,奧林帕斯山等等。火星極地冰蓋,隕石坑裡1公裡厚的冰蓋等等。
其實早在2012年MRO火星軌道探測器就看到了火星的黏土區域,這對於科學家來說是一個不小的發現,而近期的研究結果顯示,這些黏土很有可能是二氧化碳冰和土結合的成果。
外部原因的話主要是火星比月球更適合作為殖民地,利弊分析一下,火星相比月球來說唯一的弊就是距離很遠,所以這也是現在各國發展高推力火箭的原因。利的話就有很多了,比如火星土壤可以用壓縮設施壓縮,直接造成磚塊,火星赤道區域溫度較溫暖,不過這條幾乎可以忽略了,因為火星表面幾乎沒有氧氣……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火星擁有古代運河痕跡,還有最近有地質甲烷發現。
美國已經派人造訪過月球,掌握了月球的很多信息。而這一切都是上個世紀60/70年代的事了,美國確實領先了世界其他國家一大步。而從月球目前和長遠來看,火星移民的條件優於月球,所以美國必須接收更加高難的挑戰——比如探測火星,來保持美國航天大國的口碑和地球霸主的位置不被撼動。因此瘋狂的加速火星的探測。
火星與月球相比更具開發優勢,雖然月球距離我們近,但是未來的火星有望成為人類的第二個家園,歐洲空間局ExoMars計劃試圖通過無人探測器研究火星,在軌道上部署探測器研究火星大氣環境,著陸探測器將在地面上尋找有機物。NASA已經開啟了載人登陸火星的任務,「獵戶座」的改進型將把太空人送往火星。